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道用了膳,便有人来禀报,说是萧让有事要见慕容复。
“请萧先生去书房,我稍后就到。”慕容复让人带着萧让去书房等他,而他却并不打算让李莫愁跟着去。
“莫愁,累了一天了,你先歇歇。明日让阿朱帮你收拾些东西,准备随我出去。”
慕容复如此关心她,李莫愁见他眉眼间有几分疲惫,自是不敢再给他添麻烦,便点头应了。
如今,有些事还不到让她知道的时候。
慕容复正在一点点的让李莫愁了解他的不同,却又时刻将人攥在手心里,他是不会让她有一丝离开的机会的。
书房里,萧让递了一纸书信给慕容复。昏黄的烛光摇曳,慕容复瞧清楚了书信上的字。
“看样子,我需得亲自会会这位加亮先生了,只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
萧让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十分的笃定,“公子爷只管放心,他不会让你失望的。”
“既如此,那便请萧先生在参合庄里耐心等待了。复不日便出发。”
“静候公子爷佳音。”
--------------------
作者有话要说:
下面复官要出门勾搭下属去了。好像大家都不吃这对cp嘛,没多少人看的样子,不过这一卷应该会比之前的几卷都要长,想看别的cp的小可爱要耐心等待哟!
第130章
“慕容, 咱们坐船这是要往哪里去啊?”
李莫愁站在甲板上,秋风吹拂,看着河水缓缓流动, 两岸树木过眼,偶见城镇一晃而过。
他们出发已经有些日子了, 只是出了参合庄, 他们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船上度过的。
饶是李莫愁自幼生在古墓,难得见此般宽阔的河流, 觉得新奇有趣,可日子一长,便觉得无甚特别的了。而且上了船之后,李莫愁一开始还记得自己身处何地, 可到现在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到了哪个地方了, 耐不住性子了,便主动问慕容复了。
慕容复知道李莫愁能耐到此时再问已是不易, 不由笑道:“莫愁, 你可是厌倦了船上的日子?不着急,过几日,我便带你去岸上走走。”
慕容复如此宽慰, 她很开心, 可他还是没有回答她的问题,他们到底要到哪里去。
李莫愁一时心急,拽着慕容复的袖子摇了摇,“好慕容,你还没告诉我, 我们要去哪里呀?”
“莫愁不是说过,我到哪里去你便跟到哪里, 怎么今日就这般好奇了呢?”慕容复此时心情很好,颇有兴致的逗弄李莫愁。
两人相处了有些日子,慕容复待她千般好万般宠,李莫愁只觉得慕容复是世上待她最好的人,越发的信任他,离不开他了。
李莫愁下意识反驳,可话还没开口,她便反应过来是慕容复有意逗弄她,跺了跺脚,眼波流转,嗔道:“慕容,你逗我!”
慕容复朗声一笑,风吹得他白衣猎猎,俊逸潇洒,李莫愁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忽然,李莫愁见慕容复转头,敛了笑,沉沉道了一句,“先去山东,见一个人。”
见什么人,值得慕容复如此重视?
李莫愁在参合庄待了一段时间,庄内人人将他视若神明,从来都是别人来见他,何曾见过慕容复亲自去见别人呢?而且还这么老远的找过去!
“这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他对我来说很重要。”
慕容复说得随意,李莫愁却听得心里一咯噔:对慕容很重要的人,若是一个女子?
李莫愁不敢再往下想了,她但凡那么一想,心中便有止不住的酸涩之意和一股拔剑的冲动。
若是数月之前,或许还好,可如今,李莫愁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做出什么事了。
李莫愁忽然安静了下来,神色恍惚,慕容复瞧在眼里,心中已是明了,这一切都是他想见到的,却为何有那么一丝的不忍呢?
因着慕容复的一句无心之言,李莫愁心中惴惴不安了几日。直到上岸那日,慕容复告诉她,他要见的是一位教书先生时,李莫愁才算是放下心来。
既是教书先生,那必定是个男子了,那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此番慕容复出行,身边只带着李莫愁一人。
四大家臣都被慕容复派出去了,阿朱阿碧都是小姑娘,自然是留在参合庄了,萧让亦是待在庄内。虽然萧让会些功夫,可到底是个书生难帮得上什么忙,慕容复便没让他跟着。
越是如此,慕容复越是觉得自己缺少可用之才,心下亦是难掩焦虑。因此,下了船,慕容复便带着李莫愁直奔萧让给的地址去了。
山间的一个小村落,炊烟袅袅,男耕女织,牧童短笛,孩童嬉笑,颇有世外桃源之意。
慕容复带着李莫愁到了萧让说的那个小村落,给了村口的孩子一块糖,那孩子便高兴的带着两人去找吴先生了。
两人跟着那孩子,走在乡间的小路,路边的野菊花开得正好,偶有村民打量着他们两个外乡人。
很快,那孩子带着他们到了地方。
一间茅屋,两排疏篱,篱笆旁种着两丛菊花,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站在小院中在给菊花浇水,怡然自得。
中年人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刚刚还高兴的不得了的孩子一对上先生的眼睛,立时变得恹恹的,老老实实的唤了声“先生”。
中年人温和一笑,平易近人,“狗蛋,你此时不在家中温书,跑到我这里来,可是想再加些课业?”
孩子的脸垮了下来,欲哭无泪,“先生别啊,我只是见有人要找先生带个路罢了,我这就回去温习功课。”
说完,不等中年人答话,便攥着手里的糖一溜烟儿跑得没影了。
慕容复一直在旁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中年书生,他眉清目秀,面白须长,一双眼炯炯有神暗藏精光,一双手修长有力略有薄茧,看样子会几分功夫。
此时,慕容复方才上前见礼,李莫愁不明所以只学着慕容复一般,“先生有礼了。”
“两位客气了,不知两位前来有何贵干?”
其实,方才吴用跟学童说话的时候便已在暗中打量两人了。
来者女子容颜绝色,目光澄澈,脚步轻盈,一看就是个武功不错的姑娘。至于男子高鼻深目,俊逸潇洒,长剑悬腰,堪称是人中龙凤。吴用甚至觉得此人或许是王孙贵胄,他心下一惊,竟隐隐瞧出一副帝王之相,当下便不敢小视两人。
亦是此时,吴用便明了来人的身份,此人一定是萧让口中所说的明主,慕容复。
萧让未曾与吴用多言慕容复的身份,此是隐秘。只是吴用何等心思,他只一听慕容复的姓氏,便将他的身份猜了个大概。
亡国后裔,以期在这几国夹缝中谋求复国,谈何容易啊!
“复听萧先生所言,知加亮先生在此隐居,特来求见。”
“先生今日不在。”
“那不知先生何时回来?”
“或许三五日,或许三年五载,尚未可知。”
“那便请先生转告,复明日再访,不见加亮先生,绝不放弃。加亮先生既自诩诸葛孔明,复便只得做一回刘玄德了。”
说完,慕容复便潇洒转身,带着李莫愁离开了,只余下吴用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回城的路上,李莫愁不解的问慕容复,“慕容,刚刚那个人不是你要见的人吗?为什么他又说自己不在家呢?”
连李莫愁这样心思简单的都看出刚刚那人便是慕容复要寻的人,慕容复又如何看不出吴用的身份呢?
“他是在考验我的诚心,同时他也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帮我做事,值不值得冒这个风险。”
聪明人做事总是思虑再三,恨不得将所有的一切都考虑周全。慕容复并不吝啬这点时间,吴用这个人他要定了,只盼他名副其实才好。
“慕容,你说的话,我好像有些听不太懂的样子。”
慕容复的话叫李莫愁听得有些奇怪,满腹疑惑,考验诚心,做什么事需要冒风险,又是什么样的风险?
“你现在不懂,以后便会懂的。”慕容复并不告诉李莫愁其中缘由,只是叹道,“或许等你知道了……”
慕容复的话并没有说完,他也没有打算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李莫愁瞧着他的脸色,心中越发觉得奇怪了,好像自打他们离开参合庄,慕容复便越来越不对劲了。至于怎么不对劲,李莫愁也说不上来。
可是,这种猜不透的感觉,让人不上不下的,着实难过。
李莫愁一把拉住慕容复的手,“知道了又怎么样?慕容,你不要同我打哑迷了,好不好?”
慕容复并不曾看她,淡淡道:“知道了就会离开我。”
李莫愁言语坚定,目光不移,“不会的,不管我知道了什么,只要你心里有我,我就不会离开的。”
其实,慕容复是个多疑的人,他的心里对谁从来都不是坚定不移的信任,包括他的亲人和最得力的下属。
李莫愁那么说,慕容复心里不是没有触动,可让他就这么告诉她,他也做不到。
无奈之下,慕容复只得含糊其辞,声音很轻,“因为我要做的事,须冒天下之大不韪,处处危机四伏,一招不慎,便是身首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