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菀凝小,骑术比菀琇还好,菀琇紧追不舍, 终于追上她。
见菀凝闭着眼任由威风拂面,她长长的出了口气。高兴了就好。
跑马场只有她们姐妹两个,见菀凝心情不错,她道:“这就对了,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愁也一天乐也一天。咱们就应该向前看,管他风吹雨打。”
菀琇不擅长安慰人,这几句话还是她在家里打好腹稿反复琢磨过的。
菀凝真诚的看着她,“二姐,对不起。还有,谢谢你。”大姐稳重,经常照顾她,所以她跟大姐的关系最要好,很多时候会忽略二姐。
现在,‘稳重’的大姐为了一己之私可以枉顾姐妹之情。反而是看似薄情的二姐从未做出过对不起国公府的事,现在还一门心思哄自己开心。
菀凝忽如其来的的道歉让菀珂一愣,她脸色泛红有些不自在的说道:“亲姐妹说什么呢。”
菀凝也跟着笑:“对,亲姐妹。只要二姐不做有损家族荣誉的事情,日后我罩着你。”
菀琇大笑出声,伸手使劲儿揉了下她的头发,“小屁孩一个,还罩着我呢。要罩也是姐姐罩着你。”
她虽然不如大姐懂那么多赚钱的法子,也没有轮到让一个小孩来照顾的道理。
两姐妹一直玩到天黑才有说有笑的回家。觉罗氏看到她们放下了心,“回来了,就赶紧更衣用膳。一家子就等你们俩了。”
菀凝上前用力的抱着觉罗氏,“对不起额娘,让您担心了。”
想想她真是糊涂了,为了个没心的平白让家人跟着担忧。
觉罗氏拍拍她的背,“一家人说什么傻话。赶紧的,你阿玛特意绕路买了你们爱吃的烤鸭。”
“耶,”两姐妹一拍手,又行了个礼就回屋换衣裳去了。
饭毕,彭春说道:“再过不久又到了巡行塞外的日子,这次我也在随行之列,你们收拾收拾,到时候跟着一起去。”
大清与蒙古交好却又带着防备,每隔两三年康熙都要巡行塞外,用以震慑蒙古。
以往彭春也有跟随,不过府上孩子小,他并未曾带家眷。这一次皇上着重点了几个大臣,允许他们带女眷。
除了石家,乌拉那拉家、国公府何然在列。
觉罗氏点头,她道:“前日入宫,我听荣妃娘娘提起此事。说是皇贵妃娘娘的病时好时坏,皇上想让她出去走走、散散心。”
皇贵妃佟佳氏是皇上的亲表姐,两人情分不一般。她生病,皇上自然担心。
菀凝看了菀琇一眼,好奇道:“阿玛,额娘,我们也去吗?”
觉罗氏点头,“去,荣妃娘娘跟二公主都去,娘娘特意点了你。”
二公主今年十六,也到了说亲的时候。大清公主多有和亲蒙古,皇上这次带着荣妃娘娘和二公主,可能就有相看的意思。
公主和亲无诏不能回京,或许娘娘正是知道这一点才让她带着菀凝。就是想让她们在最后的一些时间里多处处,争取不留遗憾。
带了菀凝,府中就剩下菀琇。一个姑娘家多有不便,她索性一起带着。
菀琇惊呼,“塞外吗?阿玛,塞外是什么样的,我都还没有去过。”
菀凝也忽闪着大眼睛看向彭春。两个女儿都感兴趣,彭春索性就多说了几句。
“塞外啊,跟京城不同,那边一望无际的草原,住的也多是蒙古包。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皇家在塞外建有行宫,女眷都是住行宫的。”
“行宫仿的是京城的建筑,吃住跟京里面没多大区别。”
菀琇拍拍胸脯,“那就好,我就怕到时候闹出笑话来。”
跟京城的饮食差不多就行,她就怕不一样,丢了脸。
觉罗氏好笑道:“这有什么,你们头一次去,旁人也是如此。要丢人,大家一起。所有人都这样,也就不是丢人了。”
菀琇拉起菀凝,“那,阿玛、额娘,你们聊,我带菀凝先去收拾行李了。”
觉罗氏想说不急于这一时,皇家出行都要准备很久的,却被彭春拉住。
等两个女儿都走了,彭春道:“去了行宫你多注意点。皇上今儿提了一句菀珂,我怕到时候会把菀珂也喊过去。”
皇上的原话是‘朕应该早点说这件事,不然爱卿的女儿也不用背井离乡了。祭祖还是本人去更有诚意,等到了盛京,朕允你几天假。’
他摸不准皇上什么意思,未免露馅,那时势必要带上菀珂的。
现在菀珂就是国公府的禁忌,如非必要,彭春都不想提这个女儿。提起她,觉罗氏也有些不快,不过她还是点头。“我会注意的。”
“爷别怪我丑话说在前头,她老老实实还罢了;如果菀珂发癔症做出有辱门风的事情,我绝不姑息。”
她自己有儿有女决不能被个不知所谓的给连累了。
彭春毫不犹豫的点头,“放心,只要她敢,不用你,我会亲自处理。”
彭春是标准的封建大家长,讲的也是董鄂氏一族的利益,其次才是自家。不只是彭春,世家大族都是一个德行。
比如当初的董鄂费扬古,如果不是为了董鄂氏一族的名声,他也不会冒着得罪安亲王府的风险也要打断蕴绣的腿。
不怪彭春先把狠话放下。皇上带着皇贵妃,自然要带着四阿哥的。不只是四阿哥,皇阿哥中除九阿哥往下的几个小阿哥,剩下的全部都带着,包括太子。
行宫人来人往,就菀珂那脑子,谁能保证她不会做什么?
彭春也想过不带她,又担心太过刻意惹了皇上猜疑。他只能先提前打好预防,到时候见机行事。
菀凝第一次去塞外,收拾起行囊来有些无措,趁着入宫请安的时候,她去请教了荣妃。
三阿哥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皇上到处走,荣妃娘娘也随驾过几次,比较有经验。
二公主拉着她的手,“你带几身衣裳就行,其他的我跟额娘都帮你准备好了。等到了行宫咱俩住一起,有我跟额娘在,保管给你收拾的妥妥当当。”
“那不太好吧?”想也知道公主跟臣女的住所不同,她跟着二公主那不是占便宜吗?
二公主不在意道:“有什么不好的。”她看了荣妃一眼,凑到菀凝耳边小声说道,“汗阿玛说这次要给我选额驸了,选好日子我就要嫁去蒙古。想要再见不知何年何月,你就当最后陪陪我。”
二公主面带伤感,菀凝瞬间就心软了。“那好吧。”
公主看着高高在上,想想挺可悲的。待字闺中的时候要学习各种知识、规矩,长大了婚姻也不能自主,一切都是利益。比起她们还能求个落选自行婚嫁,公主可一点任性的权利都没有。
见她答应,二公主高兴了。“早就听昌平说你骑射好,等到了塞外咱们比试比试。”
看着女儿的笑颜,荣妃道:“你比菀凝大了好几岁,跟她比你也不害臊?”
自从皇上告知女儿要选额驸的事情,女儿这几日都在强颜欢笑,今日难得她有兴致跟菀凝玩闹,荣妃当然要凑趣。
二公主做了个鬼脸,“才不会呢?我可是听昌平说了,菀凝能百步穿杨,十发九中。就是太懒撒不喜欢表现,不然这‘女中豪杰’的名头还不知落在谁身上呢。”
说起这个二公主就撇嘴。
要说这几年京中贵女谁最出名,非石雅娴莫属。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位石格格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能传的人尽皆知。
什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规矩礼仪堪称女子典范,不过射中几只野鸡兔子也能吹‘女中豪杰’、不逊男儿。
她若真有本事便罢了,好歹也是宗女之后,二公主不至于不给面子。
有次宫里举办宴会,石雅娴提了首诗,诗如何她先不论,至少字远不如菀凝写得好。
不,别说菀凝,同样是簪花小楷,昌平、新城写的都比她好。
只不过这俩人跟菀凝一样,不喜欢显摆,除了亲近的人,别人只以为她们不务正业整天只知道玩,无人知道她们学业的出色。
如此便显出石雅娴来。
二公主明白,这其中有汗阿玛的推波助澜,他在帮着太子造势。但对石雅娴她依旧喜欢不起来。总觉得她端庄大气的有点假,仿佛失去了自我。
不可否认,这种类型的女子是长辈喜欢的,亦是大家嫡妻的典范,于她而言,还是更喜欢菀凝这样鲜活真挚的。
从京城到塞外差不多要行一个月的时间,过完中秋,大军就出发。
菀凝跟菀琇、觉罗氏做一辆马车。等休息的时候,二公主亲自过来把菀凝叫走了。觉罗氏怕菀琇跟自己在一起闷,便让她去找小姐妹。
上了二公主的马车,菀凝喟叹:“真舒服啊。”
八月的日头还有些热,二公主的马车里居然放了冰盆。从外头进来凉气铺面让她舒服的眯起眼睛。
二公主捂着嘴笑:“知道你最怕热,才叫你过来凉快凉快。也就是我,旁人那儿可没有。”
所有公主里面,二公主是最受宠的,康熙平时有了好物件也会想着这个女儿。更别说女儿马上要和亲嫁人了。愧疚也好,心疼也罢,此时二公主的待遇直逼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