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咸鱼林夫人 完结+番外 (巫朝尘)


  太后不辩事实即下定论,实在是失于轻率,未免寒了功臣的心。何况宁夫人母族亦是名门,家教甚好。
  第三派只说,太后所言并非是在苛责宁夫人,不过勉励而已。是流言曲解了太后的原意。
  原本太后慈德赐教,宁夫人承恩领教,正是一段佳话才对。
  除这三派之外,还有少数不张口不表态。亦有暗说宁夫人之诰命封号都是圣上亲赐,太后如今这般,倒显得天家母子不合,着实年老昏聩的。种种说法,不胜枚举。
  ——宁安华听完罗十一详述各家观点,捧着因夸她太过,她只匆匆扫过一遍就收起来了的《辞官表》再读过数遍,等脸上不发烫了,才找林如海,笑问:“表哥去年就料到会有这一出,所以才这么夸我的?”
  没有他这一表在前,就算张裕成和他其余亲近同年故交再怎么暗中发力,风向也不会这么快就从“宁夫人是否真的德行不足”,转为“太后教导宁夫人是对是错”。
  现在,她“贤德大义”的美名几乎传遍京城——幸好林如海还“病着”,她还能再躲几个月,反倒是太后的名声有些危险了。
  林如海半日方说:“当时一笔写就,都是肺腑之言。”
  宁安华指着他说自己“身中剧毒,僵卧在床,是天理昭昭、报应如此”的一段,笑问:“这也是‘发自肺腑’?”
  ……
  若非事关妻子、堂姑、女儿和妻妹的名誉,林如海无意拿自家文章引人大肆讨论。
  他暗中做的一切,自然通过弓九私下禀报过皇上。
  又不几日,在私下的议论即将被搬到官面上之前,这日端阳佳节,忽有夏太监来至林宅,送来御笔匾额“贤义智勇”四字,言是圣上赐予宁夫人,嘉奖其于危难中贤淑大义、智谋果敢、勇救其夫,助朝廷扫除奸佞、保护忠臣的。余下还有金银锦缎等,是凤藻宫赏赐的。
  同日,圣上在宫中请加上皇、太后徽号,又亲做《端阳赋》一篇,一抒对上皇、太后的纯孝之情。
  送走夏太监,宁安华端详着被挂在她正堂内的“贤义智勇”匾,拜读了圣上的《端阳赋》,笑道:“这下人人都知道,皇上也认为是太后糊涂办错了事,这是给太后找补来了。”
  顺便再用太上皇和甄太后刷一回“仁孝”。
  她低声问林如海:“那些‘传言’,真是太后做的?”
  这事前后一个多月,皇上刷足了“公正仁孝”,又给林家再施一回恩,收拢的不止林家的人心,正逐步确立他天下之主的地位。
  林如海在《辞官表》中展现出来的忠心与才华,他的功劳,还有她的“贤义智勇”,都为他再得授官做足了排场。
  有如此嘉奖,今后谁再说她德行不足,就是明着打皇上的脸了。
  上皇置身事外。
  只有甄太后,不但用几十年经营完美的形象出现了裂痕,还让人把甄家的罪过再一次翻了出来。
  就算没有林家的反击和皇上的顺水推舟,她的名声有瑕,甄太后除了或许能出一口气之外,还能得到什么好处?
  甄太后能无子稳立中宫五十年,当不会想不到这是未必能伤敌几分,却很大可能会自损八百的事。
  难道是上皇授意,甄太后不得不行?
  还是说,其实是皇上做的?
  林如海思索半晌,也终无结论。
  *
  半个月后。
  四更才过,甄素英就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在她身旁,北静郡王水溶仍在沉睡中,呼吸声又轻又缓。
  甄素英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将双手覆在自己的小腹上。
  成婚九个月了,王爷一个月有半月都在她房里,可她的肚子还没有动静。
  太医诊过她的身子并无不妥,她年轻体壮,体质温和,适宜生育,若还是怀不上……
  甄素英咬住下唇,略偏头转向水溶。
  眼前只能模糊看见王爷的轮廓,但王爷俊美的眉目早已刻在她心底。
  但,就如同她和王爷都心知肚明,皇上还让她嫁给王爷,正是为了削减北静王府之势,北静王府也不会为了甄家反对皇上一样,她也很清楚,王爷对她没有分毫心动。
  而她的心也不会真正为王爷动摇。
  如果甄家还是从前的“承恩公府”,或许她和王爷成婚五年、十年后,会有些割舍不断的情分在。
  但现在,她只能做好惠贤淑德的北静王妃,尽心侍奉太妃、王爷,和王爷的姬妾们一起给王爷开枝散叶、生儿育女,不能嫉妒,更不能怨怼。
  若到了八月,她还不能有孕,那就只能她主动去提,给王爷喜欢的几个美人名分了。
  甄素英睁眼到了五更。
  水溶一醒,她动了动僵硬的手脚,便忙起来服侍。
  丫鬟们捧来她和水溶的服冠,她自己披了衣裳,先侍奉水溶穿衣穿鞋,方由丫鬟侍奉他梳发。
  水溶劝过数回,只让下人做便是了,她只说侍奉夫君是她应尽之责,水溶也不再劝。
  她自己戴好最后一根钗,又蹲身给水溶整理环佩,方与他一同至北清殿给太妃请安。
  北静太妃见她穿的仍是家常服色,便问:“你今日入宫,怎么不穿大衣裳?”
  甄素英笑道:“先来给母妃请安要紧。”
  北静太妃笑道:“你虽孝顺,也要顾着尊卑上下。咱们家深受皇恩,诸事更要谨慎。入宫是要紧的事,你快回去换了衣裳,也不必再来了,直接去罢。见了太后娘娘,替我请安问候。”
  甄素英福身谢过,低头退了出去。
  她一转身,北静太妃就收了笑。
  拉水溶坐在身边,略过一时,待甄素英行得远了,太妃叹道:“太后娘娘再是尊贵,也不好如此糊涂行事!素英虽是好的,太后的名声坏了,咱们家——”
  水溶道:“母妃不必过忧,她今日入宫,必会劝解太后的。”
  太妃叹道:“只盼她能劝动一分也好。”
  事成定局,多说无益。
  太妃叹过几声,便令水溶自去衙门点卯,又不免多叮嘱他几句,令他慎言慎行。水溶都一一应了。
  且说大明宫中,今日北静王妃入宫,江皇后得以早膳后便从凤藻宫告退,回东宫临凤殿内歇息。
  见母后回来,帝后之长女,年已十四的大公主,忙率女官太监们相迎。
  江皇后挽了长女的手回殿,笑道:“我今日回来得早,你也上学去罢,和你妹妹们高兴一日。”
  大公主之下,皇上还有四位公主。
  二公主亦是皇后嫡出,与吴贵妃所出的三公主是同年所生。四公主是何贵嫔所出,比二公主、三公主小一岁,今年七岁。
  三位公主年岁相近,一同长大。
  还有何贵嫔今年生的五公主,尚是襁褓中的婴儿。
  因大公主年纪渐长,心疼母后,近两年,她上午不去尚书房,留下来替皇后理东宫的事,都是二公主带妹妹们去上学。
  大公主笑道:“母后回来了,我更不用去了。早些把事办完,我陪母后说说话不好?”
  江皇后满面笑容,携长女入内室,先将头上凤冠换了小些的凤钗。
  大公主要让宫女来给皇后捶腿,江皇后笑道:“不用,我今天不累。”
  皇后更衣,殿内只有亲信女官。
  大公主亲给母后捧衣,江皇后忙让她放下,大公主却凑至皇后耳边:“吴贵妃想给大皇弟娶妻了。”
  皇上长子大皇子是吴贵妃所出,亦是十四岁,只小大公主三个月。
  而除大皇子和三公主外,吴贵妃还有年已十岁的三皇子,只比皇后嫡出的二皇子小一岁。
  庶长嫡幼,一直是横在江皇后心里的一根小刺。
  吴妃又于今春得晋贵妃,这根小刺在她心里也越发扎得深了。
  但贵妃想让庶长子成家生子,江皇后却不忧反喜,忙问女儿:“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公主笑道:“是三妹妹身边的女史说漏了嘴,被人听见了。”
  江皇后忙唤心腹过来,令她细去吴贵妃殿中查探。
  心腹去了,江皇后对女儿笑道:“若是真的,咱们母女终于能松一口气了。”
  她身为皇后,却管不得六宫事,皇上身为天子,于朝堂上也处处掣肘。皇上一年比一年更恨上皇的压制,吴贵妃却忙着在孩子还不算大的时候,给上皇和太后再送一个控制皇上的把柄?
  若皇上连自己长子的婚事也做不得主,难道不会迁怒于无事乱忙的吴贵妃?
  大公主笑道:“从吴贵妃竟然任由吴家建造省亲别院起,母后就该放松了。”
  父皇不喜省亲,连三妹妹都看得出来。吴贵妃活了三十四岁,跟了父皇十七年,竟不知父皇的心?
  江皇后道:“她得你父皇多年宠爱,有两子一女。你太轻视她了。”
  大公主忙领训。
  凤藻宫内殿,只有甄太后和甄素英两人。甄太后的陪嫁嬷嬷亲自守在殿门。
  甄素英垂首道:“京中有传言的当日,我便劝说王爷趁机与林家交好,也是向圣上表态。但王爷才犹豫了一日,就……”
  甄太后叹道:“这事怨不得你,是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