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晚虽达成了目的.却是不欢而散.
牙行的兴建十分顺利.这次的动工可说是让荀阳的百姓大开眼界.楚家大宅本在运河边上.大火烧毁了房屋之后留下了大堆的瓦砾碎片.断壁残垣.那些东西定然需要清理运出.何况近日运河仍在清淤.船只运行时不时会堵塞.光运出这些废物就不知道要费多少时日了.
可是.归晚却只叫人先清出一片空地.搬进了第一批的青砖.就开始垒了起來.那垒成的.竟然是……砖窑.更叫人惊叹的是.工匠们就地取土.做起了青砖.大火之中尚未燃尽的屋梁房柱正好做烧砖头的燃料.破瓦砾刚好能填上烧砖取土挖出來的坑.这边在烧砖.那边的房子已经开始建了.既省了不少的人力.又省下了砖石运输的成本.不.砖石是自己做的.只要出工匠的工钱.根本就无需什么成本.
原本因为归晚出了高价请工匠.笑话她傻气的人.此时全部傻眼了.什么叫真正的商人.这沐归晚才是啊.精打细算到这个地步.这样的人不当商会的会长谁当啊.
工匠大半都是从城外进來的.他们早就听闻荀阳盐米贵.有些有头脑的人更是在进城的时候就带了点米进來卖.出云国出售米粮需要官营的许可.否则就是私市.是要被罚流放的.只是有利可图自然就有人冒险.马蔺自从那日跟归晚吵了一次之后.就对她“千依百顺”.归晚示意对私市放水.他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私自卖粮的人本是战战兢兢.也不敢多卖.可是等他们卖了几日.便发现.捕快衙役们见到他们私贩粮食也只是呼喝几句.并不像以前会上前拿人.胆子也就渐渐大了起來.荀阳城放开私市的传言传开.商人们的嗅觉总是敏锐的.便有些专门的商人把米贩进荀阳城.在街边上以低于店铺的价格出售.甚至于出现相互压价的情况.
不等钱老板米店中的粮食售罄.荀阳城中的米价竟开始回落了.甚至比平日的价格还低.白、楚两家再不能一手遮天了.那些本不想得罪他们而关了米铺的商家们.也纷纷开了门做生意.这店铺总是关着.是要亏钱的啊.
只是放开了私市意味着不再征收税务.何况粮食问題总是敏感.荀阳本是商业重镇.此风一开.天下不是乱套了吗.米粮从官营转向允许民营不过四五年.归晚此举可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啊.一时之间弹劾归晚的奏则如雪花般飞來.庆昭帝无法.下了道密旨把她申斥一顿.勒令她停了私市.
现在停了私市.不是前功尽弃吗.归晚迷茫.也有些无措.事急从权.她做得不对吗.
紧接着密旨而來的.是林千夜送來的一个箱子.归晚打开.竟然是一大箱弹劾她的折子.显然.若不是他拦了一部分.庆昭帝绝对不会只是密旨申斥这么简单了.
附在那箱子上的.还有一封信.她打开.优雅靡丽的笔迹只写了一句话:“小笨蛋.太过急躁会授人以柄.”如果她先疏通荀阳附近州府的关节.写份折子向户部请示一下.而不是一股脑把事情都揽上了身.就不会面对如此局面了.
他不仅送了她一个人情.也在教她在官场上不仅要有手段.更要学会沉稳和相互制衡.归晚耷拉下嘴角.怎么又这样啊.这是她离开他之后欠的第二个人情了呀.
第121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天才啊.实在是太天才了.”工部扶尚书一脸喜色.捧了那记载荀阳牙行修建情况的折子.奔向了林千夜的府邸.“右相大人.沐大人此举实在是一举数得.若我出云国每项工事都能如此行事.不知能节约多少钱粮.省下多少人力啊.”
先前庆昭帝命工部监督归晚如何花那三十万两银子.工部应付般地派了个七品监理去看着.而今牙行修建了半个月.已经有了些眉目.这份折子也就出现在了工部.扶尚书先前也是不以为然.谁知翻开一看.竟是得了个大惊喜.本來这是要先呈给陛下的.但沐大人有这样的成就.第一个知道的.该是右相大人才对.
荀阳的消息.林千夜是比任何人都知道得早的.他接过折子.只是略略地扫了一眼.轻轻笑了:“她呀.总是耍这种小聪明.”那个笑容是宠溺的.无奈的.
露出如此神情的右相大人.于靡丽慵懒之外又添了抹温柔的魅惑.扶尚书咽了咽口水.定了定神才道:“林相.臣下想请几个侍郎前往荀阳.跟沐大人取一取经.”
林千夜觑了他一眼:“取经.学她一般顾前不顾后.得罪了人也不知道吗.”
“这……”右相大人对旁人都好.就是对自家人太严苛了.扶尚书不得不为归晚说句公道话.“在牙行兴建上.沐大人的所作所为可谓创举.开设私市也是事急从权.换做是臣下.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
兴建牙行.高价请工匠.再由外來的工匠引出私市.进而打压白、楚两家.使米价不知不觉地降下來.这一系列的动作环环相扣.想來是一开始就设计好了的.这般深谋远虑.可不比右相大人差多少啊.
林千夜以手支颐.漫不经心地道:“你也别为她开脱.本相又沒怪她.”小东西到底阅历尚浅.初涉官场难免顾此失彼.何况是荀阳那么大的事.
“臣下明白.”扶尚书心领神会.右相大人之前回护的动作.尚书台的人看得清清楚楚.他这次高调地拿出这份奏折.也是猜到了右相大人的心思.
林千夜随手把折子抛还给他:“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庆昭帝想叫归晚办事.又刻意表现得不偏不倚.恶人都叫她做了去.皇帝两面三刀.他再不护着.恐怕又会叫她受了委屈.
精明的扶尚书回到了尚书台.就把那份折子四下传了一番.不过两个时辰.六部的官员都知道了归晚的壮举.
于是第二天的早朝之上.当扶尚书将那折子当做是一件趣闻上奏时.朝中众臣的反应十分有趣.
“陛下.此乃我出云国工程兴建之创举.微臣请陛下允我工部派两名侍郎前往向沐大人求教.”工部侍郎.那可是正四品.这样的人要向归晚求教.那是多大的面子.六部官员自然纷纷附议.因为沐归晚是自己人嘛.
“沐大人此举.堪可载入我出云国史.”翰林院也与有荣焉.这进可运筹帷幄.退可作书立传.乃是做学问的最高境界.翰林院出了一个人才呀.
“沐大人果然大才.”诚王一派的人也知道诚王殿下想拉拢沐归晚.自然是要帮她造一造势的.
就连先前上折子弹劾归晚的人.也不得不随大流地称赞一下归晚着实有些天分.
于是早朝的气氛十分融洽和悦.与先前一大帮人跳出來讨伐归晚.指责她开放私市的情形竟是大相径庭.
知道内情的人.不由得纷纷感叹.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何况.那个人还是天人之姿的右相大人.这保护的架势.竟是做得日次明显.他们敢为难沐归晚.不就是跟林相过不去吗.
庆昭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却有一口气憋在胸口.不上不下的.十分难受.若不是林千夜又缺席了.他倒想问问看这个右相是怎么说.竟然花了这么大的手笔为沐归晚那个丫头造势.可是.他又不得不附和着朝臣们说话.毕竟.六部之人一句都沒有提及归晚开私市之事.只夸赞她兴建牙行的奇思妙想.他把旧事翻出來.反倒显得她刻薄.
他只是想造借沐家和林千夜的力量树一个傀儡.可沒想过再为沐家培养出一个朝中重臣.是以先前想申斥归晚就申斥了.丝毫沒有给她留脸面.哼.今日且叫你风光一回.禁止私市的圣旨已经下了.朕且看禁止私市之后.你如何解决荀阳那个烂摊子.
对于庆昭帝的刻薄.归晚确实是十分无奈.既要她打压白、楚两家.又不授予她任何权柄.就连动作稍微出格一些.他就劈头盖脸地一顿臭骂.
她翻來覆去地看着那些弹劾她的奏折.恹恹地.林千夜送这些奏折给她的目的.当然不是简单地告诉她.她欠了他人情.待小十九将荀阳城中那些有头有脸的商户在朝中的后台查清楚之后.再与这奏折对上号.她更是明白了林千夜的用心.
她先前将修建牙行的木材生意一股脑地给了钱文.除了要扶植拉拢他的意思.也是想叫那些不听话的商户吃个哑巴亏.如此一番敲打下來.他们表面上是服气了.可是也将他们的后台给得罪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弹劾她的奏折.
人脉.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站在什么位置.都十分重要.在尚书台时.她事事得心应手.不就是依仗着林千夜的人脉吗.说什么不靠他.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她一直都在他的羽翼之下呀.
“千夜……”她在心底默念着这个名字.又是沮丧.又是懊恼.却有一种隐秘的酸涩和不安.其实在参加大比之前.她就打定了主意.要引起他的注意.要借他的势力.获得权势.只是当真正面对他时.她的步步算计.当真的换得他的关注和庇护时.她又不知所措了.她开始不确定她想要的.是不是权势.
她发了良久的呆.直到一滴墨汁从笔尖滑落.在抬头为“右相大人”的信纸上晕出一个黑色的圆点.方才回过神來.不由得又是一阵懊恼.她干嘛要写信跟他商量.
随手将那张纸团成一团.给户部写了一个折子.大意就是既然商会已经成立.那么.盐、铁、酒等一些原由皇商官营的物什.便该交一部分给商会打理了.第一步.她就是为商会争取开具盐引的资格.民以食为天.百姓们可以不喝酒.总是得吃盐的吧.相信走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子.就容易许多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妖女修仙录 完结+番外 (雨阶) 起点VIP2015-12-02完结+番外 什么,她一个叱咤风云的绝世妖女竟然投胎成了一个凡人? 什么?她竟还能有机会修炼成...
-
孟婆也是蛮拼哒! (赤落) 2015-12-11完结姐妹篇来啦!!花样作死......呸!!天界人品哪家强??奈何桥边孟婆娘!!作为一名深明大义广受牛鬼蛇神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