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明皇太孙日常 强推完结+番外 (七年玉)
登基大典非常重要,必须办的非常隆重,不能有一点马虎。还有,准备登基大典要费一段时日,最起码要准备一个月。再者,不管是皇宫,还是朝堂都还没有恢复以前的秩序,这个时候举办登基大典不适合。
一个月后,会有一个好日子,届时在那天举办登基大典。
虽然朱棣答应即位,但是还没有真的即位,他让手下的人和文武百官还是称呼他为“王爷”,而不是皇上。
虽说他很想被人称为“皇上”,但是不急在这两日。这三年多,他都忍了过来,再等两日也无妨。
即位也要准备很多事情,别的不说,朝堂上的事情就应该安排好。
这两日,朱棣忙着安排朝堂上的事情,比如说什么人要做什么官。
朱瞻基知道朱棣忙,就没有去打扰他,他让宁王或者周王带他游玩南京。
这几日,他和朱盘烒基本上把南京逛完了。
对了,这段时日,朱棣除了忙着重建朝堂一事,还忙着处死“奸臣”。
午门外的菜市口,这几天一直都是红的,被鲜血染红的。因为,一直有被斩首的人。
道衍请朱瞻基帮忙求情的方孝孺,虽然还没有被砍头,但是他离斩首不远了。自从朱棣攻入南京后,他每日就在家里为建文帝哭丧。
朱棣因为太忙,暂时没顾上他。不过,也听说了他的事情。朱棣打算等即位后,再召见方孝孺。如果方孝孺识相,他看在道衍大师的份上就饶了他。
即位的前一日的晚上,朱棣正在跟朱瞻基说故事。
“爷爷,你明天就要当皇帝了,紧不紧张?”
“不紧张。”朱棣是真的不紧张。此刻,他的心情非常平静。
“那兴不兴奋?”
“也不兴奋。”
“咦,爷爷你为什么不兴奋啊?”明天就要当皇帝了哎,爷爷居然不紧张也不兴奋。
“以前会紧张和兴奋,但是现在不会了。”在攻下南京的那几天,他的心情是紧张,也是激动的,但是经过一段时日后,他的心情就平静了下来。或许是因为他终于得偿所愿,没有任何人或者任何事情能阻止他当皇帝。“瞻基,你紧张吗?”
“我不紧张啊,是爷爷你当皇帝,又不是我。”估计等他长大当皇帝,他也不会紧张,或许是因为这事理所当然的事情。“爷爷,你当了皇帝,不会不疼我了吧?”
“你为什么觉得爷爷当了皇帝就不会疼你?”
“因为当了皇帝,爷爷你会变得很忙,眼里和心里装的都是老百姓,到时候就不会想起我这个孙子咯。”
朱棣笑道:“你是爷爷的宝贝孙子,爷爷不疼你疼谁。”说着,他低下头亲了亲孙子的小脸,“爷爷会一直疼你的。”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那我们拉钩。”朱瞻基朝朱棣伸出小拇指,朱棣勾住他的小拇指,“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小狗。”说完,爷孙俩的大拇指紧紧按在一起。
“现在相信爷爷会一直疼你了吧。”
“相信。”朱瞻基忽然狡猾地笑道,“爷爷,你以后要是对我不好,曾祖父和大爷爷他们是不会放过你的。”
朱棣装作一副害怕的样子:“爷爷好怕,那爷爷必须一直对你好。”
“爷爷,识时务者为俊杰。”
朱棣好笑地拍了下孙子的小屁股,“小坏蛋……”
朱瞻基和朱棣闹了一会儿就困了,趴在他爷爷的怀里睡着了。
朱棣靠坐在床上,轻轻拍着孙子的后背,脸上挂着淡淡地微笑。没过多久,他也睡着了。
这一觉,朱棣睡得非常好。
翌日,早上起来,他只觉得神清气爽。
朱棣下床后,替朱瞻基盖好被子,掖好被角,随即去外面更衣洗漱。
“王爷,不叫醒小殿下吗?”
“让瞻基睡,等宫里的事情忙好了,你再来接他进宫。”今天只是即位,不是登基大典,朱棣并不想打扰孙子睡觉。
“是,王爷。”
“对了,我让你给瞻基挑选伺候的人挑选好了吗?”朱瞻基快四岁了,身边也该有太监和宫女伺候。
“奴婢已经挑选好几个聪明伶俐的人,就等小殿下亲自挑选。”
“伺候瞻基的人必须干净,明白吗?”
“王爷放心,他们都很干净,还有几个是交趾的人。”
“交趾的人可以。”
皇宫里有不少外国的太监或者宫女,他们都是俘虏,被送到宫里净身或者伺候。他们在大明无亲无故,用他们最安全。
“王爷,奴婢也命人收拾好洪庆宫,也添置好了东西。”这段时日,马三保也非常忙,在忙着处理宫中的事情。
“瞻基暂时跟我住。”朱棣虽然叫马三保收拾好毓庆宫,但是暂时没有让朱瞻基一个人住进毓庆宫的打算,他担心朱瞻基会害怕。
“是,王爷。”马三保又跟朱棣汇报宫里的事情。
朱棣梳洗好后,就去膳厅用了早膳。
等他用完早膳,将士们和文武百官们都齐聚在燕王府的门口。
见朱棣出来,众人全部跪了下来向他行礼:“见过王爷。”
因为还没有进宫即位,他们暂时还称呼朱棣为“王爷”。当然,这是朱棣要求的。
朱棣骑上龙驹,开始往皇宫的方向走。
在去皇宫的路上,他的心情忽然变得激荡起来,胸中升起一股豪情。这时,他才有一种君临天下的真实感。
街道两旁跪满了百姓,他们嘴里喊着“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棣还没有正式即位,现在穿的还是亲王服。对老百姓喊他“皇上”一事,他并没有纠正。虽然老百姓喊早了,但是并没有喊错。
就在朱棣准备进宫的时候,忽然有一人冲了出来,挡在朱棣的马前。
“王爷且留步,翰林院编修杨荣有话要禀告。”
朱棣见此人不怕死地拦住他,心想此人应该有什么要事要说。
“请说。”
杨荣说道:“王爷,您是先进宫,还是先谒孝陵?”
朱棣心中一惊,他竟然忘了此事。不过,他面上没有表现出一点惊讶。
“自然先去孝陵。”说完,他立马调头往孝陵去。(选自-明成祖传)
“马三保。”
“奴婢在。”
“去把瞻基抱来。”既然要去孝陵祭拜,当然不能少了朱瞻基。
“是,奴婢现在就去。”
昨晚,朱瞻基没有做梦,朱棣刚走没多久,他就醒了。
马三保来接他的时候,他正在用早膳。听说要去孝陵祭拜,他也不用早膳了。
朱棣故意走得慢,为的就是等朱瞻基他们。
马三保的动作很快,没一会儿就把朱瞻基带到朱棣的面前。
“瞻基,现在跟爷爷去祭拜你曾祖父他们。”朱棣心里有些懊恼,他竟然把祭拜孝陵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幸好刚才那个杨荣提醒他了。
“好。”朱瞻基想到之前对朱元璋说过的话,“爷爷,你有准备曾祖父他们爱吃的东西么?”
“准备了。”朱棣放下已经命人准备,应该很快就会准备好。
“我答应曾祖父的,祭拜他的时候,要给他带他爱吃的东西。”
朱棣摸了摸朱瞻基的小脑袋,温声道:“我们瞻基真孝顺。”
“爷爷也孝顺。”
在朱棣故意放慢的脚步下,半个多时辰才到孝陵。
等他们到了孝陵,祭品什么的都已准备好了。
到了孝陵,自然要先祭拜朱元璋。
朱棣带着朱瞻基跪在朱元璋的墓碑前,“爹,我带瞻基来祭拜您了。”
“曾祖父,我说话算话来祭拜你了,还带着你爱吃的东西。”
接着,朱棣先是请朱元璋请罪,说他身为皇叔没有尽到劝诫之责,让朱允炆被奸臣迷惑。其次,他向朱元璋禀告朱允炆身死一事,当然他把这件事情的罪责怪在自己身上,说他没有保护好朱允炆。最后,他在心里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他会即位,并且发誓会管理好大明的江山,让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
朱棣说完这番话,又带着朱瞻基向朱元璋磕头。接着又去祭拜马皇后和懿文太子等人。
等朱棣他们祭拜完,将士们和大臣们直接摆放法驾卤簿,并且捧来皇帝宝座来接朱棣。
法驾卤簿是皇帝专用的最高等级的仪仗,其他人是没有资格使用的。(选自-明成祖传)
第53章
将士们和大臣们直接把法驾卤簿和皇帝宝座搬来了, 就是“逼”朱棣即位。
按理说,朱棣两天前已经答应即位,将士们和大臣们不用再逼他即位, 但是这出戏还得再演一遍。
朱棣毕竟不是名正言顺的即位。虽说外界早已传, 甚至接受他才是真的真龙天子, 但是他不是朱元璋亲定的继承人。再说,他之前一直对外宣传他出兵的理由是“清君侧”, 是为了效仿周公, 并不是想做皇帝。所以, 他要在将士们和大臣们再三的“逼迫”下即位。
他不是自愿做皇帝,是将士们和大臣们殷切地希望他即位。
朱棣又推拒了一番, 将士们和大臣们跪在地上, 再三恳求朱棣即位。如果朱棣不答应即位, 将士们和大臣们就会长跪不起。朱棣实在是没有办法,最后不得不答应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