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在刘胥身上,刘彻几乎看不到半点跟自己相似的地方,所以,当初在长安的时候,刘彻就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所以,他最后只是被封为广陵王。广陵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封国不算大,环境气候也并不算好,所以,他跑到长安,一般人都觉得,刘胥就是个陪衬的。但是刘胥自己不这么想,他对自己还是有着很强的自信的。他觉得自己勇武过人,别的不说,军方应该愿意支持自己。因此,到了长安之后,他各中拜访军中将领,各中许诺,不过至于结果如何,那就不好说了!
另外就是昌邑王刘髆,这位因为是李夫人所出的幼子,起码在郑夫人所出的两个孩子之前,他是最小的一个,因此,他一度很受宠爱,他真正就藩尚且不足十年时间,不过,十年里头,也足够一个无忧无虑的皇子变成一个混账的诸侯王了。
至于刘栩和刘显,他们倒是因为郑夫人的嘱托,挺注意保持自己的名声,但问题是,他们的毛病其实跟刘据差不多,被名声所累。名声这中东西,其实并不能当饭吃,孝景皇帝就因为下棋下不过吴王太子,直接抄起棋盘就将人活活砸死,不是没人说太子暴戾,但是孝景皇帝做了皇帝之后,大家只会说他杀得好,杀得妙,谁让吴王刘濞早就有反心呢?对外宣传就是,孝景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果断看出了刘濞野心勃勃,吴王太子心怀反意。这等倒因为果的事情,在皇家看来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结果,这两位为了有个好名声,不断对封国的地主贵族妥协,这些人素来都是蹬鼻子上脸的货色,对上肯定是各中吹捧谄媚,恨不得将刘栩和刘显吹成是如同孝文皇帝一般,但是他们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大肆兼并土地,横行乡里,总之,这两位被下面人直接用名声给绑架了,只要吹嘘他们是贤王,那么,别的他们就太好糊弄了!
刘彻如今年纪不小了,不像是年轻的时候一样,还能拉得开强弓,在马上狩猎了,所以这次狩猎,主要是看几个儿子还有其他那些子侄辈的本事,所以,刘彻自己并没有下场,还是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等消息。
别看刘彻跟边上的臣子在那边说笑,心里头却是叹息,他是真没想到,一帮儿子居然一个个都长歪了,以前在长安的时候,个个看起来都挺机灵的,没看出什么明显的缺点,结果就藩多年,不光是没长进,反而一个个缺点很明显,原本刘彻就做好了一帮儿子不靠谱的准备,但是如今看起来,真不是一般的不靠谱,刘彻现在就想要将派出去的太傅还有国相都给收拾一顿,朕将儿子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样回报朕的信任的吗?
刘彻心里头杀意沸腾,面上却反而是言笑晏晏,他得先观察一下群臣,看看这些臣子的立场还有性子,当初先帝为了挑选能够辅佐他这个年幼太子的大臣,便先考验了在吴楚之乱中立下了大功的周亚夫,结果周亚夫没通过考验,到了先帝嘴里,就是“非少主臣也”,然后周亚夫就倒了霉!
刘彻要做的也是这中事情,先将刺头还有跟诸侯王勾结已经比较严重的人干掉,留下一些忠心的,才能作为托孤的臣子,让政权得以平稳交替,不至于出现吕后乱政的情况。
刘彻如今是真的难受,他已经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与无力,年轻时候的放纵到了这个时候,就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他的祖父,他的父亲,都不算长寿,两人的晚年都被病痛所折磨。祖父过世的时候,刘彻才出生,从他被立为太子之后,就亲眼看到自己的父皇如何在病痛之中忍耐挣扎,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没放下自己的权柄。到了如今,他已经体会到了父皇晚年的心境,他真的很想如同自己的父皇一般,哪怕再多活个十年,那也足够让他将一切安排妥当了!可惜的是,刘彻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熬几年,如今能够依仗的,除了臣子之外,他发现自己能依赖的就是陈阿娇母女。
陈阿娇虽说以前觉得不聪明,但是这些年来大有长进,另外就是,陈阿娇能够依仗的陈家和窦家如今都已经落魄了,几乎不可能成为新的外戚后族,毕竟,几十年的时间,如今新兴的军功贵族不会容许之前这些人冒出来跟他们抢夺权柄。何况,陈阿娇比自己还年长,她又能活多久呢,反倒是女儿,她对陈家和窦家都没有什么感情,自个也没有成婚,也就是说,她身后根本没有其他的势力,她代表的就是皇室,所以,若是她作为长公主一路为幼主保驾护航,起码在宗室里头不会引起什么反感。尤其,她这些年结交的人不少,许多公卿贵族都要卖她的面子,加上自己也会给儿子留下相应的班底,如此只要朝堂上没什么大事,那么,应该就能够让朝堂可以顺利平稳过渡。
刘彻想得很好,所以如今他要做的就是,将可能出现的变故都掐灭在萌芽阶段,他这几个儿子,论起能耐没多少,但是论起结党营私的本事,倒是挺有一套,这些年不知道贿赂了多少朝臣乃至宫中的宦官,为了避免日后出现什么祸端,如今就该将他们伸出来的手都斩断!
在这一点上,刘彻倒是觉得诸邑公主和阳石公主这两个女儿挺不错,虽说都是卫子夫的女儿,但是她们两个不管是因为什么缘故,早早就跟皇后太子划清了距离,因此,即便是太子谋逆,她们两个也没受到牵连。像是公孙家,公孙敖和长子这次都栽了,公孙严却是因为这些年诸邑公主的要求,跟家里几乎是没了任何往来,只借着这个驸马的名头混日子,如今却是逃过了一劫。
总之,刘彻也不是什么杀人狂魔,既然两个女儿都跟刘据谋逆的事情无关,那么,刘彻也不会真的要追根究底,不仅没有追究,还赏赐了不少财物作为抚慰,其实也是抚慰那些跟太子有关系,但是跟谋逆没什么干系的人,告诉他们,自己不打算继续株连,让他们可以安心。
相比较起来,反而是鄂邑公主这个原本还算是老实的女儿如今不老实,自从她又死了一任丈夫之后,就开始不安分起来,尤其是刘旦进京之后,她就开始借用自己作为公主的优势,长袖善舞,到处结交,刘彻很怀疑,这个女儿如今已经不止有了一个相好,为了刘旦连这中事情都豁得出去,这让刘彻觉得很腻味,他宁愿这个女儿天性放浪,如同当年的馆陶公主一般,光明正大养面首,结果,如此这般作为,很让刘彻觉得不舒服,这让他想起了淮南翁主刘陵。只是毕竟是自己的亲女儿,刘彻也不好直接下诏斥责,只得准备等到这件事告一段落之后,先将鄂邑公主的那几个入幕之宾教训一番,让她知道自己这个做父皇的一直在看着她呢!若是日后明白自己错了,那么,刘彻也愿意继续给这个女儿一定的体面,让她能够继续享受作为公主的尊荣,但是若是她还执迷不悟,那就别怪自己不顾父女之情了!为了皇权,刘彻连曾经最疼爱的嫡长子都逼死了,一个女儿罢了,刘彻真不放在心上。
霍光坐在刘彻一侧,余光打量着刘彻的表情,心里头已经是开始盘算起来。霍光一开始也以为刘彻会从几个诸侯王中选择下一任皇帝,但是等到真正见到了这几个诸侯王之后,霍光就意识到,除非刘彻不愿意继续对汉家天下负责了,否则的话,刘彻根本不可能选择这几个儿子。毕竟,刘据就已经挺不如人意了,结果轮到其他这些诸侯王,比起刘据还差得远。霍光如今是真的佩服自家大哥霍去病,要不是刘彻实在是活的太长,刘据还真能顺利熬到继位。毕竟谁能想得到,前面几任皇帝活得都不长,轮到刘彻这边,就来了个超长待机呢?真要论起做皇帝的时间,起码在清朝之前,没人比得上刘彻,别说是这辈子了,就算是上辈子,刘彻被方士所迷惑,一门心思要修仙,所谓的金丹也吃过,还弄过什么承露盘,用承露盘里的露水和着用美玉磨成的粉末服用。这么折腾,他还又活了不少年,相比较起来,同样吃金丹长生的始皇帝、唐太宗、嘉靖皇帝乃至于雍正皇帝,死得简直就太冤枉了。毕竟,大家都是要服用金丹的,凭什么你没什么后遗症,还活得那么长呢?
霍光感慨了一下自家兄长,自家兄长就是天妒英才,要是兄长能活到现在,哪里会有这些事情,起码以兄长的本事,刘据不至于被带歪成那样。霍去病那个性子,一旦发现刘据被谷梁给带歪了,大概第一反应就是直接想办法将太子宫的谷梁派之人全赶走。可惜的是,比起霍去病的果决,卫青就显得瞻前顾后,以至于在刘据那里不仅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反而叫刘据愈发疏远起他来。
对于刘据,霍光殊无好感,这位辜负了霍去病活着时候的谋划,在天时地利人和几乎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情况下,硬是将一手好牌给打烂了,但是在看到其他诸侯王的时候,霍光都觉得自己要为大汉的将来捏一把汗。好在他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揣摩刘彻的心意,别看刘彻掩饰得很好,但是在霍光那里,却能够窥探到刘彻的一点心意,他已经意识到,刘彻召诸侯王入京也就是个幌子,实际上,他已经做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