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咸鱼良妾[红楼] (大河东流)


  云舒瑶听了,也为孙子自豪,有些惋惜,若不是她要等船队给她带的东西,她本来是要回京城的,刚等到了船队,还在整理,就听到了让人震撼的消息,三阿哥弘时被过继给了老八胤禳!
  弘时本来居长,为了这个名头,也有不少人支持他,现在长子成了弘历!
  本来他就占据优势,现在基本上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已经不用质疑了。
  这对于弘历来说是好消息,对林家来说,也是好消息。
  但高兴了没多久,云舒瑶收到了京中快信,林如海病了,久治不愈。
  人力有穷尽,寿命也有尽头,他老了。
  他六十有余,相比起七八十的老人,他年纪不算太大,但对比林家众位男性先人,他已经是长寿的了。
  云舒瑶收到信,立刻赶路回去,赶上了最后一面。
  林如海瘦了许多,云舒瑶伸出手,不用多说,林如海就主动把手腕露出来。
  他是五脏在衰竭,不是其他病症,果真如信上所说,他只是老了。
  云舒瑶有些惆怅,林如海还安慰她:“不必难过,我能有如今的寿数,已经是意外之喜。”
  林如海能有什么不满呢?
  儿子在内阁,孙子中探花后娶妻,现在孙媳妇已经有孕在身,大女儿那边,大女婿爱重,膝下养了两个孩子都孝顺,孙子也都养在她膝下,二女儿在宫中,弘历眼看着会成为下一任真龙天子,小女儿在南映,儿女双全,夫妻和睦,他还有什么不满的?
  云舒瑶听了这样的话,不由皱眉:“说的容易。”
  说不难过就不难过?
  一年又一年,父亲走了,母亲也走了,现在另一个亲人林如海也要走了。
  看到了她的难过,林如海也不由叹了一口气,眼中带着笑意:“好,那就难过几日。”
  他这说法,真是让人好气又好笑:“好了,你就别耍嘴皮子了。”不如省点力气。
  林如海就不开口了,抓着云舒瑶的手,闭上了眼睛,没多久就沉沉睡去。
  琛玉在旁强忍着悲伤,看父亲睡着了,深吸一口气,才压低声音开口:  “母亲,父亲……
  现在每日醒来的时间都不长,估摸着要睡两三个时辰才会再醒。
  父亲每日喝药都很配合,每日也会问母亲的行程。
  琛玉知道,父亲在等母亲回来,想要再见她一面。
  现在见到母亲了,琛玉心里已经有了预感,父亲……熬不了多久了。
  云舒瑶看着林如海那只手,他老了,自己也青春不再。
  她知道自己对他的自始至终都没动过情,但这么多年的相处,不是血脉至亲,也是家人,家人接二连三的离开,她还是看不并。
  云舒瑶就在这里坐着,手也没有抽出,一直放在林如海手下,等他再度苏醒,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云舒瑶。
  “咳咳、咳咳……”云舒瑶给他端来了水:“喝一点润润喉。”
  林如海喝了一小勺,靠在枕上,理顺自己的呼吸就用了许久。
  他的眼神有些感伤:“抱歉,要留下你一个人了。”
  身为枕边人,他有时候也能感受到她的孤独,这是一份其他人无法理解的孤独。
  他走了后,儿孙各有伴侣前程,没法一直陪在她身边,她就更加孤独了。
  云舒瑶抬起眼,看着他,“你们会一直陪着我的。”她拿出了一张画卷:“你看。”
  这是她在广府画的,当初刚进林府时看到的那位风华正茂的探花郎。
  青丝青袍,面如冠玉,手中拿着一卷书,正含笑点着案桌上的画卷。
  这是一幅未完成的画,现在只画了一半,另一半是她自己。
  看着画上的自己,林如海嘴角不由翘起,“你还记得啊……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他不由想到了当初的时光,已经过去数十年了啊。
  他的视线慢慢的从画卷中抽出:“舒瑶,这么多年,谢谢你。”
  云舒瑶回望:“我们之间,不必客套。”要说起来,她也要谢谢他。
  在她,在云家有难时不吝施以援手,之后还一直给予云家帮助。
  那时候的她,异能微弱,连救出父亲的能力都没有。
  虽然他做那些不是单纯的发善心,但自己当初进林府,又何尝不是抱有自己的目的?
  林如海今晚安心的沉沉睡去,自此一睡不起,云舒瑶在他床前呆坐许久,琛玉强忍着悲伤来安慰:“母亲,节哀,你也要保重身体,儿子……只有母亲了。”琛玉伤心难过之余也有些惶恐,父亲去世了,长辈就只有母亲了,若是母亲也去了……他接受不了。
  云舒瑶一时没说话,许久,才叹了一口气,“挂白吧。”
  送走一位又一位的长辈,或许以后她还会送走更多人。
  难过吗?
  难过。
  孤独吗?
  孤独。
  只是很多时候,她也是享受孤独的。
  她在这个时代本就是异客,她忘不了现代的时光,现代的烙印深深地印在她身上,她忘不掉,也不想忘。


第144章 后来
  林如海的丧事办的极是体面,来客众多,且身份贵重的数不胜数。
  在外人看来,林家声势十分惊人,只是可惜了,他这一去,林家又要在朝堂上销声匿迹三年了。
  瑛玉、黛玉都在灵前哭成了泪人,自此她们就是没有父亲的人了,珞玉也伤心,只是她出不了宫,就让弘历弘昼代替她前来。
  就是雍正也为林如海惋惜,给他定了“景正”的谥号,也是对林如海功绩的肯定。
  丧事办完,举家扶灵回姑苏,留下来的,只有元哥儿和他媳妇。
  他媳妇怀孕了,孕期反应不小,不能长途跋涉,索性就留在京城。
  曦姐儿已在去年选秀出门了,孙子辈的就剩下晴姐儿还在身边。
  在回京之前,云舒瑶又给了弘历一些东西,足够他慢慢消化不少时候了。
  回了姑苏之后,一开始琛玉是有些不习惯的,不管是父亲去世了的不习惯,还是因为从忙碌中闲下来的不习惯。
  同时他还处于一种类似应激的状态中,风雨无阻的来给云舒瑶请安,不管有事没事,每天都要见一见才安心。
  琛玉感觉自从父亲去了,母亲身上的出尘感更重了。
  要是她换上一身的道袍,琛玉觉得一点违和感都不会有。
  琛玉还真担心母亲有一天跟他说出对这世俗失去了兴趣,想要出家的话来。
  云舒瑶当然不会出家,儿子心不安,想要见面,那就让他见好了。
  时间久了,琛玉这种忐忑才慢慢消失,同时他也找回了状态,和媳妇婉欣一起继续翻译。
  云舒瑶的船队出海一趟,书籍带回来的是最多的,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种子,云舒瑶已经发现了好几种他们这里没有的蔬菜水果了。
  判断出是什么,就分开培育,很多蔬菜水果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后世见到的样子,是人类一代代训花才有的。
  相比起在朝堂上跟诸多老狐狸的你来我往,在这里查找资料翻译是相对比较劳力不劳心的活,琛宝现在暂时从朝堂中脱离出来,却也不是完全脱离。
  林家,也不仅仅只是林家,依附林家的人不少,他们还在朝堂上,遇到问题也会向他求教,身为林家家主,琛玉是没法真正闲下来的,不过工作量跟之前比是轻松不少了。
  林黛玉时不时的也会过来,就跟之前一样,她也会翻译一些她感兴趣的东西,多是关于自然学科的,还会跟哥哥嫂子一起交流。
  这也是云舒瑶想要看见的,在培育良种方面,他们出不了多少力,但是在翻译西方的书籍,还有写典籍方面,他们很容易就能上任。
  各有各的长处,何必扬短避长。
  因为林黛玉喜欢作诗词,云舒瑶还劝她把自己满意的诗词抄录下来,等她积累到了一定的数量,还可以出书,若是就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上,就是云舒瑶这个不爱诗词的人也会觉得可惜不得不说,林家的男丁出了好几任探花郎,但在诗词这一道上一直持有热爱的只有林黛玉,她在诗词方面格外有灵性。
  虽然说出书不是一般人出得起的,但他们家难道自己办不起一个书坊?
  就算不公开,自家和亲朋留作纪念也未尝不可。
  林黛玉心动了。
  唐婉欣见了,心中有些羡慕,云舒瑶:“你若是想,你也能出书,不必羡慕她。”
  唐婉欣听了这话愕然:“母亲,我哪有那份文采。”
  她有自知之明,她不是做不了诗,但她很少有佳句。
  云舒瑶:“你有你的长处,你想想,你在做什么?”她为什么会跟着一起翻译西方的典籍?
  首先就是她自己对这方面感兴趣,自己废了不少时间去钻研。
  她的外语是后学的,但现在翻译起海外书籍来比琛玉还要流畅。
  云舒瑶:“你能写的东西多了,比如你可以写介绍西方地里风俗人情的书,归纳整理西方学科的书也未尝不可。
  琛玉很赞同:“母亲说的是。”
  他从不觉得自己媳妇比不上小妹,只是擅长的地方不在一个点罢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