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四个月的时间,蓝草心几乎把秋水伊人的培训课程学了一个遍。秋雾得了青虫的指示倒是不再盯着蓝草心了,可是课程还是极其繁重的。蓝草心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怨言。她原本就是个学习精神很强的女孩子,如今又有为了今后不让心疼自己的人再担心而努力强大自己的愿望,宁愿每天的课程排得更满一些,让自己懂得的再多一点。
在这四个月里,司徒大少所有必须出席的交际应酬都带蓝草心去参加。当然,是以lisa的面容出现。蓝草心由此很快地熟悉了上流社会的应酬方式,认识了形形色色的官员、巨商和一些意想不到的名流。她看着这些人风光霁月的表象,听着大少在他耳边低声一一讲解着这些人一个个背后的实际作为,一脸青涩的笑容底下眼眸一分分地深邃起来。
司徒大少工作忙到实在排不开时间跟她独处的时候,直接接了她到身边,以一些不惹人注意的身份陪着他一起出差、谈判和处理一些极其棘手的问题。蓝草心从不在他家青虫紧张工作的时候胡乱插言,她总是静静地看着听着,换位思考如果是她和她的青蓝集团遇到类似的问题,她会如何处理,中间有什么利弊。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她会把自己的想法跟他提出来,青虫会认真听完,直截了当地指出她的想法中有漏洞的地方,以及一些不可行之处为什么会不可行。但大多数时候,她的想法大体上总能跟他不谋而合,甚至在有些时候让他眼前一亮。
关于青蓝集团的发展,蓝草心也毫不隐瞒地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他家青虫。司徒大少听完之后,没过几天就拿了一份资料给蓝草心:“这个人,我建议你以真实身份去见一见。”
当时蓝草心正跟着司徒大少在一座沿海城市谈一笔重要交易,上午谈判顺利结束,晚上的班机,还有大半天停留时间。拿过资料一看,蓝草心眼睛亮了,第一反应就是:青蓝集团在S市的发展,就着落在这个人身上了!
☆、第170章 贵族医院的灾厄
站在S市招商银行的门外,吴清河的面容灰败,四十多岁的铮铮男儿竟然浮现出老态龙钟的疲态。他定定地站在一棵梧桐底下,许久许久不能从绝望的情绪中挣脱出来。
二十年的奋斗,一生心血,就这么付诸东流了吗?他不甘!可是,他还有什么办法?
手机响了很久他才接起,默默地听了半天,终于艰难地吐出几个字:“让我再考虑最后一晚上。”
可是挂掉电话之后,他自己都笑了。苦笑。
最后一晚上,也不会有任何转机。有的只是为自己二十多年的心血的默哀罢了。
二十多年前,家境贫寒的吴清河医科大学毕业工作后刚刚一年就被大学苦恋了三年的女友抛弃,毫不犹豫地跟了一个富二代,当了那人的包养情人。吴清河接受不了打击,一度沉沦,之后毅然崛起,下决心再也不要因为钱而让人看不起。
当时还是一家国营医院外科医生的吴清河很有一股子狠劲,同时又具备医生特有的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他花了大半年时间谋划,然后在工作转正之后第二年,趁着单位机构改革的机会,破釜沉舟地买断了工龄,得到了不到一万元的补偿金。
用这不到一万元,他租了一间小小的房子,开起了自己的诊所。即便诊所用的是当时最简单的装修,也就是他自己买涂料自己粉刷了墙壁,到旧货市场淘来勉强可以使用的药柜、流理台等家伙事儿,但当诊所手续办下来的时候,钱还是不够用了。
一年的房租和这样简单的装修就已经花光了几乎所有的钱,他没有钱进药了。
医生的收入说到底都来自于卖药,没有药,诊所也开不起来。
但是这没有难住吴清河,他早有准备,拿着诊所的手续,以诊所为抵押,到银行贷出了足够买第一批药品的钱。
诊所开张了,他没有余钱再找房子住宿,直接把诊所开成24小时开业,每天晚上就住在病床上。遇见不凑巧两张病床都有急诊病患,他就在办公桌旁边打个地铺将就一夜。
请不起护士,看病、打针、拿药都是他一个人。
那段日子,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在了诊所上。诊所就是他的命。
世界是公平的,不同寻常的付出总能得回不平凡的回报。附近的居民都认可了这位认真负责、心无旁骛的便民医生,能不去大医院的病都到吴清河这里来治。一年以后,吴清河还清了银行贷款之后,除了诊所里药架上满满当当的药物,兜里还剩了一千块钱。
三年之后,吴清河把这家诊所的房子买了下来。诊所里已经雇有两名护士和另一位值班医生。
又过了两年,他把隔壁的房子也买了下来,两间打通之后重新装修,诊所规模扩大了一倍。
创业的第十年,吴清河原来工作的那家国营医院面临倒闭,宣布改制,吴清河果断地卖掉了自己日进斗金的清河诊所,押上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和最大限度的银行贷款,一举买下了医院,带着原班人马入主改制后的清河医院。
国营医院他太了解了。最好的地段、最好的环境、最差的管理、最低效的工作。吴清河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改革,改革一切原有的制度,凡是不愿意服从的,一律走人,他半点情面也不会留。他的工资方案狠辣而又诱人,任何一点细节做不好,扣钱扣得你吐血。但工作做好了,患者满意了,奖钱也奖得你心跳。一年之后的全市医疗考核,清河医院以无可挑剔的业务工作和直线飙升的群众口碑让市卫生局咂舌。
与此相伴的,是与清河诊所不可同日而语的滚滚利润。
吴清河成为了当年市政府的民营民生企业的典型。他的事迹一时间广为传颂。其实那时候是一整个改制浪潮,改制的中小医院不止清河医院一家。但是吴清河和其它商业化了的民营医院老板不同,他的骨子里不是商人而是医生,他拼命地挣钱,但他同样恪守医生的准则,永远视医疗质量和患者口碑为医院生存的第一生命。于是后来那些改制后的医院一茬茬地红火过后倒了,老板捞一把就走,换下一个人接手大肆鼓吹,再捞一把再走,而清河医院始终稳步向前,真正在S市树立起了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医院都望尘莫及的金口碑。
又十年,吴清河一步步吞并了S市近半数的中小民营医院和药房,成为整个S市真正的民营医药企业龙头!
这时候的吴清河,早已经淡忘了当初那个激起自己愤天斗志的女子,家有美眷娇儿,事业已经是他立身于社会的支柱和最重要的精神依托。
如日中天的事业突然急转而下,转折点是吴清河创业二十三年后的又一个不大不小的改革。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吴清河认为凭着他的清河医药连锁的资质,已经完全可以进军奢侈医药的产业范围,追求更大的利润。
吴清河一向是极其有魄力的人,二十多年的奋斗更是让他有着绝不会失败的信心。他又一次提取了全部的存款,同时以现有所有资产做抵押,申请了银行贷款,买下了S市一个面积十分不小的黄金地段,耗时整整一年,建起了一座风景优美、设施尖端、软硬件环境无可挑剔、集急诊、治疗和疗养功能为一体的极具规模的贵族医院。
这里的收费高到离谱,但同时,所承诺的医疗服务也完美到极致。医院正式开业之前,吴清河不着急还已经到期的银行贷款,而是甩出了巨额广告费,将医院的存在在整个国内宣传得尽人皆知。他保守地计算过这所医院的吸金能力。只要开业三个月内有三分之一的资源被利用起来,第四个月后他就能还上贷款的一半!
他成功了!整个华夏开没有打开贵族医院的市场,他开了医疗行业的先河。S市有无数有钱但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去公立医院看病的的人愿意到这样高端而又保密性极好的医院看病。S市之外更有更多这样的人,一张飞机票钱对他们而言实在不是事儿,而到外地看病其实比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更隐秘更合他们的意。他们不是需要公费医药报销的上班族,钱对他们来讲,就是用来购买愉悦和舒适的一堆纸。
清河贵族医院开业第一个月,院内资源已经启用到了百分之二十!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半年后,他就将一举还清银行贷款,以后就是纯收净落!
灾难的来临就在第一个月的收入刚刚结算的那一天。
吴清河高薪聘请来的一位加拿大医生在手术中对一位结核病患者体质的判断出现偏差,术后用药剂量稍大,那位某公司董事长吃完药后没多久就呼吸骤停,眼睁睁死在了老婆儿子眼前。
贵族医院最大的天生弊病一下子凸显了出来。医疗难免有事故,但是普通患者你赔得起也摆的平,而这些人,一次医疗事故就可能让你倾家荡产!
董事长突然暴毙,家人悲伤愤怒之极将清河医院告上法庭,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关系打压吴清河不说,那家公司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股价暴跌。而这一切的损失,都只能吴清河来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