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会儿来了大主顾,因此,很快庆喜班的台柱之一莳官,这位是唱旦角的,听说茶楼里来了贵客,也顾不得困倦,连忙就装扮上了,很快就上了台,看得下面一帮闲汉目瞪口呆,然后立马就开始喝彩。
莳官上来就唱起了拿手的《西厢》,干元帝倒是看得兴致勃勃,竟是也跟着哼唱了几句,一边梁忠低头听着,心里头却琢磨着回头也叫升平署那边多排演几出,别弄得最后都比不上外头的戏班子了,那还养着升平署那些人作甚!
小镇本来就这么大,这边听说莳官上台了,很快茶楼里人就多了起来,风瑜对于听戏兴趣不是很大,因此便干脆探头向下张望起来,结果很快就看见了熟人,却是贾赦带了两个小厮出来了。
风瑜正好觉得无聊,干脆就伸手招呼起来:“贾赦,快上来!”
贾赦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听声音也并不是很熟悉,顿时有些意外,他一抬头,就看到了风瑜。贾赦自然是认识风瑜的,风瑜也不是整日里都待在倚云阁,偶尔也会去东宫那边转悠一圈,因此跟徒景辰的几个伴读都打过照面,贾赦自然一眼就认出来了,一看到风瑜,顿时知道徒景辰肯定也在,他也没多想,当下兴冲冲就上来了,结果上来就看见了干元帝,顿时腿肚子一软,结结巴巴地说道:“见过万……万老爷!”
“是贾赦啊,进来吧!”干元帝对儿子的伴读还是比较熟悉的,贾赦就是个活宝,人其实不笨,但是心思从来不放在读书上,不过贾赦就是个伴读,伴读学业不好,上书房那些先生也不会多过问,反正贾赦这样的出身,就算是不学无术也没什么。何况,贾赦也不能完全说是不学无术,他就是对经史不感兴趣,论起学业,其实还算是过得去,反正就是在及格线上徘徊。
干元帝也乐得这些顶尖的勋贵下一代都是废物,朝廷大不了多花几十年的俸禄就是了,要是这些勋贵代代得用,那么岂不是以后大齐的兵权都要被这些勋贵把持?虽说这年头没有什么阶级固化的说法,但其实道理是想通的,要是上层垄断了上升的渠道,底层没法出头的话,迟早要闹出事情来的。横竖这些勋贵的爵位又不是世袭罔替,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他们自个没用,也怪不得朝廷。
再说了,贾代an还是挺得用的,贾代an这人本事有,但是性子也圆滑,其实做皇帝的,一般还是很喜欢这样的臣子的,能干,用起来顺手,不会跟自己对着干,至于那等邀名卖直的,其实大多数皇帝都不喜欢,最烦的就是那种不光要卖直,还不会做事的。干元帝登基之后,贾代an算是第一批投靠的,要不然干元帝也不会让徒景辰找贾代an的儿子做伴读,这其实代表的就是干元帝对贾代an的信任。毕竟,是什么人都知道皇帝下场背书让人站队的吗?
这会儿见贾赦有些紧张,干元帝笑道:“在我这边,你跟自家子侄也没什么区别,有什么好紧张的!”说着,又吩咐道:“我记得贾赦喜欢吃咸口的点心,叫人再送一些上来!”
贾赦顿时有些受宠若惊,他这种从小被宠大的孩子,遇上这种情况,多半就有些蹬鼻子上脸,好在面前是皇帝,因此贾赦还是比较端得住的,因此,他赶紧说道:“多谢万老爷惦记,我这出门也有一会儿了,这会儿还真是有些饿了!”
干元帝见贾赦言辞还算是得体,心中微微点头,贾赦就算是没什么学问,不过看他待人接物还算是可以,将来也不会丢了太子的面子,因此神情愈发和煦了起来。
很快,点心就送上来了,贾赦又是谢了赏,这才拈起一块点心,小口吃了起来。徒景辰看得好笑,贾赦素来是有些大大咧咧的性子,他在家中也少受约束,贾家这样的武将人家,吃饭的规矩并不算严格,只要不要发出什么大的动静,那么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会儿看贾赦像个深闺小姐一样吃点心,就差没弄个帕子裹着怕脏了手了。
风瑜在一边也是偷笑,听到风瑜偷笑,贾赦哀怨地看了风瑜一眼,你就不能当做没看见我嘛,结果硬是叫了我上来,这下好了!
等到贾赦吃了一块点心,风瑜才问道:“贾赦,你自己带着人出来的吗?”
贾赦点了点头,有些得意,说道:“我跟祖母说,我出来找同窗,祖母就让我出来了!”
风瑜“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揶揄道:“那你算是找到同窗了,哥哥不就是你的同窗吗?”
说到这里,贾赦顿时有些蔫了,早知道还不如直接去找曹乐呢,太子也就罢了,怎么圣人也在呢?
干元帝却是笑道:“你跟你祖母说了就出来了?你爹不在?”
贾赦点了点头,没心没肺地说道:“我爹要是在的话,我哪敢这么出来啊,我听祖母说,爹一大早就出门去营里了!”
干元帝暗自点了点头,贾代an投靠干元帝比较早,在一众武将中算是比较得干元帝心意的,之前的京营节度使旧伤复发,干元帝赏赐了一番之后让他在家修养,然后选了贾代an暂代京营节度使,这等官职,听起来其实并不是很高,但是唯有天子心腹才能担任,贾代an为了去掉那个代字,自然得尽心竭力,因此,其他人可以休沐,他却是得去营中看着点的,毕竟,到了南山行宫这边,干元帝的安全起码有三分是寄在京营手里,贾代an自然不能怠慢。
徒景辰在一边笑道:“老国公也不管你吗?”
贾赦嬉笑一声:“祖父说了,他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到处乱跑了,那时候身边还没什么人呢!”贾源对孙子虽说也娇惯,但是在他看来,孙子毕竟是家里的男丁,不能当做女孩子一般养,何况,就算真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荣国府的孙子下手,难道他贾源的刀子不利吗?
干元帝不由一笑,他被封为太子的时候,贾源就已经开始逐步将权力交给贾代an了,他实在是年纪大了,他从龙偏晚,那时候还是个少年,但如今贾源都七八十岁的人了,当年跟他同一辈的人都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如今还活着的也就是贾演,但是贾演去年冬天的时候病了一场,好不容易才缓了过来,但是按照太医的意思,贾演的大限也差不多到了。贾源其实也差不多,他跟贾演年纪只相差了两岁,不过,两人几乎是前后脚成婚,结果贾代化就比贾代an大了五六岁,到了小一辈这里,不要说贾敷了,贾敬都比贾赦大了近十岁。贾演那边贾代化早就独当一面了,贾代an这边,贾源还是有些不放心的。主要是贾代an其他地方也就罢了,女色上头有些糊涂。
史侯是贾源的老相识了,他们家也是金陵人,贾源贾演兄弟两个造反没多久就认识了老史侯,他们兄弟两个造反就拉上了整个村子,已经算是一伙不小的势力了,老史侯更夸张,史家在金陵那真的是族人众多,老史侯是族长之子,为了防止被官兵劫掠,就干脆利索地带着人反了,光是族里抽出的青壮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而贾家兄弟两个拉出的队伍,还有一部分是老弱妇孺呢!
史侯打的仗不少,但是最后论起战功却比贾家兄弟两个少了不少,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交情,他们当年作为同袍的时候,就许下了婚约,等到贾代an出生没多久,正好史侯的小女儿也出生了,因此两家顺理成章地定下了婚事。
对于故人之女,贾源其实是很宽容的,但是,史氏嫁过来之后没多久,贾源就意识到这个儿媳妇其实心胸并不是很宽大,而且很是心口不一。她是明媒正娶的儿媳妇,正经的世子夫人,偏偏她总把自己搞得跟受气的小媳妇一样。自家妻子虽说给儿子安排了通房,不过这也是武将人家常有的事情,毕竟,贾代an早早就跟着贾源上战场,若是史氏不能确保给贾代an生下儿子,总不能叫贾代an绝后吧!史氏自个也摆出了一副贤良的模样,嫁过来没多久就将陪嫁的丫头给了贾代an。贾代an身体没问题,几个通房姨娘陆陆续续怀孕,结果问题就来了,女孩子就顺顺利利生下来养大了,庶子就要么中途流产,要么年幼夭折,等到贾赦出生的时候,上头三个姐姐都好好的,但是算起来足有三个庶出的兄长都在不到两岁的时候夭折,这还不提没生下来的。
这也就算了,贾家本来对庶子也不上心,贾源那么多庶子,但是只让他们读书,等到成婚也就打发分出去了,继承家业的还是贾代an,但是贾赦呢,那可是史氏亲生的儿子,就因为自家夫人觉得史氏心术不正,不愿意放在史氏身边养,结果史氏对贾赦就真的极为冷淡,只当贾政才是亲生的。贾源这个做公公的又不能在儿子面前说儿媳妇的坏话,自家夫人也不好多说,贾代an在其他方面还算是精明,但是在史氏那里简直就像是眼睛被糊住了一样,一直觉得史氏是贤妻。贾源是真担心自己老两口没了之后,贾代an两口子直接把贾赦撇到一边。更重要的是,史氏有着与她本身的眼光和才能不匹配的野心,贾代an又是个耳根子软的,回头被史氏撺掇了,万一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情,那可就不好了!总之,贾源如今是真不敢死,他觉得自己如果能撑到贾赦更大一些就没什么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