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黛玉义姐不好当 强推完结+番外 (巫朝尘)
谢云雁笑道:“陛下近些年常对妾说,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您一直愁可用的人少,所以没把这样的才俊选在里面。若皇上不介意,妾这里还有好些人选呢。”
说着,谢云雁便亲自去拿了另一本薄些的册子,放在皇上面前的炕桌上,笑道:“您看,这第二个就是他。”
皇上又将第二本名册翻阅一遍,皆是京中不论出身,未有婚约,年少样貌佳有出息的男子。
看完,他不由感叹:“你费心了。”
谢皇后谦辞几句,又指着自己脚上的淡湖色绣红莲碧叶淡黄花蕊镶珠绣鞋,笑道:“妾再不把承柔的驸马选出来,只怕吴贵妃还不知要给妾再做几双鞋呢。”
皇上对吴贵妃所做不置可否,只拿起第一本册子,说:“还是从这里面给承柔选人罢。”又把第二本册子翻了一遍,笑道:“这个就归朕了。”
谢皇后无奈:“既不从这里面给承柔选人,妾也拿它没用了,皇上想就拿去罢。”
又与谢皇后挑出几个好的,皇上忽问:“颜翰林和玉丫头的事儿怎么样了?玉丫头今年也及笄了罢?”
谢皇后又无奈了:“今年二月给玉儿的及笄礼还是陛下和妾一起挑的,陛下怎么就忘了。玉儿这孩子暂时无心婚姻,妾身大嫂和明哲父母商议过,就说找大师给他批了命,他命里不能早娶,至少得二十岁之后才能谈婚事,先混过去这两年罢。”
皇上一算,摇头笑道:“他今年十八,也就能再混两年。罢了,大不了再过两年,朕给他们一道旨意,谅京里也没人敢说三道四的。”
谢云雁心内一叹,现在这么混着,两个孩子还都有后悔的机会,若真有了圣旨,又如何违旨?
她笑道:“眼前的事儿还没完呢,妾求陛下快把咱们孩子的事儿先定了,再想人家孩子。办完了承柔的事,还得给承坚承定选妃呢。”
在凤藻宫里和谢云雁消磨时光到晚膳时分,与太子、二公主还有早就被乳母抱了来的五皇子用过晚膳,皇上才对她说了渤海国之事。
谢云雁心中一紧,忙问:“那陛下……”
皇上笑道:“朕不可能答应,你放心。两国要谈,大周至多嫁过去一个宗室姑娘,还要做他们的王后正妃,朕才答应,至于朕的公主他们就别肖想了。”
谢云雁喃喃道:“朝政上的事情,妾身不大懂,可这使臣一去一回,想来至少也要两三个月,也够妾给承柔选好驸马了。还有渤海国想嫁女儿给大周……”
皇上笑问:“你是担心朕纳了渤海国的女人,还是担心承坚?”
谢云雁轻哼一声,靠在皇上怀里:“就不能陛下也不要,承坚也不要?咱们大周有多少好女子,非要渤海国的做什么?也赏给勋贵们就罢了。若是陛下想纳新妃,不如趁着选秀,一起选进来几个好的。”
皇上大笑道:“你放心,朕不选人进来,咱们宫里现在清清静静的很好,弄那么多人进来……”
想起他做皇子时,先帝后宫里的争斗不休,皇上不禁冷哼:“新来的人难保心性,若是那等为了争宠谋害皇嗣的毒妇,朕有几个皇子给她们谋害?渤海国来者不善,承坚是国本,更不能叫她们有隙可乘。”
温存一番,已是安歇的时候。
谢云雁已在枕上睡着了一半,忽觉身旁皇上正起身,迷迷糊糊问:“陛下?”
齐煜给她盖好薄被,摸了一下她的头发,柔声说:“朕有事回紫宸殿,你好好睡罢。”
紫宸殿内,天子直属密探将调查来的情况一五一十向皇上汇报完毕。
皇上挥手令密探退下,在灯火通明的殿内踱步。
夏夜的风透过大开的窗子吹起了皇上的袍角,他双手背在身后交握,除了脊背仍然挺直外,背影看上去竟与上皇在世时有些相似。
既然不是谢家林家,也不是六弟和南安郡王府,大周真无人勾结渤海国?
不,现在无人勾结,未必过段时间也无人勾结。
他的好六弟和南安郡王府会有什么筹码和渤海国交易?
皇上踱回案边,拿起他的私印把玩。
因七月初七是林棠的生辰,也是王熙凤之女贾巧姐的生日,林棠有几年没好好地过生辰了,今年是她升爵升官的大喜之年,也是大周大败西胡的大喜之年(林黛玉语),必要热闹庆贺一回。
林棠扭不过林黛玉,只得随她去办了。
说是好生庆贺,七月初七这日,清宁侯府并没大开筵席,也并没请林棠朝中的同僚,不过是谢家林家和清宁侯府三家的人一起热闹一日。外头的礼都由王熙凤收了归库记档。
林棠笑道:“我过生日,只累了你,你有什么想要的告诉我,算我谢你。”
谢清和梁松的婚期就在下个月,她和谢沁姐妹俩索性在清宁侯府留宿了一晚。
林黛玉私下和林棠说,因国孝耽误了两年,谢清逐渐觉得说是婚姻大事,其实终究没什么意思,不过管家理事,相夫教子,生儿育女,孝顺公婆,盼望丈夫能有大出息,一辈子也就过得那样。
谢沁其实也是同样的想法。可她们姐妹被身份所限,反不能和林棠林黛玉一样自在。
林黛玉说:“姐姐,二姐姐也想到女医院里来,说她还没定亲,就算要成亲也要一二年,不想白在闺中浪费青春了。可我……”
林棠叹道:“你答应罢,若义父义母怪罪起来,我替你担着。”
两日后,林黛玉没请林棠一起,自己去了承恩公府,与谢云正梁月安谈了一回。
谢云正梁月安松口,许谢清出嫁后,谢沁婚前可以住到清宁侯府,也可以一起去女医院,只是不能被人看见容貌。
这已是想不到的事,谢沁搂着林黛玉,不知该怎么谢她,又叹道:“我也不敢告诉姐姐。”
林黛玉笑道:“大姐姐不会怪你的。就像我和姐姐一样,我高兴,姐姐就高兴。你高兴了,大姐姐也会替你高兴的。”
在谢清婚期之前,林棠私下求见皇上,展示了新式纺织机和抽丝机的图纸。
皇上大为赞赏,却道:“棠丫头,这些你先保管好,万万不要现于人前。”
作者有话说:
来啦~
注1:纯属虚构。
感谢在2021-12-09 23:06:13~2021-12-10 23:33: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凤芊翊 5瓶;栀宜 3瓶;
第116章 改姓
不说渤海国之事未完, 便是国内也不是完全风平浪静。林棠前两日还在家门口打发走了一个南安郡王府的属官,不知他们还会出什么招数。
皇上选择不在此时兴起新事物,林棠非常理解。
她担心的是,就算内忧外患被妥善解决了, 皇上也不会支持开展建设国营纺织厂, 或者皇上支持,朝堂上却有反对的声音。
新式纺织机和抽丝机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 凭空出现太过巨大的财富也会让人心浮动。
确实, 纺织机和抽丝机是好东西, 可它们不似新式火·器一般, 既然是兵之重器, 理所当然归皇家和朝廷所有,且制造兵器需要财富,做出来的兵器也并不会直接创造财富。
每年少则提供数十万, 多则能带来数百万上千万利润的纺织厂是该开, 可要怎么开?是归朝廷六部中哪个部门管, 还是新设一处去管理?这样的肥差交到谁手里, 才会让大部分人心服口服?江南已有江苏、浙江两处织造, 是否应该与新纺织厂合并管理?
不过今上皇威日重, 只要解决了忠顺亲王和南安郡王府两处,别人不会有那个胆子从今上手里抠钱花。
但除了朝堂上,民间也会面临问题。
制作纺织机和抽丝机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工艺水准,一旦开办工厂,两样机器流到民间是防不住的。
如果民间商人得到了两样机器,也开办了工厂, 朝廷能阻止吗?
如果允许民间也用此获利, 税收又该如何计算?
大周习俗, 若要使用人力大多还是倾向于买卖人口而非雇佣,林棠是想让社会发展进步,并不想让“包身工”的悲剧穿越时空,重现在这片土地上。
她想看到“工人”,而不是“新式奴隶”。
而且林棠自认在销售上小有所成,但在这个时代,对外的贸易往来更多属于外交方面,而大周内部的商业模式也和现代完全不一样,只能说有共通之处。
知道有困难就去解决,不过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应下皇上让她先把图纸保管好,不许现于人前的话,林棠便请求皇上允许她让她府里的女官先拟出几个方案来,以备将来会用。
皇帝允了。
林棠又请求增加她府内女官人数,或提高她府内女官品级。
皇上笑问:“你想再添几个人,给她们升到什么品级?”
林棠只求增加一正六品长史之位,皇上想了想,又给她添了两员九品女史,看着她笑道:“多几个人,你想做什么也方便些。”
有一瞬间,林棠似乎明白了什么叫“千里马遇伯乐”,又是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
她当然不会为了皇权献身,不过被人赏识信任的感觉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