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四福晋[清穿同人] (空巢独居客)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空巢独居客
- 入库:04.09
“初九我额娘寿辰,这倒不是什么大事,到时候我回去一趟就行去。七月十一是贵妃娘娘忌辰咱们在府里得办一办,然后就是十五,那几天前后倒是哪儿都别去。可咱们府上年年到这时候都要往几个庙里送点东西,这些也得看着,要不下边那些奴才尽出乱子。”
既然四爷想听,瑾玉还真就一桩桩一件件的跟四爷数,这一数还真就说开了嘴停不下来,从府门口一路走就一路说,说回到正院的时候瑾玉都说累了。
瑾玉说得仔细四爷也听得认真,完全没了在马车上随意找个话头儿来找补的心思,回屋之后他坐下倒了杯茶递给瑾玉,“弘昀都快一岁了?”
“爷,这可是你亲儿子。”前一秒瑾玉接过茶的时候还觉得四爷挺贴心,后一秒就知道还是自己单纯了天真了,果然还是个大猪蹄子。“那天还得抓周,您可千万给孩子准备点好东西吧。”
“是是是,这你放心,书房里东西多,不拘着拿些来就行。”弘晖是长子又是嫡子,四爷不可否认自己把大半的心思都放在了弘晖身上,弘昀这个还不会说话的奶娃娃,他还真是鲜少想起。
“还有你额娘那边,到时候爷跟你一起去,你一个人回去像什么话,别再没得叫外边那些闲人多想。”
四爷这么说着瑾玉也就这么听,以前原主回家给爱新觉罗氏过寿四爷也去过,不过也就去过一次,就是刚出宫开府的时候去过一次。之后四爷不去原主也不说,乌拉那拉家就更没人敢问了。
“行了,那这事就这么说好了,户部还有事爷先走,晚上回来吃饭。”话说开了,刚刚马车上那一茬也就算遮过去了,四爷也坐不住急匆匆又起身出门去了。
今年入秋早,一进七月就没之前那么热,府里上下也把夏天最轻薄的亮地纱换成葛纱的单衣。这些衣裳都得新做,就算早早的备下,等真要全换上瑾玉也忙活了一整天。
期间就更别说后院那几位又因为花色布料成色拌了几句嘴,最后要不是李氏出头把几人压住,又得因为这些破事闹到瑾玉这边来。只这事除了瑾玉高兴,正院其余人听了都不置可否,甚至福嬷嬷还为此气了一场。
“嬷嬷,进屋这么久就没见你有个笑模样,到底怎么回事你说说吧,憋在心里可不好。”
“福晋,那李氏也太不像话了,这事轮得到她来充大个儿吗,还她去调停,心里怎么想的满府的人谁不知道。”
“嬷嬷,你这可难为人了啊。之前她们一起闹的时候你还说过,李氏年纪大了,也是府里的老人了怎么不劝劝,还跟着一起闹。现在人家不闹了劝了,你又说人家充大个儿了,这人可太难做了啊。”
“福晋,奴才不是那个意思。”福嬷嬷如今是越发瞧不明白自己从小奶大的孩子现在是个什么心思,可眼看着主子爷心思越发的系在正院和福晋身上,就算瞧不明白福嬷嬷也认了。
“嬷嬷,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但是你那个想头是不可能的。咱们府也不可能一直就是个贝勒府,往后再往上一步还这么混着吗,再说后院的女眷能混着,府里的孩子能混着吗。”
福嬷嬷这么大年纪了,本分却又想得天真,以前原主不得宠的时候主仆二人总想着拿身份压人倒也没错。
可现在明显局势不一样了,里后头那些莺莺燕燕美人赢家们进府的时候也越来越近,不把想法子先让老实的好拿捏的把侧福晋的位子占住,以后可怎么办啊。
想到这些瑾玉无奈摇摇头,不禁感慨这福晋做得真是太忙了!
第二十一章
四贝勒府上就两个小阿哥,弘昀虽不是嫡出,但周岁生辰和抓周这些该办的还是得办。尤其弘昀出生的时候又正好撞了乞巧节,入关之后旗人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坦,汉人的习俗也越学越多。一年到头的年节一个也没落下,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也信了个十成十。
也不知道哪里传来的说法,说是七月七出生的孩子毒气重还碍着鬼节命不好,偏正好碰上弘昀确实又是个不健壮的样子,可不传得似模似样的。
就为了这个瑾玉都得在弘昀周岁的时候好生给孩子办一场,且不说冲喜啊闹凶数这些有没有用,但办了就代表自己这个当嫡额娘的尽心了,以后好不好的也攀扯不到自己头上来。
“瞧瞧这孩子,长得可真好,真像他阿玛啊。”
“像吗?”
要不说能跟爱新觉罗家过日子的人,个个都有睁眼说瞎话的本事呢。李氏是汉人,据说李家发家还是在江南那边,李氏妥妥的一个江南美人儿。
儿子像娘,弘昀除了眼睛没跑了爱新觉罗家的种,整张脸简直就是缩小版的李氏。漂亮秀气,眼睫毛长得打卷儿,今天又穿了一身红衣裳,被奶嬷嬷抱到前院来的时候,瑾玉乍一看都没分得清是男孩女孩儿。
“像,怎么不像,现在不像再长大点儿就像了。”
他塔喇氏也不在意瑾玉的反问,伸手逗了逗被奶嬷嬷抱着的孩子,兴致上来干脆又脱下手腕上的金镯子塞到弘昀衣服上的小布兜里,“咱们二阿哥长得好,肯定招小姑娘喜欢,这镯子给他留好了,以后讨姑娘喜欢用得上。”
“五嫂,您这也准备得太早了。再说您这镯子样式肯定是五哥挑的,除了重还是重,再过个十多年,人小姑娘不见得喜欢这个。”
“这年头还有人不喜欢金子的呢,弟妹你别唬我,真有那样的人你说给我听听,让我也长长见识。”
胤祺从小在太后跟前长大,衣食住行上的习惯都跟着太后走,这么多兄弟间就他汉语汉字学得最晚最慢。现在大了这些都还好,就是审美方面是根子上的事改不了,金器首饰这样的东西更是越重越好。他塔喇氏与他做了夫妻,可不也被慢慢带歪了。
“行了啊,你们俩都是当婶婶的还有没有点正行了。这也就是弘昀还不记事,要是孩子记事了非得拿这事笑你们一辈子。”
到底只是个孩子周岁没办得太隆重,请的也是平日里最亲近的几家,后边的女眷们看过孩子之后,瑾玉也没再假模假样的装出一副多慈爱的样子,只叮嘱弘昀的奶嬷嬷看顾好孩子,就让她们带着弘昀往前边抓周去了。
“诶,你这是没打算把孩子弄到自己身边来养着啊。”几人看着孩子出了正院,一直在一旁没做声只看热闹的三福晋,才一针见血的问瑾玉。
“三嫂您怎么看出来的。”瑾玉听着这话愣了一下,她确实没打算搞把庶子养到嫡母跟前,从小把孩子养成自己的那些所谓的套路,谁生的孩子谁养活,自己又没吃那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的苦头,凭什么去养人家的孩子啊。
可是自己明面上也没表现出来什么啊,甚至昨天还专门从库房里挑了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送到弘昀那边去,作为嫡额娘来说自己做得不错啦。
“你但凡动了心思,也不能就这么让弘昀去前边,总得派个你身边的人跟着吧。不过你这样也好,别人的孩子啊总归带不亲,以后等孩子长大事也多,不如现在就分得清楚才好。”
如果说有些夫妻是夫唱妇随,越过日子越像一家人,那董鄂氏和胤祉就恰恰相反。修国子监的银子前几天四爷东挪西借的凑了一部分给他,今天弘昀生日他就早早的来了。
可来了吧又拉不下脸来谢这个弟弟,就在前边一会儿一句诗,一会儿一阙词的说要送给弘昀这个侄儿,酸不溜丢的听得一众大老爷们直摇头,一点也不像董鄂氏有什么说什么干净利落脆。
“真的养不熟啊。”
只可惜有时候话说得太干脆也不好,都是皇子福晋,他塔喇氏成亲的时间也不短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个孩子,这会儿听了董鄂氏的话就实在没忍住多问了一句。毕竟她已经起了要从后院抱个孩子养到身边的心思了。
“嘿,瞧我这张破嘴,我就是顺着四弟妹的话说你可不能较真,要是今天是你家办酒,我话就不这么说了。再说了你才多大年纪,”
“瞧瞧,这才是当嫂子的典范,人精儿。嫂子说错话了得罚,喝一杯吧。”
瑾玉自然知道他塔喇氏心中所想,只是这事旁人没法劝,但没法劝生孩子还不能劝喝酒吗。有道是酒解千愁,话说错了不怕喝两杯就什么都好了。
今年的乞巧节算是过得热闹,给弘昀办了酒抓了周、过了乞巧节,还顺道在晚上家宴快结束的时候给李氏长了位份,只是瑾玉没想到挺圆满的事,第二天还闹出挺大的动静,真叫人哭笑不得。
头一个是李氏,晚上饭都快吃完了,瑾玉一句二阿哥满了周岁大格格,从明天起李氏的份例往上涨一涨,就让她整宿都没能合眼。
自己跟福晋打交道这么多年,没谁比她更清楚福晋是什么人,之前自己操办了两场祭祀,完了福晋那头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她反而觉得踏实。现在事都过了又给自己这么大一个恩典,叫人心里如何不惶恐。
但李氏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惶恐了一整晚转过天来大清早的把自己收拾利索,就带着大格格直奔瑾玉这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