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与她一同躺下,忍了片刻,还是伸手捞了她过来。
武静蕊拒绝无果,听了他的话“爷会小心”,遂放弃了挣扎。
……
李氏听着弘昐的哭声,心烦意乱。
又不忍瞧着弘昐哭下去,只得抱过来哄着。
想到武氏正由四阿哥陪着,自己这儿却乱糟糟的,明明自己生了阿哥,爷依旧爱搭不理,宁愿陪着武氏,她就不平。
丫鬟怜儿出主意,“格格,要不奴才去请四阿哥吧?小阿哥这样哭下去不是办法。”
李氏心中一动,又摇了摇头,“算了,免得四阿哥听了心烦。”
换做以前,她会这样做。
但四阿哥对武氏正是兴趣浓厚的时候,自己若以此把四阿哥叫了过来,难免惹得四阿哥不快。
她不是以前那个冲动的李氏了。
四阿哥对武氏的心淡些还好。
如今这样的情况,自己派人去寻四阿哥,只会让四阿哥认为自己借孩子博宠。
武氏愈得宠,她愈要沉得住气。
时日一久,四阿哥才会对她心生亏欠和怜惜,对她多些弥补。
弘昐是她的依仗,但她不能以此明目张胆地争宠。
这是她争了一辈子得来的经验。
只要有弘昐在,她就占着上风,何须急于一时?
“让乳母回去吧,今夜我亲自照顾弘昐。”李氏吩咐怜儿。
怜儿应了声,出去了。
李氏瞧着已经被哄睡着的弘昐,脸颊红润,十分健康。
她不禁松了口气。
这次弘昐提前来到她身边,是否意味着她的弘昐不会早夭了?
上辈子弘昐体弱,怎么也养不回来。
先失了弘昐。
后来又失去了弘昀。
只剩下一个弘时。
经历了两次丧子之痛,她不希望再经历一次。
“怀恪,就当用你的命换了你兄长的健康,额娘感激你,欠你的,额娘只能下辈子弥补你了。”李氏喃喃,眼中有泪,有欣喜。
本该是怀恪,却是弘昐。
她知道,她的怀恪很有可能回不来了。
也许这就是她重生的代价,有得必有失。
好在乌拉那拉氏不在了,她的弘昀也会好好的。
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
中秋过后,天渐渐凉了。
李氏身体恢复好了,依旧与宋氏一同处理内宅事务。
趁着新福晋还未定下,李氏努力揽权,宋氏被压的无用武之地,心中愤懑,却无可奈何。
闲时常与武静蕊发牢骚,抱怨李氏霸道。
偏偏李氏件件做得比她好,连四阿哥都称赞。
她也只得忍着。
似乎李氏改变了战术,开始紧抓着后宅之权不放,对武静蕊也不怎么理会了。
武静蕊暗暗纳罕,李氏当真不在乎四阿哥的宠爱了?
若是李氏对四阿哥死了心,认为权利最重要,也不是不可能。
但李氏那样善妒的,怎么可能真不在意?
宋氏也不由嘀咕,“倒真像是变了性子,以前的她可不是这样,霸道得不许旁人比她得宠,这是突然转了性子?”
武静蕊觉得李氏不可能如此轻易就认输。
倒是觉得对方很可能计划着从别的地方赢过去。
宋氏忽道:“莫不是想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让四阿哥请封她为侧福晋?”
不得不说,宋氏此话大有道理。
李氏除了对四阿哥执着,对侧福晋之位同样执着。
李氏从来不是甘于人下的。
尤其是福晋刚去,继福晋随时会进府。
李氏有了儿子,再有了地位,就可以站稳脚跟。
将来连继福晋都拿她没奈何。
武静蕊和宋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忌惮。
不仅是宋氏不乐意,武静蕊也不乐意眼看着李氏坐上侧福晋的位子。
若李氏成了侧福晋,自己还不是任她拿捏?
岂不要憋屈死?
武静蕊琢磨着若是自己这一胎是个女儿,如何才能反败为胜,压李氏一头。
似乎……希望不大。
说到底,她进府最晚,若再生个女儿,的确没有一点能比得过李氏的。
唉,可她真不喜欢被李氏压一头。
若是耳边风管用,她真想哄得四阿哥倾向于自己。
但想想就不太可能。
四阿哥多理智一人啊,再是喜欢她,也不可能不顾规矩。
想要成为侧福晋,一要有宠爱,二要有儿子。
她如今只占了一样。
就算她生了儿子,谁知道四阿哥会不会在那之前就请封李氏为侧福晋?
四阿哥怎么可能等她生儿子?
宋氏自我安慰,“就算爷真打算封李氏为侧福晋,想来也不会那样快,总要等一等。”
再瞅了眼武氏的肚子,宋氏泄气。
这侧福晋的位子怕是要落在这二人头上了。
总归自个儿是没希望的。
“不是生了儿子就一定能封侧福晋,还要看爷的心思。要我看来,李氏充其量只有一半的希望。”宋氏闲闲道。
另一半,想当然就是武氏了。
第43章 发现变化
说来四阿哥府上的女人还真是少。
一来四阿哥年轻。
二来四福晋刚没了,短时间内自然不能再进人了。
还算清静些。
对于喜欢清静的武静蕊而言,正合心意。
但若继福晋进了府,多个人管着,就不舒坦了。
“姐姐说,未来的继福晋会是何人?”武静蕊嗑着瓜子,闲聊般地问。
历史上可没什么继福晋。
乌拉那拉氏直接当了皇后,乌拉那拉氏死后,雍正再未立过皇后。
四阿哥到底是皇子,还是排名靠前的皇子,想必许多人都盼着送自家女儿入四阿哥府为继福晋。
出身世家勋贵的格格自然不稀罕当什么继福晋,又不是太子侧妃。
地位稍低些的格格们恐怕巴不得呢。
何况四阿哥的生母还是现今正得宠的德妃娘娘,四阿哥又靠着太子爷,前途无量。
她倒是真好奇未来的继福晋是谁。
到底关乎着她日后的生活平静与否。
虽然她改变不了结果,但闲着无事,先了解了解嘛。
也好提前做做准备。
宋氏道:“要我说,还是先福晋的母族最有希望,毕竟有亲,若能继续与皇子沾亲,乌拉那拉氏恐怕乐意之至,这等好处自然不能便宜了别人。就是不知乌拉那拉一族是否还有适龄的格格。”
武静蕊琢磨了会儿,道:“最终还是要宫里做主吧。”
就算乌拉那拉一族有这个想法,也要看皇帝会不会选。
这等事,就算是四阿哥也未必做得了主。
算了。
与她们何干呢?
想再多也无用,不还是要等结果吗?
李氏近来打理府中事务颇有条理,比福晋在时做的还妥帖,奴才们无不信服。
四阿哥不禁对李氏另眼相看。
从前的李氏只一味争宠,显得骄纵霸道。
四阿哥喜欢她柔媚之余,难免也有些心烦意乱。
因李氏生下了他的长子,又为他解决了内宅的烦忧,四阿哥抽空便多去看望李氏。
多日付出,终得成果,李氏暗自得意。
果然还是要看实际的手段。
一味地争宠献媚,压根留不住爷的心。
便是乌拉那拉氏曾经再不得爷宠爱,爷对乌拉那拉氏始终信任有加。
这是自己和年氏等人都不及的。
还不是因为乌拉那拉氏能干,为四阿哥解决了后顾之忧。
自己身为一宫主位多年,到底要比之前的乌拉那拉氏做得更好。
与其成为爷最宠爱的女人,不如成为爷最离不开的女人。
她会代替乌拉那拉氏在爷心中的地位。
“爷,您今日可累了?”李氏奉了茶,贴心询问。
四阿哥眉眼舒展,抿了口茶,道:“还好,你呢?可有不熟悉之处?若有不懂的,可询问福晋以前身边的嬷嬷。”
自福晋去后,因福晋无子,没有小主子需要照看,福晋从娘家带来的陪嫁嬷嬷和侍女都回了乌拉那拉氏的宅邸。
但留下的曾伺候过福晋的府里的许嬷嬷对福晋的一些处事手段还算了解。
亦能为李氏提一些意见。
尽管李氏做的很好,许是先入为主,四阿哥不认为李氏能如此驾轻就熟。
李氏笑了笑,“多谢爷,奴才会多多请教许嬷嬷,实则奴才问了不少,知晓福晋以前是如何做的,奴才照着做了,这才能做到如今这般。”
她自然了解福晋的手段。
无需问许嬷嬷。
只不过,自己突然会了这些,总要有一个解释,是以就将许嬷嬷带在身边,装模作样学了几招。
四阿哥点点头,对李氏更满意了。
难怪她能做的如此好。
可见的确是用心了。
将府中之事交给她,可见是对的。
李氏忽地垂眸,咬了下唇,“只是,奴才格格之身,终究名不正言不顺,还是有些奴才不服。”
四阿哥一怔,瞬间明了。
他是说过等李氏生下阿哥,就封她为侧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