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晚膳,苗昭容和福康公主回去了。
赵旸没有急着回东宫,而是跟曹皇后说另外一件事情。
“嬢嬢,刚刚有件事情忘了跟你说,爹爹不会让陈氏怀有身孕。”
正在喝茶的曹皇后闻言,手中的动作顿住了,脸上露出一抹惊愕的神色:“官家不会让陈氏怀有身孕?”
“是的,爹爹亲口跟我说的。”赵旸把他之前跟宋仁宗说的话,以及宋仁宗对他的保证都跟曹皇后说了。
曹皇后听了后,先是沉默了下,随后轻笑一声道:“他总算做了一件对的事情。”宋仁宗为了保护赵旸,不让陈氏怀有身孕,是曹皇后没有想到的。
“嬢嬢,爹爹还是很在意我这个儿子的。”虽然宋仁宗在很多方面挺渣,也挺抽疯的,但是对他这个儿子还是很疼爱的。
“还算他有良心。”如果宋仁宗真的不让陈氏怀有身孕,倒是省得曹皇后出手了。在曹皇后的原本计划里,她是不会让陈氏怀有身孕的。
“嬢嬢,我回东宫了,你晚上早点休息。”
“路上小心。”
赵旸刚离开坤宁宫,就见元松急匆匆地朝他走来。
他见元松脸色非常苍白难看,关心地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殿下,福宁宫门口有……”元松神色恐惧地说道,“有大臣撞柱身亡了。”
“什么?”赵旸脸色刷地一下变了,急忙问道,“怎么回事?”
“刚刚官家对大臣们说他是不会收回旨意的,让大臣们死了这条心,然后大臣们又对官家谏言。”元松苍白着脸说,“官家不听,然后就有一个台谏官撞柱了。”
曹许惊呼道:“这些文臣疯了吗?”
赵旸神色凝重地问道:“爹爹现在怎么样?”
“官家他说……他说……不管有多少人撞柱身亡,他都不会收回旨意。”元松不敢相信这是平日里温和仁慈的官家。以前,官家连一个内侍都不愿意惩罚。现在,有一个台谏官在官家面前撞柱而亡,官家竟然无动于衷。“官家刚刚去了兰林殿,真的不管大臣们了。“
曹许听完后,吃惊地看向赵旸:“殿下,官家这是怎么了?”
“爹爹是不想被大臣们要挟。”说实话,赵旸有些被吓到了。不是被台谏官撞柱身亡这件事情吓到,而是被宋仁宗这次的“狠心”吓到。
“什么意思?”
赵旸没有回答曹许这个问题,而是对元松吩咐道:“让褚越他们送大臣们出宫。”
“大臣们要是不愿意,怎么办?”
“那就强制地送他们出宫。”
“是,殿下。”
褚越他们奉太子殿下的命令,来到福宁宫,准备送大臣们出宫。
他们见大臣们都面如土色,一副被吓丢了魂的模样,眼里闪过一抹轻蔑。不过就死一个人,这些文臣们就被吓得六神无主,还真是没用。
撞柱而亡的台谏官的尸体倒在一片血泊中,没有人去收拾。
浓烈的血腥味弥漫着福宁宫的门口,萦绕在每个大臣的鼻尖。大臣们见台谏官惨死在福宁宫的门口,官家居然半分怜悯都没有,这让大臣们不能接受。
不少大臣吓得瘫软在地上,禁卫军们不费一点力气就拉起他们。
褚越他们一人拖着一个大臣送出宫,大臣们没有任何反抗。
把大臣们送到宫门口,褚越他们就不管了。至于大臣们怎么回家,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褚越去了东宫,向赵旸汇报把大臣们送出宫一事。
“太子殿下,臣看那些文臣被吓破胆了。”
曹许嘲讽道:“那些文臣本来就胆小,如今见有人在他们面前死掉,他们怎么可能不被吓到。”
“有的是被撞柱而死的台谏官吓到了,有的则是被爹爹的无情吓到了。”赵旸一脸深意地说道,“他们没想到爹爹会对台谏官的死视而不见。”
“殿下,这不像官家会做出来的事情。”
“愚蠢。”赵旸对于台谏官撞柱而亡这件事情也一点同情都没有,“用死来威胁帝王,真是愚不可及。”这种死毫无意义。如果他们在面对辽夏的时候,不愿意卖国求和,而选择用死来明志,他会非常敬佩他们,愿意承认他们是英雄。但是,他们现在却用死来威胁帝王,真的是太可笑了。
“可不是么。”曹许嘲弄道,“如果他们面对辽夏的时候能这么硬气,我佩服他们。”这些文臣们有时候做的事情真的让人看不懂。
“殿下,接下来怎么做?”
“把那个台谏官的尸体收了吧,然后送回他家里。”人都死了,总不能让人家的尸体一直摆放在福宁宫的门口。“这种死真的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是,殿下。”
被送到宫门口的大臣们都回去了,没有继续跪在宫门口。
文彦博、庞籍、晏殊三人弓|着腰,慢慢地往回走。
“晏相,官家他……”文彦博接受不了宋仁宗对台谏官的死漠不关心,“官家这是怎么了?”
庞籍拧着眉头,面上一片冰冷:“陈氏好本事,竟然把官家迷得团团转。”
晏殊恨恨地骂道:“妖妃祸国!”
“晏相,官家铁了心要册封陈氏为美人,我们该如何是好?”
晏殊语气无力地说道:“这次我们阻止不了官家了。”
“难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陈氏进宫吗?”
晏殊没有说话。他是最了解宋仁宗的人。他见宋仁宗对台谏官以死的抗议视而不见,就知道不管他们再怎么反对,都不会让宋仁宗改变主意。
“晏相?”
晏殊语气非常沉重且无力:“阻止不了了。”
文彦博他们心里也清楚这次阻止不了官家,但是他们不想让刘太后把持朝政一事再次发生。
晏殊长长地叹气一声:“我们尽力了。”
这话说得文彦博和庞籍也幽幽地叹息一声:“官家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妖妃害人啊。”
“唉……”
第二日,宋仁宗直接下旨让大臣们好好地在家休息一天,后日再进宫上朝。
经过昨晚的惊吓,不少大臣都被吓到了,有的还被吓病了,自然上不了朝。宋仁宗这道旨意,可以说非常体贴了。
别看大臣们昨天跪在福宁宫门口非常硬气,但是他们也是第一次见有人撞柱而亡,怎么可能不害怕。
赵旸还是早早地去给苏轼和苏辙加油打气。
太学的入学考试要考三天。第一天和第二天考经史子集,第三天就考文章和诗词。
苏轼和苏辙昨天考得很不错,今天更有信心地去考试。
在苏轼他们考试期间,昨晚在宫里发生的事情,已经传遍整个汴京城了。
第49章
陈氏刚进宫没两天, 她就成为了众矢之的的“妖妃”,并且传遍整个汴京城。
汴京城里的说书先生都在骂陈氏是妖妃。老百姓听了故事后,也跟着一起骂她。现在, 用臭名昭著来形容陈氏一点也不为过。
不过,即使全天下的骂陈氏妖妃,骂她祸国殃民,也无法改变宋仁宗册封她为美人的旨意。
在后宫这件事情上,大臣们从来没有成功阻止过宋仁宗, 大臣们也只能随宋仁宗了。
大臣们被休沐一天后, 第二天正常上朝。或许经过一天的休息缓和, 大臣们看起来恢复正常了。在早朝的时候, 大臣们对前日发生的事情只字不提, 宋仁宗也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
朝堂上,宋仁宗和大臣们认真地讨论政事。君臣看起来和平时一样和谐有爱。
下了朝后, 晏殊就前往东宫教赵旸读书。
赵旸仔细地端详了晏殊的脸色,见他气色不是很好,精神也不太好,好像苍老了不少。
前日发生的事情对晏先生的打击这么大吗,竟然让他一夜之间苍老了好几岁。
晏殊注意到赵旸一直盯着他,他以为自己的脸上沾了什么东西,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并没有摸到任何东西。
“太子殿下, 您看着臣做什么,是臣哪里不对吗?”
“晏先生, 你的气色不太好, 昨天没有休息好吗?”
晏殊被问得怔了怔, 随后一脸慈祥地笑道:“谢太子殿下关心, 臣昨日休息得很好。”
赵旸想了想说:“先生,事情已经发生,你再忧思也没有什么用了,还不如接受。”
晏殊闻言,不由地愣住,随后发出一声沉重又无奈的叹息:“太子殿下说得对。”
“晏先生,你要是心情不好,今日暂时就不读书了……”
赵旸的话还没有说完,晏殊就抬手打断他的话:“太子殿下,臣没事。”说完,他面露愧疚,“这两日,臣没有教太子殿下读书,臣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晏先生,我并没有放在心上,你也不要在意。”赵旸笑着说,“既然晏先生坚持,那我们就开始吧。”
“是,太子殿下。”晏殊接着上次的内容,继续教导赵旸读书。当然,在教赵旸之前,他先让赵旸把两天前学的内容背一遍,然后再讲解一遍。
上次学的内容是离娄篇,赵旸一字不差地把离娄上下两篇内容背了出来,又准确无误地把两篇的含义讲解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