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相国寺是皇寺,平日除一众皇亲国戚外少有人能够得到圣恩,到这里上香祈福。往年来进香不过二三十女眷,只开一个西厢座足矣,今年京中名门贵女除染病抱恙的两三人实在无法前来,其余人等几乎倾巢而出,此次进香名门极为重视,因为不分嫡庶尽在受邀之列,前后共有近四百女子到场,大户主母身侧往往是自家嫡长子陪同,另外再加上全部嫡出女儿,庶女则单走小门结伴而入,泾渭分明人头攒动,因此大相国寺又将东厢座打开,嫡出一派仍在西厢贵位,东厢便作为其余女眷所用。
东西两香座又有不同,西厢高座共设五十席位,个个单独成座,软垫铺地,成环形散布,座前设置小案放置经书,另有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环形中间单独设一白玉石台,名为玄机,供诵经时有感悟佛法大成者登台讲法。东厢则是通铺同座,人人手执经书默读,一行只设一只矮几,笔墨有限,最多能写不到五百字,先到先得,因此东厢人都还没有到齐,看不见的硝烟已经弥漫开来。落魄嫡出和名门庶出混坐,自是争锋相对毫不避让,考较她们学识的经书尚未送到,就有三人在东厢后面上演全武行,一时间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西厢这边,皇亲贵女冷眼看向东厢,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姿态,对于众女之争十分不屑。
但也有人无暇顾及,她们自问远胜寻常名门,皇亲之中也有一番名号,目光只在那些可能撼动自己地位的人身上停留。
此时,整个西厢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刚刚才从关外游学七年而回的前太傅义女素和箐。
“太女姐姐,一别七年,你可想死柔儿了!”
不顾素和箐正与旁人言谈,长孙柔刚一进西厢,未入香座就看见身形修长风神韵秀的女子,两眼一亮立即扑了过去!
“佳柔妹妹,七年不见,你倒是半点都不曾变化!”素衣女子张开手臂,极为亲密的抱住长孙柔。佳柔是长孙柔儿时的小名,除了她的母妃外,就只有前太傅义女国师素和铩嫡孙女素和箐才有资格如此称呼她。两人情同姐妹,自国师失踪之后,素和箐便留在宫中,当时九公主还是蹒跚学步的稚童,因此素和箐与长孙柔长孙诺姐妹最为亲近。原本宫中还有一女也是她们中的一个,便是前太傅嫡女,当年四人年纪相仿,交情最为亲厚,被称为宫中四朵金花,出身高贵又极为美艳,只可惜后来太傅嫡女宫外走失,御林军搜城十日,也没有找到此女下落,前太傅也因此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四朵金花之名,就再也没能补全。
四人中以素和箐最年长,长孙柔在她面前做了个十足的小儿女姿态,她没有同胞兄弟姐妹,唯一的妹妹八公主降生之日难产拖累死了母妃,因此更是视素和为亲姐姐一般看待,她二人也算是同病相怜,只不过素和箐比她还要更惨上一分。
四国最初都设有国师一职,国师不世袭也无真正封号,只是百官中的一个,由于国师一职与巫术少不了沾亲带故,因此,在长孙氏皇族屡屡闹出后宫巫蛊丑闻之后,举国肃清巫蛊之流,连带着国师一并受到牵连,虽然没有被驱逐,但是声势却也大不如前。
原本这样一来国师应该明进退,急流知返,但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就在国师一职已经无人愿意担当时,突然当时的新科状元提出天演之法,登台大相国寺,谈佛论道,声言以慈悲之名顶替巫蛊乱术,声泪涕下恳请不要废除国师一职!状元饱学,引古论今舌战群儒接连三日三夜,最后于玄机台上坐化,厚葬之后他所在的寒门素和家便被封为世袭国师,是云沧皇朝中唯一的例外,尊贵荣宠无限,历代国师都是彰显佛门弘法之人,等到有子传业,国师便剃发出家以身伺法,直到素和箐这一代。
素和箐的生父只有她这么一个嫡女,嫡女刚满月,他就染病辞世,作为唯一的嫡子,他没有留下男丁来,国师传承就算是断了香火,因此族中长老苦劝素和氏大妇借香火延续家门,几番跪求之下,大妇始终不点头,长老一不做二不休暗下毒手将她喂药之后与同族庶出中最杰出的男子推到了一起,十月怀胎终于临盆,温婉大妇忍辱负重,临到末时一朝翻脸,痛斥族中尊长厚颜无耻逼|奸节妇。生生将男胎憋死腹中,后吞金自尽,以慰爱人在天之灵。
素和家出此大事,一众涉事长老全部杖毙午门,已经出家多年不问红尘的老国师被请回家中,老国师当时已经耄耋之年,将嫡孙女托付给得意门生,不久辞世。皇族为褒奖素和箐生母忠义重礼之名,将素和箐封为太师一职,从此世袭国师素和氏废除,太师素和府坐落京师。
“太女姐姐,你又笑我啦!我是长不大嘛!”长孙柔近日愁事烦心,难得展露笑容。
“为何不见七妹?”一语出,四周一片死寂。
☆、352.第352章 她在隐瞒什么
大相国寺,西香座。
晨曦未至,幽幽烛火影影幢幢,照不清一众皇亲国戚的脸色,媚妃祸乱后宫之事早已传扬开去,京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七公主长孙诺被其生母亲手害死,不单是敏王府林家的丑闻,更是皇族一桩不愿为人提及的肮脏。为了争宠修炼魅骨,竟然连自己的亲女儿都能谋害。
由媚妃之事牵扯出了后宫无数妃嫔,皇后手段非凡,明里没有严查深究,可是暗中却将三宫六院掘地三尺,上至嫔妃贵人下到宫女侍卫,在三天之内全部查得清清楚楚。
一时间后宫人人自危,有人言之凿凿,说皇后已经将一本记录详尽的名册放到了圣上长孙哲的御书房桌案上,龙颜大怒只待一出正月就要彻查此事!风声鹤唳,宫中草木皆兵,似乎要印证这样的谣言,从昨天夜里开始任何人进宫出宫都要有详实确切的记录,并且要交代清楚要见何人大约时辰,全程由宫中一等侍卫护送。
但是宫中形势如何,素和箐不知道却一点也不奇怪,她自从七年前出关游学,就再也没有回来。名为出关游学,实则西香座里的众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素和箐是为了何事才会离开——素和箐与老太傅的儿子曾经有过一段尘缘纠结,两对男女最后其中三个另觅良人,生儿育女早已时过境迁,只剩下素和箐一人痴守当年旧约再也没有动心。少不更事知情重,虽是幼时童言无忌,她却信以为真,最后发现徒劳无功,挥剑断情就此不在人前现身,无论老太傅的儿子如何苦求,都不与尘世有所沾染,后来更是为了躲开旧人,孤身远出宝龙关,一去就是七年。甚至在素和箐出现之前,根本没有人想过她竟然还会回到云沧!
而且事关老太傅,也就是国师的那个得意门生的家务事,皇亲中多半是同情,却是不好说不好劝,素和箐当年看中的那一个不是抚养她长大的老太傅家的嫡子,而是一个名不经传其貌不扬的庶子。老太傅自是不同意,虽然没到棒打鸳鸯,但也使了法子将庶子送走,素和箐一路追过去,庶子却被老太傅说动,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于是另外找了一个女人迅速订婚。毕竟当年几人都是少年,没有人真的将她们的纠葛当成感情,哪知素和箐少年情重,当真伤心从此与那庶子断了来往。
此后老太傅家祸事不断鸡犬不宁,最小的嫡女晴儿出事,素和箐拼命寻找,几次与江湖上的帮派发生冲突险些送命。太女重情,让天下人为之嗟叹,老太傅的庶子明白自己错过一份多么难得的真情之后丢下未婚妻又去纠缠,可是素和箐却无法接受背信弃义的青梅竹马,最终离开云沧。大概两年前,老太傅的庶子在一次游船中意外落水,一命呜呼,那段过去也随之成为了真正的过去。太师府门庭大敞实开,里面空无一人,太女的亲笔信就贴在正门上,邀请落难的天下有情人入住。此举等同于宣布,她永远都不会再回云沧。
有先前种种,如今素和箐突然现身,难免让人摸不清头脑。甚至如果不是长孙柔一眼就认出素和箐的话,西香座里有人根本回想不起她是何人,只当她是哪家常年滞留在西山女学不回京的女学生!此时时间尚早,天色未亮,太后皇后的凤辇尚未到来,云妃柔妃两人也还在香座后面的厢房中准备,因此无人阻拦但也无人接下这个话茬。
见她们别过头去都不敢说,甚至大气不敢出,长孙柔冷哼一声,一群没用的东西!仗着自己是公主,没人敢指点她如何如何,于是扯着素和箐走到阴暗的角落里,将最近宫里宫外发生的大事小事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部讲得头头是道。
素和箐安静的听着,并不插话,长孙柔说着说着也停了下来,七年真的太久了,久到宫中新进冒出来的这些刺头,对于太女姐姐来说,跟陌生人没什么两样。六公主扁扁嘴,她见到素和箐的那一刻,突然有种长姐如母终于有一个能给她做靠山的人回家的激动和兴奋,但是此刻她才察觉皇宫朝堂对于太师来说,已经距离太过遥远和陌生了。
“佳柔妹妹,你刚才说的话,不完全是对的。”虽然对于宫中势力并不一目了然,但是素和箐却对巫蛊之术颇为精通,一语中的,“以媚妃王修的修为,是不可能养成养血阵的,养血阵成,最少也要皇修中期!虽然我不在后宫多年,对这些人都没有太多印象,但是我还记得宫中的规矩!后宫之内,任何女子入宫为妃,净身的那一天都会被茂蚝锋针刺穿椎尾,用以限制修为,永远也无法突破王修巅峰,以免有人在后宫行刺圣上!我虽然没见过媚妃,假设她修炼到王修巅峰,也无法布成养血阵那样的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