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泽医生,那我就先去做术前准备了。”忍足跟蓝泽打了个招呼,“你们这边结束以后,也请尽快过来。”
毕竟是急救的病人,联系家属签术前同意书等等工作,也不能脑外科一边说了算。何况脑外也有自己的手术,急救如果不分助手过来跟台,光靠脑外的人手也不够。
“浅井,快点处理完去脑外科配合一下。”蓝泽一边给矢口千代的头部止血,一边吩咐,“别磨蹭,就在这里开腹。”
“明白。”矢口忠的血氧饱和度降至85,已经没有余裕再等待了,“给我手术刀和扩张器。”
上司都这么说了,作为研修医,青木和三池也只能配合。
做外科医生,其实很多时候是要把自己作为人类的认知抽离,将患者和器官当成单纯的物品看待,不然,任哪个正常人看到血肉模糊的脏器和伤口,也很难不感同身受地感到不适。浅井真纪不工作的时候看上去很温和,待人友善,总是微笑着的,可一旦拿起手术刀,她就变得冷静而专业,像换了个人一样,颇有些像一贯冷面严肃的蓝泽医生。
尽管和他们是无可争议的同龄人,但青木和三池就觉得浅井真纪很有说服力,是个很容易让人信任和跟随的人。
内脏归位,肺部重新充气,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6。虽然内脏拉下后,膈肌连接背部的地方有8cm左右破损,不过暂时用纱布止血后还可以有时间从容送入手术室,交给消化外科的人去处理,刚才参与处置的青木和三池也跟进了手术。
“需要我帮忙吗?”交接完手头的患者,真纪看蓝泽和松平还在忙,遂上前征询。
“不用,刀子穿过了颞叶和额叶之间,没有伤到脑组织,不用深度手术。”蓝泽手上动作不停,“你去脑外科会诊吧,顺便催一下HIV筛查结果和药理检测分析。”图像诊断之后马上就要动手术,医生们需要做相应的准备。
“明白。”真纪脱下手套和手术服,“刚才小早川说她联系过了,没有其他亲属可以过来签字。”三名患者全部手术处于昏迷状态,当然不可能签署术前同意书,研修医小早川联络警局尝试找其他亲属,也没找到。
“那就算了,术前谈话的时候看看父亲醒没醒,要是还没有,只能暂时先这么做了。是急救的患者,情况特殊,可以理解。”
“知道了,我会让小早川再试试的。手术跟台怎么安排?”
“你带大江去吧。”千代女士的伤势已经得到了控制,人手不那么紧张了,两个帮忙的研修医能撤下一个去上手术。脑部手术和其他的外科手术不一样,是急救医生们比较不容易学习到的部分,当年蓝泽自己飞行医生实习结束后,也在脑外科工作了五年才能熟练应付各类状况,也因此,对研修医们,他只要有机会,通常会让他们轮着跟脑外的手术。
真纪进到造影室时,检查还没有结束,虽然忍足戴着口罩看不清表情,但从眼神也看得出,情况不容乐观。
“什么情况?”她轻声问。
“出血点在左侧颈动脉,但是患者有假性动脉瘤,现在正在看脑血管的情况。”学生时代,忍足给真纪的感觉是游刃有余的,他不很经常有全力以赴的时候,就算是比赛也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现在做了医生,虽然说话依然是暧昧的关西腔,但态度严谨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现在这种严肃的语气也很少出现在忍足身上,这只能说明,情况比说出来的糟糕得多。
--------------------
作者有话要说:
这些案例都是真实案例改编的,所以我真的觉得医学很了不起
第95章 Episode 95
“病毒筛查结果出来了,万幸没有携带HIV,但肝功能已经严重损坏,麻醉和术中管理会比较困难。”脑部手术耗时很长,肝功能不良的情况下,如何维持好肝脏耐受力和全麻手术需要的药物用量平衡点是很困难的。
血管在造影剂下渐渐显形,忍足和真纪几乎同时“啧”了一声。
病人几乎没有交通动脉。
通常情况下,身体内的血液会通过脖子左右两侧的颈动脉流向脑部。现在患者伤势在左侧颈部,为了修复受伤的动脉,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应该插入内引流管,阻断左颈动脉,再拔掉铁签进行缝合。阻断以后左脑就会暂时没有血流进入,但对一般人而言,因为左右脑之间以交通动脉相连接,所以右脑可以在术中负责向左脑供血。然而患者有假性动脉瘤,左右脑之间几乎没有交通动脉,这就意味着如果直接阻断左颈动脉,右脑将无法向左脑供血。
人脑一旦没有血液流通,几分钟就会产生永久性损伤,更不要说撑过一台手术,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更何况患者因为吸毒,大脑的中枢神经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损伤,血管分布比正常人复杂得多,一个人没办法承担这样一台高难度的修复术。
“这样啊。”听完忍足的手术方案,蓝泽意外地抬起眼睛看了看对面深蓝色中长发的青年。
跳出教科书的范畴,忍足创造性地提出,既然不能指望右脑供血,那么就将手臂血管与左脑相连,依靠搭桥让血液从手臂流进左脑,予以术中供血。同时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在低温下进行手术,启用人工心肺装置减轻全身麻醉带给心肺的负担。
这种手术讲究时机的配合,一个人没有余力又做搭桥又取血管,所以,手术将由蓝泽和忍足两个人配合完成。
26岁就已经能够主刀,算得上脑外科的主力,在人才济济的东大医院不可谓不少见。蓝泽生性冷淡,一门心思全扑在医学上,在医院的时间比回家的时候都多,也自认自己在外科手术上是有天赋的,当年无论是在急救还是在脑外科,都颇受上司的好评。
但即便如此,他26岁的时候也还只是翔北急救中心的一名飞行医实习生而已,在脑外工作了五年才积累到现在的经验。有能力和自信说能够主导这种难度的手术时,他已经34岁,尽管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仍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年龄,但那只是针对大多数人。
像忍足这种,大约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吧。
要让蓝泽的老师和同事来评价他,冷静、勤奋、专业、甚至还有些傲慢,但这都是有益于成为一名出色外科医生的特质,所有这些性格特点里,绝对不包括八卦和爱管闲事。
但即便如此,他也还是听说过的。忍足侑士出身医学世家,父亲忍足锳士是首位在国内开展活体肝移植的医生,多年来致力于活体器官移植研究,是肝脏移植方面的领军人,日本中央综合病院的院长。忍足医疗在国内医药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许多医疗机构使用的心脏起搏器、手术机器人和介入导管都系这个庞大的医疗集团研发。
不过虽然出身显赫,这位年轻医生倒没什么公子哥脾气,该值夜班做手术都按照科室安排进行,并没有见他搞过什么特殊,甚至在接诊上很积极。不然也不会四年就成为脑外科的主力了。
能在26岁就和蓝泽在专业上取得势均力敌的成绩,饶是一向自负骄傲的蓝泽耕作,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只能算普通人中的佼佼者,离“天才”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意识到这一点,蓝泽并没有沮丧。
他很早以前就知道,外科医生要想立于人前、磨练技术,除了不断练习没有其他的办法,虽然一直以成为最优秀的外科医生为目标,但他从没有自大地认为没有人可以超越他。
多年前,在超市门前的那场急救,让蓝泽看到了浅井真纪的天赋和可能,现在,他又在忍足侑士身上看到了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迫近感。
医学的世界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再努力,也不可能狂妄地认为能够掌握所有的知识,有优秀的后辈能够传承,对于热爱医学事业的人而言,是一件好事,蓝泽并不觉得嫉妒。
他甚至遗憾地想,为什么他们科室的研修医们不能够像浅井真纪和忍足侑士这样呢?无论是天分还是努力,随便哪里像一点都好。
尤其是那个名取向太,听说父亲也是东京地区有名的开业医,出身跟忍足有点像,但不管是态度还是技术,都是天壤之别。
……
“我们什么时候能做那么漂亮的手术呢?”成功取出铁签,切除了假性动脉瘤后,主刀医生任务完成,剩下的伤口缝合当做练手机会交给研修医们来做。
大江一边回忆着刚才流畅的手术过程,一边有些羡慕地感叹。
蓝泽医生就算了,毕竟已经有了十多年的经验,忍足医生可是和他们一样大,搭桥手术就做得那么好了,一点褶皱都没有,简直完美。
“技术好就算了,人还长得那么帅,听说是忍足医疗的御曹司。这不就是小说男主角的配置吗?”三池啧啧道,“本来可以躺赢,再不然靠脸也不愁,没想到偏偏要靠才华!”
“是医疗世家的胜利吗?”安田也加入讨论,“浅井医生和忍足医生都是名医的子女,都是名校毕业,明明跟我们是同龄人,却领先那么多,果然还是有基因加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