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结伴上路了,大约是成了彼此的朋友,说话做事也就更加的随意亲近了。
因为秦歌腿伤了,不好骑马,而郭襄也不愿意坐船回去,毕竟上一次都坐过了。
这一回,两人便坐的马车,原本是有车夫的。可惜,遇上了一次山匪抢劫,虽然他们两个武功都很好,一点事儿都没有。但是,打斗的场面到底是血腥了些。
他们是无所谓的,可车夫是个普通人,当初若不是为了那几两银子的丰厚报酬就他们俩这持刀佩剑的江湖人做派,车夫都不愿意做这笔生意。
这会子见了这样的场面,可不是吓个魂飞魄散,宁可不要钱了,也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好在郭襄心善,直接多给了些银钱,将马车买下来了。车夫得了银钱,车也不要了,左右还能买更好的,当即就离开了。
郭襄在襄阳长大,她的父母亲人俱都是善骑射的,尤其是她爹郭靖更是骑射的好手,便是最善骑射的蒙古人与他相比也不及他。郭襄得了这样的氛围熏陶,便是个笨蛋,也要会骑马了。更何况,她生就聪明。
只是骑马跟驾车,那就是两回事了。不过,秦歌的腿上好的大差不差了,便主动承担起了驾车的这件事。
郭襄好奇,也不乐意在车厢里坐着了,两人便一道坐在了前面。秦歌驾车,郭襄便在旁边看着,自觉掌握了几分精髓便要试试。
郭襄聪明,只是见秦歌驾车便自己偷师,学的有模有样的了。但是,到底是初学的,时常会有马车跑偏的迹象,这时候秦歌就会伸手牵一把缰绳将马拉回原本的路线。
只不说其他的,就这么个举动,郭襄便觉得秦歌这人做朋友还是没话说的。
还不只是这一点,秦歌在出来闯荡江湖的时候,郭襄还在家里与娘亲撒娇,不想练功呢。所以,在江湖经验上,还是老江湖比较靠谱些。
就譬如,两人不是经常驾车的人,能顺利驾车就不容易,更何况是对这一路上的路线的掌握呢。这般一来,就有了两人时常露宿荒郊野外的时候。
遇到这种情况,似郭襄这样初入江湖的,自然就比不过秦歌这个老江湖了。什么找水源,找食物等等的,都是秦歌出马的多。郭襄那点一个人混到京城的经验,现在看来可能纯粹就是运气好罢了。
郭襄本就不是那么讨厌秦歌,更何况,她没了之前那点小心思,两人朋友相处,倒是更加的和谐融洽了。这样,也就让郭襄发现了秦歌更多的优点。
比如说,传闻中说他会照顾姑娘家,体贴又细心,这一点前前后后他们相处了这么多天,倒是属实。虽说秦歌是个孤儿出身,江湖上浪迹久了,可那一身的气度便是比之名门公子也是不差的。
要郭襄来说,若能对每一个女子都平等相待,这样的男子也应当不会坏到哪里去。
就这一点,她还问起了他关于翠红楼的事。
秦歌知道郭襄已经知道了一些事,便也不好再做隐瞒了。
他素来同情身世凄苦的女子,那一日他为了救郭襄,一时冲动将王大娘他们都杀了。待他将郭襄送回去的再去到翠红楼的时候,翠红楼已经因为王大娘死于非命的事,乱作一团了。
王大娘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翠红楼的一众人等并不知晓是何人杀了她。若是个歹人,那她们岂不是掉进了一个更大的火坑。
是以,当时的翠红楼人心惶惶,也就是在那时,秦歌到了那里。
这件事,他本可以不做解释,却见她们心中惶然,胡思乱想,故而心生不忍,说出了真相。
当时,便有许多女子因此喜极而泣,王大娘的死,对她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是,开心过了,眼泪却没有止住,反而越流越多了。
秦歌问了原因,她们竟说不知自己以后到底该怎么办,心中忐忑不安,既期待又惶恐。
--------------------
作者有话要说:
先来一章,朕在码字中,等会儿还有一章,不过大概会迟一些。
第514章
翠红楼里的姑娘, 有的是被人拐了卖进来的,有的则是被家里人卖了换钱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身世。如果说, 她们原本的生活各有欢喜各有忧愁,那么她们此刻的痛苦便都是一样的了。
身在青楼, 便是出门也会遭人白眼。而且, 这一切都是在官府记录在案的,便是离开了这里, 又能去到哪里呢?而且她们一群弱女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以后又该如何养活自己呢?
说来秦歌也是一个心软的人,尤其是在面对身世凄凉的女子的时候, 这总是会让他想起自己的义妹。当初, 若是他再早一些,或许就不会发生那样的事了。
若非他杀了王大娘, 这些女子怎么样也能活着, 而不是现在这般惶然。但是,为恶者,早晚也会有报应的。
为了替这些女子们想一条出路, 秦歌无奈之下, 只好将楼中王大娘多年敛财所得的金银珠宝送了出去,以此换得她们的一条生路。也是因为这一大批金银珠宝的原因,翠红楼被烧毁,这些女子们消失了,秦歌被逐出江南的地界才没有人继续去追究。
这些女子去了哪里呢?
离开了江南, 自有她们的海阔天空。
秦歌多年行走江湖,怎么也有些人面关系。他昔年也曾救过一些苦命女子, 他赠了她们一些钱财,如今她们也都能够好好生活了。有的开了布坊绣庄,有的做些吃食生意,如今秦歌救的这些女子也都暂时有了落脚的地方。
一如当初,秦歌赠与那些女子银两一般,他也给了她们一些银钱足以应付几年的生活,再加上翠红楼被烧毁之前,她们也都带了些自己平时的私藏出来,足够好好生活了。
日后,她们是如之前的那些女子一样,自己做生意,还是留在那些女子的地方做工,亦或者是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这便都由她们自己做主了,秦歌将人送到以后,就没有再管了。
旁人能给予你的帮助,只是一时,人生始终是自己的人生。在这条河流中,唯有自救,方能真正的得救。
这些女子之中,几乎没几个要回家的。只因为这世道对女子太过苛刻,回去并不一定是好的结局。
郭襄听了秦歌的话,久久不言,心里是五味杂陈。她以为秦歌不是真正的大侠,但就他这一次做的事来说,她以为若他算不得真正的大侠,还有什么样的人算得上呢?
她一直活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与爱之中,襄阳的战火再怎么连绵,就算是深夜交战的时候,郭襄也依旧能够在府中安眠。她不曾经历过太大的风雨,也没有见识过人世间到底有多少的苦痛。
所以,当她听到秦歌故事中的这些女子的时候,郭襄的心里决然不是好受的。她也明白,就算那一日,她能够自己逃出去,也救不了那些姑娘。
一个人若是尚且有能力做到一些事,却又不能全然做到的时候,那种无力感,或许比完全的无能为力更加让人难受。
这时候,郭襄是真心的感谢秦歌的。
倒是秦歌面对这种单纯直白的感谢,有一瞬间的无所适从,这姑娘总是那般善解人意,能够体谅他人,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情感。
也是这时,郭襄陡然胆子大了起来,问出了困扰了自己许久的一个疑问。
“秦歌,那一日我们在码头遇见的时候,你为什么……”
她在斟酌怎么说,才会比较婉转,才会不那么伤害彼此之间的朋友情分。
倒是秦歌十分的豁达,直接了当道:“大侠也是要吃饭的啊,不然你以为我的银子是哪里来的?”
郭襄一怔,确实如此,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何时这般毫无顾及了。虽然说当初,他说了些真真假假的话,但他还是顾及自己大侠的脸面的。
怎么这会儿什么实话都往出说了?
她这么想,便这么问了。对于郭襄来说,秦歌已经全然没了当初相见时的陌生感,那时候的他只是传说的大侠,而现在的他是她的朋友。
“再狼狈的模样,你也都见过了,我又何苦再在你的面前端着呢?”
这话就等于是秦歌自己破罐子破摔了,本来他在郭襄的面前就没多少大侠的面子了,他私下里不为人知的模样,也不是让她看了多少去。便是现在再装作以前的样子,不光两人心里别扭,也对不起两人现在的朋友名头。
江湖中人,重情更重义,为了朋友兄弟两肋插刀的人大有人在。秦歌的身上,也有这么点感觉。
郭襄一时没忍住,笑开了,清雅又秀丽的面容如一朵风中的水莲花轻轻绽放,不仅有莲花的温柔,还有娇俏和灵动,只叫他觉得又怜又爱,难掩心中悸动。
正值妙龄的少女,自然有一种清纯中的妩媚,带着活力与生机,一下子扎进了他人的心里。
面对这样的情形,便是秦歌也没忍住微微一笑,他笑时多了几分邪魅风流,越发的勾人了。
郭襄虽说早就摒弃了自己心中那点对秦歌的想法,只单纯将对方当作朋友。但到底是情窦未开的少女,面对这样的美色惑人,哪里还把持得住,心口是一阵小鹿乱撞,自觉连脑子都有些不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