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楼都不让我考科举/全世界都觉得我会死 完结+番外 (久周旋)
贾敏还未开口,张氏正悄悄的拉了拉她的袖子,示意贾敏别说话。
史二奶奶说的话都是打着拿贾敏当亲妹子的旗号的,史二奶奶给贾敏的添妆也确实已经够贵重了。
若是这会儿,贾敏站出来替卢氏说话,那话里的意思总是要带上几句史二奶奶的不好。
可人家携了重礼来给你添妆,你若是指责人家的不是,哪怕确实是人家话说得不对,也确实为了帮自家嫂嫂说话,可也舍不得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
贾敏如今又是未嫁,等日后嫁到了林家,就得跟这群太太奶奶们交际了,偏偏林家也没有一个女性长辈能带着贾敏的。
张氏自然是怕贾敏在这会儿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哪怕是有她们看着,可到底有那些爱嚼舌根的,贾敏到底也会受些排挤,日后也可能融不进这群太太奶奶们的圈子里。
张氏便想着拦住贾敏,自己来说这话倒是还稍微合理些。
史氏原本作为长辈,不过是在跟南安王妃等人闲话,倒也不到他们这些年轻人面前来,免得他们这些长辈在,这些年轻人也拘束。
虽说是没有在他们这些年轻人面前,可史氏到底也是时刻惦记贾敏这儿,一边跟南安王妃等人闲话,一边还得分出点心神来顾着贾敏。
听到史二奶奶这话,史氏也知道,这会儿她出面才是最合理的。
“鼐儿媳妇你可能不知道,她们两个啊,早就给你敏妹妹准备好了压箱底的银子,只不过她们两个到底是亲嫂子,也不好拿出来跟你们比,这才只说再添点别的。”史氏这才缓缓说道。
史氏是长辈,自然也不用顾及这史二奶奶的面子,史氏那话里第一层是解释了卢氏为何添妆的东西要比史二奶奶差些,而第二层也是说明了,亲嫂子与旁人自是不同一些。
史二奶奶没想到史氏会参合进来,甚至还踩着亲生女儿帮助儿媳妇,史二奶奶才不信,卢氏当真还会给贾敏出压箱银。
但史氏都如此说了,她自然也不能再胡搅蛮缠地说想知道卢氏到底出了多少的压箱银。
史二奶奶这面子也算是被史氏往地上踩了,但偏偏史氏又是史鼐的亲姑妈,史鼐若想要史侯世子这个位置也少不得讨好史氏。
史二奶奶哼哧了几声,也没说出话来。
卢氏原本也不是介意这种的人,这会儿又有婆母给她出头,她自然是不会计较,甚至还怕贾敏心里不痛快,卢氏这会儿正安慰着她的美人呢。
卢氏冲着贾敏安抚性地笑了笑,跟贾敏示意,自己并不在意。
史二奶奶原本就正尴尬着,正好又瞥到了卢氏这个笑脸,史二奶奶脑子一热,便觉得卢氏这是在嘲笑他。
前仇旧恨加到一块儿,史二奶奶哪里还忍得住。
“我看着政二奶奶也嫁过来许久了,怎么还没好消息。”史二奶奶自从生下史侯的嫡长孙以后,在史侯府腰杆也挺直了不少,所以她一直以为只有子嗣才是妇人在婆家立起腰杆的本钱。
且看看,卢氏的亲大嫂,赦大奶奶可已经膝下有两子了。史二奶奶也知道,自家这位姑母最是疼爱贾政,她不信,史氏会不想抱二房的孙子。
为了突出明显的对比,史二奶奶还加了一句道,“可惜了,我那嫁到了薛家的妹子,现如今都已经生下薛家长子了。”
你看看,要是当初贾政娶的是我堂妹,现如今怕是连儿子都有了。
史二奶奶原本说这些话,是想引起史氏与卢氏的嫌隙。毕竟婆媳之间么,子嗣这个问题,向来容易闹矛盾。
但是卢氏根本就没有这个反应,她不过才加进来几个月呢。
更何况卢氏再嫁进来之前,家里也打听过,荣国府这儿,史氏当初开怀得晚,张氏也是嫁进来一两年之后才有的瑚哥儿。
所以,她急什么。
甚至,卢氏认为史氏也不可能急。
要说史氏是否盼望二房的孙子,那肯定是盼望的,毕竟贾赦在贾政这个年纪的时候,瑚哥儿都已经会说话了。
可这也是因为贾政当初被王氏给算计了,与卢氏自然无关。
等史二奶奶再提起王氏已经生下薛家长子的时候,史氏就差不多要吓一哆嗦了。
若是贾政的长子是王氏生的,史氏那宁可贾政无子,将来过继一个好的。
史二奶奶见史氏和卢氏都无动于衷,咬牙又想再接着煽风点火,史大奶奶却是看不下去了,端起长嫂的架子,喝道,“二弟妹,慎言。”
史二奶奶原本就不服史大奶奶,这会儿史大奶奶呵斥她,她如何能忍?正要跟史大奶奶辩驳呢。
就有丫鬟匆匆来报:
“宫里来人了,太太,您赶紧去看看。”
第95章
听说宫里来人了,众女眷们立马闹哄哄的一片,史氏更是带着两个儿媳妇忙着去前头招待宫里来的人,哪里还有什么时间跟史二奶奶打机锋。
其余人并非是荣国府的人也不好去前头,但大家也都能猜到些,荣国府如今如日中天,宫里来的人必然是好消息。
而如今,这场面,怕是宫里来的人是来给贾敏送添妆的。
除去那些公主郡主以外,哪家的姑娘还能由皇帝给添妆这样的体面?
也就是贾敏命好,生在了荣国府,荣国公简在帝心。众人顿时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了贾敏。
果然,宫里来人确实是为了来给贾敏添妆。
可却也与其他人想的有些不一样,因为给贾敏添妆的,除了皇帝以外,另有太子和太子妃也都送上了一些添妆之物。
宫里直接是来了两拨人的,只是正好出宫的时候撞到了一块儿,这才一道来了荣国府。
贾代善在皇帝跟前有脸面,张氏又是太子妃的嫡亲妹子,宫里的人来了也都是极其好说话的。
知道今日是添妆的日子,这两拨人又都有意给贾敏长脸,他们便说道,“皇上/太子爷和太子妃交代了,今儿他们也算是来添妆的,只是因为实在分不开身这才没来,小的们总得看了四姑娘的添妆礼,这才好回去跟主子们学。”
有皇帝身边的人看着,哪里还有人敢闹幺蛾子,哪怕史二奶奶有满腹的话,也不敢当着宫里的人的面说。
那些地位低一些的人家,这会儿都有点暗自后悔,早知道有宫里人来,就将这添妆礼再厚上两分了。
万一这些太监们去跟皇帝学的时候,说起他们呢?
这岂不是能在皇帝跟前露脸?这可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事情。
等到添妆结束之后,临走时东宫的那位公公还对着张氏说道,“我们小殿下说有好东西等着咱们哥儿,还请哥儿有空就去宫里看他呢。”
司徒明礼只是太子的嫡子,虽然大家都默认他是皇太孙,可到底还没定下名分来,但若以寻常的皇孙称呼,又显不出他的尊贵来。
所以宫里都以小殿下来称呼司徒明礼。
张氏也认识这个太监,闻言便笑着说道,“瑚哥儿这几日在族学读书,倒也没空,等他休沐了,便让他进宫去找小殿下玩去。”
南安王妃听着张氏和太监的话,心里一动,贾瑚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自幼便是聪明伶俐,又是荣国府板上钉钉的继承人。
再看刚刚的模样,明显贾瑚还与太子的嫡子交好,有好东西都等着他一起去呢。
等将来小殿下有了前程,贾瑚可就是皇帝的表兄,还是与皇帝交好的表兄,这前程能差了?
南安王妃有一孙女正好与贾瑚年纪相仿,若是之前,那南安王妃也不敢想,毕竟当初皇帝可说过要跟贾瑚和明珠郡主定娃娃亲的。
可如今又是不同了,无论是荣国府,还是东宫,透露出来的意思都是这不过就是当初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
这样的孙女婿,南安王妃自然是要心动一下。
“老姐姐可真是好福气。”南安王妃没头没脑地对着史氏说道。
史氏哪里能不知道南安王妃说自己好福气的原因,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太子都还前程未定呢,史氏又哪里敢显摆。
史氏只打哈哈道,“是啊,他们兄妹三人都已经要成家立业了,我可日后就只需要享福了,可不就是好福气么?”
“姐姐知道的,我说的也不是这个,”南安王妃拍了拍史氏的手笑着说道。
说完以后,南安王妃又立马转换了话题,像是不经意一般说道,“我孙女长得倒也玉雪可爱,过几日我带来给姐姐瞧瞧?”
“姐姐家的孩子,自然是好的,”史氏笑着说道,“只是他们那些年轻人,肯定也不爱在我们这些长辈跟前,只让他们自己玩便好。”史氏只笑着打哈哈道。
史氏自然明白南安王妃的意思,只是老大虽然不着调,可老大媳妇却是个有主意的,再说了瑚哥儿自己也是向来有主意,再说宫里那儿也可能有安排。
瑚哥儿虽然养在自己膝下,可史氏也只觉得自己不该掺和进瑚哥儿的婚事里,更何况南安王府那位小郡主,史氏也有所耳闻,实在是刁蛮得很。
史氏如何会在这会儿应承什么。
……
转眼间,就到了贾敏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