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不去,便只能跟着老太太呆在楼上。可楼上这气氛,也不是那么好呆。
三春看着李纨行事,李纨抽了抽嘴角,带着三个小姑子凑到黛玉跟前嘘寒问暖。
旁的不好说,李纨肯定荣国府不会跟林家弄掰的。她婆婆这顿打,算是白挨了。
一是老太太疼亲闺女,二来林如海有本事。
不过闹了这么一场,老太太之前想的那桩婚事,李纨已经不看好了。
宝玉如果娶了黛玉,二太太前脚让儿媳妇立规矩,后脚儿媳妇的娘就得抡圆了胳膊冲上来。再想想林姑老爷疼闺女那个劲...脑子里的画面太美好,李纨瞬间就连打了三五个寒颤,不敢再想了。
闹成这样,老太太应该打消这念头了吧。
打没打消这念头,李纨不知道,老太太这会儿看着刚刚大发雌威的闺女真真是气得胸口疼。
林家到底是什么风水,她好好的闺女嫁到林家怎么就成了这样?
洽巧这会儿子李纨的丫头凑到李纨跟前说王夫人和凤姐儿都走了。
李纨一听这话又对着黛玉说了两句场面,领着三春下楼了。
三春走后,贾敏对着贾母行了一礼,便准备带着了她闺女离开。“老太太恕罪,时辰不早了,再不走怕是要关城门了。等节下回京城再给老太太请安。”
先撤吧,有什么话过阵子消气了再说。
至于今天这事她错没错?
她错了。
她错就错在她不应该自己上手,手指甲都挠劈了。
贾敏想着想着,就开始遗憾自己没啥战斗力了。
她应该在路上的时候就安排两个粗使婆子,将王氏姑侄狠狠揍一顿。等婆子们打完人,她再站出来罚那两婆子一顿板子。
当然,为了给王氏和宝玉积阴德,就不打死了。
(→_→)
贾母听了贾敏的话,也没留她,也不与她说话,只哼了一声,头都没转过来。
贾敏见此也不以为意,见黛玉那边都收拾好了,又拉着黛玉给贾母行了一礼,便带着人走了。
黛玉正在装病,自是不能自己走路。于是贾敏叫了个壮硕的婆子将黛玉背了出去。
看到闺女虚弱成这样,贾敏心里又是一阵恨。
虽然她给自家老娘找了诸多借口,但心里生了芥蒂却是再所难免。
以后...怕是也不会再让黛玉来荣国府了。
.
自己走出去和被人背出去,效果是不一样的。
等赵姨娘那边接收了第一手消息后,又添油加醋的转给了贾政。
这下子,贾政彻底对宝玉‘失望’了。
都是宝玉那个逆子,若非他,如何会有后来这一系列的事。
掌拍案几,贾政对着荣庆堂的方向磨刀霍霍......
虽然被气得狠了,但贾政却也知道这会儿子他是别想再对宝玉做什么了。
赵姨娘在一旁看了,小声的说道,“宝玉这孩子妾看着便极喜欢,只他生来体弱,总是七灾八难。等他这次好了,老爷不妨让他初一十五去庙里拜拜?有用没用,至少安了心。”
贾政开始听了还有些不耐烦,等听到最后两句时,眼睛就是一亮。
“罢了,且随他吧。”
贾政与赵姨娘说完便起身去了书房。
今儿闹了这么一出,还害得外甥女都气吐血了。于情于理他都得给他的伯乐妹夫去封信。
然而贾政不知道,他这封信,直接弄巧成拙了。
贾敏带着黛玉先回了京城的林府,请了太医给黛玉看诊,听说黛玉确实只是气血亏虚,气急攻心。不影响寿数,身体也没有任何不好的地方,这才放了心。不过放心的同时,贾敏又对所有丫头婆子下了封口令。
为了不叫黛玉跟林如海诉委屈,贾敏还割地赔款了不少才让她闺女松口。
贾敏和黛玉对了一下口供,黛玉这次会生病是被王氏姑侄传染了。
再没旁的。
被化蛟的蛇影响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黛玉,她压根就不是株会信守承诺的草。
这边应付着贾敏,那边已经想到了如何让她老子‘偶然’知道她的委屈了。
天色不早,再加上黛玉和繁哥儿都还小,贾敏就带着两个孩子在林府歇了一晚。转天才套了马车去了通州。
而好巧不巧,贾政的信昨夜关城门前就送到了通州。
言词恳切,情意深长。对造成黛玉吐血的事没有半点推托之意。
呵呵~
林如海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才确定自己没有眼花,也没有看错一个字。
当下就气笑了。
站起身在书房走了两圈,最后气炸的林如海也顾不上什么了直接将他那宝贝书房给砸了。
哪怕都砸了,林如海心口这口气也没消多少。
阴沉着一张脸,眼中都带着刀子。
他捧在头顶都怕受丁点委屈的闺女,你们竟敢这么作贱。
欺人太甚!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sss201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4章
古代规矩极多, 多到让人迷茫。
林如海气炸了肺,能做的事情也极为有限。
怎么说呢。
古人讲究母族, 宗族,九族,同窗,同科等等关系。哪一个出了问题, 都会迁连到有关系的人。
为了他媳妇和一双儿女好,荣国府都不能摊上大事。不然, 不说会不会受到迁连,就是名声也会因此有了瑕疵。
名声, 是立世之本。
.
不能直接朝荣国府下手,林如海哪里能消气。
再一个,这到底是内宅的事,大老爷们要动手也只能朝着男人使。
可这男人,贾政一个,贾琏也算一个,贾宝玉...算半个。
这两个半男人...在林如海眼里都是废物。
贾政和贾琏, 他们管不住媳妇不是不想管,真是没那个本事。
而贾宝玉...倒是白长了一副聪明相。
读书不成, 竟会些精致的淘气。
思来想去, 林如海便只能朝宫里的元春和两个王氏的娘家动手了。
你们家教坏姑娘那是你们的事, 嫁给谁也是你情我愿。但来祸害我闺女那就另当别论了。
再一个大家都是有闺女的人,我闺女挨欺负了,旁的不好做, 他林如海做为荣国府的女婿,倒是还能帮你们家也教导一下闺女。
哼~
荣国府将元春送府图的是什么,不傻的都明白。如今元春在宫里受贵妃甄氏庇护提携,想的也是一朝伴在君王侧,靠着裙带关系提携家里。
甄氏娘俩对着龙椅虎视眈眈,荣国府将元春放在宫里,何尝不想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
之前便说了,这个时代的人都是生活在规矩划出来的框框里。
多如牛毛的那些规矩也不细说,林如海只利用其中一条就能让荣国府的美梦彻底终结。
女儿家的名节不得有丝毫污点,哪怕皇家公主也必须遵守这样的规矩。
无论是皇宫还是外面的府邸,很多规矩都是一样的。
丫头大多数可以被家中爷们收到房中。但只有一部分的丫头是绝对不能收到房里的。
哪部分呢?
家中姑娘名下的丫头。
一但父亲染指女儿或是姐妹房里的丫头,别说坏规矩了,脊梁骨都得让人戳断了。
那家的姑娘也别想嫁人了,青灯古佛都是最好的结局。
荣国府的大姑娘既然是因贤孝才德而被选进宫当女史的,那么由她侍候宫里的公主郡主们,岂不是相得益彰。
如今诸皇子都眼巴巴的盯着皇位和其他的兄弟,谁也不敢将明晃晃的把柄递给旁人。而懂点礼仪廉耻的姑娘,应该也做不出丢尽公主,家里和她自己颜面自荐枕席的事。
而且在民间,男女都要分内外而居。宫里怕是想要来个‘巧遇’也不容易。
熬到了年纪被放出宫算她好运。或是跟着公主远嫁和亲...也是她父母替她修来的福气。
这又怪得了谁呢。
(→_→)
心中替元春演算了一回人生轨迹,林如海便转回心思去想王夫人和凤姐儿共同的娘家王家。
王家现在和林家差不多。
这一辈只有一个王子腾立在朝上,下一代王家只有王仁一个男丁。
王子腾吏属武将,如今擢九省统制,奉旨查边。等王子腾查边回京必定另有封赏。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截下王子腾下一步会封的官职,然后想办法将王子腾送到江南,甄家那条船上。
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如今的甄家目中无人,嚣张跋扈。已经有了那么点意思。
林如海学富五车,通史博古。他也许不懂后宅女人那里事,但他却懂君心,懂历史。
甄家势大,已经涵盖整个江南。仗着那点情份,胡作非为,肆意耗尽皇恩,早晚有容不下他们的那一天。
他们现在是甄贵妃及其所出皇子的后盾,不说当今如何,将来新帝登基就定容不下他们。
哪怕新帝是甄贵妃所出的那位皇子,怕也是时日不多,秋后的蚂蚱。
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