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重的吕恒只好悄悄告假回老家,企图躲避一下追着他不放的狐狸精。可是他在前头走,狐狸就在后面跟着,根本摆脱不了,反倒将自己累得够呛。
远远听见有人在喊能伏狐,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吕恒立马对着单道人的方向冲了过去。
“医士,你能治狐祟?”吕恒满怀希冀地问道。
单道人点点头,从袖中掏出一包药,“我能伏狐,你只要吃了我的药,身后追着你的那只狐狸保管药到病除。”
吕恒没有意识到二人话中的差别,听到能摆脱狐狸,立马就让身旁的仆人把药给他煎服了下去。
服下药的吕恒只觉得自己身上有股使不完的劲儿,最有劲的是某处不可言说,他在单道人的催促之下,一反先前惧怕姿态,对着狐狸冲了上去。②
吕恒在单道人一包房中秘药的崔劲之下,直接弄死了狐狸,而他自己本就久病,再被这一折腾,也跟着丧了命。
张桢的城隍庙很快就接到了这一人一狐,同时,张桢的三观再次被刷新。
哦,忘了说,那狐狸是只公的。
张桢对着一人一狐仔细盘问,他们之间的恩怨先不提,只那个一包药就害得人、狐统统丧命的江湖游医,被张桢仔细问了出来。
装扮得像个道人的江湖游医?
张桢再把昨夜从王氏口中问出来的,有道人指使她贿赂阴官之事,细细在心中过了一遍。看来有个道人一只藏在暗处,暗搓搓找她的茬!
可恨自己先前法力低微,竟浑然未觉。
至于是何人,张桢不用猜就知道,贺几道几次给她提点过的单道人,应当跑不了。
作者有话说:
①聻:人死为鬼,鬼死为聻。
②后面不可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聊斋原文伏狐
第44章
想明白的张桢也不客气, 直接掏出木鸟开始告状:“贺道长,我似乎发现了单道长的下落,他教唆阴魂贿赂阴官减罪, 挑拨是非害得无辜女子差点被戳瞎双眼, 散播虎狼之药,一人一狐皆丧命在他手中。”
张桢一口气说到此处,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大街上戏弄卖梨的农人, 偷了人家一车梨。”
擅变戏法的道人,她先前在大街上遇见的可不就是。可惜, 她当时被原着内容所惑, 压根没往单道人身上想过。
告完状的张桢神清气爽, 她相信贺道长会处理好这件事,于是收拾收拾,借道阴冥路, 直接去了阳临县。
她站在宋焘书房前, 礼貌地敲了敲门。
“可是张贤弟?门没关。”宋焘起身相迎,打开房门,将张桢迎了进去。
张桢来之前, 已经使唤鬼差给宋焘送过信了。
二人再次见面, 互相感慨一场, 你一句贤弟, 我一句宋兄, 很快就热络起来。
宋焘从棺材中回魂, 养了三个月身体, 最近才康健, 此时仔细打量着张桢, 见她与活人气息无异, 不无羡慕道:“还是张贤弟机智,想了个舍身魂游的法子,寿终正寝不是问题。”
张桢朗声一笑,有利自然就有弊,将人身修炼城隍法门一事的弊端告诉了宋焘,劝他道:“我只是替宋兄瓜代九年城隍,这点弊端自然不打紧,可宋兄就不能如我这般顾前不顾尾了。”
宋焘听完,一时熄了心中也要拖着人身上任的蠢蠢欲动,焉焉道:“是我想岔了。”
“张贤弟,当城隍都要干些什么?”宋焘心念豁达后,对着张桢好奇探问道。
他最近读了不少关于鬼神的书,可惜书中臆测的多,有实证的少。
张桢叹口气,将最近她做城隍遇见的事大部分一一说给了宋焘,尤其是庙中诸鬼吏收受贿赂、扰乱人间这等丑事,娓娓道来,受害人有名有姓,完全可查证。
并趁机诉苦道:“世人光知道阳间的官差难缠,却不知道阴间鬼吏也是有样学样,好叫宋兄知道,咱们那城隍庙里的鬼,一贪香火,二索钱财,我竟拿他们毫无办法。”
宋焘听完拍案而起,正要跟着张桢大骂鬼吏时,忽然又坐了回去,爽朗又洒脱道:“好了,张贤弟,咱们兄弟之间还要耍这样的花招不成?有话你就直接说。”
张桢见被看穿,也不觉得意外,没有一点尴尬立马改口道:“我今日来,就是想找宋兄商议、商议,城隍庙里的那些鬼吏该怎么治?我相信宋兄与我一样,必不是贪财逐利之人。”
宋焘叹口气,颇有胸襟道:“这些本该是我的烂摊子,倒是劳累张贤弟了。”
张桢立马打蛇随棍,打趣笑道:“所以我今夜来找宋兄你背书了!”
说完起身对着宋焘弯腰揖一礼。
宋焘赶紧将人拉起来,“贤弟你这是干什么!”
“整治鬼差,肃清不正冥风的事你只管放手干,我定然全力支持,宋某平生最恨世道不公,贪官污吏扰乱秩序。张贤弟咱们之间如此缘分,又志同道合,合该一起大干一场才是!”
宋焘多年科举路走得极为艰辛,连城隍都能考中的人,却始终中不了举人。六年前新皇登基后爆发出的科举舞弊大案一出,宋焘越发将功名路看淡。可是,这不代表他忘记了曾经看着才学稀松的权贵子弟,压在他头上中举、中进士,步步高升为官做宰,反过来欺压百姓!
张桢一听这话心中有底,诚恳道:“有宋兄这句话,张桢就放心了,可惜宋兄才病愈,不然定然和宋兄浮一大白。”
二人在书房中豪情满满,对于如何扭转城隍庙不正之风,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兴奋。张桢干脆邀请道:“宋兄,夜间的城隍庙你怕是没见过,不如今夜随我去看看你九年后为官的地方?”
宋焘犹豫了一下,到底应了下来,感叹道:“我这一去怕不是又要回来躺三个月,贤弟稍待,等我与家中人打好招呼,别又吓着他们。”
张桢赶紧解释道:“怪我没说清楚,咱们借道阴冥路,天亮前定然将宋兄送回来,也不需要躺三个月,我保管宋兄和今日无差。”
宋焘于是颇愉快跟着张桢走了,留下自家被唤醒,一时怕一时气,不时用手指摸一摸郎君的鼻息,又唯恐自己是在做梦狠狠掐自己一把的宋夫人!
张桢扯着宋焘的大旗,将文、武判官也招了过来。
张桢和宋焘见两个判官面面相觑的模样,互相对视一眼后,按着商量好的,宋焘唱黑脸,张桢唱白脸,一顿夹枪带棒,将城隍庙重建八司的事定了下来。
果然,文、武判官脸色立马就变了。
城隍庙八司,即阴阳、速报、巡察、感应、来录、警报、功过、改原八司。①
此八司一建,文、武判官手中权柄要被分出去大半。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张桢和宋焘压根没给两个判官反对的机会。
两个判官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是真没想到,张桢真舍得下脸面,竟然能将宋焘这个正主拉过来替她背书,倒是小瞧她了!
张桢:“宋兄,咱们这城隍庙鬼差紧缺,你可有推荐的人选,不拘多少,有一个是一个。”
这话到了文、武判官耳中,自动解读成了:拉拢、示好、找人看着他们,好在宋焘面前打他们小报告。
张桢这次是真的气狠了,不将城隍庙的不正风气扭过来,誓不罢休。
宋焘愣了愣,这事他可不好插手,赶紧推迟道:“贤弟你可是为难我了,我又不认识鬼,哪里给你推荐去。”
张桢对着宋焘使眼色道:“我认识的鬼也不多,咱们鬼不够,活人来凑,也不知宋兄周围,有没有人愿意晚上来城隍庙当个鬼差的,白日里仍旧当他的人就是。”
宋焘惊奇道:“还能这样?”
张桢瞟了一眼文、武判官,话中有话道:“阴司有旧例,人手紧缺的时候,可临时授生人暂代,人间称为走阴。连我这个代理城隍,不都是循的这个旧例。”
宋焘配合地点点头,“好,我这就回去替张贤弟四处张罗张罗。”
张桢见宋焘应下,十分高兴,她恰好有一个人选,要劳烦宋焘给她推荐进来,这个人叫陶望三,宋焘的老乡,聊斋名篇小谢的男主。
张桢贡院应考的时候,将本科前来考试的秀才辨了个七七八八,很是找到了几个原着人物。
陶望三就是张桢在贡院中留意过的“壮丁”,没准还能买一赠二,将小谢和秋容这两个女鬼收入囊中。
不得不说,张桢算盘打得很响。
她将陶望三拉来当壮丁,不仅有买一赠二的机会,还给了宋焘一颗定心丸,等到宋焘九年后接任,老乡加他自己推荐进来的人,心中也有底不是。
宋焘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再者陶望三此人,胆大又心志坚定,正好二人还认识,于是点头表示愿意去说和。
之后二人又商议了些八司的框架及人员配备,最后张桢摆出一张大纸,邀请宋焘将鬼差收受贿赂、扰乱人间的罚则亲笔书写,她好悬在城隍庙门前,以警示众阴差。
宋焘写完后张桢突发奇想,又非要让他写下“冥风淳朴”这四个大字,表示要贴在庙中,用来教化中州郡众阴魂。
宋焘对张桢的促狭很无奈,只能依着她都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