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明皇太孙日常 强推完结+番外 (七年玉)
朱棣尴尬地笑了笑:“还真忘了。”朱棣没有过生辰的习惯。再说,这几年他一直在外打仗,不仅没有过过生辰,甚至忘了自己的生辰是几月几日。
徐皇后在心里叹道,她就知道陛下忘记了。
“陛下,这是你登基后的第一个万寿节,届时肯定会有外国使者前来祝贺。”
朱元璋在世时,他的万寿节,可以说是万邦来朝,非常热闹。
朱棣刚即位时,跟大明交好的外邦并不知道。如今,外邦都知道朱棣是大明新的皇帝。他的万寿节,外邦肯定会派使者来祝贺。
徐皇后说道:“陛下,你明年去北京的计划要推迟了。”
朱棣微微颔首道:“那就万寿节过后再去北京。”明年去北京的计划是不会变的。不过,万寿节过后去的话,明年年底有可能回不来。
“陛下,你居然把你的万寿节忘了。”徐皇后虽然猜到朱棣有可能忘了,但是她没想到朱棣真的忘了。
“皇后,你也知道朕以前没有过生辰的习惯。”在朱棣登基之前,他大多数的生辰都在外面,并且基本上都在打仗。
“陛下,你现在是皇上,你要知道你的生辰变得非常重要。”
朱棣讪讪地笑道:“一时间忘了。”
徐皇后拿朱棣没有办法:“虽说现在离万寿节还有五个多月,但是也可以准备起来了。”
朱棣点了点头说:“等朝廷恢复,朕会让礼部准备起来。”
“皇爷爷、皇祖母,我的生辰呢?”听到徐皇后和朱棣说万寿节一事,朱瞻基想起了自己的生辰,“我还有两个月就要过生辰了,你们可不要忘了。”
徐皇后好笑地捏了捏朱瞻基的小脸:“忘了谁的生辰也不会忘了你的生辰。”
朱瞻基闻言,心里便放心了。
“那就好。”他一年只能过一次生辰,谁都不许忘。“对了,皇爷爷,这是你第一次陪我过生辰哎。”他过去几次的生辰,皇爷爷都在外面打仗。明年他的生辰,皇爷爷终于不在外面打仗了。
“是啊,皇爷爷第一次陪你过生辰。”
朱瞻基忽然嘿嘿地笑了两声:“皇爷爷,那你可得多给我生辰礼物,要把以前的补回来。”
“以前,皇爷爷虽然没有在家陪你过生辰,但是皇爷爷有送你生辰礼物。”之前,朱棣虽然人在外面,但是每年朱瞻基的生辰,他都会派人送礼物回来。
“那不一样的。”朱瞻基小表情非常严肃地说道,“虽然有礼物,但是皇爷爷你不在,所以皇爷爷你还是得补偿我。”
“好,皇爷爷补偿你。”
朱瞻基听到这话,一张小脸顿时放起光来:“那我期待皇爷爷的补偿。”
朱棣宠溺地笑骂道:“小财迷。”说完,他问道,“瞻基,皇爷爷的万寿节,你是不是也要送礼物啊?”
朱瞻基自信满满地说道:“皇爷爷放心,你的万寿节,我一定会送给你一份让你非常喜欢又满意的生辰礼物。”
朱棣一听这话,顿时好奇了起来:“你要送什么礼物给皇爷爷啊?”
“皇爷爷,现在告诉你不就没有惊喜了么。”朱瞻基高深莫测地笑了笑,“皇爷爷,你就等着吧,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好,皇爷爷等着。”
“皇爷爷,万寿节的时候会有哪些外邦人啊?”朱瞻基心想,他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一个外国人。
“苏门答腊、满刺加、暹罗、倭国、交趾、高丽……”
朱瞻基一脸惊讶:“竟然有这么多外邦啊。”
朱棣摸了摸朱瞻基的小脑袋说:“你曾祖父在世的时候,他的万寿节,可以说是万邦来贺。”
“那皇爷爷你的万寿节,到时候也会万邦来贺。”朱瞻基说着又问道,“这些外邦都是好的吗?”
“不全是好的,比如说倭国。”
朱棣跟朱瞻基说起倭国的一些事情,听得朱瞻基非常生气。
“早晚收拾这些倭国人。”
第96章
除夕当天, 朱瞻基睡到辰时才醒。
陈芜和王忠一直守在门口,听到殿内传来声响,两人连忙推门走了进来, 先是向朱瞻基行礼:“见过殿下。”接着又说道,“殿下,除夕快乐。”
朱瞻基坐在床上, 半拥着被子, 边伸懒腰打哈欠, 边对陈芜他们说道:“除夕快乐。”今天除夕, 他又长大一岁。不过, 他还是小孩子。
陈芜和王忠拿来朱瞻基的衣服,是崭新的衣服, 是前段时日尚服局特意为朱瞻基做的。
“皇爷爷和皇祖母他们起了吗?”朱瞻基掀开被子下床, 张开双手让陈芜他们伺候他穿衣。
“皇上和皇后娘娘在半个时辰前就醒了。”陈芜恭敬地说道, “太子殿下和太子妃, 还有赵王殿下跟赵王妃已来到坤宁宫,正在给皇上和皇后娘娘请安。”
“来这么早吗?”朱瞻基说着,又张大小嘴巴打着哈欠。
“殿下, 皇上他们正在等您一起用早膳。”王忠说道。
“皇爷爷他们还没有用早膳吗?”朱瞻基惊了。
“没有, 皇上他们正在等您。”
“那我们得快点,不能让皇爷爷他们久等了。”
很快,朱瞻基便更衣洗漱好,前去正殿给朱棣和徐皇后他们请安。
一身红色崭新衣服的朱瞻基越发精致漂亮,见他进来,朱棣和徐皇后他们都不觉露出笑容。
今天是除夕, 朱瞻基跪下来给朱棣他们行大礼:“见过皇爷爷, 见过皇祖母。”
“快起来。”
“谢皇爷爷, 谢皇祖母。”
朱瞻基接着又朝朱高炽和张明珍行礼:“见过爹爹,见过娘亲。”
朱高炽走上前,亲自伸手扶起朱瞻基。
“起来。”
“谢爹爹。”朱瞻基站起身又朝朱高燧和赵王妃行了礼,不过并没有跪下来行礼,“见过三叔,见过三婶。”
“瞻基快起来。”
赵王妃夸赞道:“瞻基穿红衣真是好看。”
被夸奖的朱瞻基满脸欢喜:“三婶,你很有眼光哦。”
“我就没见过比瞻基更适合穿红衣的孩子。”
朱瞻基一身红衣,不仅衬得他越发粉雕玉琢,也衬得他喜庆可爱,让人看了就喜欢。
朱瞻基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我也觉得我穿红衣服好看,这世上没有人穿红衣服比我好看。”
听着朱瞻基这番“大言不惭”的话,朱棣他们都不觉地笑了出来。
朱棣站起身走到朱瞻基的身边,抬手轻轻地拍打了下宝贝孙子的后脑勺,宠溺地笑骂道:“大过年的就臭美啊。”臭美这个词,朱棣还是跟朱瞻基学的。
朱瞻基摇摇头,纠正朱棣的说法道:“皇爷爷,我这不是臭美,而是在陈述事实,难道你没发现我越长越好看吗?”
朱棣伸手揉了揉朱瞻基的头,好笑地说道:“是是是,你越来越好看。”
徐皇后走了过来,轻轻地拍打了朱瞻基的后背:“越来越好看的皇孙殿下,你的小肚子饿不饿啊?”
“饿。”
“那就去用早膳。”
朱棣他们一行人转移去了膳厅。
每年除夕的早膳,朱棣他们一家人都会坐在一起用早膳。不过,今年少了朱高煦一家人。
朱高燧忽然说道:“今年过年的早膳少了二哥一家人,感觉有点奇怪。”
赵王妃附和地说道:“二哥他们在云南过年,怕是跟我们一样不习惯吧。”
朱棣和徐皇后他们听到朱高燧夫妇这番话,两人的眉头都不觉轻蹙了下。
朱高炽和张明珍悄悄地看了一眼彼此。他们知道朱高燧夫妇是故意这么说的。
就在朱高炽刚准备开口说话的时候,朱瞻基却抢先了。
“三叔,你是想二叔了吗?”
朱高燧轻点了下头说:“嗯,三叔是有些想二叔了,也不知道你二叔在云南好不好?”
“三叔,你要是想二叔,可以去云南找他啊。”大过年的,三叔还不忘恶心他们,真的是太讨厌了。“三叔,你想二叔,但是二叔不想你。”
“二叔不想我,这是为何?”朱高燧觉得朱高煦应该会想他。
“因为二叔在云南过得很好啊。”朱瞻基歪着小脑袋,表情看起来无辜又纯良,“三叔,我告诉你,云南有很多宝贝,比如说金矿和银矿,二叔现在可有钱了。”
朱高燧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瞻基,你二叔有钱怎么了?”
朱瞻基送给朱高燧一个“三叔,你怎么这么笨”的眼神,“三叔,二叔有钱了,小日子就好过了啊。我估计二叔现在乐不思蜀,你让他回京城,他都不愿意回。”刚说完,他又忙加一句,“我要是二叔,我才不回来。”
“瞻基,话不是这么说的,父皇和母后在京城,你二叔肯定想回京城,陪伴在父皇和母后身边的。”
“三叔,二叔是小孩子吗?”朱瞻基小脸上露出一抹嫌弃的表情,“二叔多大的人了,竟然还像个小孩子一样依赖皇爷爷和皇祖母。”
“你二叔是想在你皇爷爷和皇祖母身边尽孝。”
“三叔,你这话不对啊。”朱瞻基的小表情忽然变得非常严肃,“二叔不在皇爷爷和皇祖母身边,他就不能尽孝了吗,难道一定要在长辈身边才能算尽孝吗?尽孝不是主要看心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