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而林如海又说起了王氏,“那王氏,夫人可得注意些。我怕她使阴招儿,弄个什么落水失了名节的戏码。”
王熙凤倒吸一口冷气。心说自己想得可太简单,了。
林如海思虑得确实没错,“王氏劣迹斑斑,确实需要多注意一些。”
“大人放心,我这身子愈发地重了,往后轻易不能出去。黛玉喜欢念书,也从来都不张罗出去外头玩儿,我姑姑就是想搞小动作,也找不着机会。”
王熙凤这话可是说对了。
被送到家庙正在吃斋念佛的王夫人,心里头那一条一条的毒计往心头上冒。
什么宴会上使人把黛玉推入湖中,让宝玉去救的。
也有让黛玉喝醉,把人往宝玉房中引的。
更有那灌药的。
总之,方法是多得很。
细细谋划,总能如愿。
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一连很多天过去,她都没寻到王熙凤带着林黛玉出门走动的机会。
不顾她一寻思,王熙凤马上就要临盆了,林如海又背靠着王家,确实是不用做夫人交际。
便想着等以后王熙凤生了,再做打算。
她现在人在家庙,可有的是时间。
王夫人庆幸,虽说身边都是大哥派来的人。
但她手中捏着大把的钱财,一笔一笔钱扔下去,可算是收买了几个人为自己所用。
要不然,连个跑腿的人都没有。
那才叫真的惨。
当然,这期间她也喊了宝贝儿子贾宝玉过来相见。
母子两个多年未见,那是抱头痛哭,眼泪稀里哗啦的。
贾宝玉这一待,就是大半天。
期间母子两个关着房门说了什么,没人知晓。
只知道贾宝玉从家庙出来的时候,满脸都是喜色。
下了职的贾政一回来就要换贾宝玉到前院,考察功课。
结果长随回来禀告说宝二爷上午就出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贾政一听得贾宝玉家学没去,老太太那边也不曾去,一整天的也不知道上哪儿鬼混去了。
前后不过一会儿的工夫,便满脸都是怒容。
即刻派人出去找人。
不过人还没出去,贾宝玉便自个儿回来。
贾宝玉不是个傻的,找了十分合适的理由。只说北静王寻他有些事情。
贾政当然是不信的,但问过贾宝玉身边的小厮,俱都说去了北静王府,这相信。
这些其实贾宝玉倒也没说谎话,因为他是在与北静王见过之后,才改道去的王家家庙。
父亲怨恨母亲,他也不是故意不说,只是不想让父亲生气而已。
父亲最近张罗着要娶继室,贾宝玉是第一个不同意的。
但他作为儿子,根本管不到老子的头上,于是他把这事情一说,母亲当下便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如此一来,他也不会有后娘了。
甚好。
甚好。
王熙凤这边,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便抓着林如海了解相关情况。
“大人,你泸水县的事情,几个月过去,应该有了决断了吧?事情如何了?”
王熙凤今儿个能想起这个事情,还是因为看见了自己当初被山匪们摸走的那套首饰。
那套首饰值不少钱,王熙凤当然不可能不要,只是放着压了箱底。
今儿个还是翻找东西的时候,才得以看见。
第101章
林如海听得王熙凤问起此事,不由得沉默了下。
“怎么?不能说?”
王熙凤见林如海表情不太对,立刻追问。
林如海摇了摇头,“倒不是不能说,只是不知道怎么跟你说。”
“这有什么不知道怎么说的,事情是什么样子,你就怎么说。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王熙凤不明白林如海有什么好犹豫的,但从林如海晦涩的眼眸中,还是看出了事情并不一般。
泸水县那件事情,恐怕还有更深层的问题。
“是不是,那李师爷,也有问题?”王熙凤试探地问道。
林如海叹了一口气,“的确如此。夫人,那李师爷确实有问题。而且不是一般的问题。”
“怎么个有问题法?我猜李师爷既然是章之桥的得力师爷,应该也参与了章之桥的那些事情中。是不是查到他与章之桥一起为非作歹的证据了?”
林如海没有意外自己夫人一针见血,直接猜到了事情真相。
“夫人果然聪慧过人。”
王熙凤翻了个白眼,“少给我灌**汤,这边不是你犹豫难以启齿的缘由,这里头肯定还有道道。”
一起生活好几年的枕边人,王熙凤自认自己对林如海还算有几分了解。
这绝对不是真正原因。
“确实是有道道,那李师爷你还记得吧,当初没有听章之桥的话抓你来着。”
“当然记得,这么重要的事情,这怎么可能忘记。你还真以为一孕傻三年呐。”
林如海有些讪讪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这不是过去了好几个月,我怕夫人忘记了。”
说到李师爷,林如海终于正色。
“那李师爷说当初我曾经帮了他一个小忙,所以才没有奉章之桥的命令抓你。可实际上呢?”
王熙凤觉得林如海这官职卖得也太好了,搞得她只想跳起来打他。
“快说快说,别卖关子。”王熙凤催促。
林如海自然知道自己夫人是个急性子,便赶紧说道,“那李师爷并不是原来的李师爷!”
王熙凤立刻抓到了重点。
“大人是说,那李师爷已经被人冒名顶替?”但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林如海点头,肯定了王熙凤的话。
“是的,当初我的确帮过人,但却不是后来的李师爷。那李兄早就被现在的李师爷给害了。他害了对方之后,拿着身份文书,一跃成为了新晋的举人,几年下来混得风生水起……”
林如海接下来的话,直接刷新了王熙凤的三观。
原来还真的有把人害了,然后顶替对方生活的人。
“这也太……”王熙凤都不知道怎么惊叹才好。
“那里李兄家里人就没有发现吗?”
“他家里从小父母双亡,靠着族亲接济长大,顶替名字后边再也没有回去过。自然也就没人发现,不过他还算是有良心的,在外为官这些年倒也每年会送一笔银子回去族中。”
王熙凤:“……”这样事情才做得更加完整好不。她可不觉这是对方有良心的表现。
真要一点都不管不顾,天下之大,但无巧不成书,说不得哪天族中人就发现了。
届时才叫大祸临头。
还不如一开始就把人安抚住。
“事情怎么查出来的?”这陈年往事,怕是轻易不能查到。
所以王熙凤还挺好奇究竟怎么查出来的。
“起先是山匪里头有人指认李师爷曾经跟他们勾结,后来有人攀咬的时候,把这件事情扯了出来。那人正好是当年李师爷县上之人,且见过几回。”
王熙凤:“……”好家伙,原来山匪里头还藏着一个李师爷的“老乡”。
也幸亏藏着一个,否则还真有可能让李师爷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那人已经抓了吧?”王熙凤问出了最为关心的话。
“已经抓了,只待来年秋后问斩。”
“那便好,善恶到头终有报。”
其他的,王熙凤也就不关心了。左右都是一些不好的事情。
也用不着她操心。
她现如今只关心自己的小家,以及肚子里的孩子。
再不济,就是多看看贾家的笑话。
便能多吃一碗饭。
王熙凤一直有派人盯着王夫人,毕竟王夫人素有前科,她那天又惹了对方发怒,怕是心里想着怎么弄死她出气。
她不得不防。
于是就发现王夫人买通了身边伺候的婆子,让婆子跑腿去寻了贾宝玉相见。
这本来也没什么,当娘的想见儿子,完全没有问题。
因着两个人关起门来说话,是以没人知道屋中母子两个究竟谈了什么。
不过没过几天,贾宝玉他爹贾政原本说好的亲事黄了。
两家还闹得很是不愉快。
按理来说,能把闺女嫁给贾政这几乎年过半百的糟老头子的,绝对不是什么好人家。
哪怕是这里头有些问题,也会按着自家闺女嫁过去。
然而,这婚事硬生生地吹了。
虽然吹了的原因,没有传出来,但王熙凤就是可以确定,一定王夫人让贾宝玉做了什么,才会如此。
而事情也正如王熙凤猜测的那般,的确是贾宝玉做了什么,这婚事才不成的。
对于贾宝玉来说,头顶的老子已经够难了,再来一个继母,以后的日子怕是更加不好过。
因此,亲娘循循善诱了一番之后,贾宝玉便应下了母亲的指派。
并完成得十分完美。
至少,等婚事解除了,他爹都没有发现,是他在其中搞鬼。
这让贾宝玉非常自得,心说父亲总是揍他,但现在还不是被他拆台。
心情愉快的贾宝玉跟丫环小厮们玩儿得那是更加勤快。
好几次险些被他父亲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