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漫][综穿]公主难当 [强推] (微云烟波)


  风瑜考虑好了最糟糕的情况,就开始积极锻炼起了身体,好在一时半会儿,朝廷也没听说什么奇怪的消息,因此,风瑜觉得自己还能继续苟几年。
  玄微总算是将新式的纺纱机和织布机给弄出来了,纺纱机做成了立式的,上面增加了许多纱锭,一次性就能纺出许多棉线或者是毛线,一下子就将纺纱效率提升了许多,而织布机就用上了飞梭,其实最好还是用水力推动,但是如今比较干旱,大家灌溉都有些不够,要在渭水泾水这些地方筑坝搞水力织布显然有些过分,因此,暂时还是要用人工来操作。比较尴尬的是,如今没有种植棉花,那么,纺纱机也只能用来搞毛线了。至于蚕丝,需要的是缫丝机,这还得玄微再研究一下,现在已经有了那种缫丝车,但是其实效率很低,毕竟,蚕丝本来就很细,而且还得先过热水,再用手摇将蚕丝绕在轴上。玄微以前真没接触过蚕丝的处理技术,毕竟,他上辈子又不是学纺织的,对于蚕丝应该怎么处理,还真是有些搞不明白,所以,也只能是等等再说了。
  中原铜的储量一直不怎么样,若是这会儿已经开发了天南,那边倒是有着储量丰富的铜矿,但是显然如今还没有,这年头钱之所以值钱也是因为市面上流通的铜钱其实数量并不算多,朝廷不得不立法不许民间将铜钱融化然后用来铸造铜器。不过,这种事情本来就是民不举官不究,普通百姓根本没这么多钱用来铸造铜器,干这个的都是世家大族,朝廷在这种事情上根本管不了他们。
  所以,除了铜钱之外,市场上另外流通的货币就是布帛,当然,这个也不是随便弄个粗布出来就能当钱花的,这得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定价。普通百姓搞出来的麻布是最便宜的,这玩意容易坏,洗过之后还容易缩水,然后就是各种丝绸,主要就是绢、绡、绫之类的,这些民间织造手段就已经不错,而且用处也比较多,所以可以用来当钱花。如今搞出了新式的纺织机,也就是说,民间自个生产钱的效率可比以前高多了。
  大家现在并没有多少经济学的知识,自然觉得钱多了是好事,再说了,布匹这玩意,本来就是消耗品,再多也不怕卖不掉,因此,李世民很是大方地给玄微封了官,鉴于玄微一直以来就是用自个的道号,连个正经的姓名都没有(没办法,原身是师父在战乱的时候捡来的,家人早就没有了,只记得一个小名,民间的小名有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什么二狗子,狗蛋之类的,因此,老道是就给原身取了个道号,也没取什么正经的名字。玄微也丢失了相当一部分原身的记忆,因此也不知道老道士俗家的姓名,想跟着老道士姓都不知道该姓什么,因此干脆就破罐破摔了),李世民知道之后,直接给他赐了姓,以后,玄微就姓李了,大名叫做李微。
  纺织机还没来得及先用在制作丝绸上,就先用在毛纺上了,突厥那边突利和颉利连续打了好几场,都损失惨重,不过损失了这么多人口也有别的好处,那就是如今的草场勉强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了,所以两人最终暂时达成了一致,先不打了。
  但是,跟大唐这边的贸易却没停下来,牛马也就算了,羊毛生意却是可以多做一做的,这几乎就没什么成本,只需要在天暖和起来的时候给羊剃个毛就行,都不需要如何处理,直接打包卖给大唐就行,价钱还算可以,第一等的羊毛就能换来等重的粮食,虽说这个价钱真要算起来还是挺坑的,不过,谁让突厥人自个处理羊毛的手段一直很粗糙呢?游牧民族很早就开始利用羊毛制作各种东西,最主要的就是毛毡,但是,他们的处理手段其实很粗糙,所以,毛毡什么的总是带着去不掉的腥膻味。至于西域那边,倒是有着比较高的处理手段,但是那个效率却很低。来自西域的羊毛地毯价钱一直居高不下,就因为他们想要制作出一张合格的羊毛地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如今大唐这边,却已经搞出了相对成熟的羊毛处理工艺。比如说,赵浩制作出来的肥皂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将羊毛简单漂洗过之后,将其浸泡在肥皂液里,那么可以有效去除羊毛上的油脂。洗干净之后再将这些羊毛梳理一番,变成毛球差不多就能送去纺线了,
  李微搞出来的纺纱机可以很好地控制羊毛线的粗细,纺织出来的羊毛布虽说暂时没有细腻到可以贴身穿的缘故,但是用来制作外穿的衣服还是很好的。甚至,可以直接用这个来制作毛毯,比手工制作出来的要精细得多,再染个花样,那可就比波斯来的地毯还要强一些了。
  有了这个之后,大唐这边的商人顿时都捕捉到了商机,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大唐民间就算是养羊,一家也就是养个几头,但是草原上可不只有突厥人才养羊啊!契丹人,吐谷浑,回鹘,靺鞨,这些部族都是靠着放牧为生,只不过他们在草原上争不过突厥,要么依附突厥,要么就在夹缝里头生活罢了。
  因此,大量的商人还是北上,连同那些胡商,贩卖丝绸往西,回来的时候除了会带上一些香料宝石之类的之外,也开始在西域大肆收购羊毛了,他们已经将羊毛制品放到了之后的运输名单了,以前的羊毛制品几乎都是被波斯那边少数几个国家垄断的,其他国家真么这么精细的处理羊毛的技术,但是如今大唐这边,产量大,质量好,花样多,从细布到毛呢,从毛毡到毛毯,样样拿得出手,西域那边很多国家气候特征很明显,冬天冷,夏天热,丝绸或许可以不要,但是这种羊毛制品在秋冬的时候就非常合适了,因此,这些胡商恨不得跟着在大唐搞纺织作坊,可惜的是,朝廷将这些管得很严,别说是给胡商插手了,便是那些世家勋臣,也没捞到好处,全部是皇家的产业,最多就是允许那些世家勋臣提供羊毛。
  于此同时,李世民也开始命人私底下大肆收购白叠子的种子,准备找个合适的地方种一种看看,这玩意之前即便是在西域,也是当做观赏植物种植的,结果李世民从穿越者那里知道这玩意叫做棉花,比起丝绵来更加适合保暖,做出来的布料精细到一定程度,不输于丝绸,自然来了兴趣。丝绵不是什么人都用得起的,民间用芦花之类的作为保暖材料都是常事,当年杨广三征高句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冻死在辽东的。若是棉花能够普及开来,对于朝廷征讨突厥和高句丽有着很大的好处,起码不用拘泥于只能是夏秋季节出战了,完全可以冬天的时候行军作战。
  总之,大唐如今简直就像是站在了一列正在加速的火车上,现在即便是几个始作俑者,也不知道接下来大唐会往什么方向去了。
  像是现在,许多人已经暗搓搓地希望大唐赶紧跟突厥闹翻,将突厥打败,让突厥人放弃牧马放牛,老老实实给大唐养羊,在他们眼里,草原上那些羊已经是源源不断的金钱,偏偏突厥人又不傻,就算知道羊毛能换钱换粮食,但是,依旧会保证一定数量的牛马放牧,毕竟,你的部族少养了牛马,结果回头别的部族仗着自家战马多,直接跑过来抢你的羊,那到时候你该怎么办?
  但是对于大唐这边来说,他们需要的战马和耕牛,完全可以找个固定的地方培养,突厥人乃至其他的草原部族,最好就老老实实给大唐养羊就可以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大唐真正灭亡东突厥是贞观四年的事情,不过,那个其实充满了巧合的意味,事实上,即便是颉利被抓,突厥那边依旧还存在,对大唐也没真正臣服。现在嘛,朝廷如今还没做好准备,大家原本都考虑着花个五六年甚至是七八年的时间,通过对此发动战争来给突厥放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草原上不能耕种,从来都是一个游牧民族灭亡之后,很快就会有新的游牧民族冒出来,占据原本的草场。像是匈奴当年是汉朝的心腹大患,但是后来匈奴削弱,便又有了乌桓和鲜卑,等到后来这些游牧民族跑到了中原,然后当年一度是鲜卑奴隶的柔然有起来了,柔然之后才轮到突厥。所以,就算是真的灭了突厥,最多就是草原上换个主人,比如说契丹回鹘之类的。
  现在大唐的想法就不一样了,要是这些游牧民族肯老老实实给大唐养羊,那么就留着他们,要是不乐意,那就重新扶植一批乐意的人。要不是大唐因为之前多年战乱,损失了大量人口,但凡如今中原的人口有开皇年间的一半,大家都宁可直接往草原上移民,汉人能种地,难道就不能放牧了吗?可惜的是,如今大唐真没有这么多人口,关中还好,人口还算稠密,但是,指望关中这些人愿意移民,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从来只有外面人削尖了脑袋往关中长安之类的地方挤的,哪有闲着没事往外跑的。别的不说,战乱年间,别的地方打成一团的时候,关中这边并没有真正经历多少大的战乱,也就是薛举当年折腾了一场,那也是李世民唯一一场败仗,但是很快又卷土重来。另外就是,遇到天灾**的时候,关中因为算是天子脚下,他们也是第一批被赈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肯往外跑呢?更别说是跑到草原上去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