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车厢里立刻就响起了梅妍霜的叫嚷:“好啊你,难怪不舍得回来我这边的化妆间,原来是去别的化妆间‘偷食’了……”
这边欢声笑语不断,另一边却是相对沉默无言。
因为都喝了酒,所以张榷嵘是拜托了后台一个没有喝酒的幕后朋友帮忙开车相送的,有着不算很熟的外人在场,再加上陈柏杨因为之前的事情而心里不安,所以一路上都十分安静。
扶着陈柏杨上楼进了屋里,不经意扫到一旁墙边那几件舞台服装,张榷嵘沉默了好一会,才是开口道:“对了,你的衣服……”
“什、什么衣服?!”想起之前他就是用衣服遮挡住苏韵的,陈柏杨不免有些惊慌。
看他这个明显藏不住心思的样子,张榷嵘先前的想法忽然就全抛在了脑后。
“没事,就是觉得你这些歌衫真的挺好看的,以后有机会我也做几件。”张榷嵘僵硬地笑了一下。
“哦,这个啊,到时我介绍设计师给你认识……”心里仍有着做坏事之后的慌乱心理,陈柏杨不疑有他,赶紧就顺着这个话题接了下去。
两人各自藏着别样心思地交谈了一阵,不一会,便轻声互相道别。
目送张榷嵘出门的背影已经消失在门后,陈柏杨这才是按着自己依然滚烫的脸,一下子倒在了客厅里的长沙发上。
翌日,开完了记者招待会之后,拗不过苏阿婆的苏韵便和她一起,去了跌打馆看脚伤。
听到跌打医师说苏韵恢复得很好的评语,苏阿婆这才是放下了心来。
忙碌的日子转眼而逝,等苏韵一边养伤一边给吕少龙的电影做好后期制作之后,北上录制节目的钟步罗,亦终于带着一身晒得黝黑了不少的皮肤精神奕奕地回到了香江。
让二哥赵励仲安排这一批素材的后期剪辑制作之后,苏韵便带着钟步罗这段时间所搜罗回来的一堆地方特产,带着《盗墓迷情2》的剧组去了南洋。
这次的故事内容,是主角一行人到处寻觅以求找到失落的神女墓古董,因此南洋这一片地区,就成了外景取景地的首选——当年南下逃避战乱的有钱人多数就是散落在南洋,而且南洋这一片亦有着南洋赵氏在,堪称方便又安全。
南洋赵氏这一支,以赵日赋的大哥赵缀风和三哥赵任荟为主。
而赵缀风和赵任荟作为大伯父和三伯父,对于苏韵这个“特别有本事的小辈”的前来,自然就是表示了欢迎。
想到这次过来既是拜访长辈,又是有着拍摄工作需要求照拂,因此苏韵就把庄隆、基努和林清夏这三个主角都带上了,好让他们在这些大佬面前露露脸认认人,以后相见也好知道是自己人。
这一顿饭,大家都是抱着交好的心思而来,而且又都是会做人的成年人,所以今晚这顿饭是吃得人皆尽欢——特别是苏韵把那堆不值什么大钱却尤其要花心思搜罗的地方特产拿出来时,几乎惹得她大伯和三伯一家子不少人眼湿湿。
“迟些TBB会做一个《寻找家乡的故事》系列,这些特产,就都是在拍摄素材是搜罗到的,到时一定会做得好好睇睇,让各位叔叔伯伯婶婶阿姨都能看到家乡如今的模样……”南洋赵氏的人大部分都是离乡已久的游子,苏韵这次是有心有意的投其所好。
果不其然,苏韵又得了一番孝顺乖巧的称赞。
宴席接近尾声的时候,赵家长辈又把苏韵叫到了一旁的休息室里,同样给苏韵送了些心意礼物。
“对了,你这次的戏,是男主戏为主吧?”赵大伯忽然开口问道。
苏韵点了一下头:“算是吧,主要是‘庄家兄弟’的历险旅程,我和清夏严格来算都是配角。”
赵三伯似乎明白到了大哥的意思,继续帮着问道:“看那两个男艺人的年龄和模样,你主要还是要捧那个叫庄隆的对吧?”
苏韵再次点头:“是的,庄隆他是‘自己人’,又是唯一一个在好莱坞闯出名堂的男艺人,而且他现在的年龄还正是当打之年……”
“是‘自己人’啊,那就好说话多了。”没等苏韵解释完,赵大伯已经是一改先前的担心神色,随后又带着几分满意的表情,透过镂空的窗户缝隙往看了还坐在外边大厅的庄隆一眼,“不过也不用操之过急,等日后时机成熟,你们再宣布婚讯都未迟。”
听到最后一句,苏韵那下意识地点到一半的头……瞬间顿住。
第361章 任人唯亲
“什么婚讯?!”苏韵目瞪口呆一头雾水。
“不是你说庄隆是自己人的吗?”赵大伯也是有些迷惑, “虽然现在的风气是比以前要开放了,不过你要用力把他捧上国际舞台的话,就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拉紧手里的线……”
看苏韵依然还是一脸茫然的模样, 赵大伯想了想,轻咳一声,继续补充教育道:“大伯也年轻过,当然也是知道年轻的时候,情浓意切所以就总觉得没有什么能阻挡真爱、分隔你们……”
“就算你们已经行埋了, 但是人总是不能高估或者低估的,两个人相处始终都是要像做生意一样, 用心去经营才能长久……”
负责说话的赵大伯越是苦口婆心, 负责聆听的苏韵却是越发的哭笑不得。
俗语里的“行埋”, 明面上,是两个人走到一起的意思。
但华夏人对于某类事情耻于直言所以各种遮掩指代的思维, 就总是那么会地用看似普普通通的词汇去延伸出别样的用法——因此“行埋”一词除了上面的表面意思,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指两个人已经发生了关系。
对于赵大伯刚才的那些劝诫,苏韵是绝不怀疑自己对这个词有什么理解上的错误……
发现自己所说的“自己人”和赵大伯所说的“自己人”貌似在其含义上有那么点差异之后, 苏韵本是想要好好和赵大伯解释一番的。
不过, 赵三伯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是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来, 当年赵大伯大学毕业后, 先是在沪市地方法院及会审公廨, 做了执业律师。
而在赵大伯见多了商业活动中的腐朽一面之后, 所以他就不想继承父亲的颜料行, 转而是盯上了当时被称为“文明戏”的舞台剧, 建立天一影片公司, 做的也是靠着戏剧感化人心, 移风易俗的设想——这亦是赵氏父子公司的前身。
苏韵从堂哥赵励英那里听说过,赵大伯的天一影片公司曾经因为异军突起,而被其它老牌电影公司围攻,最后就只得派赵三伯和赵日赋下南洋开创新市场,分别转化为赵氏父子公司和赵氏兄弟公司。
虽然赵大伯在年过半百之后,逐渐把一手创立起来的电影公司放手给了弟弟们管理然后回了沪市休养,不过他后来也并没有就此荣休,而是继续担任着沪市政协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连带着当年他用戏剧和电影宣传抗日的事迹,乃是典型的红色商人。
也就是79年改革开放祖国发展了起来,他的身体也太不如前,这才是放下了工作来南洋这边养老。
可惜的是,赵大伯这个编导商样样精通的复合型人才退下来之后,那些后辈们却和他当年一样,就没几个想要接手长辈传下来的电影事业的。
“所以你明白为什么大哥那么喜欢你和励英了吧。”赵三伯笑道,“也就只有你和励英最像他,尤其是你能导能演又爱国,励英这种做更偏向做幕后的后辈的地位都要被你比下去了……”
“玛丽旺我嘛,79年我生病时真的就差点去了,后来听到香江那边说公司那些年的惨淡成绩总算有了提升,这才是一个激动,缓了过来。”老一辈人多数都有那么点迷信,即便是赵大伯这样读过法律的知识分子也不例外。
“就是因为你最像我,所以大伯我一定要教精你……”赵大伯絮絮叨叨地说着,好歹是让苏韵听明白了他今晚的问话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
赵大伯当年刚刚开始做生意的时候,被合伙人坑得很惨不说,一手捧红的女艺人胡婕也是被人高薪挖角——当红台柱的出走,这对于一个初初起步不久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伤筋动骨的冲击。
赵大伯见过鬼就怕了黑,好不容易找到第二个打算力捧的女艺人陈淑梅之后,就先把人娶回了家,再一口气给资源大力宣传造势:如是这般,这个女艺人既是公司台柱又是公司老板娘,谁还能挖得了他的墙角?
而陈淑梅这个大伯母,确实也是在人们觉得是商业结合的眼光里,和赵大伯携手共进,相濡以沫地走过了好几十年。
所以,赵大伯后来只相信妻子、兄弟姐妹、亲戚后辈这些“自己人”,也直接间接地带动了赵氏一脉那刻在骨子里的“任人唯亲”习惯。
好家伙,她这是要打算走上为了哄长辈所以“假结婚”的古早小言路线了吗?
苏韵在心里吐槽了几句,表面上倒是含糊其辞了过去:反正就在新加坡这边拍一个多星期的戏,糊弄一下就能转道泰国继续开工了。
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样含糊过去之后,赵大伯是真的把庄隆当成了她的地下男友,晚上要是有空的时候,就会叫她带上庄隆一起过来大宅那边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