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提早送来了节礼,比往年厚了五分,宁安华便也把自家节礼加厚五分送过去。
给江家的礼单,宁安华没让林黛玉帮忙写。但江家送来的节礼,是林黛玉过了目收起来的。
宁安华等着黛玉来问她。
可黛玉比她想象中沉得住气。
中秋过后,黛玉照常上学,读书,习武,偶尔来帮她理事,嘴里连“江”字都没提过。
她和林如海夸黛玉。林如海满眼得意,嘴里却说:“两个廪生罢了,哪里值得玉儿在意!”
宁安华:“表哥好像也是十三岁中的秀才。”
宁安华:“两年后是乡试,五年后又有乡试。若他们六年之内能金榜题名,就比表哥得中还要年轻了。”
林如海想说什么又忍住。
看他欲说还休,脸都为难红了,宁安华欣赏够了,才笑道:“不过,表哥是接连守孝,才耽误了两科,不然早就榜上有名了。”
林如海轻咳一声:“……没中就是没中,这些算不得借口。”
宁安华从背后环住他:“在我心里,表哥是最好的。”
林如海:“妹妹,别哄我。”
宁安华贴上他的脸:“我说了,我不骗表哥。”
她两世见多了男人,现在的林如海确实是她遇到过最好,也最适合她的。
阳光照在他们身上。
林如海偏头找到宁安华的唇,把想说的话吞了回去。
妹妹,既然你没骗我,就多看看我吧。
……
中秋后的第一个休沐,江明越和温澄又一齐来了林家。
这之后,他们每隔十日来一次,来了就专心读书做文章,一步都不多走,似乎真的只把林家当第二学堂。
这段时间,河南的消息一道又一道递入了京中。
河南巡抚、布政使、道员、军中指挥共八人,欺上瞒下,虚报水旱,多收赋税,贪污赈灾银两,已全家下狱,家中一应人口财产,皆被抄没。八家共抄出黄金三十万三千一百两,白银九百二十三万九千两。这些金银全部就地用于真正的赈灾和民生恢复,余下财物收归国库。
河南下辖十府、四直隶州,共有八个知府,三个直隶州的知州,和下面三十六个知州、同知、知县等各自有罪,皆夺官回京受审。
上命礼部侍郎江明德为河南巡抚,又亲选了河南布政使和几处道员,令即日赴任。命吏部尚书林海速选出各地知府知州等地方官。
凡在朝为官的,谁没有几条门路?
一时间,求救的帖子雪花一般飞向江家、林家和京中各高门显贵之家。
江家又开始闭门不出。
林家比江家还早一步。
毕竟找江家的人只为求情,找林如海的还有想求官的。林家接到的帖子比任何一家都多。
礼物不能收,这些帖子也不能回复,但也不能不看。
宁安华看得头大,给家里所有人都分了任务。
但在两家杜门谢客的下一个休沐,江明越和温澄还是来了林家。
两人带着温夫人的亲笔信。
江明越对宁安华长揖:“晚生与舍侄多承宁翰林教导,深感自身无知无能,望能长留贵宅,与张兄一同上学,盼夫人首肯。”
看完温夫人的手书,宁安华扫视他们二人,问:“是谁的主意?”
江明越一顿。
宁安华:“说实话。”
江明越低头:“是晚生的主意。”
宁安华:“很好。”
她道:“我为人霸道,不喜讲理。你们既要长住,就得听我的。”
江明越忙道:“晚生妄评,夫人深明礼义,气度高华,何来‘霸道不讲理’之说?客随主便,晚生等自是要听夫人的。”
宁安华一笑起身:“你们知道,我家不论男女都习武。你们先和我走几招,才能入我家的门。”
江明越和温澄都道:“但请夫人指教。”
几刻钟后。
宁安华收刀,让宁安硕把瘫在地上的两人扶起来,笑道:“一时手重了。”
江明越浑身都疼,累得头晕,却知道宁夫人并没下狠手,踉跄着起来行礼:“多谢夫人指教。”
温澄随后爬起来,也是一礼。
宁安华看他们并无不服,心道心性都还不错,让人扶他们去住处上药。
自有江家的人回去拿他们的行李和日常使用的东西。
林如海至晚回来,听得他二人已住下,又挑剔了几句。
宁安华往他嘴里塞小笼包:“快吃完了睡觉,不然又睡不到三个时辰了。”
二更过半,林如海把两笼包子都吃了,喝了一碗消食茶才睡。
……
皇命紧急,江明德赴任未带家眷。
冬月之前,林如海也定好了各地知府、知州等,京中共有数十官员放了外任。
宁安硕这一届的庶吉士提前散馆。宁安硕留在翰林院,为正七品编修。
张裕成亦是世宗皇帝在时的进士,因是翰林院出身,外放连升三级,被点为一地知府。
他先行赶去任地,柳月眉年后再带孩子们过去。
年前,柳月眉来林家接孩子们回家。
她默默坐了半个时辰,就着一壶茶吃光了一碟杏仁酥饼,笑道:“我让他把朱绵带去,他不带,让我路上卖了。我才不卖。卖了她,谁知有没有下一个。留着也好警醒我。”
朱绵就是那个新鲜的十六岁女孩子。
宁安华把厨上杏仁酥饼的新方子给她:“孩子们要不要留下?”
张如璇也五岁了,说大不大,说小,也到了上学交朋友的年纪。若柳月眉把孩子们留在林家,他们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将来有更好的婚事。林家女孩儿们也能多几个玩伴。
柳月眉摇头:“他的孩子,他就该上心照顾,哪有都留给你操心的道理?”
就是家里太让他轻省了,他才生出那么多妄念。
再让孩子们在外几年,他就该连琢儿瑛儿几岁都不知道了。
除夕将至,江明越和温澄回江家过年。
今年江家的年礼比往年加厚了一倍。林家也加厚一倍回了过去。
一个多月前,钦差接到圣命,从河南分两路,一路转至浙江、安徽,一路转至山西详查。
风波未平,京中新年也不甚喜庆。
皇上仍在孝期,今年宫中也未开宫宴。
宁安华顺利把宁安硕和林黛玉的婚事混过去了。
年后,柳月眉带孩子们前往张裕成任地。
宁安华送她到了城外十里。
直到皇上出孝,震惊全国的这桩虚报灾情贪腐大案才终于来到尾声。
浙江、安徽、山西三地又查抄了十数家高官,上百官员回京受审。
贾雨村立功极多,升为都察院正三品左副都御史。
上深感百官无人约束,命仪鸾卫增设南镇抚司,总管仪鸾卫内部诸事。
仪鸾卫北镇抚司建昭狱,监察百官,专审大案重案。
一日,替皇上拟旨后,宁安硕要告退出殿。
皇上却笑道:“你且留下。”
第88章 一见倾心?
皇上五日前出孝, 宫中除服大庆,朝臣诰命皆入内恭贺。
宫中赐下宫宴,因皇上严命节俭, 不比世宗皇帝在时的宫宴奢侈。
翰林编修虽只有七品,因是天子近臣, 也得赐宴。
宁安硕是第一次参加宫宴, 本没觉得有什么。
但他听姐姐回家说:“没想到还能在宫宴上吃下一碗饭。”
姐夫也说:“今年的菜色是比往年舒服不少。”
预算减半,宫宴反而办得比从前更好。
过了两天, 姐夫私下告知他, 在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前朝吸引的时候, 原内相戴权无疾而终。
不久后,大明宫十二监的太监和六局一馆的女官被换下了一半。
从这些太监女官的口袋里,皇上抄到了价值数千万的财产, 并未收归国库。
姐夫还说,各局女官正是大公主亲率禁卫捉拿下狱。出其不意,无人逃脱。
如此宫中密事, 姐夫如何得知,宁安硕没有问。
但他心中, 从未见过面的大公主的形象变了。
拿他仅识得的几位女子比方……
就像从卢淑人变成了姐姐?
但他在太液池边见到的大公主, 并不似姐姐一般光华外放,气势如锋——也许只是姐姐在家里不做掩饰, 所以他忽视了姐姐在外是什么样。
近百仆从侍卫远远侍立,大公主独自凭栏望水,长身玉立,身形袅娜, 发间粉白牡丹堆起衔珠金凤,与水中荷花一色的裙摆散在玉桥上, 望过来的眼神和春日的阳光一样和煦恬静。
引路的太监不知何时不见了。
宁安硕怔了一瞬,才记得俯身行礼:“微臣翰林编修宁安硕,参见殿下。”
大公主一手扶栏,直身看他:“宁翰林请起。”
宁安硕起身,并不敢再看大公主,只离着两丈远,垂首而立。
大公主却松开玉栏,走近两步。
宁安硕感觉得到,大公主的目光在他身上扫过,并无遮掩。
“宁翰林为何不敢看本宫?”
“公主玉颜,微臣不敢冒犯。”
大公主一笑:“本宫准你冒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