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和林如海的感情好,即便贾敏多年不孕,林如海也硬撑着没有纳妾。直到贾敏挣命生下了林黛玉,大夫断言她坏了身子,日后再不能生了,贾敏哭了几场,这才亲自给林如海挑了几个好生养的妾室。
在这样的时代,不论他们夫妻感情如何,贾敏都不能也不敢让林家绝了后,纳妾是必行之路。可惜这些人也未能有孕,后来在林黛玉三岁的时候,还是贾敏挣命似的又生了个儿子,这才算是安了一颗心,可身子却也彻底垮了,一年倒有三五个月是在床上渡过的。
贾史氏想着女儿这些年的苦楚,对王夫人心中就满是厌恶痛恨,连带着对贾元春和贾宝玉等人,态度也有些莫名。只是她掩饰的好,连贾元春都没有发现,更别提憨吃憨睡的贾宝玉了,如今贾元春接手了贾宝玉的事情,贾史氏也算是暗地里松了口气。
闲话休提,贾元春见着了胞弟后,便拿了纸笔来,开始了每日的教课。先是临摹二十个大字,每个写五遍,休息片刻后,就开始读书。
贾元春回来这一二十天,一本《三字经》,已经快要讲完了,比贾宝玉从前一年学的都多。等到五页书讲完,又盯着贾宝玉背熟了,今天上午的课程便算是结束了。
姐弟俩略休息了片刻,这才手拉着手去了贾史氏房里用膳,三春姊妹三个也刚下课,两拨人前后脚的到了。
贾史氏今天心情高兴,特意吩咐了大厨房,给众人加餐。下人们吃的都好了,主子的当然更丰盛,各种山珍海味摆了一桌子,盘盘碟碟都是费时费力的佳肴。
王熙凤刚生了孩子,王夫人又被关了起来,便只有邢夫人和李纨两个服侍贾史氏用膳。不过荣庆堂最多的就是丫鬟婆子,她们俩也不过就是跟着夹夹菜,旁的也劳动不了她们。
今儿大厨房今上的一道豆腐菜,便做的极好,乃是有名的蒋侍郎豆腐,色香味俱全的。往日里贾史氏就很爱这道菜,她牙口不好了,豆腐菜更能克化的动。
如今见桌上有,邢夫人便拿小勺子给舀了两勺子,放到她面前等着品尝。
贾史氏抿了一口,入口鲜香,又滑嫩无比,顺着食管滑入腹中,别有一番美妙滋味。她吃着好,便不由得点了点头,又示意丫鬟们给贾宝玉和四春等人也盛一点子尝尝。
几人吃了也觉得好,比贾府大厨房里素日重油重盐的,要更合几人的口味。一顿饭吃的爽口,再加上王熙凤生子的喜讯,算是和和气气的吃完了。
待到贾史氏放下筷子,贾元春几人也都忙跟着放下碗筷,去了旁边坐着喝茶聊天。
贾史氏抿了口茶,这才笑着说道:“老大家的和珠儿媳妇去吧,我这里有几个丫头和宝玉陪着,不用你们在这里侍候了。”
邢夫人忙起身说了几句闲话,这才和李纨两个人退下,自去用饭不提。
这边厢贾史氏见着四个风采各异的孙女,抛去那点子对王夫人的膈应,心中还是十分满意的。又听贾元春说,宝玉如今已经能吟诵大半的《三字经》了,心中更是开怀。
“可见还是元丫头有法子,素日里多少先生教他,统不管用的,只在学堂里含糊着过日子。”贾史氏含笑看着元春姐弟,随即又颇有兴致的笑道,“宝玉既会背了,这会子也背给我们听听,若是背的好了,我这里有赏。”
贾宝玉见屋子里的姐姐妹妹们,俱都全神贯注的看着自己,顿时便来了兴致,巴巴的背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他背的极流畅,不一会儿就把学过的背完了,屋子里以贾史氏为首的众人,便免不了交口称赞起来。一时间贾宝玉忍不住挺起了胸膛,神气活现的像是一只小公鸡,脸色挂着的笑意更是灿烂,一扫前段时间的萎靡。
贾元春见此,不由得松了口气,更坚定了要教导贾宝玉读书的心思。
自从上次不小心伤了迎春之后,贾宝玉这几天都有些蔫蔫儿的,偏王夫人和贾政又出了事,他身边的人除却贾史氏给的几个,统统大换血了一回,连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
而且贾家的下人最是拜高踩低,眼见着二房彻底败落下去,连王夫人都借口礼佛闭门不出了,只一个快要嫁出去的大姑娘,对着贾宝玉便不免疏漏了几分。
贾宝玉从小真真是捧在掌心里长大的,名副其实的凤凰蛋,从未受过一丝冷待的,这段时间着实是煎熬了些。
贾元春虽说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姐姐,但近来糟心事也不少,且毕竟也是离府多年,手中除了抱琴并无其他得用的人手。除却盯着贾宝玉读书外,对于下人们的态度,她也是无法可想的,毕竟二房如今算是分出去了,自然不比从前的地位待遇,只能让贾宝玉自己适应。
如今借着这个机会,贾宝玉再次得了贾史氏的青眼,贾元春岂有不高兴的。
她已经二十有一了,又是得了太后和皇后的令出宫嫁人的,便是当初贾史氏说要留她一段日子,这时间想必也不会太长久,最迟年底必是要嫁出去的。若是贾史氏真的弃了贾宝玉,日后他一个稚童幼子,没有父母双亲庇佑,如何在这深宅大院里安稳度日呢?
贾元春的心思,贾史氏能猜个一半,但她并没有放弃元春和宝玉的心思。这二人可都是贾家嫡系,且还都是她一手教养大的,宝玉如今还小且不说,元春确实是极优秀的,不论嫁去谁家,日后都是荣国府的助力。
至于宝玉,姑且不说那衔玉而生的身世,单就长相和贾代善极为相似这一点,都够贾史氏爱屋及乌了。而且宝玉实在是聪慧无比,只是素来贪玩,若是有人能降服住他的性子,日后在科举一途上,必定要强过早亡的贾珠,便是东府里的敬大老爷,也未必不能超越的。
如此种种考究之下,贾史氏自然不会放弃这姐弟二人,反而还要细心教养好了,日后才好为贾家的繁荣添砖加瓦。
再一个,贾政毕竟是她心爱的小儿子,如今眼见着他颓废下去,贾史氏碍于贾赦和贾琏的心情,自然不好再多做什么。可贾宝玉和贾元春好了,贾政作为他们的亲爹,也不虞以后会老无所依,落魄度日了。
这些个小心思暂且不提,只说贾宝玉背完诗后,贾史氏笑着夸了几句,又给了方上好的砚台,鼓励他好生练字,这才算是揭过了这一茬。
贾史氏看着三春道:“今儿咱们府里的喜事,你们想必是早就知道了,我也知道你们着急去看茂哥儿,就不虚留你们了。只一件儿,茂哥儿如今年幼,还小着呢,再一个你们凤姐姐也累了,不许你们围着胡闹,可听清楚了?”
三春闻言,俱都起身恭敬的应了,保证不会吵到王熙凤和茂哥儿。
贾史氏又扭头看向贾元春,叮嘱道:“元丫头你是大姐姐,可要看好你三个妹妹,还有宝玉这个猴头儿,需得格外费些心思。这会子日头大,先回去睡上一会儿,再一同过去看望,日后相处的时日还长着呢,看过便回来我这里用膳。”
贾元春也笑着应了:“老太太您放心,妹妹们都是懂事的,便是宝玉如今也是做叔叔的人,再不会瞎闹的。我带着弟弟妹妹们过去,看过了茂哥儿和凤哥儿就回来,不会搅扰了他们二人休息。”
贾史氏这才放了心,命众人各自回屋休息,也不管各人备了什么礼,总归都有各自的奶娘和教养嬷嬷看着,又是一家子亲骨肉,必不会出了什么岔子就是了。
贾史氏年纪大了,今儿早上起的又早,在王熙凤院子里呆了半日,早就乏了。这会子吃了饭,便由丫鬟们服侍着歇下,不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外头贾元春等人离了正房,虽说是各自回屋去了,但却都没有睡。
贾元春因着年纪大些,与三春倒是玩不到一处,自顾自的回了房,顺便带走了贾宝玉。而三春俱都向着教养嬷嬷撒娇,说是今儿不困,都聚在一处展望这新出生的小侄儿。
这不是贾家第一个小辈,只是贾兰出身尴尬,还在李纨肚子里的时候,贾珠就得了“急病”去了。故此贾兰出生的时候,正在贾珠孝期里,那会子贾史氏和王夫人,连上贾兰的亲娘李纨,伤心难过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喜气洋洋的大办,不过静悄悄的生下来就罢了。
贾兰亲生祖父母都不上心,亲娘李纨又是个说不上话儿的,别说是三春等人了,便是下头的仆妇们都不会上心照顾着了。
如今茂哥儿却不同,不说王熙凤比起李纨更会来事儿做人,单就贾茂的身份,那可是荣国府长房嫡长子嫡长孙,身份算得上是重孙子辈里最尊贵的。
再一个,大房一家子,明显从王熙凤怀孕时候就盼着了,一直都是极度关注的状态。被深切盼望着的孩子,总是要更得大家的看重,茂哥儿承载着贾赦、贾琏上下两代人的殷切祝福,三春等人自然也百般重视起来。
不提三个小姑娘都幻想了什么,待到贾元春午睡醒来,打听清楚王熙凤正在用午膳,这才带着早就备好的礼物,领着一众弟妹们,浩浩荡荡的去了东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