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打了一个哈欠,他又重新倒在了床上,准备继续补觉。
“哎呀,我的祖宗耶,咱们现在可是在贾家了,您今日可是要去贾家的学堂念书的,您已经错过早课了,下了早课,贾家少爷亲自过来找您,说等下巳时的课可不能再迟到了,现在离巳时可不到一个时辰了,您还在床上没起来,太太在外都快急死了。”
桂嬷嬷十分的心急,薛家人这次上京是为了什么太太自然也和她说了,如若在这种事情上惹得贾家不快,把薛家人赶出去了,小姐什么时候才能和贾家的少爷培养得了感情。
听到桂嬷嬷这么说,薛蟠才想了起来,他们现在已经不在金陵薛家了,薛蟠连忙睁开眼睛,从床上爬了下来,“坏了坏了,我都给忘了,香菱,给爷更衣。”
香菱早已经拿着衣服候着了,等薛蟠起床,就连忙过来把衣服给他换上。
等薛蟠换好了衣服出门,就看到自己母亲已经等在他的屋外了,薛蟠对着薛母赔了一个笑容,“妈妈,我这不是睡过头了嘛。”
“还不快点,用了早膳你和你妹妹一起去学堂,别忘了我们说的,找机会把你妹妹介绍给宝玉”薛母叮嘱道。
“妈妈放心”薛蟠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让自己母亲放心。
巳时,薛蟠和薛宝钗来到学堂,就发现了贾家学堂不一样,薛蟠这才明白,虽然贾家的学堂男女是在一起上课,中间隔着屏风,薛蟠原本还好奇贾家贵女的模样,这下彻底是看不到了。
“蟠兄弟,这里是你的桌位,那边是女孩们的”贾宝玉见薛蟠来了,连忙招呼道。
薛蟠拿着扇子大摇大摆的走了过去,原本他想把自己妹妹带过去的,结果宝钗摇了摇头,很显然,那边不仅仅只有宝玉,还有贾家其他的男子,再加上薛宝钗心中那道坎还没过。
薛蟠也没勉强薛宝钗,反正时间还长,慢慢来就好。
“蟠兄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是蓉儿和蔷儿,是东府的孩子,是我的侄儿,这两个是环儿和琮儿,环儿也是我父亲的儿子,琮儿则是赦大伯的儿子,这个是薇儿,薇儿则是我家瑚大哥哥的儿子。”
听到贾宝玉介绍众人,众人也给薛蟠打了一个招呼,贾蓉和贾蔷看到薛蟠后心中开心,这个新来的一看就不是什么聪明的,对于这种不聪明的,他家祖父就越是喜欢找这人回答问题,回答不出来就是一顿骂,之前是他们了,现在有新人了,也该换换人了。
薛蟠看着贾家的孩子,发现贾家的孩子真的没有丑的,各个都这么的好看,当然,最好看的还是昨日见过的瑚大哥哥,就是气势太盛了,有点吓人。
“他叫薛蟠,是我母亲妹妹的儿子,昨日才到京城”贾宝玉道。
“原来今日陈师傅点名没来的人就是你呀?你明日惨了”贾蔷一脸的幸灾乐祸。
“因为才来京城,有些不习惯,陈师傅很凶吗?”薛蟠慌张的问道。
贾蔷点了点头,“和我祖父不相上下,陈师傅是瑚大叔叔的贴身侍卫,功夫极高,折腾人的本事也很大,明天必定会对你加练,让你吃吃苦头。”
薛蟠忽略了贾蔷话中祖父二字,而是天不怕地不怕道:“在厉害也不过是一个侍卫而已,能厉害到哪里去,他难不成还敢对主子动手?”
场上的几个人听着薛蟠的发言目瞪口呆,这是哪里来的傻子,没听懂说的话吗?陈师傅是瑚大哥哥的贴身侍卫,贴身二字明白吗?他的主子是自家的瑚大哥哥,他教导他们也是代替的瑚大哥哥,他在教导他们的时候就等于是瑚大哥哥亲自在教导,不仅可以动手,还可以动脚。
薛蟠看着贾宝玉他们几个似乎是被吓到了,他一脸得意道:“哎呀,你们就是太乖了,不懂反抗,我在金陵念书的时候气走了好多个先生,他们不过都是一些穷酸的读书人,很好打发的,等下看我的。”
贾宝玉他们看着得意洋洋的薛蟠,倒吸了一口气,什么穷酸读书人,教导他们读书的是亲祖父、亲大伯,惹得他生气了,连他们的父亲都一起揍。
就在贾宝玉他们不知道如何给出正确的反应的时候,贾敬拿着戒尺进来了。
贾宝玉看着贾敬手中的戒尺,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想起来了,昨日那把戒尺被敬大伯给弄断了,今天换的这把新戒尺,只是,这把戒尺是不是太大了一些,有昨日的那把两倍大。
薛蟠根本就不怕,不就是戒尺大了一点吗?一个穷酸读书人,还真敢对贾家的少爷动手吗?宝玉他们就是太乖了,这人欺负他们脸皮薄,所以,才会这样装模作样的,什么文人清高,文人也是需要吃饭的。
“今天学堂倒是来了新人”贾敬一眼就看到了薛蟠,自从林黛玉走了,陈林和贾琏两个人护送她回扬州,贾敬一下离开了两个得意门生,虽然有贾薇在,贾薇到底太小了,不敢给他布置过多的作业,贾敬看着贾蓉他们一个个榆木脑袋,心中的火气就没处发,同样都是贾家的种,区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先生,这是我家母亲那边的亲戚,是我的表兄和表姐”贾宝玉起身介绍。
“嗯,不知道学问如何?你念书念到哪里了?”贾敬向薛蟠看了过来。
“什么都不懂。”薛蟠理直气壮的回答道。
薛宝钗捂住自己的眼睛,她真的有些不想承认这是自己的兄长,从刚刚开始的时候,她就想打断自家兄长的发言,可是隔着屏风,她一个姑娘家,也不能主动插入男人的话题当中,她以为先生来了就行了,没想到她家兄长居然这么虎,这可是贾家请的先生,如若先生真的被气走了,贾家的主子会不会怪罪他们。
“三百千都不会?”贾敬问道。
“这个倒是会,我又不是傻子,三百千还是会的”薛蟠夸下海口,道。
贾敬挑眉道:“嗯,背来听听。”
薛蟠吊儿郎当的开口,“人之初,性本善……”
背着背着,薛蟠就卡壳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不知义”
宝钗在屏风这边听得十分无语,刚刚语气还那么的肯定,这才背诵了多少,就卡壳了,还说他不是傻子,三百千会,这不是自己承认了自己是傻子。
薛蟠实在是想不起来,但是还是不服输,“我就是太久没背了,有些生疏,再看两遍就会了。”
贾敬轻笑一声,“你倒是自信,我且问你,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何意?”
贾敬问的这一句便是他刚刚已经背诵出来的其中一句。
“就是有一个叫王香、不对陈香的人九岁的时候给他父母暖床”薛蟠得意道。
贾宝玉捂住自己的眼睛,贾蓉贾蔷则捂住自己的肚子,太好笑了,这是哪里来的活宝?
贾敬纠正道:“是东汉时期的叫黄香的人,不是王香也不是陈香。”
“对对对,就是他,我只是一时记差了。”
“孝于亲,所当执何意呢?”贾敬继续问道。
薛蟠这下傻了眼了,他学这里的时候先生没说那么多呀,他当时只是想吐槽,谁知道这个叫黄香的人暖床是不是夏天暖的,夏天那么热还用得着他暖床,再说了,他一个大男人,那么臭,哪里有香香的姑娘暖床好。
“你又不是傻子,三百千还还背得这样稀碎,今天晚上你的作业就是把三百千全部背诵出来,我明日再检查”说着,贾敬就冷下了脸,一看就不是一个喜欢学习的孩子,都十几岁了,对待学问还如此的敷衍,简直就不像话。
贾敬考核完薛蟠就开始正式给男子们授课了,“你们前几日交上来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了,比之前有进步,但是进步得不多,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你们把自己的文章拿回去,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已经批注出来了。”
贾家的男孩纷纷将自己的文章拿了回去,他们看着文章上修改的痕迹以及修改的建议,脸纷纷一红。
贾敬让他们晚一点再看自己的文章,他则开始教授新的内容。
薛蟠发现,贾家的孩子居然没有一个人开小差,每个人都聚精会神的看着贾敬,没有偷偷说小话的,也没有偷吃点心的,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哎,宝玉”就在贾敬给女孩授课的时候,薛蟠轻轻的叫了宝玉一声。
宝玉向薛蟠那里看了过去,只见薛蟠偷偷拿出荷包,他打开荷包,悄悄从荷包中拿出一块点心吃了,吃了之后,薛蟠将荷包系紧向贾宝玉丢了过去,示意贾宝玉也吃,贾宝玉看着自己面前薛蟠丢过来的荷包脸色一下白了。
“怎么了?吃呀”薛蟠还在盛情邀请。
贾宝玉看都不敢看那个荷包。
“怎么了?听好吃的,是金陵的特产,我昨天晚上特意让婆子做了带过来给你们吃的”薛蟠还在鼓吹自己的糕点好吃,只是,他越说,贾宝玉的脸色就越白。
一旁的贾蓉他们见状,纷纷在心中同情贾宝玉,这是哪里来的大傻子,在自家祖父的课堂上还敢做这种小动作,他以为隔着屏风祖父就看不到他们在做什么吗?他们的目光不由得放在案板上那个大了一倍的戒尺,宝玉这顿揍怕是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