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什么脾气,寡人不知道?跟那些个白瞎之人生气,不值当。”
嘴巴上说归这么说,实际上还不是在生气。却标准的口嫌体正直,让人不知道该什么说了。
王后只是笑,温和无比的笑。
没有再说其他的话,就把苏清之的暴脾气压了下去。
只过了一会儿,苏清之就怒气消弥,开始转而道:“寡人乃是一国之君,不和短视之人计较。”
“那大王,今日晚膳,大王想吃什么?”
“寡人不挑食。”
不知道话题怎么就拐到今晚吃什么,好在气氛不错,也相对和谐。因此随后投入基建工作中,苏清之继续干劲儿十足。很快,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吴国的□□行业依然发达,再一个道路连通后,各国往来吴国的商贾多了,导致吴国的经济比以往还要多繁荣几分。而这经济一发达,自然就带动了其他产业。
比如说衣食住行,再比如说
苏清之思索几天后,干脆就把造纸搞了出来。
都快忘了这个时候是用的竹简,用小刀篆刻,需要精细且要有耐心。
苏清之倒是擅长用小刀篆刻竹简,甚至于刀法很好,都快忘了造纸术的诞生,绝对的造福于民。还会给苏清之刷名声,最起码会让苏清之在读书人中,拥有很高的声望。
毕竟学富五车的说法,可不是假的。
古时候,特别是春秋时代乃至汉三国,读书人搬家是最麻烦的。
往往书占据的比重很大,基本上得用数辆马车,才能装下一小屋子的书。所以说,古代人特别是古代读书人,搬家都是一个大的工程。
毕竟竹简制作的书卷,轻则十几斤重则几十斤,哪有纸张,薄薄的一页,可以承载很多字。哪怕制作成一本书,有无数页印着字的纸张,书本的重量也是万万赶不上竹简的重量。
而且纸张造价低廉,不怎么限制原材料。就算用树根、树皮,甚至杂草都可以。反正造纸需要的是植物纤维,植物都含有植物纤维,只是多与少而已。
可就算草本植物中植物纤维含量少,造价方面怎么也要比竹简来得低廉。而且不是低廉几倍,而是几十倍。毕竟竹简制作需要用到的是竹子,一般一年以下得竹子很少选用,都是一年以上,长得高高且粗|大的竹子。
而且只取底部和中间位置,其他部分倒是能用,却次之。平时用来书写倒还可以,可用来上书给苏清之汇报工作的奏章,所用竹简都是一根竹子最好的部分。
一根竹子满打满算,最多十多斤,这一份竹简几斤左右。也就是说,一根竹子制作成用以书写的竹简,还不一定够。而这也是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植有竹子的原因。
就地取材,方方便便。
扯远了,反正苏清之决定建造造纸厂,而且一建就是一家大型的造纸厂,面积十分广阔,和位于勾吴城郊外的水泥厂有得一拼。
造纸厂造好后,苏清之由于掌握了全部的秘方,根本就没有投入实验,直接大张旗鼓的造纸。
参与造纸的工匠们,基本人人怀疑,觉得苏清之是胡闹。身为大王,任性。哪有树根树皮甚至杂草打碎,用大锅煮烂,就泡在池子里,就能造出纸的。
而且纸是什么?
工匠们面面相觑,却碍于吩咐他们‘胡闹’的人是吴国大王,即使内心深处充满了怀疑,依然听话的按照苏清之所说的步骤,开始一步步的进行造纸工艺。
其实说穿了造纸之分的简单,一打碎,二煮烂,三筛选,四稀释,五铺好。按照次序来,最差制造不出洁白如雪的白纸,也能够制造出略显粗糙,可以用来擦屁股的黄纸。
用苏清之的话来说就是,可受够了用篾片那啥的日子了。虽说身为大王,用的绢布,但是吧,对于‘勤俭持家’的苏清之来说,真的太过于浪费。
所以对于第一次造纸,没能造出洁白如雪的白纸,而是稍显粗糙,却还是可以用来书写的黄纸,苏清之是十分高兴的。甚至在纸张造出来的第一时间,就十分炫耀的给王后,以及大臣们都送了一份黄纸,并且还贴心的写上使用方法。
第225章 第①⑨个故事!
收到礼物的王后, 诸位王孙大臣全体了。
怎么会有人送这样的礼物,具体使用方法写了,但正是因为这样, 讲究含蓄、矜持的古人才冷汗津津,不知道该怎么办, 用还是不用,这是一个问题。
讲真, 苏清之细心奉上的使用方法,只差说明一个意思:保护我方柔嫩|臀部, 不怪讲究含蓄美的王孙大臣们找不到言语来形容, 收到礼物那一刻的复杂。
知道大王你喜欢炫耀,但请你懂点身为人君的矜持好嘛。
王孙大臣们心头哔哔,当然不敢表露出来,甚至还有善于溜须拍马的, 一个劲的称赞苏清之的举动十分贴心, 让人很感动。
这种不走心的夸奖,苏清之是一直不放在心上的。
反正造纸厂造出质地并不怎么好的黄纸,苏清之很高兴,特别的高兴,送完一波礼,就开始下令让造纸厂的工匠们继续造纸不要停。
要知道不管做什么事,熟能生巧, 第一次不太成功, 第二次、第三次, 甚至第四次, 总有成功的时候。这不, 到了第五次, 总算造出了洁白如雪的白纸。
不算轻薄,稍微有点厚,可颜色洁白如雪,一经面世就有了雪纸的美称。只不过一开始销量并不是很好,当世的读书人,更习惯竹简。
像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反而没有用小刻刀篆刻来得方便一点。
不过有句话是怎么说来着,眼见为实,你宣传得再好,也没有当众用狼毫笔在雪白的白纸上书写来得好。苏清之安排了好几位学子,表演了好几场当众用雪纸写文章的名场面,就将洁白如雪的雪纸宣扬得众国皆知。
很快,由苏清之示意王后牵头组建的王家商会,开始将雪纸贩卖到其他国家。其中文风盛行的楚国,是雪纸卖得最好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苏清之却和王后道:“也不知道楚王到底在想什么。也是个人才,寡人佩服他。”
“???”王后有些茫然,便问:“大王何出此言?”
“反正寡人就是觉得现如今的楚王是个人才,一般人,真的看不出有如此的骚操作。”
王后温柔的笑了笑:“楚王哪有大王厉害,看似‘胡作非为’的,实际上搞出的东西,给吴国带来不少的变化。”
最起码吴国不再是□□业发达,有了更赚钱的行业。
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苏清之根本就没有想过外卖。而造纸厂生产的雪纸、黄纸,以及即将开始建造的琉璃厂,所生产的琉璃、玻璃等奢侈品,才是贩卖到各国的主力。
苏清之相信,假以时日,吴国定然能成为诸国之中最富裕的国家。
这些就不必跟王后讲了,主要是讲了,王后也不会有多理解,反而会增添一些没有必要的担忧。
索性苏清之,就主动岔开话题,和王后说起了其他。
“雪纸的事情,王后上点心。”苏清之想想,又道:“寡人决定利用雪纸好好的赚列国的银钱。”
“还请大王放心,我呀,当了大王这么几年王后,还是知晓怎么做事情的。”
“寡人没说王后不会做事情。只是赚钱之事事关重大,寡人还想扩充军队,让吴国成为属一属二的强国,让其他列国都要仰望寡人的吴国。”
这样的雄心壮志,不得不说,是最迷人的。
苏清之长相偏硬朗化,肤色方面偏白,却不会显得过于女性化。简而言之就是,苏清之这辈子长得十分帅气,帅气逼人的那种帅气。
再加上身为帝王的王八之气加成,哪怕苏清之自认为自己挺温文尔雅的,但在大多数眼中,苏清之说一不二,妥妥有成为暴君的潜质。
幸好这个评价,苏清之并不知道,不然绝逼会放声大喊一句污蔑。
他苏吴王夫差清之,明明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温和的人了,什么暴君,他干过灭人满门,挥手之间宰杀万人性命的事情吗?
哪怕有好几辈子当皇帝的经验,处理贪官污吏的时候,苏清之最多就是让他们全家整整齐齐的一起去挖煤修桥铺路。毕竟贪官污吏贪污的都是民脂民膏,挖煤修桥铺路都是造福于民,就该奉献自己的一生,全部杀了,不是纯属浪费吗?
要不是春秋战国时期还是半封建、半奴隶社会,有些时候奴隶主的权利,比王孙大臣还大,不然苏清之早就将犯事的家伙有一个算一双,全都打包送去铺桥修路。
“反正有寡人在一天,诸国最强只能是吴国。”顿了顿,苏清之又慷慨激昂。“说不得寡人还能实现列祖列宗的愿望,一统中原。”
“大王有此雄心壮志,妻恭祝大王心愿达成,必旗开得胜。”
“王后越来越会说话了。”
苏清之轻笑,倒是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有和王后话起了家常。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公元前489年。历史上,公元前489年发生了很多事。比如说,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夺权力,新立之君幼小无势,便准备攻打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