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楼都不让我考科举/全世界都觉得我会死 完结+番外 (久周旋)
科举到底是国之大事,又是底层百姓唯一的晋升渠道,向来就是容易引起热议。
三人成虎,贾瑚也不敢保证,这件事再演变下去,会不会从某些人口里变了味道。
但只要自己一走,那些人也就没了非得上们磨着教的对象了,这件事必然会消下去,又会有新的事情成为京城茶余饭后的闲话。
“瑚哥儿说的是,”贾代善道,“我像他这个年纪的时候,都已经跟着我爹上战场了,他不过是去个金陵,有什么好紧张的。”
史氏见状也不再说其他,只能默默再给贾瑚多收拾点行李。
原本,照着史氏和张氏的意思是,贾瑚去金陵,好歹也得把他房里的丫鬟们也带上。
其他不说,芍药和湖笔徽墨却是得带去的,好歹能照料好贾瑚。
可贾瑚到底又不是真年纪小,更何况,此去路途遥远,带着几个丫鬟也不方便。
好说歹说,这才劝住了史氏和张氏。
张氏一面忙着贾瑚的行李,一面又担心年幼离家,怕贾瑚的两个小厮照料不好贾瑚,晚上也便有些睡不好。
迷迷糊糊之间,张氏又仿佛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场面。
“鸳鸯姐姐留步。”一青年男子说道。
鸳鸯?那不是是太太身边的大丫鬟么?张氏觉得有些蹊跷,想上前去看看,偏偏又仿佛被限制住了一般。
“琏二爷有什么事情?”鸳鸯问道。
琏二爷?
是琏哥儿?
“好姐姐,前几日老太太过生辰,差不多把公中账面上的银子都使出去了,庄子上的税银又要九月送过来呢,可下月南安府的老太妃的千秋要走礼,其他也有几家的红白喜事……”
张氏听着贾琏的话,越发觉得奇怪了。
如今她正当着荣国府的家,公中有多少银钱张氏自然清楚地很。
到底多大的生辰宴,才能把荣国府的账面上的银子都使出去了?
张氏这会儿哪怕是想问,也没办法开口,只能再接着听下去。
“琏二爷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何必支支吾吾。”鸳鸯看了贾琏一眼说道。
“主要是那些钱财一时之间也难以支借,所以我想请姐姐担个不是,把老太太私库里用不着的大家什先弄个一箱来当了,先让我们去补了亏空,等庄子上的银钱到了,咱们再去赎回来便是。”
张氏听着唬了一跳,他们说的怕是老太太私库是太太的嫁妆?
这子孙偷盗长辈的东西,哪怕是用来填补家用的,怕也不是什么好名声啊。
到琏哥儿长大也不过就是一二十年,难不成荣国府不过一二十年就到了这种地步?
张氏正想着,画面一转,变成了贾琏正在跟另一个女子说话。
“奶奶,好歹借我支使三四百两才是,宫里的夏太监打发了小太监来说是银钱不趁手,要问咱们家接三百两银子。”
“二爷说得倒是好生轻巧,我上哪儿给二爷变出这几百两来。”女子怒道。
“前儿不才当了几千两回来……”
“是当了几千两回来,可二爷也不想想,府里的月例银子要发,奶奶姑娘们的衣服得做,还有好几家老亲的红白喜事都得走礼,哪里还能剩下银子来?”
说着,女子狐疑地看向贾琏道,“二爷不会是怀疑我贪墨了公中的银子吧?”
“二爷也不想想,我娘家又是什么样的人家,我们家地缝里扫一扫,那银子就够你们家开销一年的,我又何苦来……”
第114章
“我哪里是这个意思,只是奶奶也知道娘娘在宫中,咱们还得靠着夏太监传递消息,无论如何也不能得罪了他。”贾琏急得连忙作了个揖说道。
那二奶奶沉默了半响,这才说道,“把我那金项圈拿来,先去押几百两银子来再说。”
张氏在旁边听得却是胆寒。
偌大的一个府邸,煊煊赫赫地这么一帮人,难不成连四百两都拿不出来?
还有贾家好歹也是一个国公府邸,哪里到了连个宫中的太监都敢来打秋风的地步了?
哪怕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同皇帝一同长大的内侍,李德华,在贾代善面前尚且要给贾代善几分面子,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难不成,不过一二十年,贾家就败落至此?
还有他们口中的娘娘又是谁?难不成是自家姐姐?
可太子妃向来治家严谨,做太子妃之时都把东宫管理得井井有条,难不成当了皇后,还能被太监们给制辖住了?
若是要通消息,不说打发了亲近的人出来传递也就罢了,再不济,召见家里的女眷进宫便是。
何必还得看一个太监的脸色?
张氏越发觉得奇怪。
还有,哪怕公中没钱,或是拆借,或是当东西,哪有用儿媳妇的嫁妆来填补亏空的?
“奶奶,是时候起了。”
张氏真想着呢,耳边却听到红豆的声音,等她睁开眼睛才发现外头天光大亮。
“什么时辰了?”张氏看了眼窗外问道。
“未时二刻了,奶奶刚刚中午说累了,想小憩一会儿,嘱咐我两刻钟以后喊您,您忘了?”红豆一面扶着张氏起身,一面笑着回答道。
“倒是我睡糊涂了,”张氏揉了揉太阳穴,笑着说道,“对了,琏哥儿呢?”
“您忘了,大哥儿说临走前得多教二哥儿一点,把二哥儿带去读书了。”红豆想起贾琏刚刚被贾瑚带走时哀怨的表情,差点笑出声来。
“是我忘了……”
原来,刚刚又只是一场梦,张氏叹了一口气。
可那场梦,也着实是让张氏有些危机感。
之前,张氏在贾敏出嫁前也教过贾敏家族里的宗妇得想着为家族百年计。
当然,原本,张氏也就是这么做的。这些年里,张氏也联合了隔壁的敬大奶奶,给族里置办了不少祭田。
现如今,族中的四季祭祀和族学的花费也不再是由宁荣两府出了,而是由祭田的出息来支付这些花费了。
而荣国府里头,张氏却是确实没考虑过。
这主要也是,荣国府如今煊煊赫赫,鲜花着锦,这幅假象倒是连带着把张氏也骗过去了。
毕竟,现如今的荣国府账面上是绝对不缺银子的。
不说贾代善和史氏,贾赦和张氏都是有官职和诰命的,每年朝堂都会有俸禄。光是这些钱,就已经够荣国府的日常开销了。
再加上,荣国府还有好些庄子,不说其他,就说平安州的那几个庄子,那些出息也够日常往来的节礼和婚丧嫁娶了。
但授那个梦的启发,张氏突然想到,如今账面虽然不缺银子,可这些开销却还是年年能把账面上的银子都花的一干二净。
现如今,是有贾代善这个国公和史氏这个国公夫人在。
可若是以后贾家以后败落了呢?
而且现如今是家中人口不多,那若是日后家里的孩子多了呢?
婚丧嫁娶都是一大笔钱财。
难不成,真让自家的子弟日后跟贾莅那个亲爹那样靠着吃绝户维持体面?
张氏觉得若是真是如此,那自己怕都是能从坟墓里跳出来。
这么想着,张氏不免为日后多考虑几分,繁盛之家,总得开源节流才是。
节流不是随便能节,可开源却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当下世家里的钱财来源不过就是为官之人的俸禄和家中庄子和铺子的收入罢了。
子孙的俸禄张氏也没法打算,但是庄子和铺子却是可以再买一些。
“待会儿瑚哥儿带琏哥儿回来的时候,让他来找我一趟。”张氏话音刚落,贾瑚就带着贾琏进来了。
贾琏伙食好,所以长得也是珠圆玉润,要不是贾瑚练了这么久的武,恐怕都不一定抱得动贾琏。
“阿娘找我?”贾瑚闻言,便想把贾琏放下,同张氏讲话。
“哥哥…哥哥…”贾琏双手搂着贾瑚,根本就不愿意从贾瑚的怀里出来,贾瑚一旦想把他放下,贾琏就嘴里胡乱喊着哥哥。
贾瑚叹了口气,只得抱着贾琏坐在了张氏下首的椅子上,刮了刮贾琏的鼻子道,“你这小天魔星。”
张氏看着两个儿子黏黏糊糊的样子,笑着说对贾瑚说道,“他倒是爱黏着你。”
“也不知道听谁说了,我要去金陵了,他就他一转眼我就不见了,这会儿搂着我哪里还干放开。”贾瑚笑着抱怨道。
自家弟弟简直就是一个甜蜜的负担啊。
娘俩玩笑完,张氏这才说道,“你去了金陵,若是有好的庄子,便留意着些。”
张氏也是仔细思索过的。
京城这边虽然离得近些,可到底,这边现有好的庄子早就被权贵们瓜分的差不多了。
若是有剩下的也都是那些土地不好的小庄子。
二则,哪怕真是有好的庄子,若是贾家真的败落了,那在京城,怕也是保不住这好庄子。
倒不如买到金陵去,一则江南本来就是鱼米之乡,那边的庄子出息也大多都挺高的。二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贾家真败落了,但是凭着祖上的功德,在江南,必然也没人敢欺负。
“咱们家要买庄子?”贾瑚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