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京城御史吉温,进言有功,解贵妃娘娘之痛疾,特传旨赐黄金一百两,白银三千两,以示嘉奖,另赐佟氏一门金二十两,粟一千石,锦帛五百匹,并招其一子进京侍君,以为玉鱼代价。
钦此
一句话的事情,得到了这么大的赏赐,吉府上下瞬间有种被馅饼砸中的感觉,还沉浸在失去玉鱼的悲伤之中的佟家也是一阵欢声雷动,能后进京侍君,这可是花钱都办不到的好事,怎能不庆祝呢。
三天流水席在佟府门前一字摆开。
此时与吉府,佟府的欢庆不同的是,太子李享的府内一片狼藉。
“这个肥婢竟然蛊惑父皇至此,最是可恶!”太子李享用力拍了一下身边的花梨木桌子说道,此时他手上的青筋暴起,坚硬的花梨木桌被他拍得摇摇晃晃几欲摔倒。
下面的皇甫唯明见太子李享如此暴怒,没敢露出声色。半晌见他气息稍平,这才上前一步说道:“太子息怒,此时隐忍为上。”
一阵苦笑之后太子李享怒道:“你让我忍,李适之也让我忍,我这个草包太子的名号是坐实了-----”
第二天一早,不知道是何原因,平时称病的一些老臣也来了早朝,文武百官来了个齐全,大殿之上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
“今天倒是稀奇,大家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议吗?”李隆基不解的问道。
“臣有事要奏。”升为左相的李适之上前一步说道。
“哦,说吧-----”
李适之表情沉重的说道:“臣以为圣上对吉大人的赏赐过重,招佟家子弟侍君更是有违朝纲,不利于国家法纪的执行。”
李适之的态度让李隆基心里一沉,不知是谁给李适之的这个胆子,让他敢于这么指陈自己的是非。
李隆基默默的听着李适之的长篇大论,不做任何表态。太子李享看不出唐玄宗李隆基的态度,给李适之做了个暗示,让他继续说下去。
李适之没有犹豫,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述说着,古有君王因美误国,昏庸无道致使国家灭亡,今有佟家因鱼一步登天---
李适之虽没明说,但李隆基听出来了,他这是把自己比作独宠苏妲己的隋炀帝了。
这让李隆基心里一厌,登基四十多年,自己一直勤政爱民,天下太平,四海归一,此时的大唐已经进入了全盛事情。
“我没有做什么祸国殃民的事情,爱卿是否把话说得太重了?”
李隆基强压着内心的怒火问道。
看出唐玄宗怒火中烧,右相李林甫慌忙站出来大圆场道:“左相有点杞人忧天了,现在四海升平,哪里有你说得那些状况发生?皇上的赏赐吉温,招佟家子弟进京侍君,那也是皇上的家事,是皇上爱民的表现,你不能上升到国家层面来谈。”
唐玄宗李隆基长叹了一口气,意有所指的说道:“朕老了,心力不济了,只望着国家安定,百姓乐业,朝廷内外一片祥和,不希望你们借题发挥把争权夺利的战火烧到朕的身上-----”
听了这话,李适之心里明白自己的话白说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就被李林甫给打断了,他轻蔑的看了李林甫一样,昂首,挺胸,一副高洁不屑与其为伍的样子走到了太子李享的旁边。
看到太子李享和左相李适之的眼神互动,唐玄宗李隆基心里一惊,暗道:“朕的好儿子终于按奈不住了?”
李隆基脸色一沉说道:“各位今天过来是来看朕的笑话的吗?有事上奏,没事退朝。”
“启奏陛下,今平卢军使安禄山前来求见。”兵部侍郎大着胆子说道。
李隆基借题发挥道:“你们是过来看朕的,还是过来看安禄山的?”
歪打误撞,李隆基问到了点子上,这帮人真是因安禄山才来的。
可皇上问到脸上,没人敢说实话,一老臣颤颤巍巍的走出来说道:“听说皇上最近老当益壮,老臣是过来沾沾喜气的。”
☆、第七百二十三章安禄山其人
这话唐玄宗爱听,他笑道:“你个老家伙,越老越没个正形。”
被老臣一打扰,唐玄宗的脸色好看了不少。
“宣安禄山觐见吧。”
安禄山原来没有姓氏,名字叫轧荦山。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个巫师,以占卜为业。突厥人“斗战”一词的发音是轧荦山,就用它作为安禄山的名字。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跟着母亲在突厥族里生活,将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
开元初年,安禄山跟将军安道买的儿子一起逃离了突厥人。安道买的第二个儿子安贞节任岚州别驾,把他们两个人抓回来了。年纪到了十多岁,安禄山以与他的哥哥及后父安延偃生活在一起为耻。约定同安思顺等人结为兄弟,就定为姓安。长大成人后,安禄山通晓六国语言,当了个为买卖人协议物价的牙郎。
开元二十年(732年),张守珪任幽州节度,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张守珪拷问他,准备乱棍打死,他高声喊叫说:“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蕃族啊?为什么要打死我!“张守珪见他长得白白胖胖,语言豪壮,就放了他。命令他跟同乡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虏,他们只要出去就一定能够按时抓到,就把安禄山提拔为偏将。张守珪老是嫌安禄山过于肥胖,此人又一向令人敬畏,安禄山感到害怕就不敢多吃食物。安禄山以骁勇出名,张守珪就把他收为义子。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安禄山任平卢兵马使。他秉性机灵聪慧,人们大多称赞他。朝廷授予他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官衔。
安禄山为人比较机警,善于钻营,一到京城就遍访群臣,厚礼贿赂往来官员,要求在朝廷为他多说好话,这便有了群臣汇聚晨殿一幕。
随着侍卫们一阵此起彼伏传唤:
“宣平卢军使上殿------”
“宣平卢军使上殿------”
“宣平卢军使上殿------”
很快一个长得跟水缸一样臃肿身材的汉子走进了大殿,一身华丽的锦衣套在他的身上远远看去就像一个裹着匹丝锦的肉球在滚动,让人看了不伦不类,可爱又可笑。
见此唐玄宗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这安禄山也是个善于调节气氛之人,一进大殿就敏感的觉察到了宫内的紧张气氛,他见皇上看着自己笑了,索性再搞笑一点,踮起脚尖,跳上了胡璇舞。别看他胖,可跳起胡旋舞来动作却快得像旋风一样。
大殿之上群臣如同看了一场小丑表演一般,全都乐得前仰后合。
“拜见皇上,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曲胡旋舞罢,安禄山微微弯下圆球一样的大肚子,恭敬的向着唐玄宗行了个礼。
此时李隆基的心情已经大好。
赞许的说道:“平身吧,我们的英雄------”
经过层层金钱开路,安禄山此时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眼里俨然成了一个大智大勇,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
披着英雄外衣的安禄山其实是个工于心计阴奉阳违的人,剥下他那层精心编织的伪装,他的骨子里其实就是个善于钻营的投机分子。
安禄山的崛起有着天时地利人和,一个毫无建树,丑陋如斯的人竟然能一路绿灯走到唐玄宗的面前,要说没有天道的策应我真是不敢相信。
所以当苏童说起要亲自去提醒一下李隆基的时候,我拦住了她。
“安禄山的英雄形象,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天道使然,我们作为一个外来者,不可以多加参与。”
“为什么连提醒一下都不行?”苏童不高兴的问道。
我略微想了一下说道:“因为安禄山这个人物从历史的角度考虑,其实是唐玄宗自己塑造出来的,他此时需要一个这样的人物来缓解唐朝内部的压力。”
“噢?”苏童还是没理解我的意思。
我解释道:“现在唐朝东北地区的契丹与奚的力量已经强大起来了,他们都是东胡人,早年被强敌匈奴驱赶被迫退守北方的。一直以来奚与契丹以打猎游牧为生。唐朝初年,为了拉拢他们,唐太宗曾在那里设置了松漠都督府,首领赐姓李。不想契丹是个反复无常之人,他们屡屡投降,又屡屡背叛唐朝,这让唐各位当政之人甚是头疼,唐玄宗之所以信服重用安禄山也因为他是胡人,他对唐朝的便将政策和边境形势非常了解,唐玄宗想利用他一举平复了东胡----”
苏童正义感爆棚的说道:“这简直就是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不行,我要去提醒一下李隆基,我不能见死不救。”
我的心里也生了挑战天道的心,点头答应道:“好,你去吧,你要是能把这事说清楚了,我以后都听你的。”
苏童兴冲冲的跑去长生殿,想曲线救国,让杨玉环把这事说给李隆基听。
不想,进了长生殿之后苏童却说不出话来了,嘴巴张了又合,合了又张,可就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苏童,你病了吗?脸色怎么这么不好看?”杨玉环讶然的看着苏童问道。
“无缘无故被人变成了个哑巴,任谁的心情都不会好的。”我笑道。
“为什么?念卿,是你做的吗?”杨玉环用一种非常不信任的眼神看着我。
相似小说推荐
-
蛊夫Ⅱ (月蓉本尊) 磨铁中文网2017-11-02VIP完结我家地下室一到晚上就传来敲击声,而且白天我总看到怪虫子从地底下爬出来,很多次...
-
重生空间:鬼眼神棍 (绯心浅浅) 潇湘书院VIP2017-09-28结束她曾是受人尊崇的鬼医,却被同门师姐妒忌陷害,魂穿异世。生疏的世界,消瘦的身躯,瘠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