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宁愿娶一个无父无母无权无势的孤女,也非要躲着她,不想多看她一眼。
江纯薇咽下一口茶:“……表哥自己喜欢就好。”
江纯岚点头赞同。
江纯薇没有继续细问。
她把手指按在书页上,笑问:“可有格外好的诗,让我也拜读一二?”
*
九月末,宁安华从辽东出发回京。同行的有黛玉、松儿,有因年龄不小了,要赶紧成婚的妙玉和温澄,有江明越,还有卢芳年和罗霄母女。
卢芳年的父亲卢临照在云贵将有七年了,何时能调任,还要看圣意。卢芳年七年没见爹娘,也着实想得紧。见宁安华能千里送妹出嫁,她也动了心思去看望父母,便问罗焰。罗焰赞同她去,还让她带上罗霄,说孩子该见一见外祖父、外祖母。
但卢芳年是皇上特地送过来,要和罗焰“生儿子”的。她担心,她就这么回去了,皇上会不高兴。
罗焰让她放心。还说,见过卢家父母后,她若不想回东北,从此不来也可。
卢芳年略问了一句,没问出来他和皇上说了什么,就不再问,只专心准备回京。
是以今年八月,卢芳年与罗霄一起回了辽东府。因卢芳年可能会去西南,罗焰向宁安华借二十个亲卫给卢芳年,他调拨十个仪鸾卫去护卫林如海和蓁蓁的安全。
这笔交易划算。宁安华痛快答应了。
卢芳年学骑射有一段时间了,回京路上,宁安华便在天气好的时候带她下车骑马,顺便与亲卫们熟悉。
罗焰还拨了自己的四个亲卫给卢芳年。一共二十四个人,卢芳年……从来没有一次和这么多男人正面打过交道。
但这是郡主在教她。
还是侯爷先提出来的。
她要出远门,总不能和保护她的人互不相识,连他们的脾气、秉性,还有各人的能力都不知道。
郡主能在几千、几万个男人里泰然自若,她这才二十多人……不算多!
卢芳年说服了自己。
但她在和亲卫们说话相处时,还是难免有不自在。
亲卫们也在努力适应一个比郡主和侯爷都委婉、娇弱、羞涩得多的新上司。
有宁安华在,卢芳年、郡主府亲卫、罗焰亲卫三方熟悉得不错。
抵京之前,二十四个亲卫也分出了主次,由罗焰亲卫李正则为首,郡主府亲卫苗路——仪鸾卫出身——为次。
李正则是个身材高挑精壮,面容清爽的年轻男人,还不到二十岁,是罗焰从十几万辽安军里细选出来的亲卫。他性子稳重,心狠手黑,颇学了两分罗焰的风范,却有一张让人生不起戒心的脸,平常言行可称爽直,笑如三月春日和煦的阳光。
其实能被选为亲卫的人,除非本事特别高强,能让人忽略外表,模样大体都不会差。
对欣赏男色,宁安华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若罗十一也在,还能有人交流。
但考虑到卢芳年的承受能力……这项娱乐活动,她就不和她一起了。
赶在十一月中旬,宁安华抵京,她和卢芳年各自带孩子回家,江明越和温澄回承恩公府拜见温夫人和承恩公。
这次宁安华身上没有差事,不用面圣,到家第二日入宫见过皇后就算完了。
一切家事有女官代劳,各家红白事,她过去露个面,略坐一坐就差不多了,能请她的也没几家。
年前的一个半月,宁安华只亲自做了三件事:
给宁安青清点嫁妆,再加添妆。
定下妙玉和温澄的婚期。
着人打扫出一间院子,专给隔几日就来住的妙玉和罗霄住。
罗霄在千平关有军中的孩子一起玩,在辽东府也有林家许多哥哥姐姐,一回京,偌大的义勇侯府只剩她和卢芳年两个。罗霄这一年多被养得活泼大胆,哪里禁得住寂寞?苦求卢芳年带她来林家。卢芳年也舍不得女儿总是闷闷地,只得总带她来。
不算亲卫男仆,两家都没有成年男子,林家只有松儿大些,也还不到十岁,没什么避讳的,宁安华索性专门给她们理出一间院子,随时来都能住。
不看她和卢芳年的情分,就看罗家这两年的年礼……
宁安华留她们直接长住都不算什么。
蓁蓁没回来,家里和罗霄年龄差距最小的就是松儿了。
罗霄正是半懂不懂道理,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松儿平常便待她友善,她和蓁蓁一样叫“哥哥”,更不怕了。一路上,趁卢芳年不在车里,她总缠着松儿一起玩。
松儿比她大六岁,她爱玩的东西,他早就不感兴趣了。可他又不愿意拒绝比妹妹还小的罗妹妹。
正好在车里,娘也不让他读书,他便像前两年教蓁蓁一样,一字一句教罗霄背《三字经》。
罗霄只是想有人一起玩,并不在乎玩什么。而且,她很知道学读书是好事,爹还天天灯下读书呢,竟耐得住性子,一日能有小半日跟着学。
路上走了五十日,她把一本《三字经》学了大半,叫卢芳年很是谢了松儿一回。
但到家之后,松儿便开始用功,誓要把路上耽误的至少补回一半。
罗霄几次想找他玩,看见他专注得很,只好又悄悄走去找别人了。
次数多了,罗霄开始犯倔,要看看松儿到底什么时候才歇。
一日,她早饭后便溜到松儿院子里,躲在风吹不着,人不注意也看不见的西厢房墙角。
进来时她特别严肃地和院子里的人说,她不要打扰松哥哥读书。服侍的人见有人跟着她,便当真没去回禀。
松儿正在廊下迎寒风站立,捧书诵读。
罗霄费劲从厚厚紧紧的袖子里拽出一块小怀表。
上午六点。
她蹲在墙角,抱着手炉,看一会怀表,看一会松儿。
跟她的丫头婆子怕她冻着,隔半刻就摸她的手脸,或给她手炉里添炭火。服侍松儿的人也一两刻就来看她。
快到七点,松儿进了屋。他书房有一面玻璃窗子。
罗霄就看着他出现在窗子里,从七点坐到了快八点半,才在小厮的提醒下,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打了半套拳,然后从屋里的小门进了角房。
松哥哥不见了?
罗霄像个球一样顺着回廊跑到角房墙角。
她听见了一阵水声。
原来松哥哥是去嘘嘘了。
她也想嘘嘘了哎。
第132章 花开堪折直须折
小解被罗妹妹听见了, 松儿……有那么一点点尴尬,还觉得冒犯了罗妹妹。
但罗妹妹还小,一派懵懂, 他便不好大惊小怪,不然小事也成了大事。
他洗完手, 看服侍的小厮一眼, 没说什么,先让人请罗霄的奶嬷嬷带她到厢房的角房里方便, 才道:“都谁知道罗妹妹来了, 自己排好班去领十板子, 打完轮流放两日假。别叫义勇侯夫人和罗妹妹知道。谁漏了风,再加十板子。找不出谁漏的,全加!”
小厮们都跪下磕头:“谢大爷赏!”
松儿道:“今日罗妹妹来不通报, 不算大事,可规矩就是这么松下来的,不如这次就定好, 省得来日闹出大的。你们可得明白,罗妹妹才几岁, 这事怨不得她。”
小厮里领头的秋池再次磕头:“小的们知道, 是小的们自己糊涂了,岂有为这个拉扯罗姑娘的, 那也不算人了。”
是罗姑娘次次来,嬷嬷们都分他们点心吃喝,东西是小,是个心意, 大冷的天能吃口热乎的,身上也舒服。他们又看郡主和侯夫人那么好, 大爷对罗姑娘也和对二姑娘差不多,罗姑娘也乖巧,从不吵闹大爷,一次次来又一次次走,他们看得也心疼了……
松儿似乎知道秋池在想什么一样:“这次也是让你们长个教训。你们也不想想,京中虽不比东北严寒,到底在寒冬腊月里,义勇侯和夫人就这一个女儿,若冻出个好歹,我去磕头赔礼,或给人家做儿子,总不至于要我的命,你们有几条命去赔?”
原本一声不敢出,安安静静跪在地上听训的小厮们中间,有一种叫“后怕”的情绪漫开。
估量着罗妹妹那里该完事了,松儿道:“起来罢。这事我会原样告诉娘。但只要不走漏消息,你们不会再挨板子。”
等他话音落地,小厮们才纷纷磕头起身。
松儿道:“去拿罗妹妹喜欢的牛乳茶和点心来。”
学了半个月,抽出一两个时辰陪陪罗妹妹也好。
……
得知松儿院子里的事,宁安华没对松儿的处置发表什么看法,只问:“要不要给你再拨两个稳重人?”
松儿想了一回,没应:“等有下次再和娘要。”
娘给了人,他是会省心许多,但难免影响秋池他们。
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吧。
……
转眼年末。
罗霄再舍不得走,也被卢芳年带回义勇侯府,准备过年了。
既回了京,宁安华也要在除夕当日入宫朝贺领宴。
以前嫌麻烦的入宫,现在她身份高了,似乎也简单了许多。
她仪比公主,而皇上的皇女中,唯一被封为平阳公主的大公主萧永明不在京中,只有先帝的几位公主在,皇室中也没有亲王,只有零星几个郡王。所以,不论朝贺还是领宴,她的位次都被排在了很前列。宫中定然还有争斗,却没人敢把主意打到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