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禄存 (陈虹旭)


  “我呸,你当我甘爷瞎了眼?”甘爷一手指着大双道,“这么个黄毛丫头,长得又难看,给我当烧火丫头,我都嫌寒碜。”
  “既然如此,你且坐回去。”
  甘爷见石炭说的客气,退回去看他如何做个了结。
  石炭朝四周的人拱手道,“各位,按理这事儿不该我这个过路人来管。我家夫人小姐心善常教导我们平时多行善,少做恶,天上神灵菩萨看着哩。我就托大伸回手,劳烦各位做个见证。”
  众人瞧了瞧甘爷,见他板着脸并未反对,众人参差不齐地点了头。
  石炭见众人点了头,方道:“若是让人带两位小姑娘下去搜了身,未免大家不是亲眼所见不足以信。如今就请两位小姑娘当着众人的面跳上几下,拍拍衣服袖子。若真在身上藏个什么东西,这一跳一拍也是藏不住。”
  大双听了,放下金饼,和小双一起跳了好几下,又拍了拍衣服袖子,两姊妹还互相拍了拍。七月的天气,身上的衣裳尚不厚,两人这样一折腾,真有个什么东西早掉了出来。
  甘爷早变了脸色,眼珠子又瞪向李老汉。
  李老汉机智,也是浑身上下乱拍,除了十来个大钱滚了地,别无他物。
  甘爷仍不信,上前把李老汉摸了个遍,连毛都没摸出根来。他又盯着地上的二胡,抓起往地上猛磕,一把二胡磕成二半,里面空空如也。
  李老汉祖孙三人眼睁睁地看着甘爷把他们吃饭的家伙砸了,气都不敢出一下,只在边上直抹泪。
  “甘爷可查清了?”石炭道。
  闻言,甘爷一张脸涨得紫红,方撩起眼皮仔细打量了石炭几眼,看石炭穿着,料其主家非富即贵。甘爷在心里掂量了下,再开口提也不提白玉,只指着地上的金饼连连问:“这金饼哪里来的?”
  大双自个儿也不明白这金饼从那里来的,又如何说得出原故。她抽噎,“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明晃晃的金饼在手中,却道不知怎么来的?有人呲之以鼻。
  石炭清清嗓子,道:“各位,今儿我初此来贵地,也是见这老的老小的小,于心不忍方出头言几句。各位皆是本地人,这祖孙三人品性如何,你们必有所知晓,倘若真是那偷鸡摸狗之辈,你们那能容他们仨在此唱曲挣钱。”
  众人无不点头称是,甘爷也黑着脸没有驳斥。
  石炭又道:“今儿堂上这么多双眼睛,谁看见大双或小双或是李老汉偷摸谁的东西了?”
  众人皆摇头。为着生计,李老汉没法子才带着两个孙女唱曲,本就委屈了两个孙女,如何能让两个孙女搔头弄姿做出娼门的那套。凡是男客赏赐,皆是李老汉亲手接了去。今早甘爷的赏赐,是他醉中扔到大双的手上,怕驳了他的面子,李老汉方让大双收着。
  “你们当中有谁丢了金饼吗?”石炭再问。
  众人仍是摇头,这金饼有手巴掌大,谁会随身带上这么大的金饼。有那心思灵动的,想着冒认,又怕金饼上有甚印记,别没捞着好反而惹了一身的腥。
  “可见这金饼不是偷来的。”石炭说到此,故意住了嘴。
  “咦,那是从哪里来的?”
  “甘爷的白玉又去了哪?”
  众人议论纷纷。
  石炭以手作拳抵在唇边轻咳几声,见众人安静下来,他方神神秘秘地道:“各位记得今儿是什么日子吗?“
  有人猛地拍了脑袋,“今儿是财神爷的生旦。“
  “财神爷今儿赐财呢,这两位小姑娘跟财神爷有缘,怕是出生时候大有来历吧?”石炭说的意味深长。
  李老汉战战巍巍道:“她俩出生的时候,屋后来了对金鸡鸣叫了三声。”
  “李老汉,你看你养着两个小孙女也很是辛苦,要不我们结成干亲,我家浑家帮着你照看一下?”有人拉着李老汉的手亲切地道。
  另一个人搓着手对李老汉道:“李老汉,你看我们两家离得近,我家儿子,你也是知道的,将来定有出息,我们做个亲家吧?”
  大堂上的人围着李老汉七嘴八舌的,要不就是订儿女亲家,要不就是结干亲。
  甘爷突然起身大吼了一声,围着李老汉的人让出一条道。甘爷满脸地笑道:“亲家,你看我收令孙女做干女儿如何?刚才我鲁莽了,亲家莫怪,我赔你把玉二胡。不,不,你们以后不用唱曲儿,二胡也用不着,我另给你们一处宅子当赔礼吧。”
  李老汉激动地说不出话。
  不过一会,永济县里传遍了李老汉家的两个小姑娘是财神爷的有缘人。县令夫人派人请了李老汉祖孙仨去,当天县令夫人认了两个小姑娘做干女儿。大概说的人多了,信得人也多了,自县令夫人成了李老汉家的干亲后,日子越发的富起来,别人不赚钱的生意在她手上必定赚钱,她简直把李家的两位小姑娘当亲生的看待。
  且说石炭回到雅间,郭氏张张嘴原想夸他几句,可又想着他胡言乱语说两个小姑娘跟财神爷有缘,叹道:“你在害人呢,若两个小姑娘不能给那些人带来财运,你想过她们会怎么样吗?”
  “不,娘,她俩一定会给带去财运的,只要那些人没做伤天害理的事。”六六一本正经的道。
  今儿是闺女的生辰,因在船上无法给闺女庆生,方打算带闺女上岸乐一乐,不想六六自个儿完全不记得自己的生辰。此时听六六笃定的口气,郭氏也不愿意喝斥,随六六高兴,倘若万一让六六给说准了呢。
  六六倒自得在自个儿的生辰做了件善事,觉得生辰没白过。
  杨文远在郭氏和六六上岸后方才上了岸,他记着六六的生辰,想着要给六六生辰礼。进了县城睁大眼睛细细地挑拣,不管价贵价贱,只要有趣味,必买下等着晚间送过去。
  六六得了杨文远的生辰礼颇有些惊喜,又因今年她的生辰不曾过好,郭氏允了她放浪形骸,六六欣喜若狂,连派出的人回来禀报路边的两艘小船的人都不曾在意。
  又行了几日,前面快到回心潭,总把头早早派人乘小舟上岸请人。
  回心潭是河中的一个大漩涡,但又不危险,只是把路过船只困在此处打转,好似水中有股力量拉着船只来回地打转。只有请岸上的人家拉船,船才会继续向前行进。
  据说有一年发大水,上游和下游都发大水淹了村庄,唯独回心潭附近的地儿没有淹。上游冲下来的滔天洪水扑天盖地而来,经了回心潭又变的风平浪静,那多出来的洪水全让回心潭的漩涡漩到别处去了。以后每次发大水,此地依样是浪都不晃动一下。于是,附近的村子也改名叫做回心村,年年拜祭这潭水,谢谢这潭水护了大家家园。
  过路的船只听说了此事后,到了地头,也会拜祭一番,求一路平安。


第122章
  且说夜先生自中元夜后闭关修炼, 急坏了昌平帝。
  夜先生是秦 王外出打猎打回,据秦 王所述当初他误入深山荒野中,偶遇夜先生, 见夜先生白发童颜惊为天人,经秦 王再三哀求方入世一游。
  夜先生初入皇宫时,满目金碧辉煌, 富贵堂皇。夜先生视若无物,无喜无悲, 宛如老僧坐禅。待昌平帝问其道号仙居何处有何本领,夜先生自称夜先生, 是玄门派中人,门中子弟修炼长生不老之仙术,返老还童之术。
  昌平帝听了,欣喜若狂, 又恐夜先生之言不实。派人找来一位花甲之年的老人,三月后, 当此老人再次出现时震惊了整个京城。此老人足足年轻了十岁,虽说仍是满脸皱纹,但已没有之前的老态龙钟, 衰败之相。昌平帝如获至宝, 立马封夜先生为国师, 把宫中西北处的一座宫室改成玄门宫赐于夜先生,后又按夜先生所说在宫中修建了望仙台。
  望仙台建成后,昌平帝跟着夜先生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月余后再出现在朝堂时,朝中众位大人吃惊不小,昌平帝原是头发有些花白了,脸上有些皱纹,此时出现,花白的头发全变青了,脸上的皱纹也消失了,若说昌平帝是四十岁的壮年人也有人信之。当时,朝上纷纷扰扰,众人一脸不置信地看着昌平帝,恐昌平帝让人给换了。还是昌平帝走下宝座,于大臣中让众位大臣细细辨认,的确是昌平帝,眉眼如昔,只是整张脸变年轻了。
  先前花甲之老人年轻十岁时,太子心生怀疑,恐其是家中其他的人替换,派人查探一番,竟然没有查出漏洞,太子只得作罢。这次昌平帝突然年轻,让太子很是吃惊不小。历朝各代皇帝中不少皇帝追求长生不老,但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长生不老。太子按下心中疑虑,抛弃前嫌,亲上杨阁老府问其所想。
  杨阁老捋着胡须曰圣上年轻是大周之幸,大周之福。
  太子愕然,随即默然,如果说这世上谁最希望昌平帝长生不老,非杨阁老莫属。昌平帝喜奢贪享受,朝中大权几乎都托于杨阁老之手。
  太子派出无数人去打探夜先生的来历,仍是一无所获。
  倒是周贤妃派人给太子送了回信,宫中宫女突然少了许多,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太子想请周贤妃再详查时,却发现宫中的人已换了一批。因秦 王引荐夜先生有功,昌平帝又把凤印交到了石淑妃手中,石淑妃拿回宫权的头件大事就是把宫中的人手进行了大清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