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司晨客)


  平哥儿很不想掺和在他们这起人之中,总觉得他们私议朝政,妄图干涉储君废立之事,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有莫大风险,但他内心因同义忠亲王的那一份渊源,又有几分想知道假王孙既已被冯紫英识破,后事又该如何,故而虽然再三推辞,但言语之间不够坚决。
  黄掌柜在旁撺掇道:“哎唷,我的平大厨,这是祖坟里冒青烟才有的好机会,你老人家怎能想也不想,开口就辞了?实话同你说,连咱们这致美楼,还是仰仗这位冯大爷给罩着的呢。我丑话说在前头,若你若真惹了冯大爷生气,就算薛家再给你写十封举荐信,我也断然不敢用你!”
  冯紫英面带笑容,胜券在握一般,似乎是料定了平哥儿不过故作姿态,早晚总要应承下来的。此时听黄掌柜提及薛家,他才问了一句,听黄掌柜据实以答后,便笑道:“原来竟是薛家举荐来的。那更好了,薛大爷来京城没几年,已和我们混得极熟了。他家如今在荣国府里做客的不是?荣国府里的宝二爷你可曾听说过,我们交情最好不过,我原说了过几日还要请他们两位来我家中吃酒呢。”
  平哥儿听冯紫英提起宝二爷,虽明知道自己衣着寒酸,那儿时落魄遭遇皆明明白白写在脸上,和贾宝玉相比只怕是云泥之别,但不知道为何,心中却总存了想多见贾宝玉几面,和他比试比试的念头。故而心意更加松动,只坚持道:“虽是如此,我本意是想在致美楼中学厨,待学有所成后好参加东平王府举办的饕餮宴的。”
  冯紫英听平哥儿提及饕餮宴,心中颇感惊讶。
  外省人不知道饕餮宴的底细,他这种打小就住在京城、常出入于王侯之家的贵公子却是清清楚楚。
  起初,皇室并公侯之家虽然都喜美食,颇抬举厨子,但并没有什么人会专门为厨子举办一个盛会的。突然有一年,当时的东平王府袭爵之人看上了一个厨子,竟不当做寻常的娈、童一般看待,一力要抬举他,想送他入御膳房。
  奈何那厨子年纪既轻,资历又浅,又没有什么名气,世代把持着御厨房的那些世袭罔替之家怎肯把这有油水的职位轻易送人,双方交涉良久,始终毫无进展。
  东平世子爱厨子之心甚切,一怒之下便不惜下了血本,耗费人力财力,使人公告全国,扬言要举办饕餮盛宴,广邀天下名厨参加,许诺好处若干,又说在饕餮宴得了头名者可经举荐入御膳房。
  因东平世子颇为用心,这场盛宴搞得有声有色,天下名厨云集,其间不乏身怀绝技之人。宴罢评议名次,除却他心爱之人稳居鳌头外,尚有七八人,皆是不世出的厨道高手。
  东平世子煞费苦心,将这些人精心炮制的美味佳肴呈送御下,果然圣心大悦,欲罢不能,命御膳房循味做来,御膳房那群故步自封的世袭厨子如何有这份能耐,不得已便同意了东平世子之请,这七八位厨道高手和东平世子的心上人俱如愿入了御膳房。
  时光冉冉,昔年的东平世子早袭了一等公的爵位,年少时候的情怀如过往云烟,早一笑置之了,但那饕餮盛宴却得以沿袭下来。
  各路人马为求在饕餮宴中取得好名次,替自家酒楼扬名,纷纷暗中都给东平王府送了重礼。故而到了后头,东平王府举办一场饕餮宴却也不费多少银钱了,还有额外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只是那饕餮宴空有其表,早沦落为各大菜系、各大酒楼为了扬名立万、为了分个高低挥金如土、展示其背景底蕴、财力物力之所在,再也无头次举办之后的惊艳了。但这等秘事,市井平民之家如何能知?故而总有些不知底细的外地厨子满怀憧憬前来,满心失望而去,也只好认为是自家学艺不精,怎猜得透其间的原委?
  冯紫英见平哥儿这架势,竟是憋着一股子气,把饕餮宴当成平生至高理想似的,心中略有几分惋惜,但自然不会说出来,只笑着说道:“原来你是为这个。这却也容易,这致美楼本就是我家产业,因官宦之家不好经营,这才托我家管家照应着。这黄掌柜也算是我家之人。故而一切都是极便宜的,我们对外仍旧说你是致美楼大厨,借在外头做事便可,等到东平王府举办饕餮宴时,凭我脸面,自可送你直入复选,岂不是更妙?”
  平哥儿见冯紫英说到此处,竟将他推辞之路尽数堵死,这份本事、这份谈吐除却在薛家大姑娘面前见过外,竟从未遇到过堪与之匹敌的,不觉暗暗惊讶,只得点头应允了,又与冯紫英约定次日前去拜谒。
  却说晴雯那日目送着贾宝玉、林黛玉等人,欢欢喜喜跟着贾母去清虚观酬神,岂料当日见贾宝玉回来时,整个人都没好脸色,扬言说以后都不必见张道士了,第二日又听说林黛玉中了暑,心中好生诧异。
  晴雯心中倒是依稀记得上辈子也有这么一出的。她先前只疑惑又是袭人暗中挑拨,横竖有袭人在时,每每从旁三言两语,明里是劝架,暗地里推波助澜之下,这两个玉儿便三天两头吵个不停。如今袭人去了,她只道必是一顺百顺了,岂料又来了这么一出。
  她忙着和跟过去的茜雪等人打听原委,方知道是在清虚观中之时,张道士给贾宝玉提了亲。虽是贾母立时就给辞了,但宝玉和黛玉心中还是不受用起来。
  晴雯将清虚观中所发生之事一一问了明白,又低头细细寻思了一回,心想着宝黛之心事,皆因两人尚未挑明,未曾剖白心迹而起,何况又忧愁婚事不能自主,更添烦恼。贾宝玉这边生些闷气倒还罢了,林黛玉的性子最是多愁善感,身子骨又弱,是断然受不了这般烦恼的,想到这里,便下定了决心。
  这时宝玉早脱了外衣,只穿着中衣,盖了一床夹纱在床上躺着生闷气,平日里伺候他的丫鬟一个也不许进来。
  晴雯想了想,命人去厨房要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亲自捧着,不许旁人跟着,独自一人进了房来,向宝玉道:“宝二爷喝碗酸梅汤吧。这个天气热,一时中了暑倒不好了。听说林妹妹回来就中暑了呢。”
  贾宝玉听见是晴雯的声音,竟是不好赶她走的,只得装作没听见她说话,只是听她提起林黛玉,却再也按捺不住了,翻身而起,劈头问道:“林妹妹那边,可好些了。”
  晴雯见他这般模样,心中更是有了数。她将那碗酸梅汤放在桌上,故意重重叹了口气道:“若单是中暑也倒罢了。她这个身子,是最怄不得气的。如何有人竟偏偏要在这时与她怄气呢?”
  贾宝玉便知道晴雯说的这个“有人”,必是在说他无疑了。若是平时,说不定贾宝玉还开玩笑一般,会与晴雯辩一辩主仆尊卑,但林黛玉的病情百般牵动他心,此时竟是什么也顾不上了,沉默半晌,长叹一声,道:“我这便寻了林妹妹赔罪去。”一面说,一面起身穿衣。
  晴雯却上前拦住了他。“你这个时候赔什么罪?老太太不是已是将那婚事辞了吗?还是为了你有玉,她没有玉来配你之事,特特过去赔罪?”


第111章 信使
  贾宝玉听得晴雯的话, 如同石破天惊一般,浑身发冷,一时间羞得满面通红, 忙过来一把拉住晴雯的手, 百般央告道:“好姐姐, 这个是如何看出来的?你千万莫同别人说罢。”
  晴雯道:“宝二爷但请放心。我岂不知道其中利害, 但凡出了这个门,就算把我打死了,也是半个字都不会吐露的。但有一样, 你但凡不顺心时, 便拿自己的身子出气,全然不顾老太太疼惜你之心。难道你竟不知道, 这府里, 惟有老太太一人是肯真正为了你和林姑娘考虑的,你若是一味作践自己身子,气坏了她, 又指望谁为你做主呢?”
  贾宝玉闻言抬头, 似懂非懂,呆呆望着晴雯。晴雯便又道:“我打听得你竟是为了张道士提亲之事生气。但你也不想想,张道士是何许人,若非老太太特地托了他, 要在众人面前演一出戏出来, 他又何必特特提这个?”
  贾宝玉不解, 问道:“为何说他们在演戏?”
  晴雯道:“你也知府里有‘金玉之说’, 我看那势头, 自宝姑娘入宫侍读落选后,薛家人和舅老爷家里, 只怕都是这个心思,连太太也是恨不得应承的。故而娘娘端午节才赐了与你一模一样的节礼给宝姑娘。若非老太太预先知会张道士,两位老人家一起演了这出戏,再让薛家人这么稀里糊涂等下去,岂不是耽误了宝姑娘青春,又得罪了亲戚?如今借着张道士提亲的由头,老太太发话说你不宜早娶,要晚两年才议亲,宝姑娘年纪大了,自是等不及,薛家也就淡了心思,自顾寻觅出路去了。这般静悄悄打发了,岂不是无声无息?老太太这般筹谋,偏你当了真,百般赌气,岂不是辜负了老太太的心意?”
  贾宝玉听了,将信将疑,道:“若果真如此,他特地将我通灵宝玉取去,末了回赠了一大堆金饰来,又是何意?”
  晴雯叹道:“二爷素来那般机警的人物,如今如何连这个也不明白了?宝姑娘有金锁,薛家人便有‘金玉之说’,二爷为了辩白,每每赌气想砸了那玉,闹得天翻地覆一般,老太太伤心动怒,底下人也被问责,何苦来着?不若仍旧把宝玉好好挂着,只把那金饰当成寻常物事一般,今天一个金锁,明日一个金麒麟,后个一个金蝴蝶,这金的东西多了,也就不稀罕了,那什么‘金玉之说’,也就俗气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