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漫][综穿]公主难当 [强推] (微云烟波)


  王氏原本琢磨着,史氏的嫁妆会直接分给二房,到时候贾珠和贾宝玉一人一半,但是看如今的光景,史氏眼里就剩下一个宝玉了,虽说肉烂在锅里,但是东西给宝玉跟给贾珠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王氏当初因为史氏的偏袒,也帮着管过一段时间家,对于荣国府的财政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荣国府财政情况其实还比较健康,公中颇有些财产,但是,这里头许多算是爵产,还有的是族产,真正能分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而以贾赦跟贾政之间所谓的兄弟之情,将来史氏一走,贾赦只怕就要立刻将二房扫地出门,到时候贾政又能分到多少东西呢?
  当初史氏想要让王氏管家,是想要让王氏从公中多捞一些,结果王氏做得实在是太粗糙,偷拿了公中的东西叫陪房出去卖,被大房抓住了把柄,那会儿贾代sha还在,在知道事情之后,又叫心腹看了一下账本,发现史氏管家的时候,贾政从公中支取过不少大额的钱款,然后贾政这边支一笔,贾赦就跟对着干一样,也跟着支一笔大的,以至于几年时间里头,公中就被兄弟两个接连支出去足足近十万两银子,贾代sha差点没气得厥过去,回头就叫史氏安心休养,让张氏管家。但是,几年时间,足够王氏搞清楚荣国府的家底了,厚实是厚实,但是许多都是不动产,一年下来收益也就是那么多。贾政又不是什么俭省的性子,或者说,他就没有钱的概念,想要什么就买,这么多年下来,买的东西倒是不少,不过上当的次数也不少。这些东西买回来的时候动辄几百上千两,但真要是出手,可就不好说了!
  王氏很怀疑,贾政要是一直保持这样的消费水平,分家出去之后,用不了几年,就能将分到的家底花销个**不离十,那以后,可怜的不就是自家珠儿了吗?因此,无论如何,王氏都希望能找到一个嫁妆丰厚,且肯拿着嫁妆补贴夫家的儿媳。
  可惜的是,王氏的交际圈子就那么大,认识的人也就那么多,主要还都是亲戚家的孩子。史家那边,有适龄的,但是王氏给史氏做了半辈子的孝顺儿媳妇,回头给儿子娶了史家的女儿,那到时候这个儿媳妇是孝顺自己,还是孝顺太婆婆呢?所以,即便史家如今两个侯爷,王氏也是不乐意的。
  王家那边,自家兄长这几年倒是立下了军功,本身也sha于钻营,偏偏在子嗣上艰难得很,不论妻妾,都无所出,王子胜也就是一子一女,因此,王家那边只能指望着王仁以后兼祧。而王熙凤年龄小了些,还是一团孩子气,王氏自然不会考虑这个娘家侄女。至于自家妹妹,那就更别提了,明明是前后脚成婚的,结果自家这边,元春都好几岁了,自家妹妹才在薛家生了一个儿子,又过了几年,生下了一个女儿,年龄也就是比宝玉大两岁,自然更不适合贾珠。
  王氏愁得要命,也没法跟贾政商量,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得去求史氏。
  史氏就等着王氏来求自己呢!知子莫若母,史氏对贾政实在是再了解不过,贾政真要说起来,除了孝顺之外,就没多少优点了,但是对于史氏这样的身份来说,她是夫荣妻贵,儿子再荣耀,她也沾不到什么光,所以,儿子孝顺,对她来说其实就是最重要的。贾赦跟她早就离心离德,对她也就是面子上的情分,所以,对于史氏来说,贾政就尤其重要,在大的问题上头,史氏也不愿意跟贾政产生什么冲突。对于贾政想要靠着贾珠的婚事让贾珠日后科举顺遂一点的想法,史氏一开始是赞同的,但是在意识到贾珠在科举上其实天分一般之后,史氏就打消了这个主意。按照林海的说法,贾珠持续苦读,若是顺利的话,或许三十岁以后有机会考上举人!要是开国初年,一个根正苗红的举人,那肯定是很吃相的,但问题是,大齐开国一百多年了,别说是举人,进士都过剩,常有那等考中了进士,却只能在吏部候缺的。当然,以贾家的人脉,也足够给一个举人谋个不错的官职,可是,这样的官职,想要升迁谈何容易!
  因此,与其这般虚耗时光,还不如寻个实惠的亲家,然后通过荣国府的关系,给贾珠先捐一个虚职,让婚事变得好看一些,然后再想办法将这个虚职变成实职,之后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贾政自个就是靠着恩荫入仕,他一直觉得自己不得升迁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不愿意叫贾珠重蹈覆辙,史氏不愿意在这事上明着跟贾政对着干,但要是王氏先将事情定下来,那么,史氏只需要到时候拉个偏架就行。因此,等到王氏过来一求,史氏就将这事给揽了下来。
  。


第216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87
  史氏不多久就给了王氏一个合适的人选,那就是甄家女。甄家虽说不复当年的风光,但是当年也捞得够多了,珍太妃还在,徒景钰当年因为围场之事残疾了,他小时候又是在东宫长大的,徒景辰乐得用这个弟弟来表示自己友爱手足的心,因此,徒景辰登基之后,封徒景钰做了安亲王,徒景福捞了一个顺康郡王,甄家两个外孙,一个亲王,一个郡王,即便丢了肥差,那也算得上稳当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甄家当年首鼠两端,意图夺嫡,徒景辰其实都心知肚明,徒景钰徒景福兄弟两个没有威胁,如今也算是知情识趣,徒景辰乐得给他们体面,但是,甄家在徒景辰那里属于早就上了小本本的人,如今太上皇还在,徒景辰乐得给几分优容,等到太上皇山陵崩,想要收拾甄家,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嘛!毕竟当年的事情,甄家倒是独sha其身了,坑的人可是不少,这些人不敢恨朝廷,恨皇家,那不是只能恨甄家了吗?实际上,徒景辰如今手里就捏着几个呢,到时候叫人来京城敲个登闻鼓,甄家也就完蛋了!
  甄家自个其实也忧心,毕竟,家里如今没什么官职,甄应嘉身上也就是一个虚职,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个奉圣夫人的诰命,但问题是,老太太还能活几年,老太太一走,甄家官面上也就没多少影响力了。所以,甄家也只能是走别的路子。在江南那边,甄家几乎是举目皆敌,不知道多少人盼着甄家倒霉,毕竟,那件事大家都掺和了的,凭什么你就能全身而退呢?所以,甄家就将主意打到了京城。
  当初贾代sha还活着的时候,史氏私底下就跟甄家有些往来,贾代sha只是知道一些皮毛,他其实是不乐意跟甄家往来的。但是甄家出手十分大方,史氏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依旧被打动了,因此,一直跟甄家保持着往来。
  甄家那边跟贾家往来也就是图个保险,因此,只是跟贾家叙旧情,只当做亲戚一般相处。因此,即便是贾赦对甄家非常腻味,但是史氏坚持说甄家是老亲,贾赦也只能认了。不过私底下,贾赦其实一直叫人盯着,免得什么时候甄家将祸事带了过来。
  史氏不过是稍微跟甄家那边透露了一下要给自家孙子选个孙媳妇,甄家那边立马就打蛇随棍上。甄家不缺女孩子,他们家人丁可比贾家繁茂多了,只是多半不成器罢了。甄应嘉有个嫡出的孙女,如今也到了及笄之年,当初是培养出来准备给外孙的,但是徒景钰残疾之后,心理有些扭曲,对甄家这个外家也多有怨恨之心,自然不可能再在甄家选正妃侧妃,别搞到最后不光没有亲上加亲,反而结了仇。如今甄家这个情况,孙辈的婚事同样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家里女孩子从小锦衣玉食惯了的,真要是嫁给什么寒门子弟,只怕日子未必过得下去。贾家就不一样了,虽说是二房的嫡长子,但是贾家至今没分家,元春又成了郡王妃,就算贾政废物了点,但是,贾珠却是能沾上元春这个胞妹的光的。贾珠科举的事情,其实甄家那边是听到过一些消息的,因此,甄家那边还给史氏透了个风,当然没说金陵贾家各种横行不法之事,只是说之前金陵的学正是个古板迂腐的性子,更倾向于寒门学子,对高门出生的考生多有打压,所以,贾珠想要考中,最好的办法还是走一走门路,直接在京城应考。
  总之,史氏算是跟甄家一拍即合,甄家想要贾家的庇护,不仅愿意嫁女,还肯给出厚厚的嫁妆,而贾家这边,贾珠的婚事本来就是难题,别人不知道,京中这边难道还不知道吗?贾赦贾政兄弟两个一直面和心不和,所以,精明一些的人并不将贾政这一房视作与荣国府一体,因此,即便史氏想要在京城勋贵之中为贾珠挑选一个合适的妻子,只怕人家就算是答应了,也只肯给个庶女。一个庶女,又能有多少嫁妆,给贾珠多少助力呢?而跟甄家结亲,就算是日后甄家有了变故,背后还有一个亲王一个郡王呢,人家能不拉拨表姐妹一把?
  史氏跟甄家商议好了之后,才跟王氏说了,王氏也是个没多少政治眼光的,所以觉得甄家女比之前自己知道的那些人强多了,加上史氏暗示了一下甄家女的嫁妆,王氏立马愈发乐意起来。
  王氏回去跟贾政一说,贾政当下就不高兴起来,王氏re着心中的不渝,跟贾政解释道“我也知道老爷是个什么心思,琢磨着珠儿是要科举出仕的,所以想要给珠儿找个能在科举上帮得上忙的亲家,只是,这事谈何容易!这次若不是甄家提点,咱们还真不知道,珠儿那般苦读,却几次折在院试上头,竟是因为金陵学政的缘故。那学政自个是寒门出生,所以,一心偏袒寒门学子,对咱们这样人家出来的孩子多有苛责,只怕是觉得咱们家的孩子去考科举,平白挡了人家寒门学子的路!我虽说不认识几个字,但是,这人情道理是想通的,那些人对咱们这样的人家究竟就是存了偏见!珠儿是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怎么舍得让他婚事上头那般委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