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镇定点头,道一声‘嗯’,甩锅甩的毫无压力,然后从堆成山的书架里找出一卷心法交给大黄,和颜悦色地将一点红光点在大黄的脑门上,那若隐若现的‘王’字便被隐去,同时说道:“好好修行,老头再有个半年就从昆仑山闭关结束了。”
大黄只觉脑门一热,抬手在额头上抹了抹,发现平整许多。
清墨说:“这有了人形了,再叫大黄就不合适了,还是给取个名字吧。”
大黄说:“大黄不挺好嘛。”
哪吒:“......”
清墨快人快语:“人间一般管猫猫狗狗的叫什么大黄阿黄!”
“......麻烦少山主了!”大黄改口利落,坐在地上撑着脸,等着哪吒跟清墨商量出个结果来。
哪吒跟清墨俩人嘀嘀咕咕了好一会儿,由哪吒一锤定音道:“就叫‘胡景’吧。”
大黄抱着心法,欣然接受道:“挺好挺好,少山主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清墨:“......这也太简单粗暴了!”
“清墨你这么闲,那大......胡景的修行事宜你也多照看着点,”哪吒转了转手上金环,迈步向外,“我走了。”
清墨喊道:“诶,这大半夜的你要干嘛去?”
“过北溟海拿四象扇。”说话间,哪吒的身形消失在金光洞中。
清墨对四象扇有印象,听了哪吒所言,急忙开始翻找书案上的文卷,找了好半晌,方才在书阁里找到关于四象扇的记载。
四象扇原名无定四象剑,乃是上一代九天应龙王所持武器,其中蕴含天之四象精魂,可做多般外形变化,有移山倒海之能,据说是上一代应龙王好将其化作一柄折扇使用,久而久之,便传做为四象扇。自上一代应龙王杳无音信之后,他手下的青龙神将为避免旁人觊觎此物,便将四象扇沉于尽是弱水的北溟海中,交托玄武一族守护,让旁人无染指之机。
清墨注视着典籍,不由得怀疑这记载到底是真是假,若是假的,哪吒会白走一趟,若是真的,人家必然不肯轻易把东西给他,以哪吒那个性子来说,九成得动手抢,那东西现在又算是个无主之物,连抢的理由都不用找了,哪吒虽然厉害,但那底下的东西又不是好相与的,万一折在那儿......
一想到这个可能,清墨浑身的毛都要炸起来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站立难安,一回头见着大黄没心没肺的玩着勾阴旗,心里更堵得慌,嘀咕道:“又一个没心没肺的......”
大黄听言抬头,说道:“你转来转去干嘛,骂我也不能让小山主回来,实在担心,你不如去找真人,看看他老人家怎么说。”
清墨抽抽嘴角,反问道:“你看你我哪个像是能进昆仑山的?”
大黄想了想,又道:“那你去找三太子啊,他肯定有办法。”
清墨半晌无言,不得不说,这的确算个办法,可东海的入海口是九湾河,陈塘关既是蚩尤的埋骨之地,又是去东海的必经之地。而他实在不想从那个地方走,他上一次为杨戬杨婵兄妹去关雾山那地方时,临着到陈塘关处,他通身血液滚热,哪儿哪儿都不对劲,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下面拉着他一般,险些没让他一头从云头上扎倒下去,依稀还能听见喊杀震天,惊得他当即从云间落下,一路疾走到关雾山。
犹豫了好一会儿,清墨看看大黄,又瞧瞧杨婵的房间门,放弃了让她去冒险的想法。
清墨犹豫的这会儿时间,哪吒已然跑出千万里地,离昆仑山北不过还剩数千里路程,她躺在云头上瞧着夜幕上众星拱月的景,将事情琢磨的明明白白,她下到北溟海取回四象扇,然后再去东海找杨戬取金弓,这样算是两件事都不耽搁。
临着昆仑山时,哪吒自云头落下,按照规矩,到了昆仑山地界儿,是不许驾云而行的,她与守山神将打了招呼后,慢慢悠悠地穿山越岭,往山北而去。
山北寒凉,不像旁处温暖如春,一路移形换影缩地成寸,过了这地界儿后,复往北行上七百里,便是极寒之处。
北溟海上黑水翻涌,浪花拍打在漆黑的礁石上,毫无痕迹,乌沉沉漆黑胜墨,在夜幕中好似平地,但凡哪吒眼神差点儿,这从云头上下来就未必是落在礁石上了,说不得便就一头扎进去了。
哪吒半蹲在礁石上,探手拂过水面,稍稍试探一下,闭眼体感弱水与凡水之分,只觉比起凡水要更凉一些,缺少了些浮力,当她收手之际,无意使腕间乾坤圈触碰至水面,然而乾坤圈触水之处忽的闪过一丝微光,须臾间沉入水底,再不见踪影。
取出帕子将手上的水擦拭干净,水滴在素白帕子上好似墨汁着附在纸上一般顺滑而下,一滴不剩的沉入水面,在寂静的夜里响起一声滴哒,翻身入水却未曾溅起一滴浪花儿。
海底除却乱石,四处皆是沉睡中的玄武,唯一的光亮自海心处传来,靠近一瞧,却是一座使黑色玄石砌成的巍峨宫殿,殿内供桌一张,桌下一头玄武沉沉而睡,桌上明灯两盏,灯后有神龛一副,龛内供一柄折扇,折扇舒展开来,扇面上蓝天红云,火鸟腾飞,山脉碧青,黑水上浮一玄武,龟甲上有一白衣人侧身执扇而立,似在注视远方。
只一眼,哪吒便知这扇子真假,遂直接动手取了。
本以为取扇过程或许会有些波折,但直到扇子入手,让她细验了一遍,也没哪只玄武醒来警告她说一声勿动勿取,桌下那头打瞌睡的倒是醒了,但也只是慢腾腾地爬出来,变作个老人模样,对着哪吒走到门口的背影说道:“年轻人不讲武德,我老人家守了这么久,你拿了东西好歹也说声谢谢不是?”
哪吒:“......谢谢。”
老人盘着肩头黑蛇,打量着哪吒的背影,说道:“年轻人转过来让我老人家看看!”
哪吒依言转身,正视老者。
老者打量着哪吒,双眼明亮精光湛湛,不见丝毫老态,约莫半刻钟后,老者垂下眼帘,看不清楚神情,只是语气中有一丝说不出的情绪,说道:“人身待在弱水里久了会出问题,拿着四象扇早早上岸去罢。”
虽然不懂为什么,但哪吒还是认真的道了声谢。
老者望着似乎静止水面,低声叹道:“这四象扇是龙神大人或是混元珠拿走,有什么分别么?谁不知道他有事儿没事儿就好往玉虚宫去?”
黑蛇嘶鸣着从他肩上爬下地,化作个老妇,听她啐道:“讨那混元珠一声谢,也不怕折了你的寿数!”
借助乾坤圈中的乾坤中和之力出了北溟海,哪吒复又纵上云间,方才在云间站定,便感觉周遭灵气有所异动,紧接着便听得一声龙啸从东南外四百里处响起,其中蕴含的怒气在静谧的夜空中显得格外突兀。
哪吒心中一惊,若是不出差错,这声音来源应是昆仑山西北方三百里外的三危山,金刚石面世会导致方圆百里灵气紊乱,难不成是有什么被压着的东西想要借助金刚石面世时的紊乱灵气冲破封印,意图重新踏入尘世?
这么一想,她打望了原本的目的地一眼,认命的调转云头,循着龙啸之声方向过去。
三百里距离,对于哪吒来说,不过是眨眼时间的功夫,她在云头站定,藏匿了气息后,定定的打量着下方的情况。
这一座山方圆约莫二百里,借着昆仑山的灵气,整体地势不错,坐落在龙脉尾巴之上,但山上林草树木极少,多是低矮木丛,覆盖着重重白雪,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皆有人借着矮木丛潜匿行藏,缓缓向山心靠近。
而山心地处是一处凹谷,在悬崖下方,底下铿锵作响,
哪吒想了想,小心将云头往下按了些,以便她能更好的观察下方发生的大事小情。
凹谷内,正中一只形状怪异的异兽,只见这异兽头生四角,身形如牛,通身白毛如蓑衣,周遭数十人持兵执法将此异兽环绕,男女老少尽有,神情甚为警惕,生怕此兽暴起。
此兽名唤獒骃,女娲补天之时天下大乱,人无立锥之地,异类灵气不足,便以人为食,而獒骃为恶更甚,甚至会袭杀下界天兵吸食灵气补充己身,应龙承娲皇之命,将其镇压在三危山。
哪吒脑中拂过这么一段文字记载,心里有了底,但疑惑也自心起,四野未见任何龙族与类龙之物,先前那声龙吟自何处而来?
随着时间流逝,天色渐明,东方露出一抹鱼肚白,凹谷中聚集的人与异类越来越多,被龙啸之声吸引来的人不止哪吒一个,为人心细如发的自然也不只她一个,哪吒能够注意到的事情,同样也有旁人能够想到。
因此,有人开始在谷中动作,想先将危害最大的獒骃捕杀,也有人如哪吒一般地坐山观虎斗,等着坐收渔利。
獒骃的吼声在天色变化中越发焦躁,进攻的意图明显,只是见围观人多,心有忌惮,不敢擅动。
当第一抹旭日红光照射.在雪地上,獒骃眼中凶光大盛,猛地扬起前蹄狠狠踏在地上,其中所含力道将雪谷震颤,此前想要帮忙之人布下的阵法顿破,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倏地朝围捕它的一六旬老者冲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