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思绪,湘云看着太后想要说教的样子仍旧好脾气的笑着。
真是个操心命。
~
另一边,胤禟在南书房见了刚刚下了早朝的弘辉。按着规矩行了君臣之礼。弘辉原是想要免礼的,但被他九叔这一身震了一下,回过神时他九叔都已经行完礼了。
弘辉上前将人扶起来,又引着胤禟去一侧的暖阁说话。
老四虽然提前登基了,但他驾崩和弘辉继位的时间却与他记忆里的时间差不多,胤禟不知道这是不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不过相较于弘历,胤禟更喜欢弘辉。
无论是弘辉的品性,还是他这个人。但不管怎么说大清有个清明的君主,也是宗室和百姓的福气。
一走就是六年多,要说的话正经不少。胤禟说了一回他们都去哪了,各个国家的风俗和情况如何,最后才将一直捧在手中的小匣子郑重的递给弘辉。
这是他们在国内弄回来的图纸。
凡是胤禟觉得有用的,比大清先进的,胤禟都会想方设法的弄回来。
他们有金银,还有湘云这个自带作弊器的,弄这些图纸回来不算难事。至于是不是小人行径…他就小人怎么了?
自来重文轻武的后果都是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清是马上得的天下,若是再学历史那些朝代重文轻武,相信用不了多久,也会步上那些朝代的后尘,成为名副其实的前朝。
火炮和火铳这类武器已经成了必然趋势,如果大清不将自己武装起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昆仑奴随意买卖的命运未尝不会落在他们身上。
胤禟说的这些,弘辉都听进去了。他本来就不是那种狂妄自大,不听劝的人,此时从胤禟那里知道了外面的情况,也不由生出几分紧迫感。
打康熙年间,大清就有红衣大炮,火器营了,但数量却不多。原本弘辉就想着加大兵部开支,这一次听了胤禟的话更是准备在原有预算上再增加一倍。
二人正说着话呢,就听宫人来回话,说是时康公主到了。
没错,时康格格因着弘辉这个老子的继位也从格格晋了一阶,正式成为皇后嫡出的和硕时康公主了。
咱们这位嫡长公主可不了得。
自小受教于先帝,文治武功更是比一般男儿都强。如今跟着叔叔和兄长们站在朝堂上,更是时不时的就能拿出叫人惊艳的对策来。
上个月,这位时康公主竟然还提出了官员养老金的建议。
自古官员就没有什么退休的明文规定,更没有养老金的福利。卸任后全靠当官时得来的俸禄和灰色收入以及一些庄子收成过日子。
地方官有养廉银,京官可没有。再加上四爷严查贪腐,灰色收入骤减。俸禄不高的情况下,就只能靠一些庄子收入养老了。
时康公主的提议就是完善官员卸任制度,之后以入仕年限以及卸任前的官阶按比例为卸任官员发放养老金。
入仕三十年,卸任时官员正一品,正常俸禄是180两,那养老金便可按180两的80%发放。
入仕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卸任时官员正一品,正常俸禄是180两,那养老金便按180两的70%发放。
……
具体发放比例可以再做研究,但这个提议却挺叫人心动的。
弘辉闻言,并没有立时说可否,而是让时康公主统计一份大清所有官员的基本信息情况。
如今大清总共有多少官员,平均年纪是多少,每个品阶的官员都是什么年龄段的。
可以说,提议是好提议,但也得看看具体情况不是吗?
弘辉是四爷的嫡长子,除了没怎么想要累死自己外,其他的地方都受到四爷的影响和遗传。除此之外,他的包容性更高,对女子也更宽和。
他都能正视自家堂妹的能力,又怎么可能忽视亲生女儿的政治才能和手段。
不过也因为女儿表现出来的能力,叫弘辉对自己的几个儿子多少有些挑剔。
都是他生的,怎么就差了这么多?
是因为他不如先帝会教养孩子还是因为这闺女是仙子转世的?
╮(╯▽╰)╭
话又说回来,养老金这个提议好虽好,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弘辉看了一回时康起草的卸任制度后,将上面的卸任年纪从六十五改成了六十岁。
以大清官员的劳累程度,活到六十五岁…这对他们来说多少有些苛求了。
之后拿着这份提议叫上军机处的官员们进行研讨,小姑娘张嘴就算了一回一位一品大员六十岁退休,如果活到八十岁,朝廷要负担多少。如今朝中有多少一品大员,一品的退休金一年是多少多少,二品的退休金又是多少多少,以此类推,大清一年要掏出多少多少退休金。
小姑娘几年前就将自己混进了军机处,她虽说只管着商部,但因其数字方面的天赋实在是太好了。不光算学好,凡是跟数字有关的东西她都能一眼就记在心里。所以时间一长,小姑娘就成了整个军机处的神算子。
就是四爷说一句要做什么,小姑娘就能张嘴给他报一个数,又快又准确的那种效率。
因有小姑娘报的数据做参考,很多事情都能当场就定下来。
小姑娘和时康,抢不少人的风光。可小姑娘靠天赋和能力吃饭,旁人就是羡慕也羡慕不来。
而时康…虽然也能力出众,但到底不能算是专业性强的能力。
打个不洽当的比方吧。小姑娘更像理科学霸,而时康则是文科尖子生。
理科就是一是一,二是二。可文科的很多答案却不是统一的。
因为答案不是统一的,所以标准也就不一样,时康表现的再好,也会有人质疑她。
而质疑她的,自然是她的那些兄弟们了。
弘辉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后来更是受了四爷的影响,父子俩都是那种只要是能干的,就别分什么男的女的,统统拉来干活的性子。在这种时候,能干的时康可不就将那些皇子阿哥给比成渣了嘛。
这会儿时康过来,则是为了一件差事。除此之外也是听说胤禟来了,年初四爷驾崩后,时康的心情就一直不是很好。
四爷先给时康当了四十来年的儿子,之后又给时康当了十多年的祖父,尤其是最后这十多年,四爷与时康几乎是朝夕相处。
原本时康一腔的舔犊情深在见到胤禟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不光不想念了,还心烦的再不想搭理这个儿子了。
你说说你,你要是留在大清帮帮老四,老四能累死吗?
“呦,时康都这么大了。”胤禟是长辈,又是和硕亲王,所以见到和硕公主的时候也无需行礼。他就坐在那里,笑容灿烂的看向他老子,嘴里还吊儿郎当的调侃道:“额驸选好了吗?哪家的儿郎呀?”
看着时康那张脸瞬间僵在那里,胤禟心中大乐的转过头跟弘辉说时康的亲事。“时康一看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哪像我们家靓靓。那丫头最是个有主意的,昨儿我问了一嘴,非说有了孩子再给人名份。”
“对了,你九玛嬷也进宫了,这会儿正在宁寿宫给太后请安。你九玛嬷自小最疼你,还给你带了不少好看的裙子呢。”
时康:“……”
弘辉不知道自家闺女脸黑的原因,只对胤禟摇了摇头,“这孩子自小性子就怪,九叔别介意。”
“那不能。”胤禟笑,“仙子嘛,总有些与众不同的样子。”
说完看了一眼怀表,便站起身跟弘辉告辞了。
看表这个动作,一般是看时间,其次就是在告辞或是做什么事情时做出来的一种肢体语言。也因此在胤禟拿出怀表看时间的时候,弘辉便知道胤禟要告退了。
因今日确实有不少事要忙,弘辉便也没留胤禟用膳。又说了几句话便放胤禟出宫了。
胤禟一边往宫门口走,一边打发人去宁寿宫。
不过胤禟估计湘云一时半会儿的不回出宫。
果然,湘云还没显摆完哪里肯现在就出宫。让人回了话,便心安理得的坐在宁寿宫那里与一群皇家女眷说起了外面的世界。
弓箭的射程和火铳的射程,能代步的大象和两个脑袋的蛇,女王的情人和国王的隐秘……
大说大笑,能说能闹的湘云在宫里蹭了两顿饭这才在宫门下钥前出了宫。
……
湘云走的宫门和其他官员走的宫门不是一个,不过由于方向的原因,湘云的马车还是从他们那个宫门路过了。
不少宫员迈
着大步一脸严肃的小跑出宫门时,宫门前的禁卫军还时不时的打趣两句。
那副跟身后有鬼在追的样子,都快成了宫门口的一景了。
原以为换了个皇帝,大家的日子都能好过些,不想弘辉虽不像四爷那般拿命与官员和政务死磕,但他却是个不敢懈怠的。
怎么说呢。
睡太早或是干的活太少,甚至是在花钱的时候都会让弘辉升起一股负罪感。
所以…虽然四爷走了,但是大清的官员仍旧和以前没什么两样。每次出宫门的时候都担心后面有人再将他们叫回去。
小姑娘今天又没回王府,晚上在宫里的食堂吃的,吃过晚饭又与军机处的大臣和弘辉开了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