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么对于苏清之这个超级大的奴隶主来说,整个吴国都是他的,搞房地产什么的,简直暴利好不好,而且还因为修了书院,解决天下学子读书难的问题,苏清之这位吴国大王的名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没有一个说他不好的,哪怕吴国大王祖传渣男,呸,是祖传暴君,天底下的学子也没有再把苏清之挂在耻辱柱上,只说苏清之圣明。
是真的圣明,没有掺和假水的那种圣明。反正对此苏清之挺满意的。唯一不满意的,大概就是书院、商业街等基建建了三年,和楚国、晋国之间的国战,就打了三年。
第三批量的基建什么时候结束,分兵两路,分别由伍子胥、孙武率领的吴兵才算正式的打下楚国以及晋国大半壁江山。
楚国还剩下三座城池,晋国好点,还剩下五座。不过五座城池加起来的人口,还比不上楚国仅剩的三座城池。而晋国比楚国唯一好的,大概就是人口少,动乱也就少。
毕竟楚王好细腰,多有饿死鬼的说法,可不是假的。
楚国人口虽说剩得多,但是吧,一句话,楚国大王历来和吴国大王一样,尤其喜欢作死。这不,作死得连本国国民都看不下去的地步。
这时候可没有用兵如神,善谋的韩非等厉害的军事家,谋略家为楚国奔走,楚国被本国民众嫌弃,苏清之是最高兴的,而且是高兴的差点就直接宣布办舞会庆祝的地步。
幸好没办,不然还在庆幸底裤没有掉的楚王这回十有**得吐血。
当然了,楚王这回没有吐血,还有下回嘛。毕竟苏清之的目标,可是拿下整个楚国外加整个晋国,这灭国灭了一半,还给留一半,根本就不符合苏清之的审美。
所以吧,苏清之把春秋五霸之一的秦国放在最后面,也算对得起历史上实现大统一的秦始皇了。
这一回,可是苏清之要当吴始皇,实现大一统的千古一帝,怎么能小心眼呢,所以吧,必须把楚国和晋国先安排上,既然这两国达成了某种默契,准备一起搞吴国,如今战败,那就一起整整齐齐的灭国,才能保持整齐一致嘛。
如此丧心病狂的想法,怎么说呢,不愧是心脏的苏清之。
当然了,苏清之可不觉得自己心脏。在伍子胥、孙武分别押解楚国、晋国俘虏返回勾吴城的时候,苏清之特意打扮得人模狗样儿,出现在楚国、晋国俘虏的面前,以极度疑惑的口吻询问,怎么不见楚王和晋王。
伍子胥老奸巨猾的回答道:“不管是楚王还是晋王都跑得太快了,臣和孙先生拿出撵兔子的速度,都没有抓住楚王以及晋王。还请大王不要生气,臣等下次争取,定然将逃跑速度比兔子还快的楚王、晋王擒拿。”
“寡人相信武卿和孙卿的实力。”苏清之双手背于后,很是认真严肃的道:“定然能够能够攻克楚国、晋国仅剩的几座城池,让楚国、晋国正式灭亡。”
“还请大王防备秦国一二。”孙武突然道:“唇亡齿寒,我大吴灭了楚国、晋国,就仅剩秦国这么一个大国,焉知秦国不会明目张胆的支援楚国、晋国,让楚国、晋国得以国存。”
苏清之摸了摸下颌,不得不承认苏武说得很有道理,而他就是这样想的。于是想了想,苏清之就道:“防御秦国的事情,就交给孙卿,寡人信任孙卿就像信任自己的手足一样。而武卿,便是寡人的手足。不管缺少武卿还是孙卿,寡人都不再是一个健全的人。”
苏清之说的话,简直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话,瞧瞧不管是孙武还是伍子胥,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恨不得士为知己者死。反倒是苏清之,竟然嫌弃起来,觉得大老爷们哭成这样,简直太丢面子。
苏清之:“???”
——要不要这么感动?
苏清之有点儿无语,当然了更多的是油然而生的责任感。
苏清之觉得有必要阐述清楚自己对苟延残喘的楚国、晋国,特别是暗搓搓估计想找麻烦的秦国的布局,顿了顿,干脆就招伍子胥、孙武两人上钱前,开始意味深长的讲解自己的安排。
不得不说,苏清之不愧是黑心肝第一人。就短短的时间,便想出了n条特别针对楚国、晋国的绝户计。连老奸巨猾的伍子胥、孙武二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第230章 第①⑨个故事!
这
还是说他们一直以来想错了, 他们的大王一直以来都是了不起的存在。
瞧瞧这n条绝户计,那是随手拈来。如果让他们两个老东西想,绝对会想很久, 才会凑出一两条,结果换做他们的大王
果然除了人与人的悲伤不能相通外, 智商也不相通!!!
伍子胥叹息,高兴多过感叹的道:“老夫不及大王也。有大王在, 吴国完成大一统,指日可待。”
“老夫也是这么认为的。”
两大臣齐心协力的恭维苏清之, 将苏清之捧得高高的。好在苏清之就不是那种被人吹捧, 就飘飘欲仙,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的自恋狂。
苏清之自恋归自恋,却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什么时候不该干什么, 随随便便就因为旁人的吹捧,就要上天, 早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毕竟这世间吧,还有一种死法,叫做捧杀, 惯是会读书的人发明出来的。
别以为身为一国之君,旁人就不会捧杀了。实际上, ‘捧杀’这个技能,一开始就是发明出来对付君王的。比如说周幽王为博红颜一笑,来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戏码。
按理说,接受诸侯供奉, 就像人类圈养猪, 像猪崽一样, 无忧无虑活着的周幽王,不应该那么犯二的。但是周幽王偏偏还就是犯二了,来了一出‘为美人,烽火戏诸侯’的戏码。
好嘛,本来诸位诸侯对于,压在他们身上作威作福的周朝天子很不满了,周幽王还犯二,自然就抓住机会,趁机不尊周朝,几次闻诏不奉,周幽王那个逗比,能怎么着?
毕竟是他不对在先。
主要是周幽王被‘分裂’周朝的诸侯们捧杀惯了,对自己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心里一点逼数都没有。
苏清之就对自己到底是啥玩意儿,很有逼数。
他看似温和谦柔,实际上是个心很冷的家伙。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不会去干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真要勉强去干,或许不会成为像周幽王的逗比,但绝逼会让自己过得很辛苦。
日子嘛,自然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过得随心所欲一点。
苏清之自恋完毕,突然话锋一转,很正经的谈起了政事。超级正经,都让伍子胥、孙武感到惊奇。而谈完政事,苏清之又留了二人吃饭。
不是吴国传统的那种水煮,而是倾向于后世的烹饪。
类似于烧烤、炖煮菜肴,而不是单纯的放水里加盐煮。讲究一个鲜香,口味重的话,再配上由苏清之闲来无事调配的酱料,简直好吃得能让人把舌头吞下去。
恰好这回,勉强算是苏清之掌勺的。
被请客的伍子胥、孙武吃得那叫一个开心。而且很荣幸,等出宫各自回家,还念叨着今儿在宫里吃了什么好菜。免不了就吩咐厨房的人,试着看能不能做出宫廷菜肴。
被难为的厨师:“???”
深藏功与名的苏清之,可不知道自己的两位好元帅,差点将各自府上的厨师难为死。
完全是兴趣所至,以往除了王后外,还没有谁享受这个待遇。如今苏清之毫不犹豫的大展身手,真的算是够给面子了,不枉伍子胥他们俩感动得热泪盈眶。
苏清之很满意,而他满意的结果就是,更加信心十足的投入各项基建的。这样的话,不想一二三再而三的重复。反正最终结果,都是好的就成。
就这样,时光一年又一年的悄然流逝。到了苏清之四十岁的时候,成功的实现了大一统。这个时候,苏清之膝下依然只有一个女儿。
这个时候,吴国的王孙贵族们,已经对苏清之能不能生儿子的事情绝望了。
都没有再劝,对吴国现在有皇太女,未来会有古往开来第一位女王的事情,已经认命再认命。反正说到底,只要是苏清之的血脉,就一定能够延长吴国的国祚,千秋万载。
对于这种情况,苏清之简直超级满意,于是乎,在完成大一统的时候,泰山封禅自号皇帝后,主动禅位给唯一的女儿,由她守成,巩固他打下来的山河。
这个过程是复杂的,也是漫长的。
苏清之相信自己亲手培养出来的女儿,当得千古第一女帝的称号。
有她在的一天,定然会将吴国发扬得更加壮大。
苏清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将吴国交给亲手培养出来的女儿,苏清之超级放心。
反正苏清之的年龄,已经算是而立之年。要退休,到处游山玩水,那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游山玩水带上王后,除了可以天南海北的微服私访,还可以让王后不至于太过关注女儿的后宫。
苏清之是真心不知道王后怎么想的。
生下女儿后一直担忧,哪怕为了安她的心,在女儿十六及笄的时候,封女儿为皇太女,都不能让王后彻底的安心。哪怕如今苏清之乖巧的禅位,将女儿捧上皇位,王后又有了新一轮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