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司晨客)


  贾宝玉听贾政这般说,将信将疑,忍不住问道:“北静王爷如今是四郡王之首,又有什么好惧怕的?为何想同咱们家结盟?”


第118章 寿宴
  贾政沉默许久, 未曾回答。
  其实贾宝玉童言无忌,偶然发问,却是把贾政给问住了。
  贾政自幼酷爱读书, 不善庶务, 于那官场权变之术不甚精通, 每每渴望着归隐山水, 不问外事。怎奈事不从人愿,贾家子孙不肖者众,竟无人可承继家业, 贾代善临终一本上奏, 贾政蒙朝廷额外加恩赏了个户部员外郎的职位,从此案牍劳形, 勉力支撑, 倒离那心中所好怡情悦性之事越发疏远了。
  北静王水溶却是自幼好命。四王之中,惟北静王一家功劳最大,故水溶虽年纪轻轻, 犹可承袭王爵, 风流潇洒,豢养大批清客,自可抛开凡俗之事,徜徉诗文山水。
  故而贾宝玉所问, 亦是贾政心中疑问, 他不知世人多有贪得无厌、不知收敛之心, 只一味暗羡北静王而不得。但北静王和冯紫英等人来往甚密, 这些日子以来, 又待贾家甚是热忱,不惜折节下交, 种种疑窦,除却结党营私外,更无他解。
  “人各有志。你且莫要去管别人,只好生读书是正经。”贾政心中虽疑窦重重,却不愿在宝玉面前表露出来,只拿了父亲的身份,强行揭过此节。
  贾宝玉不疑有他,恭恭敬敬应了,从此果然在四书五经上头更加用心。
  这边贾政却添了几重烦恼,为贾家前途忧心不已。他也曾百般告诫贾珍等人,休要同北静王和冯紫英之流走得太近,奈何贾珍贾赦心中另有一本账。
  原来,贾珍身为贾家一族之长,坐拥宁国府,却因贵妃封妃之事,被贾政占了老大不小的便宜,为了要建贵妃的省亲别院,原本好端端的会芳园,竟是少了一大半,建园子时候也各种劳心劳力。吃了这许多的亏,明面上说为的是贾家一族盛事,其实那光彩荣耀皆入了二房,又与他宁国府有什么相干的?虽亦得了些好处,但怎能与荣国府二房相比?故而他口头虽不好明言,但是心中难免有芥蒂,每每亦寻思着做些了不得的大事,让宁国府也光彩一回才好。
  贾赦心中所想,却是另外一回事。贾赦平生第一件念念不忘之事,便是贾母生了两个儿子,却借口贾政酷爱读书,有乃父之风,偏宠二房,如今连荣禧堂也让贾政住着,爵产不知道被贾政挥霍了多少。贾赦心中早愤愤不平,暗中想道:“这书呆子每日只会死读书,其实呆板得很。于那官场上也吃不开。偏生母亲宠得厉害,他又命好,生了一个好女儿,越发要高我一头了。”
  故而贾政苦口婆心相劝之时,贾赦贾珍两个都不肯听从。
  贾珍只笑着说:“叔父思虑过甚了。无非是请各世家兄弟和亲友们过来饮酒取乐罢了。哪里谈得上结党?”
  贾赦却道:“你哪里知道我的心事?你如今养得一个好女儿,连宝玉这般小小年纪,竟也早早转了性子,一味潜心苦读的,日后少不得仍旧如当年珠儿一般,早早进学的。你已是高枕无忧了。我如今却也看开了,只闲暇观花会酒,打发光阴罢了。又何必相劝?”
  贾政无计可施,何况料得祖荫圣眷犹在,贾赦贾珍之辈终究出不了什么乱子,也只好由着他们去了,只一味监督宝玉好生读书不提。
  这日正值七夕乞巧之日,大观园中众女早装饰一新,准备了红菱、白藕、巧果、莲蓬诸物,预备着望月拜祭,又取了五色丝线与九孔小针,在那里说要比试着看谁最能拔得头筹,得了巧的。
  贾母、王夫人等虽不便参与,却早早给房中丫鬟放了假。尚不到正午,鸳鸯、彩霞、平儿等人便皆进了大观园,又亲亲热热招呼晴雯过去一道漂针。
  晴雯素知鸳鸯等人从小生在一处,情分非比寻常的,不料有朝一日自己竟也能跻身其间,不免又惊又喜,笑道:“我原是邀了茜雪姐姐一同过来的,谁料她家里一时有事竟走不开。”
  鸳鸯便笑道:“谁问你这个了。我们是特地过来邀你的。谁不知道你最心灵手巧不过,今日这乞巧节,若无你在场,便是别人得了巧去,到底不服的。”
  晴雯素知鸳鸯一向心高气傲,见她竟如此示好,惊喜不已,犹豫道:“虽是如此,但那漂针却讲究缘法。若是福气不够,只怕压不住呢。”
  平儿在旁道:“你一向是个爽利性子,怎地这时候反倒犹豫了。单你能说服宝二爷发奋读书,便是老大的功德呢,只怕福气还在后面,又有什么压得住压不住的。”
  琥珀彩霞等人也都笑道:“正是如此。日后我等说不得要以你为尊,仰仗你多多照拂呢。别的不说,你竟能说服宝二爷读书,这点是我等万万不能及的。”
  晴雯推脱不过,便和鸳鸯、平儿等各房中的执事大丫鬟一起来到彩楼之上。只见一只只官窑脱胎白瓷碗暴晒于烈日之下,众女各自将针投入水中,看那水底日影,一个个如散花、如浮云,便各自欢喜,自言已乞了巧去。
  当夜穿五色丝线,又是晴雯拔得头筹,得了巧字,将那七夕之针、五色丝线打了络子。
  贾宝玉在旁看见,满口叫好,一意讨要,晴雯只得与他。第二日,宝玉向贾母请安之时,不巧贾母正好看见,一问之下,方知是晴雯又得了头筹的,遂向王夫人道:“晴雯这丫鬟,近日竟是越发懂事了。生得标致不说了,言语上头也爽利,伺候宝玉也尽心,这针线上头的本事,更是了得。我这几日总寻思着,如今宝玉也大了,身边竟不好不放个人的。只是若是要给晴雯开脸,须得把宝玉挪出园子,才是咱们这等人家行事的规矩。此事还得好好商榷,禀明宫中娘娘方好。”
  王夫人因晴雯能说动宝玉读书之事,这几日已不十分恼她了,料想开脸做屋里人不过是小事一桩,笑道:“老太太说的极是。”又道:“过几日是老太太的千秋。亲友们少不得都来的。诸事已是停当,只是却不知传哪一出戏?”
  贾母听了心中喜悦,便道:“只怕那几位太妃、王妃也要来,只从外面传了好的便是了。”
  于是合宅忙碌,自七月上旬起,便陆续有亲友送寿礼者,竟是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王熙凤忙得脚不沾地,又要迎来送往,又要将那礼物登记造册,还要应付王夫人时不时的心血来潮。
  这日南安太妃、北静王妃等各位公侯诰命悉数来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按品大妆,出来迎接。才叙了几句话,又有人报说,王子腾夫人也过来了,大家各自厮见叙话,少倾入席吃酒,王夫人便陪在王子腾夫人之旁。
  姑嫂相见,自有许多私密话要说。王夫人得意洋洋,不免向王子腾夫人半是抱怨半是炫耀家中盛况:“说来也是奇怪,这些日子迎来送往的事越发多了。前些时候老太太奉了娘娘旨意去清虚观,只去了一天,就有好多勋爵门户、世家故交急急去送礼,老太太反倒不自在起来,连连说太过惊扰。如今亦是如此,正日子是八月初三呢,原先只预备着分了三日宴会宾客的,岂料中旬开始,便不断有人来。又是官客,又是堂客,竟是不可开交。”
  王子腾夫人因这些年王子腾官运亨通的缘故,着实出了不少风头,此时因了贵妃娘娘的缘故,也只得捧着王夫人说话,笑道:“如今不比往日了。等到宫里娘娘的大喜事出来,只怕这又不算什么了。依我说,你还是得早些预备着才好。”
  王夫人心中欢喜,口中却道:“这却是说哪里话?我竟不知道他们是因何而来的。”
  王子腾夫人笑道:“你一向是个响快人,如今反倒扭捏起来了?如今满京城的人都知道贵妃娘娘有了身孕,圣眷正隆,莫说四王八公这些平素就和咱们有来往的门户,便是那些一向素无往来的郡王驸马、郡主国夫人,也得过来殷勤呢。这还罢了,等到贵妃娘娘诞下龙子,又不知道该是何等光景。”
  王夫人听得心花怒放。虽众官客、堂客皆是以贺贾母史氏太君寿诞为名而来,但在王夫人看来,自是因元春封妃,家中才能有这般荣光了。她细细咂摸着王子腾夫人言语里的意思,越想越爱。
  如今她在荣国府风光无限,便是贾母这等老祖宗,时不时也得看在贵妃娘娘的份上,高看她三分。日后若果真元春诞下皇子来,贾府富贵无极,自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到时候,她身为元春亲生母亲,自然水涨船高……
  当下戏台之上,笙箫齐发,南腔北调,神魔乱舞,热闹非常。戏台之下,高朋满座,席间皆是各家诰命夫人,凤冠霞帔。王夫人面带笑容,志得意满,频频让酒让菜。
  正得意间,忽见她的陪房周瑞家的慌慌张张跑了进来。王夫人正莫名其妙间,周瑞家的已是悄悄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话:“娘娘的孩子没了。”


第119章 发嫁
  王夫人听了, 只觉得一颗心如同遭受重击,钝钝的痛得厉害,继而又觉得那层疼痛隔了一层纱一般, 仿佛犹在做梦, 不甚真切。
  当时南安太妃、北静王妃并许多郡主、国夫人皆在, 王夫人不便追问, 只得强颜欢笑,只是那一张脸都笑僵了,撑得生疼, 再也不复从前的欢畅。内命妇们再对着她说许多恭维的话, 也只得含糊受了,却欢喜不到心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