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云清缓也就是随口一说,但她没想到,竟然被她给说中了。
因为贾母确实这么想过,只不过被林如海给挡了回来。
林黛玉摇了摇头,道:“外祖母是有邀请我上门,但被父亲阻了。只说我自扬州回京,舟车劳顿,近日精神不好,已被姑母接去秦国公府静养,不容易出门。这样,就算是外祖母也没理由硬要我登门。”
“父亲还嘱咐我:贾府最近不太平,二哥哥又要尚嘉泰郡主,这段时间还是尽量不往来的好。”
云清缓疯狂点头,表示她对舅舅的赞同。
林如海这次是临时任命,偏生林黛玉又突然从扬州回了京城。
两边都匆匆忙忙的,也来不及事先通个气。
因着云清缓她们走水路,连信都没法送,这也就导致了林府什么都没有准备。
若是林黛玉此时去贾府看望贾宝玉,云清缓相信贾母绝对会以林府无人,难免烦乱为由,把林黛玉留在荣国府住几天。
这也是林如海如此迅速地把林黛玉送到秦国公府的原因所在。
好不容易出了那个虎口狼窝,做甚要再回去呢?
林黛玉看着云清缓一脸认可的模样,莫名地就想笑。
她没告诉云清缓的是,她总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道声音在她的脑海中叮嘱,让她千万不要去荣国府。
仿佛她一旦登门,她慈爱的父亲,她可爱的表妹,皆会化为落花泡影。她如今所拥有的一切,也统统会就此改写。
虽然不知为何,但林黛玉只要稍稍深想,便会心痛到无法呼吸。甚至在这种心痛中,她感受到了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怨愤,一种难以言喻却深入骨髓的悲伤。
看着云清缓无忧无虑的笑颜,林黛玉不动声色把此事压在了心底。
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没必要说出来徒增烦恼。
无论如何,她现在过得很幸福。有爹爹在,她日后会过的更幸福。
这,就够了。
第1卷 第118章
话说贾宝玉为何会犯这等子邪病?自然是因为他那从不离身的通灵宝玉丢了。
这件事的起因,还要从一个癞头僧和一名跛道士说起。
那日这一道一僧才见完警幻仙子,正愁如何将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命轨拉回正道。思来想去,只能用上一些不为人知的小手段。
奈何林黛玉归家,林府紧挨梁宅。有着行云上神的庇佑,癞头僧和跛道士无计可施。
这便也罢了。
偏生因着秦可卿的事,梁以蘅频繁出入荣宁二府,这下子便是贾宝玉也得了那一丝似有若无的蔽护。
两人无处可去,又因着警幻仙子的狠辣不敢在京城行走现身,便只得在郊外寻了一处破旧的茅草屋苦苦等待时机。
好不容易等到梁以蘅随着云清缓林黛玉等人一同前往扬州,癞头僧和跛道士悄悄潜入荣国府,盗了贾宝玉的通灵玉配不说,还施了一些邪术。
也是天助他们二人。
在这等关键时刻,德泰帝竟然派了林如海出京。
本来癞头僧和跛道士计划得很好。如今林府这般匆忙,家中无长辈主持事物,就连奉国夫人,也回了淑阳长公主府。林如海定是要将林黛玉送去别府住上一段时日。
他们不知道荣国府与林家的恩怨。只是想着既然林黛玉在荣国府住过,必然是样样如鱼得水。林如海因着亡妻贾敏的面子,也会继续把林黛玉送到史老太君的身边教养。
如此一来,绛珠仙子便可继续归于神瑛侍者身旁。天机命盘,诸仙命数,亦正位星轨。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癞头僧和跛道士没想到林如海不仅打发了贾府上门的婆子,更是把林黛玉送入了秦国公府。
和尚与道士心中焦急,却无可奈何。
终于,两人决定亲入一趟荣国府。想着无论如何都要说动贾母,接林黛玉过府。
且说贾府的婆子奉了贾母的吩咐,趾高气扬的登门。谁料被林如海三言两语地挡了回去。碰了一鼻子灰不说,回府后还遭了贾母好一顿训斥。
贾母知道林如海不喜荣国府,可是贾宝玉都已经病成了这般模样,林如海竟是连让黛玉登门都不肯。
这分明是铁了心想要断了与荣国府的关系。
贾母坐在宝玉房间的外间,拄着龙头拐杖,气狠狠地道:“我往日当真是看错了林海。本以为他是个忠实可靠的,又家风清正,这才把敏儿配给了他。没成想敏儿才走了多久,他竟然就想断了玉儿和我们荣国府的关系。我可怜的敏儿啊,福没享多少年,如今就连女儿都要被人夺了去。她怎么就这么命苦啊。”
贾母自从贾宝玉陷入昏迷,已经低沉了很多天了。如今乍然得知林如海拘着林黛玉不肯让她拜访荣国府,想着曾经贾宝玉和林黛玉一同顽乐的日子,悲从中来,竟是坐在椅子上就这么哭了起来。
贾探春、贾惜春和史湘云一直守在贾母的身边陪伴,见贾母如此,三人连忙端茶倒水地安慰伺候。
李纨木着一张脸站在王夫人的身后,低眉顺眼地听着贾母诉苦。偶尔抬头看了看内间的方向,却是面如榆木,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王夫人有些不耐地坐在贾母的身边,双手紧紧地握着自己身前的衣服,也不知是庆幸还是对林家的愤懑怨恼。
她素来不喜林黛玉,只觉得那尖酸刻薄的模样和她那福薄的娘一模一样。
听闻贾母派人上林府请黛玉登门,王夫人嘴上不说,心中却愈发瞧不起贾母,只觉得她如今行事昏聩无能,没个章法。
宝玉这病,如今还不知缘故。无论是宫中太医还是京郊大悲寺的得道高僧都束手无策,林黛玉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能顶什么用?
可是她不喜林黛玉是一回事,林家不愿给贾宝玉这个面子,就又要另当别论了。
王夫人正想在贾母面前上一阵眼药,谁知话未出口,忽听耳边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木鱼声。
王夫人惊讶地抬起头,本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哪料贾母李纨和众位小姐皆看着外面,面面相觑。
贾母和王夫人这才知道自己这是遇上了真神仙,忙遣人去街上寻。
这所谓的真神仙,自然就是那癞和尚和跛道士了。
第1卷 第119章
癞头僧和跛道士甫一进屋,王夫人便问道:“不知二位在何山修道?”
癞头僧摇头晃脑,高深莫测:“不问何处来,不问何处去。但因前尘情,特将此缘续。”
贾母听了这话,明显是说贾宝玉还有救,也顾不得这是哪路神仙,急忙追问:“还望二位说个明白?乃何前尘,如何可续?”
这回换成跛道士开口:“贵府公子衔玉而生,此乃稀世之宝。奈何沾了声色货利,又不知被弃忘何处,方才有此大劫。”
王夫人心头一动,眼神扫过袭人晴雯等一干丫鬟:“宝玉的玉在何处?”
这些琐事素来都是袭人管理。见此刻王夫人问话,袭人不敢藏私,连忙道:“这玉宝二爷向来是不离身的。此时应好好地在宝二爷的颈子上挂着才是。”
贾母道:“还不快些取下来给仙长看看。”
袭人听了,忙去内室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取了下来,呈给贾母。
贾母将玉递给癞头僧和跛道士,道:“这便是小孙那块从不离身的玉佩。二位仙长言此玉沾了些俗气,却不知该如何化解?”
这块玉自然不会是真的。
真的那块通灵宝玉早就被癞头僧和跛道士悄悄地拿走了。
即便如此,他俩还是装模作样地视看了一番,接着便道:“非也,非也。此玉浑浊不堪,又怎么会是贵府公子的宝玉呢?”
袭人,晴雯等听了,大惊失色,慌忙跪下:“老祖宗饶命,太饶命,我们实在不知道为何这玉就被换了。”
王夫人却已认为正是这些丫头不察通灵宝玉丢失,这才导致贾宝玉遭了大灾。想到平日里宝玉不上进也是被这些丫头带的,新仇旧恨一同涌上心头,咬牙切齿道:“你们这些丫头,平日里宝玉宠着你们,一个个轻狂跋扈得和什么似的。我往日想着你们服侍得还算妥帖,便也不追究。谁想这竟是纵得你们越发不尽心,连宝玉的玉都敢丢了。下次你们是不是就要把宝玉房里的东西悄悄变卖好补贴家用?”
袭人晴雯等纷纷磕头:“太太饶命,我们实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癞头僧道:“夫人也不必怪她们。贵公子此生合该有此大劫,若是强行阻挡,恐怕会遭受更多天谴。如今来看,这已是最好。”
贾母连忙问道:“不知有何破解方法?”
癞头僧继续道:“自然是有的。这玉乃是假玉,不可再要。然令公子生来便与那宝玉有着奇缘,还需得早日找回即可。”
等癞头僧说完,跛道士一唱一和:“不过这也不急。我们兄弟二人与贵府公子有缘,说来也是知道那块玉的下落。待我们二人寻回宝玉,这邪疯之病,自然也就解了。只不过......”
跛道士故意停顿了一番,果然引得王夫人追问:“只不过什么?若是有什么需要我们准备一二,仙长尽管提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