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确实有些担心,怕老道士说的是真的,用手捏着胡子走来走去的思考这件事儿。
贾敏看他在自己跟前走来走去只觉得眼晕。
“我说这话,老爷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而且这些和尚道士们的话听听也就算了,千万别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反而不好。”
林如海听完之后点了点头,“夫人这话说的对,早些年的时候咱们不相信这些鬼神之说,可没想到慢慢的就开始相信了。
确实不能把这些话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反而真的容易出事儿。不过咱们虽然不相信,别人却是信奉这些,今天那位道长说的话,烂在咱们心里,可千万不要到外边宣扬。”
贾敏给了他一个白眼儿,心说我难道傻吗?哪个做娘的把自家孩子的命数宣扬的天下皆知。
又不是人人都跟我哥哥嫂子一样拎不清,贾敏就免不了回想以前娘家人往自己跟前送东西的时候,得意洋洋的说过一件事。
说是贾政有一天认识了一个会算命的人,将他请到家里。把自家女儿贾元春和那些丫鬟们的生辰八字混到一起拿出去让人家算一算。
算命的直接指着贾元春的生辰八字说这是个贵人,这一下把荣国府的人得意坏了,逢人就跟人家说我们家要出贵人了。
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得意的。
想到这里贾敏就觉得最好不要想娘家的那团糟心事儿,想得太多肯定会把自己气个半死,就让丫鬟去厨房那边说一声,说老爷回来了让那边开始往这边送饭菜吧。
两口子带着孩子刚坐下来还没吃,刚拿起筷子,就看到城中的仆人骑快马来了。
这仆人急急慌慌地冲了进来,对守在门口的丫鬟婆子们说,“快把老爷请出来,有京城吏部的公文送来了。”
林如海早就听见了,赶快扔下筷子,对贾敏母子几个说,“你们先在庄子上坐着,我先回城中看看。”
带着人骑马回城了,大半夜的庄子各处已经开始点灯,城中的人又来了一趟。
这一次是来找贾敏的。
丫鬟们进来传话,“刚才老爷派了管事儿过来,说是接到公文,礼部出缺,吏部推荐老爷,皇上那里已经准了,咱们要回京城了。”
贾敏赶快让丫鬟们打点行装,明天一早就回城去。
这寄居的道士听说了之后出来和她们母子几个告别。
贾敏本来想和这道士说几句客气话就带着孩子走的,突然间想起道士给女儿批的命数,就忍不住问这道士。
“您说我女儿这下子迫不得已要随我们夫妻两个回京城去,这怎么才能化去劫难呢?”
“贫道昨天想了一宿,只能让会爱晚点儿成亲。”
贾敏有点儿犯愁,“您说这晚一点晚到什么岁数,十六七还是十□□?再或者二十往后?”
“二十前后吧,婚事要三思。”
贾敏明白了,女儿这一劫难就在婚事上。转眼看到大儿子,心想,先有大的成亲了才能轮到小的,不管外边谁问,就说先把儿子的事儿办完了再考虑这丫头的。
临走的时候跟庄子里面的人交代,千万别为难这一位老道长,如果他想走,一定要奉上金银盘缠和衣服。若是不愿意走,就让他在庄子里住下来,任何人不得驱赶,还特意留下来了一些金银,专门送给这位老道士。
随后就带着儿女们急匆匆的走了。
回到家之后,林如海想了一会儿,让大儿子和管家一块儿回京城去。
姑苏这边还有一些事情要和下一任官员交接,让大儿子和管家速回京城,一来是看看房屋是不是需要修缮,二来也是跟亲戚朋友打一声招呼,自己就要回京城做官了,这前期肯定要跟亲朋们说说的。
看了看儿子,如今十多岁了,也算是一个小少年了,这个时候也该出去为家族奔走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去多见识一些,也比你闭门造车强,你年纪还轻,到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要问问管家再拿主意。”
林家的大儿子叫林易,小儿子林显。林如海在大儿子走之前,领着两个儿子进祖祠拜见了列祖列宗,把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的名字彻底记在了族谱上。
才让大儿子和管家一块北上。
这一路风雨无阻,大约用了40多天终于到达了京城,从码头到京城林家,又花了大半天的时间。
回到了他们当年在京城中的府邸后,主仆几个到处查看了一番,因为这里本来留了几房下人照看,院子不见破败,只是没有人气而已。
管家又提议去外边买一些花花草草的移栽在院子里面,再去库房看看有什么布料做一些布幔窗帘放置在屋子里,看上去新东西新气象,心情也舒畅不少。
这些都是小事,原先留守在这里的几房下人和后来带进来的这一些奴仆们都能办得妥妥当当的,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往各家送帖子。
林易免不了要去各家拜访,这里面特别要讲究,先去谁家后去谁家,送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去送,都不能马虎。
幸好老管家做这些做的特别熟练,而且来的时候林如海也给了一张单子,只需要按照单子上的人拜访就行。
所以当林家的帖子送到荣国府的时候,荣国府的老老小小才知道,原来姑老爷要回京城做官了。
老太太不管那么多,让人明天去把外孙子接过来,又在嘴中抱怨着,这孩子来了,不先到自己跟前,反而先回到了他们家,这是跟自己生分了。
荣国府的大小主子看在老太太的面子上高兴了一会儿,回到各自的院子里面就把这事儿丢开不管了,就算是亲戚来了,也只是亲戚罢了,跟自己没太大关系,只要来的那天大家伙都在,送上些见面礼再收一些见面礼,就这么多事儿。
贾宝玉却不这么想,贾宝玉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面,指挥着丫鬟和奶娘把自己收藏的好东西拿了出来。
“林妹妹来了,我前一段时间收的那套玛瑙碗碟呢,拿出来给林妹妹用。还有我前一段时间特意调的那些胭脂在哪里放,快收拾出来,到时候林妹妹来了,送给林妹妹使………”
这人还没来,已经让小祖宗在家里面翻箱倒柜了,贾宝玉房中的这些丫鬟们都憋了三分气。
都盼着来一个丑丑的姑娘,到时候让宝玉看了瞧不上才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完毕,明天见。
第197章 宁国府秦氏寻死
几天之后,林易来到了荣国府。
作为荣国府正经的外孙,林易来了之后也没有受什么优待,先是去拜见了两位舅舅,又被两位舅舅亲自带着去后院儿拜见老太太。
后院儿里面挤满了家眷,除了舅妈嫂子之外,还有不少表兄弟姐妹。反正林易是第1次看见这么多亲戚,光认人的时候就觉得头昏脑胀,再加上屋子里面挤的女眷比较多,除了衣服上的熏香,每人又佩戴着香囊,还有人用着头油,各种味道混在一起,被熏得头昏眼花。
外祖母拉着林易的手,先是问了问他最近读什么书,又问了父母身体是否康泰,家中弟弟妹妹可好,又问什么时候全家人才能到京城……罗里吧嗦一大堆,林易从小就拜见这些贵妇们,而且也在老祖母跟前生活了那么长一段时间。
知道这是贵妇跟陌生人客气的标准流程就是这些,别的先不说,一连串问题的问下来再配上慈祥的表情,让人只觉得热情。
所以恭恭敬敬地回答了外祖母的话,把自家的礼物送到了每个表亲手中,又陪着外祖母吃了一顿午饭就要告辞离开。
荣国府的老太太自然不想让外孙这早早的离开,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好孩子,先在这里坐一会儿,你现在回家就你自己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连个说话的都没有,我老婆子想起来就心疼。你那老子也真的狠心,就应该让你住到我们家来,偏偏你又是一个见外的。”
林易笑了笑,今天来到了外祖家,外祖母一直强调自己跟荣国府太见外了。
除了强调见外之外,老太太十句话里面有六句都能把宝玉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而贾宝玉确实是这个家里面的凤凰蛋,有些唯我独尊的气势,又表现的不想和外边这些亲戚来往。
特别是林易跟贾宝玉说客气话的时候,问他都读了什么书,如今认得多少字的时候,贾宝玉瞬间不高兴了,对于这位含玉而生的表弟,林易也特别的感兴趣,少不了要问问那一块跟他一块儿出生的玉。
结果又捅了马蜂窝,不知道这表弟到底是不是给自己下马威,从身上摘下这块玉直接扔在了地上,嘴中嘟嘟囔囔的也不知道在说一些什么,只把林易惊讶的站了起来。
后来看到荣国府全家的女眷都围着贾宝玉哄着的时候,慢慢地坐了下来,端起茶喝了一口,平缓自己的心情。
看着这位表弟在旁边闹腾,林易觉得可能是自己从苏州乡下来的,没见过京城这新家教,想到这里特别淡定,以至于在吃午饭的时候,还特意多吃了一碗。
而且自从这位表弟不高兴了之后,荣国府大大小小的主子们都把眼神放到了贾宝玉身上,林易觉得在这里呆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而且最近几天他马不停蹄的拜访这些亲戚朋友,总觉得有些累,想要早点回去。