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祜禄氏撅了嘴,“姐姐不坦诚,见了贝勒爷这么多次也不与我说说,贝勒爷究竟是怎样的人?待人温柔吗?”
她如此好奇,耿氏不好隐瞒,遂斟酌道:“贝勒爷虽面上冷了些,但……也不怎么可怕。”
虽然贝勒爷有时瞧着不易亲近,也时常冷着脸,不大理人。
但不知为何,耿氏总觉得贝勒爷渐渐没那么可怕了。
许是她想象中会多年宠爱一个女子,对旁的女子不假辞色的男人也有柔情一面。
只是轻易不对人展露。
她有些希望瞧见贝勒爷待人温柔的模样。
像对侧福晋。
第182章 塞外之行
刚入了夏,天还没那么热,皇帝决定到塞外行围,定下几位年长的皇子随行。
太子监国,除太子外,直郡王与三位贝勒皆在随行之列。
连年轻些的十三阿哥也在。
只因十三阿哥近来受宠于皇帝,与十三阿哥年纪相近的十四阿哥却没能出来。
除此之外,成了亲的皇子亦可带一名妾室随行。
四贝勒点了武静蕊。
武静蕊先是不愿,她不放心将几个孩子留在京城,没有自己和四贝勒在,不知会发生何事。
即便能带孩子同去,最多也只能带一个,不能全带出去。
“贝勒爷不如带耿氏去,妾身留下照顾孩子。”
尽管不甘心,难得一次出去的机会,却让给了别人。
但别无他法。
留几个孩子在府中,她实在无法安心。
府里的豺狼虎豹太多了。
四贝勒瞧见她眼中的渴望,不忍心她失望,思忖了下,道:“皇阿玛喜欢孙儿,此次带上弘昀,皇阿玛定会高兴。随宁与弘时便留在宫里,由额娘照看。”
武静蕊觉得不妥,“娘娘会喜欢随宁和弘时吗?妾身是说会不会打扰了娘娘?”
德妃对她不喜,未必会容得下她的孩子,但此话不好明着与四贝勒说。
四贝勒明白她的顾虑,“十四弟的长子年幼,不能常进宫陪伴额娘,有随宁与弘时作伴,额娘会喜欢的。到底是额娘的孙儿孙女,额娘会照顾妥当的。再说,弘时进了宫,也能入上书房读书。为表公平,弘昐也会去,他们兄弟一起读书。”
十四阿哥年纪轻轻便当了阿玛,长子弘春,为侧室所出,尚不满周岁。
武静蕊觉得也对,德妃再不喜她,总不至于怠慢了孙儿孙女。
几个孩子留在宫里,也能多几个玩伴。
武静蕊答应了,收拾行囊,直到出宫当日,带着似玉随在女眷的队伍中出了京。
如珠留在京里看家,照顾几个孩子。
其余皇子贝勒也都带了喜欢的小妾,连十三阿哥也带了侧福晋瓜尔佳氏。
十三阿哥尚未大婚,但已娶了侧福晋,去年生下长女。
武静蕊还见过十三阿哥的长女,是在孩子的满月宴见的,面团一般,粉粉嫩嫩的,讨人喜欢。
几次见面,武静蕊与瓜尔佳氏也颇为熟稔,一路上常到一处闲聊,打发时间。
瓜尔佳氏瓜子脸,眉目如画,性子柔弱温吞,这样的却讨了脾气率性的十三阿哥的喜欢。
每次提起十三阿哥,瓜尔佳氏都是满眼星光,一脸羞涩。
武静蕊常想起未来的十三福晋,那也是个得宠的,十三阿哥膝下大半子嗣皆出自那位嫡福晋。
想来这十三阿哥还是个多情的。
武静蕊欣赏十三阿哥的性子,并不因为他多情就对他产生恶感。
不论对女人如何,是否一心,十三阿哥的脾气让人无法讨厌。
不怪瓜尔佳氏如此痴迷十三阿哥,换作她,也会喜欢。
武静蕊没有古代女人那些喜好,不擅女红,下棋打瞌睡,路上只看些游记话本类的。M.
瓜尔佳氏却会下棋,武静蕊不好冷场,便陪她下几盘,次次输。
“是十三爷教的,十三爷的棋艺甚好。”瓜尔佳氏嘴角笑意深深,崇拜和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听闻十三爷的棋艺是四贝勒所授,四贝勒不曾教过姐姐?”瓜尔佳氏十分疑惑。
武静蕊尴尬地笑,“贝勒爷从不教我这些。”
只因她学不下去。
四贝勒也没耐心教她不喜欢的东西,大有随她去的意思。
反正她只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四贝勒总会高兴,哪里会在意其他?
瓜尔佳氏抿着嘴笑,“但我瞧着姐姐像是什么都会,若无特别之处,四贝勒不可能如此喜欢姐姐。”
武静蕊谦虚道:“过奖了。”
她的本事就那些,她自己都觉得一无是处,除了一张脸。
但四贝勒还就喜欢她这张脸,似是百看不厌。
瓜尔佳氏很是好奇,“不知姐姐与四贝勒……是如何相处的?姐姐如此平易近人,但我总觉得……四贝勒有些冷,不太像会照顾人的。”
更不像会喜欢一个女人的。
瓜尔佳氏有些尴尬,似是自知此话不妥,又很想知道。
这怕是所有外人对四贝勒的印象了,便是乌拉那拉氏的记忆深处,四贝勒也是如瓜尔佳氏所言那般的。
只是武静蕊所见的四贝勒全然不同。
不仅会疼人,还会笑。
“贝勒爷是个外冷内热的。”武静蕊只能用这句话形容。
抛去前世乌拉那拉氏的种种,四贝勒的确是个好男人。
而乌拉那拉氏经历的那些并非她亲自经历,是以并不能感同身受。
一路上说着话,三日后,到了木兰围场。
据说塞外有个木兰围场,是大清与蒙古见面会盟之处,大清与蒙古人常在此见面,交流感情。
当年世祖的两任皇后皆出自蒙古科尔沁,便是当今皇帝的皇祖母,已逝的孝庄太皇太后,那也是太宗皇帝的妃子。
孝庄太后的姑母和姐姐也曾是太宗皇帝的皇后和妃子。
是以大清与科尔沁素来较其他蒙古人亲近些。
只是到了康熙这一任皇帝,与科尔沁不复往日亲近。
康熙是个强势的皇帝,自打康熙继位,后宫出身蒙古的妃子寥寥无几。
便是几任皇后也都非蒙古出身,而是出自满族有名望的大臣家中,再到孝庄太皇太后崩,后宫再无蒙古势力的影子。
虽然还有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但皇太后常年礼佛,不理后宫事,是个如同影子般的存在。
更遑论那几位早年入宫的毫无存在感的蒙古嫔妃。
曾经盛极一时的蒙古科尔沁一族只留在了草原上,向当今皇帝俯首称臣,不敢有丝毫僭越。
武静蕊不免对康熙有些敬佩,从一个少年天子走到今日,是个十分艰难的过程。
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即便好奇,武静蕊也不可能有机会见到皇帝。
到了草原,皇子们有自己的事要忙,要伴驾护驾,武静蕊这几个女人就无所事事了。
除了到草原的第一夜见了自家爷一面,后面就再没见到了。
第183章 意外
初来草原的几日觉得很新奇,很高兴。
从未在京城见过的广袤的草地和湛蓝的像被水洗过的天空,让人的心也变得澄净自由。
但日子久了,只有几个内宅女人作伴,聊聊胭脂水粉,或是聊蒙古某位格格胆大热情,美艳漂亮。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武静蕊渐渐地失了兴趣,只是随声附和。
得了闲便独自到外面散心。
不得不说,草原上的美人不少,远处偶尔骑着马飞驰而过的身穿红色蒙古服的格格热情如火,十分引人注意。
武静蕊很是羡慕,她也很想骑上马,肆意地在草原上奔跑一回。
心思一来,就忍不住了。
武静蕊让四贝勒留下保护她的某一个侍卫转告四贝勒,是否有蒙古女子的衣裳。
不知四贝勒是否会同意,她想试试。
来草原一场,不肆意一回,岂不是白费了这次机会?
令她高兴的是当夜便有一套橙色的蒙古服被送到了她的帐篷。
武静蕊喜滋滋,当下就试穿了起来。
四贝勒果然大方,效率也高,原以为四贝勒不会同意呢。
没想到如此痛快就答应了。
穿上蒙古的衣服,梳上蒙古女子的辫子,果然不一样了,整个人都透着飒爽英姿,明媚娇俏。
武静蕊都要不认识自己了。
她很喜欢这套装束,以前在京里穿的那些衣服可憋屈死了。
有了衣服,只剩下马了,武静蕊让人去牵马。
侍卫牵来一匹枣红色的马,毛发油亮,无杂色,眼眸清澈温顺,可见是匹好马,且性子温顺些的。
“四贝勒让奴才跟着侧福晋,侧福晋想去何处,奴才跟到何处。”侍卫低下头,恭谨道。
“随你了。”武静蕊摆摆手,不甚在意。
她压根没指望四贝勒会允许她一个人骑马。
她自己也不敢。
毕竟是她平生第一次骑马,还是要谨慎些,慢慢来。
想到马上就能到草原上飞奔,武静蕊很是激动。
她没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去,那里都是皇帝皇子和蒙古贵族,去那边儿没好处。
她自己笨拙地踩上马镫,骑上马,由侍卫牵着马去往人烟稀少,视野更广阔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