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薄礼。
一张商场的九五折月卡。
从祠堂回来,一家仨口坐在马车上,小姑娘坐在她阿玛的怀里双手趴着窗户看着热闹的街面,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我记得当年第一次出门时,就是在这条街上见到的你。”湘云凑过去指了指外面,笑着回忆,“翩翩少年郎,琢玉美姿仪。你那时候好看到发光,骑在马上回头望过来的样子,仿佛天地间唯一的颜色。”
今儿吃蜜了?
胤禟被湘云这么直白的话弄得有些囧,看了一眼她满脸梦幻的样子,又有些噎得慌。
这丫头现在有多喜欢爷,等将来爷老了就能有多嫌弃爷。
没良心着呢。
“那不能。”湘云面对这种指控很有些苍白无力的反驳,“我就喜欢你,老了也喜欢你。”
胤禟:“呵!”
*
回府后,湘云和胤禟换下出门的大衣裳,坐在炕上说话。先是说了一回宫里,又才说了一回旁的,话题最后又毫无意外的转到了生意上。
瓷器厂按瓦的形状烧制了一批厚瓷瓦,上了釉后,又好看又结实,还不容易叫鸟虫攀爬。
除此之外,又烧了一批瓷砖,将这批瓷砖粘在屋里以及房子外墙上,也是一种新的装修方式。
湘云他们家这次修葺宅院不光用了厚瓷瓦,还用了这种瓷砖。
胤禟带着人在府里走来走去,除了炫耀外也是叫他们看看成品。果不其然,瓷器厂的订单多了不少。
对了,湘云还让西洋画师来家里,挑了几个角落画了几幅西洋画,之后将画拓印几遍,当成瓷器厂的广告在大清和海外做生意用。
瓷器厂最近烧了一种大块瓷砖上连接一个花瓶的瓷品,也就是说如果这块瓷砖镶嵌在墙上,那它上面的花瓶就可以直接注水插花。
视觉效果杠杠的。
湘云看到的时候,直接让人镶了一整面院墙。
瓷器厂光靠他们家打的这一波广告,这两年的订单就都不用操心。不过其他的生意却还是需要灵活变通一下。
“以前我还觉得你那个推销的方法行不通,如今瞧着却是极好的办法。”胤禟端着茶杯与湘云说话,眼角余光看着他家小姑娘摇摇晃晃的从耳房那边往这边走,“我看了一下峨眉的帐,这两年的出货量都不大。那种叫各府女眷自买自销的,竟占了出货量的三分之一……”
等到胤禟将这一段话说完,他家小姑娘也终于晃到了他们跟前。炕有些高,小姑娘上不来,便一直在炕边翘脚使劲往上爬。她那对无良父母就那么看着小姑娘累得脸都红了却还在那里看热闹。
小狸猫蹲在门口,一脸没眼看的瞪了一回暖阁里的一家仨口,舔了舔爪子就跑回走廊那边晒太阳睡觉了。
肚皮朝天的伸展四肢,小狸猫伸了一个懒腰。
喵~,这些两脚兽就是会享受!
“还是做猫好。”就在小狸猫羡慕两脚兽时,图嬷嬷与宁嬷嬷也是一脸羡慕的说道,“除了吃就是睡。”
落到史扒皮手里的教养嬷嬷,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一年到头也就这会儿能休息一下。
两人凑到一块小声说话,话题不知不觉间竟说到了周奶娘身上。
“……那位也算是陪着姑娘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可惜私心太重,叫姑娘冷了心。”图嬷嬷说道:“原本咱们爷还想着等周量长大的放在身边使唤呢。当初的事,也不是没有两全的办法,不过是,”姑娘在她心里没那么重要罢了。
周奶娘只是湘云的奶娘,周量才是奶娘亲生的儿子,无论什么时候亲生的都比喂养的重要,这本是无可厚非。但你既然不能将湘云当成亲生的看待,湘云只然也不会在你身上多放感情。
你尽了本份,她尽了主仆情份,也是两不亏欠,只是到底叫人觉得惋惜,以及给图嬷嬷等人敲了警钟。
她们侍候的这位,对你好时是真的对你好,贴心贴肺,极尽所能。可一但她冷了心,她也真能不顾往日旧情,断得干干净净。
宁嬷嬷想了想,小声说道:“这般才好。”
图嬷嬷点头,她也觉得湘云这样最好。
小狸猫嫌这两老太太说话声太吵,不耐烦的起身回小姑娘的摇床里睡觉了。
看一眼离开的小狸猫,两老太太继续在那里聊家常。
~
一间全是玻璃顶和玻璃墙面的玻璃暖房是观赏烟花的最佳去处,吃过年夜饭,湘云便和胤禟带着小姑娘去玻璃房看烟花。
有他们家放的,也有府外的人放的,更有皇宫那个方向放出来的,璀璨夺目,叫人看都看不过来。
小孩的精力有限,玩累了就靠着父母呼呼大睡,湘云与胤禟看着中间的小姑娘,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好幸福。
胤禟感性的看向湘云母女,心里满足又带着几分世事无常的感慨。“爷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
啥是没想过?是没起过跟她在一起会幸福,还是没想过跟她在一起?
刚刚还觉得很幸福的湘云却对胤禟冷笑,“你已经放弃求生欲了,是吗。”
胤禟脸上的笑容一僵,随即摇头轻笑,“你呀。”
可真能破坏气氛。
╮(╯▽╰)╭
二月春闱,湘云没有厚此薄彼,仍旧去了贡院附近想办法给贾环三人送些温暖。
三月初,春闱放榜。除贾琮榜上有名外,贾环和贾兰都落榜了。
贾琮比宝玉强些,宝玉当年是扩招才成了同进士。贾琮这届正常收录人数,他还能考个同进士,可见功底了。
世人常说同进士,如夫人,但说这话的人不是不明白科举有多难,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
三年才录那么些人,应届的,往届的,有多少人去抢这些名额,多难考呀。
能捞到同进士,就已经不容易了。能考上探花的,那就更不容易了。当年林如海能高中探花,学识自是万中选一,可惜…贾敏让人重赏了贾家报喜的下人,阖上手里的书,心情沉闷的在园子里散步。
有些事,哪怕她不说,黛玉不问,她们母女也是心知肚明。贾敏从不后悔自己做的决定,黛玉也从不曾怨恨过贾敏,可每当科举之年,母女俩都不免想到林如海。
好好的日子他怎么就不好好过呢。
贾敏担心黛玉会心情不好,黛玉也怕贾敏心思郁结,娘俩个都在想着怎么哄对方开心的时候,贾兰则跪在李纨跟前,一脸自责。
他落榜了。
李纨是有些失望,却也没太多。她就这一个儿子,只盼着他长命百岁,安康无恙。能锦上添花最好,不能也无妨。而且她儿子已经是举人老爷了,便是不中进士也能得到吏部派官。
虽说起点不同,终点也会不同。但大清又不是其他朝代,进士和举人中间的天坎并不高。而且他们家还有人脉,自是不愁前程。
所以儿子是再考一回,还是活动一回,这些对李纨来说都没有给儿子娶媳妇重要。
瞧,当娘的就是这么‘现实’。
贾琮这边一有消息,凤姐儿一家就过来了。一边高兴的说笑,一边又一脸笃定的说什么她就知道琮哥儿如何如何。
然后凤姐儿又说虽然他们出了老太太的孝,但老爷太太们还没出孝,此时也没在京里,也不好大肆宴请宾朋。但他们做哥哥嫂子的也不能亏了自家兄弟,筵席办不了,礼却不能少。
凤姐儿从府中公库里出了一份赏银,又从他们小家出了一份银钱,前者是替大老爷大太太赏贾琮的,后者是他们做哥哥嫂子的心意。
之后凤姐儿就坐在那里说起了贾琮的亲事。
既然贾琮考出来了,那就要好好的拉拢他。给他娶位她能拿捏住的妯娌,才是锦上添花。
“长嫂如母,老爷太太不在家,二嫂子张落小子的婚事也是疼小子。只是小子有句话却不得不跟二嫂子说。”贾琮对凤姐儿抱拳,神色认真坦然的说道:“小子是庶出,无论家产还是爵位都跟小子没关系。纵是高门大户的庶出姑娘,也是自小锦衣玉食养大的。外放辛苦,若遇苦寒之地,怕是叫人家姑娘跟着小子吃苦了……”
贾琮老早就想过自己的亲事了,他其实对娶谁没什么太多的想法,但不管娶谁,他的最低要求都是能跟着他吃苦的,不能疏远了他们这一帮自小长大的姐妹兄弟。
后来女校那边开始招收家境普通的姑娘入学后,贾琮的择妻人选就有了方向。
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上面记录了五个姑娘的家世和序齿名字。郑重的将这张纸递给凤姐儿,让凤姐儿在这里面挑一个。
反正有五个呢,如果一个提亲不成,就换个人再提就是了。
凤姐儿:这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凤姐儿最开始的想法是在王家的近亲族人里或是其他与王家有往来的人家里给贾琮挑一房媳妇,但现在看着贾琮连人选都有了,突然觉得她来这里就是给人送帮手的。
惜春坐在角落里,小脸上没什么表情,可若细看却能发现惜春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心虚和亢奋的情绪里。
没错,贾琮的那份名单是惜春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