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明皇太孙日常 强推完结+番外 (七年玉)
没想到时隔十几年后,这孩子出现在瞻基的梦里。父皇让瞻基陪雄英玩,也是想补偿雄英吧,毕竟雄英小时候真的太苦了……唉……希望瞻基能让雄英弥补小时候没好好玩过的遗憾。
朱瞻基跑去受伤士兵那里,问他们还有没有好玩的故事和好笑的笑话,他要攒着说给别人听。
大家一听这话,纷纷拿出压箱底的故事和笑话说给小殿下听。
朱瞻基听得非常专注,并且用心地记了下来。等到在梦里见到朱雄英,他要全部说给他听。
回到燕王妃那里,朱瞻基把他听到的故事和笑话先说给他奶奶听。等他奶奶听完了,他会问好不好听,好不好笑。
燕王妃夸他说的很好,他这才放心。
不过,今晚朱瞻基没有梦到朱雄英他们。
没有见到朱雄英他们,朱瞻基并不失望,毕竟过几天一定会梦到。
此刻,他正捧着金手指书看。书上出现了有关朱雄英的内容。
燕王妃之前跟朱瞻基说过朱雄英的事情,但是说的不是很详细。这本书上记载的朱雄英的内容非常具体。
看完后,朱瞻基长长地叹了口气:“雄英叔叔小时候太可怜了,难怪曾祖父要我陪他玩。”
他以为历史上的他会是他们老朱家最短命的人,没想到雄英叔叔比他更短命。现在,看来,他们老朱家真的有短命的基因。
等他长大了,必须解决短命的问题,一定要让奶奶和他都活到老。
在朱雄英记载的内容里,有提到一些有关朱允炆的事情,毕竟他是朱雄英的弟弟。
他跟朱雄英这个哥哥相比就逊色多了。不管是在学识上面,还是在心性上都不及他哥哥。不过,他小时候毕竟是庶子,不像朱雄英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
朱雄英死后,他的母亲没过多久也病逝了。朱允炆的母亲被得以扶正,他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嫡子。
当年,朱元璋选朱允炆继位时也纠结了一番,因为他心里清楚朱允炆的性子太过软弱,不够杀伐果断,但是看在懿文太子和朱雄英的份上,他最终还是选了朱允炆。
朱允炆还有一点跟朱雄英不同。朱雄英在世的时候,他这个弟弟活得非常轻松。他不需要像他哥哥那样认真读书,想玩就玩,没有任何顾忌。再加上,朱雄英对他这个弟弟也非常好,他小时候拥有一个非常幸福快活的童年。
因为朱瞻基没有见到朱允炆,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
“我还是喜欢雄英叔叔。”朱瞻基并没有见过朱允炆,对这个叔叔也不怎么了解,但是莫名的不喜欢。或许是因为他派人来攻打北平,害死了不少人。朱瞻基深知建文帝派李景隆来攻打北平没有任何错,但是他还是不喜欢建文帝。
远在南京的建文帝也梦到了朱雄英,不过梦到的是他们兄弟俩小时候的事情。等第二日,他醒来,才发现自己满脸都是泪水。
回到北平府,朱高炽已经和道衍商议好安葬牺牲的百姓一事。
牺牲百姓的遗体放在庆寿寺里,两日后由道衍亲自主持葬礼,届时朱高炽他们也会出席。不过,朱瞻基太小,燕王妃他们没有让他去参加葬礼。
等牺牲的百姓下葬后,朱瞻基就跟着朱高炽一家家去拜访。
果然,老百姓们看到朱瞻基的到来非常感动。
朱瞻基像个小大人一样安慰失去亲人的老百姓。
等安抚好所有失去亲人的老百姓后,朱瞻基终于再在梦里见到朱雄英。
一见到朱雄英,他就把他想到的好玩的,一一介绍给朱雄英玩。不仅如此,他没有忘记说故事和笑话给朱雄英听。
朱雄英觉得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小孩子,但是不好意思拒绝朱瞻基的心意,就陪着朱瞻基一起玩,没想到玩了一会儿,他就入迷了。
一旁的朱元璋和朱标他们瞧着朱雄英和朱瞻基玩的开心的模样,他们心里是满满的欣慰。
马皇后双眼都看红了,悄悄地抹了抹眼角的泪水。
“老大,你带雄英来见瞻基是对的。”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哽咽:“瞻基是个好孩子。”
朱标感慨道:“我从来没有见过雄英笑的这么开心。”
朱雄英被朱瞻基说的笑话逗笑了,笑的非常大声。
朱瞻基见自己逗得朱雄英一直笑个不停,心里非常有成就感,于是更加卖力地说笑话。听得朱雄英倒在地上,双手捂着肚子还在笑。
北平府恢复安全后,老百姓们就忙着备年货,准备过年了。
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过年了。老百姓们原本以为他们今年这个年会在战争中度过,没想到事情发生了转折,他们不用在战火中过年。
这段时日,北平府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但是北平城外却弥漫着战争的危险。
朱棣的大军和李景隆的大军在胶着。虽然李景隆大军遇到朱棣的大军后一直在败,但是架不住他人多。想要彻底赢李景隆的大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说李景隆的大军不是朱棣的大军的对手,但是李景隆大军中还是有一些能将的。
在攻打李景隆大军时,朱高煦因为轻敌,身陷危险,并且受了很重的伤。他是被敌人的长木仓伤了胸口。
当时,他的胸口佩戴着燕王妃送给他的护身符。但是,这次护身符却没有保护他。
在敌人的长木仓刺中他的胸口时,也刺到了他胸口佩戴的护身符。护身符被长木仓尖锐的头刺破,接着他的胸口被长木仓狠狠地刺中。他的心脏被长木仓伤到,伤势非常严重,陷入昏迷。
大夫说朱高煦的伤势非常凶险,如果能挺过来,那他就能活下去。如果挺不过来,大罗神仙都救不活。
朱棣一向喜欢疼爱朱高煦,如今见他深受重伤,生死未卜,心中自然十分焦急不安。
“就没有别的办法让高煦醒过来吗?”朱高煦已经昏迷一天一夜了。
大夫面对沉怒的朱棣,吓得胆战心惊,微微发抖,结结巴巴地说道:“王爷……二……殿下……伤势……太太太……太过严重……所以……暂时醒不过来。等到二殿下……的高热退下,就能醒来。”
朱棣虽然脸色阴沉的吓人,但是并没有对大夫发火:“最快什么时候醒来?”
大夫迟疑了下说:“最快三天,最慢七天。”说完,他又硬着头皮地说道,“如果二殿下一直不退热,那么……”说到这里,大夫就不敢再继续说下去。
如果朱高洵在七天之内还不退热,也不醒来,那么就真的醒不过来了。
朱棣阴冷着一张脸命令大夫:“本王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三天之内,高煦一定要醒来。”
大夫心里叫苦,但是他不敢反驳,只能乖巧地说道:“是,王爷。”
朱棣看着躺在床上,脸色惨白一点血色都没有的二儿子,心中又是担忧,又是沉痛。二儿子从小到大生龙活虎,很少生病,这还是他第一次见二儿子这么虚弱。
“还不下去开药。”
大夫被朱棣这一声怒吼吓得双腿发软,差点摔倒在地上。他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
朱棣坐在床边,皱着眉头望着昏迷不醒的二儿子:“高煦,快点醒来。”他的语气非常温和。
站在床边的朱高燧安慰朱棣道:“爹,二哥身子一向健康,这次一定能挺过来,不会有事的。”
“是啊,他平日里壮的跟一头牛似的,绝对不会有事的。”朱棣这句话说给朱高燧听,也是在说给自己听。
“二哥一定会没事的!”于公于私,朱高燧都不希望朱高煦在这个时候出事。
朱棣忽然发现二儿子的脖子上没有红绳,他立马伸手拉开朱高洵的衣领,果然没有看到护身符。他转头看向朱高燧问道:“高煦的护身符呢?”
“爹,二哥的护身符掉了。”
“掉了?”朱棣紧皱着眉头说道,“好好地怎么会掉?”
朱高燧看了看朱棣,在心里犹豫了下,决定还是说出来。
“爹,二哥他……前段时间把护身符里的瞻基的胎毛扔掉了。”
“什么,把瞻基的胎毛扔掉了?”朱棣先是惊了下,随即沉着脸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上次我们差点出事,不是被护身符救了么,您说主要是因为护身符里有瞻基的胎毛,二哥他……”朱高燧看了一眼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朱高煦,接着说道,“二哥他不相信,还说您老糊涂,然后就把护身符里的瞻基的胎毛扔在地上,还踩了几脚。”
朱棣听完小儿子的话,一张脸登时阴沉如水:“好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爹,二哥他不相信瞻基是神仙下凡,更不相信瞻基能给我们带来好运。”朱高燧并没有故意上朱高煦的眼药,而是在实话实说。“二哥还觉得您太过看重瞻基。”
朱棣被气笑了:“他一个做叔叔的竟然与一岁不到的侄子较真。”
朱高燧刚想在说什么,但是想了想还是觉得算了。如果他再说下去,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朱棣站起身,怒瞪着昏迷不醒的二儿子:“活该!”
“如果二哥没有把护身符里的瞻基的胎毛扔掉,说不定二哥这次就不会受这么重的伤。”朱高燧微微叹了口气,“二哥还是太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