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黛玉义姐不好当 强推完结+番外 (巫朝尘)
他们也是有真本事的将领,胆大心细,西征两个月余,都只有大胜,无有小败,回京之后,赵珂晋为从二品京营总兵,只在九门提督之下,而常子山从禁卫调往平东军,也是从二品总兵。
唐朔南下,赵珂上任,林棠数遍京中,光和她自己关系不浅的正三品以上高官重臣,便有户部尚书林如海,大理寺卿谢云正,工部一位尚书两位侍郎,兵部两位侍郎和五位正三品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现在又多了一位和她有过上下级关系,共生死过的九门提督。
余下宁西军中还有沈明照、秦朱安、贺全义、桂清等十数位将领和她也有或深或浅,但不能忽视的情分。一起上过战场历经过生死后,男女之分年龄之差不再是她和他们友情的阻碍。
谢、林、秦三家虽互相之间都无直接联姻,关系却比姻亲还紧密,三家加起来又有多少世交同年亲友,林棠大概算一算,就知道再公正严明宽和待下的帝王也不可能没有任何警觉。
秦家是宁西大将军,不能动,等太子大婚——这时代的观念,成婚代表才一个男性正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放在皇家,便是皇帝大婚后才能亲政,太子大婚后,才能名正言顺的参与朝事,而不是旁听学习——谢家和林家便需该外放的外放,该淡出的淡出,不能再这么全都杵在皇上眼皮子底下了。
林如海虽有致仕给林棠让路之心,但林棠坚决不许。他才五十一岁,对于三品以上大员来说,正是在朝中一展抱负的好年岁,此时退了太过可惜,也太过刻意。
谢家谢云正和谢云儒都有意在明岁外放。
自得中探花起,到现在二十多年,因十余年前至今正是皇上根基不稳,离不得人的时候,谢云正只在京中各处调任升迁,竟从未外放历练过。他现年四十五岁,是正三品大理寺卿,若想更进一步,为六部尚书或入阁,少则三年,长则十年的外放经历是少不了的。
而谢云儒从翰林院出身,在西北立功后转正四品都察院佥都御史,按惯例也该外放几年了。
林棠也打算这两年找机会辞去兵部尚书,再图其它。
她倒不是全然为了免去皇上疑心,才想辞去好不容易得来的官,是她仔细思考过,兵部尚书这一职位虽说是位高权重不假,可也给了她很多限制。
既身为六部尚书,即便偶有出差,至多一年半载便要回京。出差自然还有皇命要办,也不能任意行事。
在她和薛宝钗一同完成的几份计划书里,纺织厂至少要开在江南和西北两处,薛宝钗再能干,也只有一个身子,她手上也没有和薛宝钗一样有能力又让她放心的人才了,另外一处,只能她亲自去开办监督。
西北已有现成的女工备选,地头也是她们熟的,可以从秦朱安处得到不少帮助,林棠的名望也是现成的招牌,但江南差不多是从头开始。
女工要怎么招,怎么计算工钱,怎么保证发给女工的工钱是她们自己的,而不是转手就被丈夫公婆父兄要去,怎么保障女工的健康和安全,怎么打击一定会出现的“包身工”现象,怎么让黑心商人们心有忌惮,不敢弄出“包身工”……
林棠不放心把这些交给别人。
她还想看到民间出现更多的发明创造,那谁来鼓励百姓?谁来充当百姓和朝廷之间的桥梁?
正好女医院里的第一批学徒还有两年就能出师,黛玉想亲自去各省开办女医院,或许她们姐妹一起离京同行,互相有个照应更好。
她答应过黛玉,会一起去看大好河山。
她身上有爵位,京中还有父亲,就算不在权力中心,只要一直让皇上看到她的贡献,那么她辞去兵部尚书,并不会让她的地位有所下降。
清明之前,三法司对于萧少安等人如何处置的建议呈到了皇上案前。
萧少安背君叛国,本该凌迟,皇上念在南安郡王府为孝安太后出身之地,萧少安为孝安太后之侄,只革爵判处斩立决。余下从犯仍有三人凌迟,十数人斩立决,另有十数人下入天牢,秋后处斩,还有将近百人流放抄家,妻女俱没入教坊司。
南安郡王府查抄封锁,一概财物收归国库。
仍看在孝安太后份上,赐原南安太妃、萧少安之母南安侯夫人之爵,并不牵连其女萧少彤,赐萧少彤安和县主之爵。
赐南安侯夫人与安和县主府邸居住,一应俸禄按例供给。
从开国起,赫赫扬扬七八十年,荣光在太宗皇帝登基后达到顶峰,并一直持续了三四十年的南安郡王府,也只余下南安侯夫人与安和县主母女两人,再不复昔日的风光。
这一次,林棠没有救安海军罪犯的家眷。
听到安海军犯下了多少罪行,她就知道皇上不会把这些罪犯眷属再交给她,如果她主动把她们要来,百姓的怒火就会从已经死了的萧少安等人身上转移到她身上。
她一直清楚自己能力有限,不可能拯救天下苍生。她也一直清楚她不是圣人,对她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她的家人,她的父亲和妹妹。
但她还是不可避免,为那些命运不由自己做主的女眷感到悲哀和同情。
南安王府的事告一段落,皇上命户部在秋天开选秀,给太子择选妃妾,并终于同意了渤海国使臣来访的请求。
作者有话说:
来啦~
感谢在2021-12-14 17:58:42~2021-12-14 23:59: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泉奈的小辫子、顾希 10瓶;凶唧唧的毛球、鱼非鱼 1瓶;
第120章 凤命
南安郡王府轰然倒塌的大风大浪之后, 紧接着就是渤海国使臣入京和太子选妃两件大事,还有大公主齐承柔被封长福公主出降,开府与驸马水瀚大婚,吸引了京畿乃至全国臣民的注意。
忠顺亲王与罪人萧少安等有所勾结, 意图谋反, 皇上念在手足之情,并太宗皇帝共六子三女, 今子六人只余皇上和忠顺亲王, 余者皆已不在人世, 只将其降为郡王, 挪至京郊皇觉寺思过, 其妻妾子女仍许住在忠顺郡王府内,一应衣食住行按例供给。
三日后就是长福公主的大婚,这是本朝第一位公主出降, 其生母吴贵妃还罢了, 因赐婚圣旨中陛下金口, 说长福公主是在皇后娘娘膝下养大, 便引得多少人这几日前去送礼讨好, 忠顺郡王被挪出京这件事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四月二十, 长福公主与驸马水瀚婚礼毕,林棠与林黛玉携王熙凤赴宴回来,林黛玉先入内更衣,林棠对王熙凤交待:“往后与长福公主府的往来只排在林家和谢家后面,这一年四时节礼怎么走,定好了先拿来给我看一遍。”
王熙凤忙应下了。
林棠想了一想, 又道:“最近我有空, 你们把开府至今与各家交际的存档都找出来, 我要细看。”
渤海国使臣六月抵京,自有礼部和鸿胪寺、光禄寺等部门准备,太子选秀也是户部和礼部的事,为此忙碌的自然还有皇后娘娘和内宫太监女官们,并各省各府各州县的地方官,也与林棠无关。
大周二十二省守军和三处大军皆无大事,不过平常事物,工部造燧发枪和清宁炮也已进入平稳阶段。渤海国使臣要来,自然要提防细作混入,但细作的事不归兵部管,城防由九门提督赵珂负责,林棠只需令五城兵马司加强京中戒严,余下无要事,确实能暂得一个月的空闲,将清宁侯府内部上下也略作整顿。
第二日一早,便是甄英莲在旁监理,王熙凤同葛女史常女史和几个幕宾整理了所有存档,待林棠下朝回府,便将开府至今将近三年来的所有账册礼单送入了林棠内书房。
开府两年半,林棠有一半时间都不在京里,即便在京也甚忙碌。但王熙凤等女官每旬、每月、每季度向林棠汇报工作,只要能抽出空来,林棠都尽量听,做到起码对有品阶女官的工作心中有数。
是以说是查两年半的账册,实际做起来并没想象中的麻烦。不过半个月的功夫,林棠便对开府两年半以来,清宁侯府与各家的走礼往来全然清晰了。
把大部分账册仍然归档,林棠留下一本在手里,问王熙凤:“这孙绍祖怎么这半年似乎发财了?”
三年前靠贾赦求官不成,贾家倒了,孙绍祖一时寻不着别的门路,兵部知道孙家和贾家的渊源,更要注意躲避嫌疑,不肯替他走动关系。是以直到现在,他还在兵部“候缺题升”,身上半个实职都没有。
自去年林棠上任兵部尚书起,孙绍祖就一直没停了给清宁侯府送礼,王熙凤虽厌他至极,也是问过林棠的意思后,才次次拒绝收他家的东西。
孙绍祖一开始送礼,多不过价值二三千两,少不过值四五百两,可从去年冬日开始,他送礼的力度却陡然加大,次次不少于五千两,有一次甚至要送给林棠价值万两的大礼,都被王熙凤拒收,但记在档上,预备林棠查问。
王熙凤也好奇孙绍祖怎么突然有钱了,使人着意打听过。
此时林棠问,她便有话能回:“这孙绍祖突然有钱,是因娶了个好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