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两人对她而言,早不只是丫鬟而已。
盯着紫鹃和雪雁正在挑选胭脂的样子,黛玉眼神温柔,暗暗盘算着,是不是该早些给两人备一份嫁妆。
总不能,两个人一直都跟着自己,要遇上了喜欢的人,是不能耽搁的。
“上回和你说的,我隔壁那家的男人又去那地方鬼混了,还一夜不着家,他家娘子今早上哭着从旁边巷子出来,还牵着两岁大的孩子,我出门买菜看见,只觉怪可怜的。”
“男人都喜新厌旧,要你长得有几分姿色还好,要普普通通又操持家事、洗衣做饭,过几年,再好看的闺女也都成了糟糠,可得去寻些讨人喜欢的姑娘。”
“啧,不过他娘子可是有哥哥的,怕是要回娘家去告一状。”
“真的?”
“可不是,人家进门前也是娇滴滴的大小姐,选错人只当瞎了眼,可这样做,哪里受得这种委屈。”
……
紫鹃见雪雁和伙计在说话,回头见黛玉呆呆站着,叮嘱雪雁两句,把自己看上的胭脂交给她后便朝黛玉走来。
刚才不是还好好的,怎么又站着发愣了?
“姑娘,你看什么呢?”
闻声黛玉回国过神来,看着不知什么时候走到自己旁边的紫鹃,摇了摇头。
别人家的事,她怎么胡思乱想起来了。
“夫人,你的香料,每回用料不过半勺,多了,怕是有些闷。”
“多谢提醒,用量会小心的。”
旁边紫鹃接过东西,付了银两后担忧的看着黛玉——这是怎么了?才一会儿功夫,怎么脸色变得这么不好看。
还不待紫鹃问出口,黛玉已经先往外走。
见状紫鹃连忙拉上雪雁:“东西拿上了就走,别挑了!”
“姑娘怎么了?”
“你问我,我问谁去。”
两个人跟上黛玉,却见黛玉不是往李府的方向去,更不是去买酱肘子,反而是朝着刚才雪雁瞥见李长安的方向去。
紫鹃诧异的看一眼雪雁,雪雁也是一脸迷茫。
她只是好奇,只是——好奇而已,想看看这地方到底是什么去处。
黛玉心里乱如麻,无意识的捏紧了手绢,满脑子都是刚才那两个妇人说的话——流连烟花之地,一夜不着家。
回想起那两位夫人的打扮,瞧着衣着打扮应该是东关街这一片大户人家的女主人。
能说出这些话,怕是那户人家的事,早传开成了别人的谈资。
“姑娘,你这是去——”
跟着的紫鹃刚要叫住黛玉,就见黛玉忽地停住,一下楞在原地,忙走上前:“这急急忙忙的,可是想起什么着急买的东西了?”
紫鹃不敢提刚才的事,小心试探着道:“要不要问问,看看可有人知道在哪买。”
停下的黛玉站在那里,手心起了一层冷汗,脸色更不怎么好看。
刚才她是在做什么?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想法。
旁人的几句闲言碎语,居然就让她心里对李长安起了疑心,甚至以为他同那些男人一样。
先不说之前雪雁看到的人是不是李长安,就算是,那又如何?
李长安,不会是那种人。
她这样做,置李长安于何地?
黛玉站在那里,缓缓松了手上的力道,心平静许多,不觉好笑——她这是怎么了?竟然会这么糊涂。
扭头看着担心自己的两人,黛玉摇了摇头:“只是忽然想到什么,也不知怎么就往这里走。”
“那我们还要过去吗?”
“想不起是要去做什么就不去了,刚才不说买些酱肘子?再不去,怕是买不着了。”黛玉无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的耳坠:“你们还想买些什么?难得出来,一并买回去。”
“桃酥!”雪雁立即开口:“好像夫人也挺喜欢,咱们到了一品轩,不如多买两盒,拿一盒送到风雅苑去。”
“是是是,买个八宝盒,什么都有了。”紫鹃见黛玉恢复如常,忍不住打趣雪雁逗黛玉开心:“光吃不长肉。”
听着两人笑闹,黛玉嗔笑,伸手点了一下雪雁额头:“有得吃,你就什么都好商量,日后有人用一桌拿手菜,怕是就能收买你了。”
说着话,黛玉才转身,一抬眼便见到个熟悉的身影正朝这边走来。
这个时辰,李重怎么不在衙门?
“公公——”
看一眼黛玉,李重点头:“这条街不是什么好地方,下回急着,别忘这里走,容易吃亏。”
“明白了。”黛玉心跳有些快,不知怎么,总担心刚才雪雁看到的人就是李长安,李重这么说,那这条街怕是……风月之地。
要是李长安撞上,那岂不是——
飞快看一眼李重,黛玉忍不住问:“公公可是要回家?我正好要再去买些东西回去,公公要不要也去看看有什么婆婆喜欢的。”
搬出阮氏的话,李重应该就不会再去想她为什么会走到这里来了吧?黛玉心里打鼓,七上八下,恨不得立即离开这地方。
闻言李重点点头,笑了一下:“你这孩子乖巧、孝顺,要是长安能和你一样懂事,那倒省心了。”
“……相公他也许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与寻常人认为的出息不太一样,可不偷不抢,不也是个好人吗?”
“你是这么想的?”
“黛玉念过几年书,跟着姐妹们上了几年学,知道得不多,可与相公相处下来,相公未曾怠慢过我,这样……”黛玉顿了一下,抬眼看向走在身边的李重:“爹,相公不是坏人。”
李重盯着黛玉看了眼,忽地笑了。
笑什么?黛玉不解,可看李重的神情,是少有的放松。
身为一方父母官,李重应该也很不容易吧?这对父子,可真是天生的对头,性格不对付,连想法都背道而驰。
“他要是坏人,我便留不得他这么多年了。”
噫?这话的意思是——
正想着,李重的步子忽然停下来,黛玉一怔,朝李重盯着的地方看去,脸色一白,只觉寒意从脚底一路窜到后颈。
耳边所有的声音瞬间消失,脑袋里只有两个字。
完了。
作者有话要说: 修了一点点
☆、第二十一章
李府正厅,安静得连呼吸声都格外明显,旁边伺候的丫鬟更是大气不敢出,恨不得立即被打发出去,不在厅里伺候。
盛怒的李重,谁敢去劝,连阮氏都噤声不语,他们这些做下人的,更是不敢。
“砰——!”
李重狠狠拍了桌子一下,放在上面的青花茶杯跟着一抖,茶水往外洒了一些,惊得众人把头低得更厉害。
坐在椅子上的黛玉快要手里的手绢揉成一团,直直盯着跪在中间的李长安——离着上回挨打才过去几日?怎么眼见着又要挨打了。
“老齐。”
“是,老爷。”齐叔连忙应声,抬手把其余下人打发出去,看着所有人都离开了,这才走到一边拿出鞭子递给李重:“老爷,少爷他——”
“今天谁敢求情,我一块打!”
李重不等齐叔说完,拿着鞭子站起来,径直走到李长安面前。
他李家虽算不得高门大户,可也是书香门第,自小识文断字,更是进士有名,仕途顺畅,祖祖辈辈都是兢兢业业的本分人,怎么偏他生出一个混不吝的不孝子来?
平时胡闹也就罢了,他睁一眼闭一眼,烂摊子一并拦下,谁家登门不是他礼让三分、赔礼道歉。
原以为成了亲会有所收敛,谁知道今日居然让他撞见,去了那烟花柳巷之地,这将刚进门的黛玉置于何地?李家的脸面置于何地?
新妇入门不到一月,便闹出这种笑话,真是欺负黛玉父母不在,无人撑腰。
“你这个不孝子,从小叛逆,不服管教,又让你娘和大哥护着,越来越无法无天,你要成了亲,好好过日子我便不计较,可今天做的什么事?那地方是你能去的?!”
李长安跪在那里,面无表情,只是在李重说最后一段话的时候眼神动了动,不由扭头看向一言不发的黛玉。
盯着黛玉看了会儿,李长安回头看着李重。
“话都让你说了,我说什么?我解释了,你未必会信。”
“你——!”
李重一抬手,眼看鞭子就要打下去,一直坐着的黛玉忽然开口。
烟花柳巷……
下意识的攥紧了手,黛玉想起刚才街上看到李长安从那里出来的一幕,即使心里有准备,也还是有些难过。
为什么不和她说呢?
从街上回来的一路,她一直都在想,是什么让李长安要去那条巷子,办事还是去见朋友。
这一想才发现,她好像除了知道李长安的家世外,竟是对他一无所知,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身边有什么朋友、平日爱去什么地方……
她通通都不知道,路上想要为他在李重面前辩解都想不出个理由。
“爹,相公他是为了帮我买东西。”
黛玉说完这句话,只扫了一眼李长安便再没有看他,起身走到李重面前:“我自幼身子弱,在……在贾府时便一直服用药丸,正巧带来的快吃完了,丫鬟们嘴碎提到这事,让相公听见,便一早出门去,我还当他去做什么,竟是偷偷赶早去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