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官,往后是不是每日都很忙?
便是五日一个朝会,那也够忙的,平日里在自己的府衙里处理正事,等到朝会的时候再呈上去。
“睡不着了吗?”
“才不是!”
黛玉让李长安捉了个正着,立即不好意思,翻了个身背对着他:“我只是刚好不困。”
话音落下,便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不等黛玉反应,已经感觉到李长安的气息靠近,忍不住笑了起来。
伸手捉住黛玉的挥来的手,李长安俯身低头:“夫人,你这是要做什么?”
“你——!”黛玉蹙眉,正欲争辩两句,忽地想到什么,眼波流转,另一只手直接抚上李长安后颈:“什么时辰了?”
“快子时了。”
“那你还不睡吗?”
李长安失笑,觉得黛玉这性子真是别扭得可爱,连劝他休息的方法都别具一格。
捏了捏黛玉的鼻子,笑道:“好了,我去收拾一下就休息。”
“谁要你休息了?”
“嘴硬。”
“我才——”
剩余的话被李长安尽数吞下,黛玉睁眼看着,眼里的惊讶一点点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笑意。
☆、第六十章
细雨如油, 三月的京城也难得的湿润起来,只是难免有些让行人、商贩心烦,耽搁了路途,少了生意。
伺候的丫鬟将各院子里撑起的窗轻轻放下, 只留了一道缝透气。
几道青色的身影穿梭在各处的廊下, 倒是和三月的天格外适合, 连一直倚窗休息的黛玉都不免多瞧一眼。
不知是谁挑的,倒是都是些手脚麻利的使唤丫鬟。
“姑娘怎么又坐在这处?外面飘着雨, 当着别受寒了。”紫鹃进来,瞧见黛玉又坐在窗户旁, 不由得劝了一句:“你这受了寒, 可了不得。”
闻言黛玉还是盯着窗外,闷闷道:“有那么娇气?只是在这里坐会儿,你看你, 都有得说了。”
“是是是, 不娇气, 可别到时候又不肯吃苦药了。”
“那我吃得还少了吗?”
这下紫鹃可看出来了, 黛玉是心情不好,正无处发泄烦闷。
要说为什么心情不好,倒也不难明白, 不就是这入了京城来,李长安每日公务繁重,到了夜里才回来, 第二日一早又出门去,连个喘气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陪着黛玉了。
黛玉倒也不是小气的人,只是这日下了雨, 怕才生了烦闷。
放下手里的东西,紫鹃走过去,将热茶送上:“要不,等放晴了,我们到街上去走走?”
“不去。”
接过茶,黛玉眨眨眼,拒绝道:“你别哄着我,我只是心烦而已,这雨下了一日,黏黏糊糊的,怪难受。”
“真的?”
“你看你,我说了你不信,那你何必还问我——”黛玉笑着嗔道:“往后,不许你问了。”
“姑娘可别,我这——”
紫鹃话还未说完,就听到雪雁走了进来,将伞搁在门外,拍着身上的水珠往里走,边抬头边道:“前院来人了,你们猜猜是谁?”
府上来了客人?
黛玉轻轻将杯盖放回去,抬眼瞧着雪雁,笑着把杯子放下,起身走到柜子旁,拿了一件外衫披着。
入京也有好几日,李长安都不知见了多少同僚,贾府的人却迟迟未有动静,她还当贾府不知,如今看来,不是不知,是不敢登门。
等了这几日,可算是等来了,她还怕他们不来呢。
打量一眼雪雁和紫鹃,黛玉笑了下,理了理裙摆便往外走:“怎么?这才离开多久,就见不得他们了?”
“姑娘你……”
“相公说,该来的总要来的,要一直不来,心里还七上八下,来了,才好。”黛玉说着已经跨过门槛。
紫鹃和雪雁对视一眼,同时笑起来,立即跟上黛玉。
说得有道理,这不来,心里还惦记着什么时候来了,来了好,来了便不会惦记着,有什么话、什么事,索性都说明白了。
主仆三人到了前院,唐伯已经差人上了茶水和点心,见着黛玉来了,立即上前,低声和黛玉说了几句。
贾家虽已式微,可到底还是侯爵世家,该有的礼数不能少,更别说,家里还有在朝廷当官的,自要给三分薄面。
“唐伯,麻烦了,你去忙,不过,晚饭不必准备了,想来是留不到那时候。”
“夫人若有差遣,再让人来叫我。”唐伯点点头,便去忙了。
朝里看了一眼,黛玉理了理思绪,抬脚往里走,脸上挂着轻浅的笑容,见着坐在椅子上的人时,还是有一瞬的愣神。
想不到,如今她也嫁做人妇了。
也是,她已离开了那么久,这两人早该成亲了。
“宝姐姐,你来了。”
“林、林妹妹。”
黛玉走上前,在薛宝钗面前停了一下,见对方神情,便走至一旁坐下,倒不曾上了主位坐着。
和从前一样,可好像又不一样。
“入京这几日我一直在想,何时才适合见面,想不到,你却先来了,看来我还是心思绕一些,连与你们见面都要想上许久。”
垂眸看了看指尖,黛玉抬头时,眼里已不见犹豫和恍惚,只道:“如今家里一切可好?”
“……都挺好。”
“那便好。”黛玉说完,又道:“在扬州时,从相公那里听说了一些娘娘的事,她一向是老太太和舅妈的心尖肉,这一去,怕是招惹她们伤心了,又有姐姐妹妹们远嫁,我倒是不曾赶上,这回来,备了礼却也不能亲自送到她们手里去。”
“你有这个心意便好,倒是你,这些年可过得好?”
“他待我很好。”
薛宝钗闻言愣了下,她已经许久不曾见过黛玉眼里出现这样的神情了,即使……是她刚到贾府时,也少有见到。
黛玉从不是个闷葫芦,反之总能说些玩笑话逗人,在她面前就爱撒娇,可后来,黛玉便不一样了,事事都点到为止,便是一身才华也尽数敛了去,人前极有分寸,人后亲近却不亲密。
原来,都不一样了。
那时黛玉去扬州时,临别前对她说,愿她所愿皆所得,可如今,她却求不得。
“我听闻你进了京,原先想递了拜帖再来,可一再耽搁,这就来了,也还好你在家中,不然怕又不知何时再见。”
“该是我去府上给老太太和舅舅、舅妈问安,虽离开了多年,可当初也承了老太太和舅舅多年照顾,可相公说,既是来了,那就该一起去,他又一直忙不得空,才耽搁下来。”黛玉说完,想了一下:“等他得了空,便去府上。”
“那当然好。”
“你我久别重逢,竟是在这雨天,倒也应景,你瞧,正适合说些旧事。”黛玉是个玲珑心思的人,只是不愿意与人争执计较。
如今看着薛宝钗,当年的那些不平和不忿也早已烟消云散,说来,也是从小一同玩闹的姐妹,倒不该真的计较。
只怕是,贾府会与她计较。
林家的房契、家产,那可是一分都未给她,尽数吞了下去,依着李长安的性子,又怎么会不计较。
“说了半天,倒是忘了,老太太这两日受了寒,卧床养了几日,听闻你来了,倒是高兴。”
“老太太病了?”
“不打紧,天气转凉,下边伺候的人疏忽了,训了一顿,长长记性,这几天日夜都陪着。”
病了?
仔细捉摸着这几句话,黛玉忽地就明白了。
原来,这才是要说的话。
☆、第六十一章
“刚进家门就听唐伯说家里来了贵客, 正想是谁府上的,这般早就知道我们来了,想不到居然是荣国府的二奶奶,来得好, 长安正愁我家娘子在家中无聊, 没个说话解闷的人, 巧了你就来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黛玉和薛宝钗抬头看去, 李长安身上朝服还未换下,手拿着官帽, 大步流星走进来。
春风得意马蹄疾, 现在的李长安,当真是春风得意。
定远军的马元帅对他是赞赏有加,屡立大功, 连皇上都对李长安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后生颇为欣赏。
这等殊荣, 自然是一传十十传百, 都不需要刻意去说, 就传遍了京城。
黛玉见他进来,立即起身迎上前,拿着手绢替他擦了脸上的汗:“不忙了?”
“有什么好忙的, 趁早回来陪你,老裴可就惨了,这会儿还在都统衙门里不能脱身, 要说马元帅也是,非得揽下都统衙门的差事,那地方哪里必得京营来得自在。”
“你还有得说了?”
“嗳,你可别气, 我只是说说而已,又不是当真。”李长安笑着拉住黛玉的手:“在都统衙门,好歹还能在京城里,一天回来一趟,要去了京营,那岂不是得半月才回来一趟了。”
“就你能胡说。”
李长安笑着看向那边薛宝钗,倒不见半分不耐:“二奶奶来一趟,娘子的心情瞧着好多了,不过,倒也是我糊涂,忙着公务,忘了要先去荣国府上拜访老太太和舅舅。”
被晾在一旁的薛宝钗岂能看不出李长安的态度,分明是有意把她晾在一旁,反倒像是她不识抬举,打扰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