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江陵本地的教育系统也十分发达, 好的小学有很多,最好的中学却止有一家。
即江陵中学。
江陵虽是三、四线城市,江陵中学却在全国排名前十, 南麓郡每年的高考状元几乎都是出自江陵中学,而淮城作为南麓郡城, 则成了全国唯一一个, 教学成绩被附属小城镇吊着打的郡城。
其实一开始, 上面是想让江陵作为南麓郡郡城的, 毕竟江陵的地理位置优越,靠山靠水,交通便利,尤其很好地传承了南麓古文化, 可坏就坏在它的好风水。
当时的江陵一把手是土生土长的江陵人,他认为, 若是定江陵为郡城, 势必要大兴土木, 那么这很可能会破坏江陵的风水,于是联合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联名上书请愿,拒绝了这一提议。
风水什么的玄之又玄,普通人不得而知,反正在那之后,江陵中学在南麓郡打遍天下无敌手,升学率、重本率都是郡内最高。
许多家长慕名前来,千方百计要把自己孩子送进去读书,家长里面由是能人众多、卧虎藏龙。
据说,只是据说哈。
现任郡长的孙子也在江陵中学念书,不过因为其‘隐姓埋名’,究竟也不知道他在学校的真实身份。
*
林清对江陵感情很深。
一方面,这是他老家,林敏章退休后一直待在这养老,林清也由是在这和爷爷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大学前所有的教育都是在江陵完成的。
可以说,江陵塑造了他最初的三观。
在父母都没了后,林清便随林敏章回到了江陵,祖孙俩从此相依为命。
那时,林敏章身体已经接近油尽灯枯,独子又刚刚惨死,双重打击下,没几年就去世了。
当然,去世前,他给自己唯一的孙儿打点好了一切。
首先,是找个妥当的监护人,不能让父母双亡的林清届时成为孤儿。
那么,找谁呢?
林敏章很是抓耳挠腮了一阵子,林家面临的情况和当初的林如海差不多,也是几代单传,也是没有血缘稍近的旁支,更甚者,连像贾家那样稍微靠谱些的外家也没有。
棘手是很棘手,但活人到底不能让尿憋死不是?
林敏章退休前是南麓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当老师当了大半辈子,说句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他由是利用自己庞大的关系网和现代科技,在全国范围内搜索血缘相近的旁支。
皇天不负有心人,倒真让他给找着了!
这家人住在西边睢阳郡一个十八线小城镇,没什么文化,家里也比较穷,一家三口,小孩和林清差不多大,家庭嘛,也算和睦,终日为生计奔波。
林敏章在对这户人家表明来意前,暗地里动用各种手段,将这家人的底细调查了个底朝天,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时候从南麓郡迁过来的,祖上一共经了多少代,每任当家人的作风品行,在当地的口碑声誉等等。
能查的不能查的都教林敏章查了一遍。
最后的结论是,这家人虽然贫穷,但作风还是蛮正,他的孙儿可能会在他们手里受些委屈,但应该不至于受到虐待。
他是舍不得孙儿受半点委屈的,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终究不是至亲啊……
找到了人选,剩下就是怎么说服对方。
林敏章搞了那么多年经济学,深知人的本性是利己、为利益所驱动的,当给出的条件足够丰厚,那么什么问题都不足以成为问题。
林敏章给出的条件如下:
首先,在他死后,每个月会有一笔固定的生活费打入他们账户,林清的学费自有专门机构料理,这笔钱仅用作支付每月的生活开销。
另外,江陵市中心会有一套公寓免费让他们入住,且在林清满十八岁前,他们能且只能住在这,搬去其他任何地方都将视为违约;
其次,淮城有一套别墅(林正的那套),市值一个亿,在林清年满十八岁后,这套别墅将自动转入他们名下,任由他们处置;
再次,在林清十八岁考上大学之前,不得已以任何理由中断林清的学业,林清能且只能在江陵中学念书,在其他任何地方上学都将视为违约。
作为条件,他也会帮助他们的小孩顺利进入江陵中学念书;
最后,在林清年满十八岁后,他们将被自动剥夺林清监护人的身份,法律上与林清再无瓜葛。
作为补偿,在林清满十八岁当天,会有一笔优厚的资金打进他们账户,足够他们一家人后半生衣食无忧。
当然,上述所有条件成立的前提,就是林清必须安好无恙的活到十八岁,无论因何缘由早逝,他们都将拿不到一分钱。
怪事年年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天大好事,这家人活这么久还是头回见着。
只不过多带一个孩子罢了,他们家不仅不用辛苦挣钱养家糊口,还能过上梦寐以求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甚至孩子上学的问题也能得到妥善解决。
这、这怎么看怎么划算呀!
于是忙不迭答应了。
*
林清十二岁这年。
林敏章突发脑溢血去世,享年六十八。
许多他生前的学生前来吊唁,还有不少士绅名流,都是当地各行各业有头有脸的人物。
林清很早慧,不知是因为父母的关系,还是天生性格使然,导致他很小就会察言观色,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不用人教,天生就会。
林敏章去世后,林清由于极端的空虚与恐惧,致使心理发生了某种变化。
打个比方。
林敏章还在世时,林清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有太多顾忌,因为他知道有人会给他兜底;林敏章没了后,不再会有人无条件站在他这边。
对比实在强烈,以至于催生出林清的另一重保护型人格。
每当夜深人静,林清因为思念爷爷、对将后生活恍然无依感到恐惧时,心里总会出现另一个声音安慰他,告诉他不用怕,甚至会在潜意识中给他分析目前状况的利与弊,告诉他下一步该怎么做。
一个感性至极,一个足够理智。
搁别人身上肯定吓的不清,但林清却认为这是爷爷给他的启发,甚至对此有种莫名的依赖感和安全感。
偶尔实在太想念了,林清会拿出爷爷留给他的《红楼梦》翻翻,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与心得。
林敏章虽是经济学教授,但业余对‘红学’颇有研究,在林清还小的时候,林敏章经常一边抱着他,一边教他背诵里面的经典片段。
那时的林清初接触《红楼梦》,听到黛玉姓林,就问林敏章:爷爷,她姓林,我也姓林,我们两个五百年是不是一家啊?
林敏章听了孙儿稚气十足的话,乐的不行,逗他,你说是就是喽。
没成想,一语成谶……
偶尔林敏章来了兴致,也不管林清听不听得懂,还会给他讲述《红楼梦》里蕴含的一些经济学原理。
说实话,林清总觉得自己会那样早慧、通人情,和林敏章日复一日的‘灌溉’离不开。
别人容易忽视的东西,林清总能很敏锐的察觉到。
*
那时,姚莉娜总以为林清还小。
小孩子嘛,给个好吃的好玩的,什么东西都会抛诸脑后。
可林清不一样,吃的玩的他照拿不误,然后就是一边吃一边默默看着大人们的游戏,也不戳穿,就那么看着。
林正刚下手术台,筋疲力竭,喝口水都费劲,但接到姚莉娜打来的电话,疲劳顿时消了大半。
“喂~老婆。”(未语先笑)
没说话。
“怎么了?怎么不说话?是不是生气我没陪你,对不起啊,我……”
“爸爸!”
“哦,是小清啊,妈妈呢?你怎么拿妈妈的手机?”(林正揉了揉眉心)
“爸爸……”
“嗯,怎么了?”
“爸爸……”
“有话就说,你是男孩子,吞吞吐吐像什么样子?”(林正不自觉皱了皱眉)
“爸爸,我……我,妈妈和一个陌生叔叔在房间里,我想上厕所,但是他们不开门。”
林正只觉得心里咯噔一下,然后哄着儿子把地点和门牌号说给他听。
之后的事,就能预料的到了。
捉奸在床,杀人诛心!
从那以后,姚莉娜就恨上了林清。
对林清一口一个怪物的叫着。
林清有点在意但又不是非常在意,他自打生下来就是爷爷在带,除了每周末所谓的亲子时光,压根见不着爹妈人影。
林正是医生,每天忙的连轴转,姚莉娜享受惯了,当初将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林医生追到手,以为自己将就此过上公主般的梦幻生活,没成想这个王子极富责任心,医德更是好的一批,无论‘公主’如何的撒娇耍腻,都时刻将病人放在心间。
久而久之,公主便心生不满,每日过的愈发寂寞空虚冷。
可巧这时,一位霸道多金、邪魅狂狷的总裁出现在了公主的视野,对公主一见钟情,非她不要,甚至为她守身如玉,只为一亲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