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会儿,是贾老夫人不知道《红楼梦》里发生的事情,要是知道了,她也就不会这么说。毕竟红楼里的荣国府真的没有好到哪里去,就是神仙渡劫的地方。
荣国府繁荣了这么多代,后代又没有什么厉害的,自然要崩塌。
如今,贾赦是跟着逸王派来的人学好了许多,而王氏所做的事情又被发现了。
王氏目前还在王家,还没有回荣国府。贾政不敢去接王氏,正巧又因为林家发生了那么多事情,大家都在凑热闹,贾思也是林家的少夫人,荣国公自然觉得丢脸,贾政也不希望听别人多说起来。
这不,贾政一时间就忘记王氏了,至于贾珠确实想王氏,可有人照顾着,他又在前院,倒是好一些。就是那个大年初一生的贾元春不大一样,贾元春还小,也就是一岁多。
大年初一生的,有福相,注定要当贵人的。
王夫人私下里让人传过,就是还没有传得太开。毕竟贾老夫人在,还能压一压,但是也小范围传开。
贾元春小,再哭着要母亲,也没有什么用。而且这么小的小孩子忘性也大,让乳母多带带,再抱到贾史氏跟前,也就好许多。
贾史氏曾经也想着贾元春大年初一生的好,也是一个吉利日子。曾经还想着王氏传那些话也好,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错,贾老夫人是稍微压一压,贾史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们都算是纵容王氏,也希望从中获利。
早前么,贾老夫人的想法是这样的,估计贾敏不好嫁入皇家了,那么就等贾元春啊。等贾元春长大了,新皇估计也就是刚刚登基,或者是登基没有多少年,那时候就适合把贾元春送进宫了。
贾史氏是武将家的女子,想的不如贾老夫人多,便也是想让贾元春进宫的。贾敏到底是贾史氏的亲生女儿,贾史氏舍不得女儿去给人等侧妃当妾室,怕女儿受罪,贾元春就不大一样了。
等到了贾元春这一辈,贾元春的父亲又不是荣国公,身份低一些,去当妃嫔还算是飞上枝头了。
这一会儿,张氏正在贾史氏那边,她之前故意没有说都王氏。王氏都要谋害她儿子了,她干嘛去管王氏是不是被送回娘家了。
“母亲。”张氏今天过来就是为了王氏的事情,王氏在王家待太久了,再待下去,就不好了。这都快两个月的时间,就没有外嫁女这么待在娘家的。
张氏不想外面有什么闲言碎语,还有要是她再不说王氏,只怕贾史氏也该不高兴了。
“弟妹在她娘家待了那么久,是否该让她回来了。”张氏道,“这都要入夏了,儿媳虽然出了月子,可琏哥儿还小,到底还得顾着些。等过几天举办宴会,还得要人帮衬些。”
说要人帮衬,那都是假的,张氏自己一个人就能处理好那些事情,不过就是给贾史氏一个台阶下罢了。
“既然如此,那就让管家去把她接回来。”不错,贾史氏说的是管家,她依旧不愿意给王氏太大的脸面,不能让王氏后面太得意,还是得压着。
王家,王氏早就想回荣国府了,可是没有人来接她,她让人去打探,荣国府就没有露出要接她回去的意思。
这让王氏能怎么办呢,她总不能自己跑回去吧。要是荣国府不让她进,那该怎么办哟。
最重要的是娘家的兄嫂对她有意见了,觉得她做得不对,他们知道了她之前做的那些事情。王氏不肯认错,认为自己也是为了孩子,再说了,家里有兄弟,不都是有竞争的么。
王氏的态度让王家的兄弟都很不满意,她的几位嫂嫂也觉得她在挑拨离间,想要家里的几兄弟斗起来。怎么着,别人家的兄弟之间就要争夺家产,王家这边就不需要了吗?
一来二去,王氏的嫂子们对她的意见就大了,她在家里又待了那么久,怎么好呢。
只是她们明面上待王氏还不错,总得顾好颜面啊。
“荣国府那边怎么样了?”王氏总是要问身边的丫鬟这些问题。
丫鬟摇摇头,还不知道荣国府的人什么时候来接王氏呢。
贾淇离开荣庆堂之后,便去看了贾史氏,和嫡母说几句话,随后才去看她亲娘。她的亲娘是一位妾室,年纪大了,倒也没有想着去争宠,有什么好争的呢,到了这个年纪,还指望生下儿子不成?
“你就好好过你的日子。”齐姨娘就想女儿安心过日子,什么贾思思不思的,都没有必要去管,“她啊,现在就是想拖你们下水,到时候让你们回来娘家说几句她的难处,再去逸王妃面前说说,就想你们责怪逸王妃不顾姐妹。”
齐姨娘怎么可能不明白贾思的想法呢,当初安姨娘还在府里的时候,安姨娘就不是一个好东西。一个丫鬟爬上到主子床铺上的jian妾,不是良妾,却成天想着踩拉其他人,还表现得一脸无辜的模样。
“姨娘,不可能去逸王妃面前说这些的。”贾淇道,“女儿跟逸王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普通的姐妹,没有那么多情分可消耗。”
虽然都是家里的姐妹,相差岁数不算大,但是她们之间的待遇有差别,她们庶出的也不可能没有一点嫉妒。有时候宁愿不多走近,省得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嫉妒。
说是姐妹,她们之间却没有很深的感情,说不深吧,她们之间也有彼此互送一些小玩意儿。
这样的姐妹情经不起折腾的,要用也是用在关键时刻。
“这么想就对了。”齐姨娘点点头,“你们之间本来就有差。”
哪里有那么多庶出的比得过嫡出的呢,齐姨娘就希望女儿安稳度日,别去瞎想,别想别人过得多好,想别人得到的,就没有想自己得到的。
逸王府,贾敏正在院子里赏花,便看到司徒逸步履匆匆地走来。
“怎么了?”贾敏询问,莫不是有大事发生,如此着急。
“江南发生水灾,太子和四皇兄走不开,便向父皇举荐了我。”司徒清逸道,江南水灾,要是办得好,必定能博得一个好名声。
太子没去,那是因为太子现在的名声已经够好的,不宜再多,再多的话,恐怕引起皇帝忌惮。其实太子的外祖父家被削了,太子一下子势弱,倒是可以去江南的,可就怕万一有人对太子下黑手。
皇帝也有顾虑到这一点,皇帝之所以那么想,还多亏四皇子在皇帝面前几番暗示。
即使有一个能知道未来之事的程宜真在手,四皇子还是不大放心,程宜真知道的不全面,有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比如江南水灾,一问三不知,对方根本就不清楚具体的事情。
所以四皇子认为太子待在京城为好,当然也不能让八皇子去赚贤明,那就是十三皇子司徒逸了。
“什么时候走?”贾敏问,“我同你一起去吧。”
“就这几天吧。”司徒清逸点头,到时候让贾敏待在屋里,别到处乱跑便好。他舍不得离开心上人,能一起去,最好不过了。
第80章 事不过三[VIP] 别见了
林家,林侯爷还是设法让林如海跟着逸王一块儿去江南,通过江南水灾建立功勋,这样才容易入皇帝的眼。本来林如海安心待在翰林院几年就好,也能升上去,以林家的情况,皇帝必定会用林如海。
偏偏出了贾思和司徒静这两个糟心人物,一个是林如海的正室,一个是林如海的平妻,两个人都是林如海的妻子。
林如海待在家里,哪怕一天去一个人那边,贾思和司徒静表面不说,但是还是有其他动作。
林侯爷不希望林如海过于关注儿女私情,且再这样下去,指不定皇家和其他人一样认为林家邪门。林侯爷岂会不知道外面的传闻,外面都在传林家邪门,说一个两个女子为了林如海如此。
“你养在外头的那几个人,也别见了。”林侯爷知道林如海是想帮衬那名妇人,那名妇人是典妻,可这世上,又不只是这一个女子是典妻。
典妻,这是一个现象,有不少人家那么做。有的是家里的男人赌博输钱,有的则是那些女人自己想要给贵人生孩子,但是大多数还是因为男人不好。
林如海能帮衬一个人,又不能帮衬所有。就算帮衬,也没有必要多过去。不管林如海面对贾思和司徒静多么不顺心,林如海都不应该去找那个典妻。
“总共不过去了三次。”林如海记得,一次是遇见那女子,把人安排过去那处宅子,这是一次;一次是那女子的夫君上门,林如海过去一次;再有一次就是那女子的孩子生病,林如海心生不忍,又过去一次……
“事不过三。”林侯爷道,“你知道你现在的名声变得如何了吗?若是放在以前,别人当你有同情心,而现在,怕是别人以为你受不住家里的妻子,要在外面养人。”
这一次,林如海要去江南,短时间内不可能回来。
林侯爷不希望林如海去江南的时候,有女子找上门,说她怀了林如海的孩子。虽然说林如海的身体还没有好完全,不利于子嗣,但是这不代表现在的林如海就不能让女子怀孕。
“儿子与那女子没有逾越的地方。”林如海明白林侯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