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试镜的时间已经订好,而显然对方也只肯给维奥莱特这么一次宝贵的机会。
安德里亚.阿诺德是在制片人大卫.汤普森位于伦敦的家中见到对方极力推荐的女演员,维奥莱特.哈蒙德和她的经纪人亚当.阿克曼的。
第一反应是,下意识地皱了皱眉。
这位英国导演四十七岁,曾是一位电视演员和主持人,后在美国afi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和写作,05年因为《》熟悉了世界的多个著名电影节并领走了当年奥斯卡的最佳短片,之后因拍摄首部长片《红色之路》被人追捧,成为05年最风光的英国导演之一,而这部影片也获得了去年的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新人导演奖,阿诺德本人更被拿来迈克尔.哈内克、拉斯.冯.提尔等名导相提并论。
通常来说,女导演比男导演的数量要少得多,她们的行事作风也更加个性十足,亚当曾有过接触的凯瑟琳.毕格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眼前的安德里亚.阿诺德显然也没有逃出这个怪圈。
“事先声明,”进入汤普森的房子里之后,这位女导演的第一句话就足够强硬,“我本人不希望启用任何拥有表演经验的演员做为我的女主角,我之所以会选择见你们一面,是因为大卫对于我的选角进度不满意。”
“她太漂亮了,不适合我的电影。”这是安德里亚.阿诺德的第二句话。
差一点,亚当就该当场黑了脸,但是想到《成长教育》,这位经纪人瞬间调整好脸色,他看似平静地坐在阿诺德家的客厅沙发上,在心底默数了五下。
冲动、顽固、脾气火爆、非常的直接并且绝不拖泥带水,彻头彻尾艺术家的性格。
数完了五下,亚当心里差不多有数了,他换上了公式化的语气,“女士,或许你可以看完维奥莱特的表演之后再做结论。”
“噢,那是当然的。”做为主人的汤普森打了个圆场,把客人们引进自己家中的客厅,“咖啡还是红茶,我个人推荐伯爵茶,当然大吉岭和阿萨姆茶也不错。”
汤普森去厨房里泡茶招待客人了,安德里亚.阿诺德则开始习惯性观察屋子里的其他人。
亚当.阿克曼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男人,是那种成熟克制的英式优雅精英范儿,阿诺德对他毫无兴趣。
而对方所代理的维奥莱特.哈蒙德,那个前段时间几乎让英国小报狂欢的新任邦女郎,一看就不是安德里亚.阿诺德会选择来出演自己电影的那种女演员。
她的头发很美,颜色是深到接近黑色的棕,发质柔顺,闪动着广告特效般的天使光;皮肤是具有光泽感的浅小麦色,像是被太阳和黄金覆盖过的那样;白色的坦克背心,军绿色的肥大工装裤,如果不是外面穿了一件嘻哈风格的黑色短款帽衫,那么这也太像她在《007:大破量子危机》里面被公布的剧照之一了。
她身上耀眼的邦女郎光环,显然影响了大多数导演对于这位年轻女演员的观感,下意识地将她列入花瓶的行列中。
幸运的是,她那张漂亮脸蛋上属于青春的胶原蛋白还没有流失,不幸的是,正是这张漂亮脸蛋让她看起来就是个好莱坞大片或者校园喜剧的标准花瓶,如果漂染一下发色的话,那么将会更加称职。
总的来说,除了胶原蛋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部分,与安德里亚.阿诺德心中的“米娅”一角,能产生任何关联。
更何况,就在几天之前,安德里亚.阿诺德在自己家乡埃塞克斯提伯里镇上的火车站里,找到了她想要的“米娅”,非职业演员并且从未接受过表演训练或者是在大银幕上露过面,那样的新人演员才是安德里亚.阿诺德希望在自己的作品当中使用的,她甚至已经找好了一个有充足表演经验的男演员来扮演片中的男主角,正好与没有表演经验的女主角形成互补。
也因此,阿诺德对于面前的这位动用大卫.汤姆森的关系,进入她的女主角候选名单的女演员,实在兴致缺缺。
汤普森很快泡好了茶,尽管现在这个时间点并不适合享受下午茶,亚当还是主动与汤普森稍微谈论了一会儿上好的茶叶以及天气,然后阿诺德就略显不耐烦地提醒两位男士可以尽早开始试镜了。
“我想大卫已经给你看过剧本了,那么就表演一段你喜欢的吧。”安德里亚.阿诺德有些漫不经心地说。
第48章
维奥莱特没有说话。
她默不作声地站了起来, 离开坐着的那张单人沙发,往客厅之外的方向走了一小段路。
平心而论,她的身上确实有着一种极为独特的魅力,无论是精致的面孔抑或是发育过后的优美身段, 都散发着与本身年龄不是非常符合的性感, 然而正是因为这份与众不同,安德里亚.阿诺德一开始就不看好维奥莱特.哈蒙德能够扮演好一个尚处于叛逆青春期的少女。
一步,两步,三步, 她一共走了九步。
屋子里的其他人都没有发出声音, 安静得仿佛被她轻微的脚步声踩在心跳上。
然后, 安德里亚.阿诺德就看到这个女孩回过身
是的,女孩。
无论是整个人的步调、双肩耷拉下去的微妙弧度、下意识的含胸驼背,以及最为重要的, 属于青春期的, 有着英雄般义无反顾能够燃烧一切、又承载着遍体鳞伤的厌世与孤单的眼神。
当然,她还是美得惊人的。
但令人惊讶的是, 这种美的表现形式其实与她那颗漂亮的头或者那具漂亮的身体没有太大联系, 而是她那微微倾斜的脸庞和一瞬不眨的眼,带着一层名为青春至美的柔光, 令她那张青涩中透着防备的面孔,连眼神里的倔强和执拗包括脸上细小的绒毛都变得无比可爱。
可以说,当她转过身再次面对安德里亚的这一刻起,安德里亚再也无法从这个女孩身上找到那种刚刚消失的那种属于邦女郎该有的迷人魅力, 取而代之的是有些粗野的举止以及略显冷漠的眼神,交织成一种既凌厉又破碎的奇异吸引力。
就连安德里亚.阿诺德自己也不知道何时开始,她已经自发地打开了随身携带的手持dv,全神贯注地记录着面前的影像。
维奥莱特走进了这间屋子。
陌生而熟悉的,属于“米娅”自认为爱着的那个男人。
“米娅”向男人献出了自己,第二日男人却落荒而逃。对于“米娅”的母亲而言,不过是习以为常的失去了一个还算体贴的情人,但对于“米娅”而言,却是一个能让她取暖的“爱人”,那几乎是她唯一所拥有的。于是,执拗的“米娅”偷偷跟踪到了男人的住处。
好奇又掺杂了挑剔的打量,放松到有些故作不在意的姿态,一点都不像是偷偷潜入别人家中,更像是大胆地把这里当做自有领地,一会儿随手拿起看了一半的报纸翻了翻,一会儿对着一副后现代主义装饰画挑了挑眉,甚至特意调整了壁炉上一件小摆件的位置,让它的朝向看起来更加舒适一些。
然后,她看到了一个相框。
“米娅”这个角色,事实上是与维奥莱特本人具有非常多的共同点的,或者说,每个人都能从这个角色身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子,因此维奥莱特也很容易就能通过安德里亚提供的十分简单的剧本,触碰到属于“米娅”的内心。
破碎的家庭、不被关爱的存在、父母置若罔闻、没有朋友、周围的一切令她倍感孤独,她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迫切地向往着自由的蓝天,却更迫切地想要毁掉和打破什么。她的身边几乎没有多少美好的事情发生,生活重复而麻木,没有责任没有期待没有眼泪,没有圣诞卡片也没有生日蜡烛,如同心脏的位置被人为地打开了缺口,空荡荡的让人发狂。
香烟、酒精、辍学、暴力,父爱的缺失和只顾自己的母亲,她俨然出落成这该死的生活为她安排的模样,她不是洛丽塔,不天真也不可爱,她没有那种娇憨的动人,也没有那种柔软的美好,尽管她也只不过是洛丽塔遇上亨伯特的年龄,没有人会把她同洛丽塔联系在一起。
她只是普普通通的,就在我们身边常常有的那种成长在破碎家庭中的孩子,眼神桀骜,外表叛逆,浑身往外冒着刺儿,对生活的厌倦和迷茫汇聚在她的眼睛里,成了刺伤别人也刺伤自己的冷酷武器,仿佛是什么都无法将他们打败,却其实什么也能轻易将他们打败。
她对于那个男人并不是“爱”,尽管此时的她并不能分辨。
她只是渴望温暖,为了那一丝一毫或真或假的,在她过往的生命里最奢望的关爱,这个女孩能够给出任何代价。
但,这是这一点儿奢求的幻想,现下也被眼前的这张照片剥离了那层美好的外衣
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家庭美满,温馨甜蜜。
她的脚步一顿,整个人倏地停住。
第一反应是,一如人生的迷茫。
第二反应是,猝不及防的刺痛。
然后才是,血液中翻滚的破坏欲叫嚣着让她毁掉这一切的冲动。
她的指关节因为用力捏紧相框而泛白,腮帮的位置鼓动了一下,无声咬紧了自己的牙关,一团无处发泄的火燃烧着难以忍耐的痛苦和酸涩充斥在她的四肢百骸,可正当人们以为她的下一秒就会砸碎手中的相框发泄自己那无处发泄的情绪时,她却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