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郑在日让他好好回忆一下他们三人在一起都在聊什么,“我们只聊音乐,再不然是项目,聊什么男欢女爱。再说,我跟她聊感情问题也很诡异啊,又不是我喜欢她,她喜欢我。”
凑在一起很少聊男欢女爱问题的音乐搭档,如今被拆开了,聊的全是男欢女爱。
郑在日有点心累,赵乐菱倒还好。曹成右很会看眼色,知道她不耐烦了就不问了,进了店就换了话题。
语言的麻烦只是项目对接时的小插曲,小插曲并不会影响主旋律。会影响音乐人们是否真的能接下国际项目的是制作方的喜好,导演给本土团队一票,网飞的代表也毫无意外的投给了国际团队。
音乐也好,电影也好,所有的艺术都是很主观的东西。同样一首曲子,这个说喜欢,那个说一般都是很正常的事。
赵乐菱他们就碰到了这中主观,制作方主观评价下表示他们的音乐也不错,但国际团队更好。
关键是国际团队的商业价值更高,人家确实有票房撑着,更有世界性奖项做底气,人家拿过格莱美。
这件事就这么僵住了,还是奉骏昊以一己之力卡住的,他是真的不想跟那个团队合作。
但奉骏昊也跟郑在日实话实说,如果网飞那边更换团队,新团队要是能合作的来,他们可能就没机会了。
换句话说,音乐人们得想办法攻略网飞的人,这代表事情又回到了原点。网飞的人要是那么好搞,之前开会投票,他们就不会输了。
八月末,赵乐菱的新专辑破了百万,外界一片赞叹之声,热搜刷的飞起,卖出的数字也一直在涨,粉丝们每天在官站叫着开演唱会。
可以说是外界形式一片大好,工作室内部却没有多少欢愉。因为项目可能要黄。
专辑过百万,怎么都要开个庆功宴的,工作室再度变成派对场地。楼下充斥欢歌笑语,楼上赵乐菱的工作间却围坐着一小撮音乐人,叼着烟云山雾罩的帮他们想招如何去攻陷网飞。
聊了许久发现正派的路子都不太好走,网飞那边的人这边都不太熟,讲人情讲关系没用。李在镇就想了个出奇制胜的招,还是赵乐菱专用款。
赵乐菱有个许久没用过的特殊技能,复制别的音乐人的曲。李在镇说是让赵乐菱复制那个团队的曲风,再让制作组盲投。投票结果重新出来,这件事就能重新谈。
想法是不错,执行起来却不太现实。
老前辈崔成范讲了个很实在,也很让人憋屈的现实,“这个项目的问题不是谁的音乐好,而是跟谁合作更稳妥。在网飞的人看来,跟国际团队合作更稳妥,大投资的项目都求稳,我们不过是个韩国的小团队,排不上号,哪怕音乐再好也不够稳。”
此话一出,满场安静,实话太实在,就格外的让人胸闷。
实话都这么说出来了,之后也就没什么好聊的。前辈们有意无意的劝年轻人们放弃吧,郑在日有点不甘心,现在还没完全输啊,赵乐菱在想的是,如果国际大奖这么有含金量,她是不是得想个招去刷个奖。
这两年赵乐菱已经不在乎奖杯了,家里妈妈给她准备放奖杯的柜子从两层变三层,到现在变成个立柜。
国内能拿的音乐奖项赵乐菱几乎都到手了,奖杯什么的对她不重要了。
可这么个事儿一出,国内的奖杯是不重要了,国际奖杯还是很重要的啊!
为此,赵乐菱打了个电话给罗玧宣,问她介不介意让她们的专辑去美国发售。
“美国发售?”罗玧宣有些诧异,“四月的时候发售啦,我没说吗?”
赵乐菱愣住,“发售了吗?”
“卖的还不错了,九万多十万张吧。”罗玧宣有段时间没关注过了,“应该是过十万的,很不错的成绩。”
小众唱片有这个成绩还只是北美市场,确实是很不错的成绩。
发现赵乐菱不知情,罗玧宣很尴尬,她好像是忘了。专辑发售的都是公司在处理,她就没太在意。
赵乐菱也不是很在意这件事,她比较在意的是,既然发售了,能不能申报格莱美。
格莱美的规矩是,从前年10月到次年9月底在美国发行的唱片,再由制作人或者唱片公司申报,之后才是进行评选。
赵乐菱目前手上所有制作过的专辑里,只有跟罗玧宣申报的专辑是能去美国发售的。
其他的不是不行,但韩语确实是小众语言,临时替换成音乐也有点奇怪,相较之下,罗玧宣的专辑更合适。
“格莱美啊,你有兴趣?”罗玧宣想着,“我们申报流行乐的各类奖项是不太可能,做的就不是流行乐,古典乐倒是可以。怎么,你碰到什么要用到奖杯的事了?”
作为法国勋章都拿到的音乐人,罗玧宣也是拿奖拿到手软的类型,她早就不需要奖杯的加持了,不过小朋友需要奖杯的话,“与其去格莱美,不如去德国的回声,那边才是古典乐的殿堂,而古典乐是一切流行乐的基础,那个含金量更好。”
德国回声音乐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典乐颁奖礼没有之一,也是极少数在现代音乐市场还坚持以纯粹的音乐性去评价音乐的地方,在业内的专业度是顶尖的,在大众眼中可能没有格莱美有名。但业内认,大众认不认的,就无所谓了。
这个点赵乐菱也知道,不过她貌似更需要一座美国市场搬出来的奖杯,简单跟前辈解释自己碰到的问题。罗玧宣听过后就懂了,那就去格莱美吧。
专辑送选,之后就是等结果,这一等,就从夏等到冬。
赵乐菱一直关注着《玉子》的项目,那边推进的很慢,貌似是因为团队之间的磨合有点问题。
奉骏昊在郑在日的游说下,暂时搁置了音乐团队的选择,转而去选演员和特效团队,玄幻题材,特效也是重中之重。
等待的过程里,赵乐菱和郑在日反过来了。早几年赵乐菱是担心自己能不能获奖的那个,现在担心能不能获奖的是郑在日。
小伙伴很不能理解赵乐菱怎么那么淡定,还有心情筹备演唱会。要是他有专辑送选格莱美,他会焦躁的什么都做不了。
那可是格莱美啊!真正的世界级殿堂!跟国内的什么金唱片完全不是一回事!哪有音乐人不在乎格莱美的,疯了吧!
赵乐菱绝对不是不在乎格莱美,她只是觉得事已至此,她能做的都做了,成不成也不由她掌控。那与其去担心事情成不了,还不如就先放在一边,等着看结果呗。
再者说,她也不是一定要拿到格莱美,以《玉子》这个项目而言,只要能拿到提名,后续就什么都好谈。
相较于美国的一些音乐人,或者说跟欧美的音乐人想比,亚洲的音乐人只要能拿到提名就跟获奖差不多。
大家肤色不一样,评委的选择标准就格外严苛,这是业内都知道的事,话语权在人家那里。
赵乐菱没有笃定的信心她一定能获奖,这东西得看运气,看那边唱片公司怎么运作。
但她还是有信心能拿到提名的,那张专辑她做的很认真,跟罗玧宣搭档不说,也是跟欧洲最顶尖的乐团合作。
这中搭配,海妖的音乐如果连提名都拿不到,那罗玧宣能公开对格莱美开骂,那姐姐绝对干得出来。
如同当初金唱片,郑在日就很嚣张的说要是金唱片不把奖给你,我就举横幅抗议。
夏天赵乐菱发了《盛夏》,夏天的尾巴赵乐菱连开七场演唱会,基本覆盖了国内的大都市。
演唱会的目的是为了造势,《玉子》既然找了韩国导演合作还是跟韩国公司共同制作,就代表网飞对这个市场很看重。
这中项目,崔成范那句实话就是很实在,谈音乐已经没用了,得看商业价值。赵乐菱在拔高自己的商业价值,月刊持续出,演唱会也得开。
她的演唱会从去年的一万人,到今年的两万人起跳,再到三万,去各个城市转一圈回到首尔,直接包下整个奥林匹克场馆,六万多人的超大型演唱会,是国内最大的,也是刷新历史的一场演唱会。
合作的安保公司都有四个,出动近千人团队,医疗团队过百人,首尔警察署联动出街六百多位警察和三百多消防。
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六万人的安全,公司还买了三百亿的保险,光保单就刷新历史了。
首尔的这场“谢幕”演唱会说不上世界瞩目也是韩国全民事件,演唱会门票发售不到八分钟就被一抢而空。
内场的黄牛票一度叫到一亿一张的天价,郑在日深深怀疑那帮人都疯了,一亿(六十万RMB不到)看演唱会?干点什么不好?
赵乐菱的演唱会越开越多,被她的声音蛊惑的人类就越来越多。多到她一度想停止,因为事情变的太夸张了。
想当初她演唱会之后围堵她工作室和家的那些“奇葩”们卷土重来,这次还出现了追车和翻墙进小区的事。
更凶残是有个粉丝伪装送餐的服务生,在开门后生扑赵乐菱,要不是曹成右一脚踹过去,她就真的被扑到了。
那是她在釜山的一场演唱会,刚结束回酒店,也是一路被追车追回来的,那帮人巨疯狂,完全不怕死的那中,在大路上硬是想逼停他们,就是想让赵乐菱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