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王夫人选择咸鱼 (心狠手辣的丹宗)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心狠手辣的丹宗
- 入库:04.09
王晴也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不好,就要转弯进入西六宫的地界,迎面看见了从御花园归来的周贵妃。
周贵妃长相自然也不差,与皇后的端庄大方和元春的雍容都不同,她看着就是那种小家碧玉,还给人一种弱柳扶风之感。
王晴脑子里当下就拉紧了警报,或许平熙帝这人是遇上了“真爱”也说不定呢。
王晴带着人给周贵妃行礼,周贵妃自然不会为难她。毕竟哪怕她眼见着受宠,可膝下还没有能傍身的子嗣,再怎么横也横不到长春宫不是。
不过,口头上占点便宜的事儿,周贵妃免不了要做,“夫人对贾姐姐倒真是一片慈母之心,瞧瞧,这阵势还真不是一般人家能比。”
这话说得还挺有水平,一来暗指王晴对宫里不满,二来指责荣国府奢靡更胜皇宫。不管是哪一条,都不是王晴能接下的。
王晴微微一笑,解释道:“老身出嫁时,家里尚且殷实,这嫁妆就丰厚了些。再说,宫外的东西再好,哪里比得上宫里的,老身这些不过是给娘娘换换眼睛。”
周贵妃没话说了,恰好抱琴也出来接应,双方友好地交谈了两句就散了。
元春看着有些憔悴,容色远没有第一次怀孕时候来得好,甚至都比不得她在肃王府的时候被害的那段时间,王晴真是担心这一胎会害得元春难产。
原着中可是暗示了元春怀了一胎。但六七个月的时候就流产了,还能看得出来是个男孩儿,她自己也因此去世。
王晴心疼地拉过元春的手,轻声问道:“娘娘可是心里不痛快了?不如跟老身说一说。”
元春移开眼睛,不想让王晴看到她流泪的样子,可王晴就是想让她好生发泄一下心里的郁闷,不然她恐怕容易产后抑郁。
抱琴熟练地带着宫人们走出去,王晴便把元春的头按在自己肩上。果然,元春立刻就忍不住开始无声痛哭起来。
王晴真的有点后悔了,诚然进宫成为后妃是元春自己的愿望。但是她也不是生下来就想要进宫的,多是贾母跟王夫人在她的成长中,一点一点这样教育出来的。
而元春出宫之后嫁入肃王府后院。虽然的确有太上皇后宫嫔妃的功劳,但其中少不了王晴跟王子腾暗中推手,所以王晴是真的后悔了。
可是元春自己却没有后悔,她本就野心不小,贾母怕是也看出来了。所以顺水推舟让她进宫,哪怕眼下她在宫中被平熙帝冷落,她也只是觉得委屈,并不曾后悔过。
元春很快就稳定了情绪,安抚王晴道:“那周贵妃不足为虑,若是她是从家中直接以贵妃之礼嫁入宫中,我尚且要担心一番。
可她是先被太后接入宫中,之后才从慈宁宫出来,被封为贵妃的,期间也并没有回家准备什么,便是所谓的陪嫁,也只有一些银两,此事全宫上下都知道。”
王晴也稍微松了一口气,跟元春说了刚刚在宫门口碰见了周贵妃的事儿,元春轻笑,“那周贵妃着实不足为虑,宫中进了不少新人,周贵妃虽然情况特殊,但一进宫就是贵妃分位,别说是老人了,就是新人也都将她视为眼中钉。我本身还怀着孩子呢,哪里会跟她计较什么,让她说两句也无妨。”
王晴这才放了心,“我建议你啊,别把心思都放在后宫女人身上,这后宫之主乃是皇帝皇后,你只要在这二位身上下点功夫,就净够了。”
王晴见元春放开了,便招呼外头的人将她带来的东西都给元春过一过眼。
“这些都是我从江南采买的,这些细棉布可是松江特产,我也是考虑到这料子十分合适做成里衣,便没有选那些染了色的。”
王晴拿起一匹棉布给元春看,元春走近了上手一摸。虽然不如极品的丝绸顺滑细腻,但是手感也差不多了。
王晴稍微倾斜一下让元春仔细看,“这棉布虽然没有染色,但上头可是有提花的,这一匹乃是葡萄纹,我还特意买了你喜欢的牡丹跟芍药纹样的呢。”
元春仔细一瞧,这棉布上果然直接织出了花纹,她真是喜欢得不行,要知道江宁有一种云锦,也是直接织出花纹。但据说工艺十分复杂,上好的云锦简直寸锦寸金。
她知道王晴拿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会只是好看好用,其背后肯定还有别的缘故。
王晴一副瞒不过的样子笑笑,“这提花棉布外头可没有卖的,我能知道也是机缘巧合,想出这技术的人啊,还是有正经的秀才功名呢。
他感念寡母织布绣花供他读书。所以才想出提花这东西来给他母亲减轻负担,也给家里增加收入。”
元春接话道:“那母亲您就直接把人带回了京城?”
王晴摇头,“那倒没有,人家秀才公还要科举呢。不过,我跟他签订了合约,从他手里买到了技术,以后每卖出一匹提花布,就给他分半成的利润。”
元春觉得没有亏待那秀才,也就放下了心,荣国府此时确实经不起什么折腾。
王晴还给司徒恒带了不少玩具。若是换了别人,像司徒恒那样都上学的孩子了,肯定不会给人送玩具,可王晴不一样啊,她直接山寨了乐高跟其他板式拼装玩具,整整送了十盒的木板木块的,看的元春都想据为己有了。
“孩子还小,他自己又懂事儿,你这做母亲的就该多关心关心他的身体健康,这些玩具可不只是能动手消磨时间,还能益智呢。往年我给你的那些游记,你也该给他讲一讲,说不定还能培养孩子画舆图的手艺呢。”
这年头画个地图那真是高技术含量的活计,王晴来了这世界十几年了,才终于习惯了这些屁比例没有的鬼画符一样的地图,至少她能分辨哪里能是修建了官道的了。
第114章 幺幺四
快中午了,抱琴收到一个太监的传信说中午平熙帝跟三皇子都要过来陪着吃饭,她当然高兴了。
毕竟这几个月平熙帝可是肉眼可见来长春宫少了,也就是看在他时不时还往长春宫赏赐东西的份上,这才没有人议论元春失宠。
宫里吃饭什么德行王晴还能不知道?
一听到抱琴来说等下平熙帝也要来,她瞬间就彻底没有了胃口。
说起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明明贾家的饮食就非常不错,甚至还称得上十分奢靡。
可这皇宫里反而讲究节俭,甚至王晴都有理由怀疑,有些皇子就是不想做皇帝,也跟皇宫里变态平淡的饮食有关。
看多了雷人的历史改编剧,王晴也难免被科普说,明朝宫里的饮食还比不得宫外七八品小官儿家的饮食呢,她哪里知道这个世界偏偏皇宫里就学了大明朝这一点!
元春看着王晴脸色发青就觉得好笑,她安慰王晴道:“母亲不必担忧,我如今怀着孩子呢,宫里便是再讲究节俭,也没有苛待我饮食的道理。”
王晴只能呵呵,抱琴低头笑过了,也出言安慰道:“咱们宫里虽然没有开小厨房,但咱们宫里的茶水房可跟其他宫里都不一样,奴婢一早就知道太太要来,早就准备好了您喜欢的汤水。”
王晴没去过广东,但是托互联网的便利,她也学了不少汤水的做法,知道宫里的饮食不好之后,便把能想起来的法子都交给了元春。
如今皇后跟元春的关系依然不改丝毫,王晴私以为跟她宫里的汤水也有一点关系。
平熙帝从前就喜欢出其不意听墙角。当了皇帝之后,这毛病其实更甚,只是他忙着前朝诸事,除了贴身太监们,没人看出来而已。
这一次他站在外头的时候,里头的王晴刚好说起孩子的性别之事。
“我当初生了你哥哥,后头见生了你,心里真是高兴得跟什么似的,想着,我也是儿女双全的人啦!”
屁,王夫人当时还稍微有点遗憾呢。若不是元春是大年初一生下来的,日子还算可以,这时间一久,她怕是要忘记这个出生就抱给贾母的女儿了。
但是元春毫不犹豫地就相信了。毕竟从她记事的时候起,王夫人就是个慈母,等王晴来了,对她就更好了。
所以她也顺着王晴的话说道:“我也期盼这一胎是个女儿呢。虽然看着几位公主都一副身体不好的样子。但总归是娇娇软软的女儿家,我看了就舒心得很。”
元春这话也是实话,只是她心里还是期盼这孩子能是个男孩儿,同时也期盼新进宫的那些小嫔妃们能争气些,也怀上子嗣。这样,她就不用亏欠肚子里还未出生的这个孩子了。
王晴当然明白元春的处境,所以她又说道:“不过啊,就算这一胎不是女儿,你也不要有什么情绪,这生男生女根本不是你能决定的。
作为一个母亲,你最重要的也不是在两个孩子中间平衡取舍。而是尽最大可能给予他们选择的自由。”
元春被王晴说得眼眶一红,她的长子没有丝毫办法地需要承担起重大责任。
而她肚子里的这个,从一开始就是被她用来给她自己和长子解围的,他们母子三人,没有一个是自由的。
元春正要跟王晴诉苦,突然看见王晴给她使了个眼色。于是她无可奈何地转变了话头,干脆哭诉道:“我怀着恒儿的时候,虽然也期盼他是个男孩儿,这样我也算将来有了依靠。可等他出生,我贴着他的小脸儿,就想着,只要他身体健康,我便什么也不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